我敬佩的一个人一钱学森(作文600字)

老人 0 74

我敬佩的一个人一钱学森(作文600字),第1张

我敬佩的一个人一钱学森(作文600字)
导读: 1、我敬佩的一个人一钱学森(作文600字)2、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3、我最敬佩的科学家400急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他就是钱学森爷爷。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
  • 1、我敬佩的一个人一钱学森(作文600字)
  • 2、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
  • 3、我最敬佩的科学家400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他就是钱学森爷爷。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他19XX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爷爷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钱学森爷爷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爷爷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钱学森爷爷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很不容易,而钱学森爷爷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种种艰辛,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才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爱之情,是多么的感人啊!

  1955年初冬,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爷爷,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是多么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呀!”就这一句话,决定了他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钱学森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爷爷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爷爷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一位美国将军说,钱学森爷爷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战斗力。

  谢谢大家!

1、华罗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

2、钱三强

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

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

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

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邓稼先

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李四光

1948年,李四光接受国际地质学会的邀请来到英国,发表了《新华夏海的诞生,轰动了欧州。一天清晨,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12月2日沈阳解放,……”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梦想就要成真了,新中国就诞生了!在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的年会上,他激动地说:“我虽然6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

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新中国!”但是此举触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秘书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张五千美金的支票,说:“你向世界发表个公开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威胁说:“你如果不肯,我将采取必要措施,将你扣留在国外》。”李四光听罢气愤至极,当即严厉斥责。

“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经历了千辛万苦,李四光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为中国效力的愿望。

5、周培源

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

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不加入美国籍,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

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家,但我最敬佩的只有一位,那就是爱迪生

  爱迪生为人们发明了不可计数的、好的、有用的东西。他发明了一样极其有用的,甚至是改变全世界的物品。没有它,全世界都将进入黑暗的世界。它就是世界之光----电灯。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起因是很偶然的。有一天晚上,他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爸爸请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后说要马上手术,并同意在家里开刀。但光线太暗了,爱迪生说:“要不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说:“不行,油飘到肚子里就麻烦了。”爱迪生想了想,就叫很多小伙伴拿着镜子来到他家。在屋外点上油灯,然后用镜子把光反射进房屋。屋里顿时明亮起来,手术进行的很成功。之后,爱迪生就开始琢磨发明电灯,当他用了一百种材料时,有人开始取笑他,说:“爱迪生,你都失败一百次了,也该好好休息了,放弃吧。”爱迪生却说:“这位大哥,我不是失败了一百次,而是成功了一百次,因为我知道了这一百种材料都不能做电灯了。”慢慢的在爱迪生实验了六千多种材料后,终于成功了。  当然,爱迪生的发明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许多…………当知道这些时,我相信,你也会敬佩他的。

我最敬佩的科学家是我国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的“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他很爱国。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 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邓稼先向大家推荐了一揽子的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索原子弹理论设计奥秘的向导。

由于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邓稼先只好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

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为了让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人也得到休息,得到工作之余的稍许娱乐,他总是抽空与年轻人玩十分钟的的木马游戏。有一次,王淦昌教授看见了他们在玩这种游戏,老教授又好气又好笑,斥责说:“这是什么玩法,你还做儿戏呀。” 邓稼先笑说:“这叫互相跨越!”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这就是我最敬佩的科学家邓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