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8岁的儿子,丈夫意外去世了,我带孩子无法工作,把孩子送回爷奶照顾可以么?

老人 0 36

我有一个8岁的儿子,丈夫意外去世了,我带孩子无法工作,把孩子送回爷奶照顾可以么?,第1张

我有一个8岁的儿子,丈夫意外去世了,我带孩子无法工作,把孩子送回爷奶照顾可以么?
导读:丈夫去世生活有困难,将儿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当然可以,孩子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孩子让爷爷奶奶照顾对老人来说是件很高兴的事情,孩子在老人身边,会给他们增添许多麻烦也会让他们感情到很辛苦,但是心里是非常高兴的。老人的儿子已经不在了,但孙子在爷

丈夫去世生活有困难,将儿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当然可以,孩子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孩子让爷爷奶奶照顾对老人来说是件很高兴的事情,孩子在老人身边,会给他们增添许多麻烦也会让他们感情到很辛苦,但是心里是非常高兴的。老人的儿子已经不在了,但孙子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他们也会感到对一种安慰的。老人会全心全意的对待孩子,不会让孩子一点点受委屈。你把孩子送回爷爷奶奶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你就可以安心的工作了。如果有时间就多抽空爷爷奶奶家去看看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会非常的高兴的。这样一来孩子不会感到失去父亲的孤独,一家人在一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从有孩子到现在我已经做了五年的全职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虽然开始有一些自己的小事业,但像今年疫情之下孩子至今没有开学,我还是要重新担负起了全职带娃的角色。对于宝妈是应该在家带娃,还是应该回归职场,我是这么看的。并非所有女性都适合全职宝妈其实不管是在家带孩子,或者是到职场为家庭生计奔波,我觉得作为女性都很不容易,所以没有哪种妈妈是应该被人指指点点的,是否应该全职首先应该看妈妈的性格特点。

 

如果您是一个细心活泼,生活当中充满阳光的人,那么您具有成为全职妈妈的基本条件;相反如果您是一个自卑暴躁,容易丧失信心的人,那么我建议您留在职场。全职妈妈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就是每天柴米油盐。当你看到周围的那些同龄的闺蜜们都在职场上拥有自由的经济时,当你看到自己因为睡眠不足而红肿的双眼时,当你看到自己曾经那些光鲜的职业装落满灰尘时,内心的那种羡慕感、反差感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

妈妈在家带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带给孩子更多的青春活力,更广泛的社交能力以及更先进的文化知识。但是如果妈妈自己都无法调整好心态,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又该如何面对孩子每天的哭闹和麻烦呢?又该怎么因为你的存在节约早教费用呢?

所以在选择是否全职带娃之前,应当先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养全职宝妈全职宝妈说白了,其实是回归传统的家庭分工。一人不上班很直接的结果就是家庭收入的降低,在这个问题上介意的不只是宝妈自己,很多时候宝爸才是更介意的那个人。

 

当他们习惯了女人自给自足,习惯了一起还房贷一起还车贷,他们会在所有经济负担迎面而来时一时难以适应。因此,不是每个男人都愿意独自养家。如果你老公承认带娃也是一种工作,如果他承认你比早教班更优秀,如果他不会为了一桶奶粉一双鞋而斤斤计较,那么你有了成为全职妈妈的家庭基础;

如果你老公两只眼只盯着信用卡跳动的数字,如果他认为你和保姆没有两样,如果他会把工作的不顺发泄在你身上,那别在乎孩子由谁带了,保证独立的工作不看人脸色才是根本。孩子早期教育需要陪伴,但更需要家庭的稳定和平静。

如果为了带娃的问题搞得鸡飞狗跳,那各位女性朋友真的没有必要一意孤行,毕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孩子,而你只能靠自己。并非所有的老人都适合带孩子自从全职带娃,我的交际圈里多了很多带娃的老人。我很认真的观察过她们,我觉得有三种老人是不适合带孩子的:

 

1粗心大意型。人贩子最喜欢选老人带的孩子下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老人精力有限。我经常会在菜市场看到有的老人扭头买菜孩子放在身后的车里;有的老人到小超市买东西会把孩子放在门口的摇摇车上;有的老人几个人只顾聊天孩子跑到路上还不知道。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为了孩子的安全最好自己带。

2独断专行型。有的老人比较强势喜欢作主,当两代人关于孩子教育观点产生分歧时习惯无视年轻人的提醒固执己见,甚至因为对某个家庭成员不满而在其他成员间挑起是非。俗话说相处容易同住难,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那么为了家庭和谐还是自己孩子自己带。

3谨小慎微型。我妈就是比较典型的这类老人,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担心。孩子跑得快点害怕跌倒,一定要紧紧拉住双手;孩子少吃一口立刻担心是不是生病,就要带去医院;孩子哭一下就怕肺出毛病,赶快就妥协;秋千荡高一点害怕掉下来,只能擦着地皮…这种焦虑感会传递,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那么为了孩子的胸怀和气度,孩子还是自己带吧。

当然我见过不少很棒的老人,他们会带孩子玩耍,会读故事,舍得让孩子劳动,也教孩子懂礼貌。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其实不用纠结,孩子交给谁都是一样的。

 

 是否要全职带娃真的需要考虑清楚,我不太赞成一些低龄宝宝妈妈一边带娃一边各种网络兼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透支的要么是自己的身体,要么是对孩子的陪伴,要么是难得的学习时间,不管是哪样从长久来看并不划算。对于女性来说哪个决定都不容易,这就是妈妈伟大的原因。

看情况。第一,看经济能力是否支撑把娃带在身边。第二,看爷爷奶奶能否照顾好娃,最起码要保证能安全,健康长大。第三,有经济能力时,考虑科学的教养方式,孩子身心健康,还是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如果自己因为各种原因实在不能带,可以把老人接过来帮忙,起码晚上要能见到孩子,这是底线。

带孩子这事没有绝对性,都是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来确定。首先是条件,其次是时间。都是自家人尽量选择对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和健康有益的人做第一首选。只要不是惯宠逆都可以!给爷爷奶奶带,一不小心您就会错失孩子的很多关键期,一但错过,往后想弥补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更可怕的是有些关键期是永远也弥补不了的。

哪怕穷点,我也觉得在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以至于父母说带回老家,我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只想陪伴在孩子身边,让他身心得到更好的爱!大部分老人家就会变成宠娃达人,多年后再次看到这么小的宝宝,在他们心里,宝宝就是最需要呵护的嫩芽,任何危险的事物都会损害宝宝。有的爷爷奶奶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不加制止和改正,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观,那么当他在面对未来社会生活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打击,轻者生活不幸福,重者就是心理不健康或者犯罪。

唯一不好的就是,两个老人太宠孩子,为了孩子多吃点饭就端个碗追后面喂,孩子做错事情也不舍得教育。以至于孩子小学1年级了还要喂饭,自己吃饭就慢吞吞;做错事情不愿意承认等。,因为太护犊子了,在他们眼里儿子三十多岁了靠着老人是很光荣的事情,是他儿子的福气,如果在让他们带孙子估计只能宠的无法无天,最后害的还是我,所以只能远离老人。

#亲子教育# 导语都说有老人愿意帮你带孩子,这是你的福气。但是老人往往宠溺孩子,到底改不改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以下文章由 考 网整理发布。

 

  宝贝暑假跟着奶奶回乡下好吗

 小章妈妈暑假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于是想着把宝贝送去乡下爷爷奶奶家,但是妈妈却有着一些疑虑……

 疑虑一:被爷爷奶奶宠坏。一般来说,孩子去爷爷奶奶家放假回来,生活自理能力会有退步。那是因为老人家总喜欢宠着孩子,包办代替多,给孩子买很多零食,在午睡上又对其不加节制,生活规律会变得比较乱,所以家长普遍觉得和爷爷奶奶过完暑假回来的孩子比较难带些。

 疑虑二:乡下蚊虫多。乡下花草树木多,蚊虫也多,小章妈妈担心宝贝被蚊子叮咬也是许多家长的疑虑。

 尽管如此,将孩子送到乡下体验农村生活还是很有好处的。

 好处一: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现在城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到乡下走一走,孩子可以换一种环境,拥抱自然,体验乡村生活。

 好处二:体验劳动的快乐。如果可以鼓励爷爷奶奶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农活,通过实践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付出与收获的人生道理,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哦!

 好处三:增进亲情。可以带孩子与农村亲人见面团聚,增进感情交流,过一个亲情假期。

 好处四:强健体魄。孩子到乡下经过体力劳动和风吹日晒,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

 

  纵容老人这样带孩子就是失职

 为人子女的要知足,要懂得要感激老人的付出。遇到些小问题,不影响孩子健康和成长,没必要争执,能退让就退让。

 但为人父母者,也不能一昧退让,怂到底。老人家有一些实在不靠谱的行为,在他们眼里看着没什么,却对孩子危害极大!这时候,你别不好意思了,一定要站出来,和老人沟通。特别是以下这几种行为,如果家里老人这样对待孩子,千万要及时阻止!

 1、担心孩子饿着,老给他塞吃的

 孩子为啥总不肯好好吃饭回家看看老人怎么喂饭的!

 孩子明明吃饱了吃撑了,偏拿着勺子逼着孩子再多吃几口;

 孩子明明高兴地玩着,每隔一段时间打断孩子游戏,往他嘴里塞上一口香蕉、面包之类;

 孩子实在太饱了,不愿意吃东西,就威胁、恐吓、强迫孩子一定要吃……

 一天到头就担心孩子没吃饱,将吃饭变成一种强迫,导致孩子对食物的欲望、对美食的喜爱在逐渐消失。从来没感受到饿的孩子,你别指望他主动去好好吃饭。

 2、怕孩子冷,总让他多穿点

 天下的爷爷奶奶,总怕孩子被冻着了,被风吹着了。

 二十几度的天气,去朋友家做客,爷爷奶奶穿着短袖,却给孩子包了三件衣服,说是入春易着凉。

 能够理解爷爷奶奶的爱,都凡事都要有限度,穿少了会着凉,穿多了照样会生病!

 孩子被困在厚厚的衣服里,热量没法散发出去,导致身体温度越来越高,而长时间的高温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捂出了危险的捂热综合征,情况严重还会让孩子丧命!

 另外,孩子穿太多,不止会导致捂热综合征,还可能捂出痱子等皮肤病,甚至发生脱水休克,还有可能会让宝宝更容易生病。

 3、迷信各种民间土方偏方

 老人家有点迷信,孩子生病了求神拜佛,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苦心,不多插手。

 但是如果是迷信土方,这个就难搞了!

 朵妈有个朋友,孩子咳嗽了大半月还没好,婆婆专门去乡下找了治咳嗽的偏方,哪知才吃一回,孩子就腹泻拉肚子了。

 是药三分毒,也许有些土方偏方是有药效的,但是它对身体的危害往往也只是未知的。对于这些成分未知,剂量不明的药物,你舍得让孩子吃进肚子里

 4、大事小事都帮宝宝干了

 家里要是有老人带孩子的,都会有这个烦恼。老人爱孩子是好事,但是宠得没边了,反而会溺坏孩子。

 朋友的孩子是婆婆带大的,到了四岁不会自己吃饭,也不会自己上厕所,上幼儿园面试,被老师嫌弃了!朋友悔不当初,说不该任着婆婆把孩子给惯得啥都不会做。

 的确,把孩子惯得没有自理能力,不止是影响他上幼儿园的问题。还会影响到他的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没人想孩子成为一个笨手笨脚又爱依赖人的爱哭包。

 5、背地和孩子说妈妈坏话

 和婆婆有什么矛盾,我们都不希望孩子也掺和进来,不想孩子在奶奶和妈妈之间左右为难。

 但这世界上,也不乏会对孩子说妈妈坏话的婆婆,用零食唆使孩子说妈妈坏话,甚至恐吓孩子“你妈妈不要你了!”

 或许婆婆只是有些嘴碎,并没有多大恶意。但当妈的,看到这种行为真的很火大!这不仅仅会挑拨亲子关系,还可能导致孩子为了讨好双方,获得更多的利益,成了双面人。

 我希望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能是坦诚的,没有龃龉的,所有婆婆要是这样做,我必定阻止。

 6、整天对孩子说“不能动”、“不能碰”

 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不能常带孩子出门溜达。所以孩子的活动场所基本在家里。

 然而不少老人家,担心危险,担心孩子把屋子搞乱,看娃时常常把“不能动,不能碰!”挂在嘴边,限制孩子的探索欲望,减少他的活动量,不利于孩子成长。

 你可以理解老人的不容易,但你不能放之任之。

 要知道,孩子待在家里的那几年,是他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几年。如果就让孩子整天窝在地板上玩玩具,他的运动能力、探索能力和好奇心都很难得到发展。

 不妨告诉老人允许孩子“多动多碰”的好处有多少,并和他一起清理家中的危险物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接触、探索一些物品,这样既确保了安全,也能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孩子没带好别让老人替你背锅

 “穿怎么多,孩子不生病才怪!”

 “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

 “你这样有求必应,孩子都要被你宠坏了!”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些都是我们常对家里老人说的话,说出口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仔细想想,每一句话里都充斥着我们对老人带孩子的挑剔与抱怨。

 孩子没带好,难道真的都是老人的错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问问自己:

 我们有抱怨老人的资格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懂得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去获取最新的育儿资讯,这使得我们自以为比老人更懂得带孩子,从而对他们的育儿方式产生抱怨。

 ☆孩子感冒发烧,老人说不要太紧张,我们立即反驳说:“生病当然第一时间看医生!”

 ☆孩子吵着要吃糖,老人心软给孩子糖吃,我们会抱怨道:“为什么总是给他糖吃!”

 ☆带孩子出门,老人抱起孩子就要走,我们立刻阻止说:“现在都是用推车!”

 其实,大多数老人比我们带孩子更有经验,只是他们的方法有些落后而已,这不能怪他们。就连我们自己现在用的方法对于下一代来说可能都是落后的,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抱怨老人的呢

 带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带孩子自然也是父母的责任,老人完全没有义务帮忙,也许我们都该好好反省:

 孩子受凉感冒,老人心疼,就会想要给孩子多穿,这个时候我们在干嘛

 孩子哭闹,老人心一软,就会忍不住给孩子糖吃,这个时候我们在干嘛

 孩子想要这个想要那个,老人疼爱孙子自然毫不犹豫掏腰包,这个时候我们又在干嘛

 通常,我们都会说:“我在上班挣钱养家啊。”

 这个理由充分到让人无法反驳。的确,没有足够的经济收入又怎能支撑起一个家、为家人提供优裕的生活条件呢

 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从选择“上班挣钱养家”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失去了很多跟孩子相处的时光,也无法兼顾到孩子的教育。所以孩子没带好,我们自己首先要负的责任,而不是老人。

 老人只是给了孩子另一种爱

 我们常说是老人把孩子给惯坏了,其实不然,老人可能会宠溺孩子,却没有惯坏孩子,他们只是给了孩子另一种爱。

 当我们因为工作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而感到愧疚时,是老人们的爱让我们稍微好过些。

 我们不在孩子身边时,他们至少还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爱,这种爱虽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也能给孩子的童年留下很多美好温馨的回忆。

 因此,在带孩子方面,老人的宠溺是单纯爱孩子,出现孩子被惯坏的情况,只能说是我们自己的失败,没有教育和引导好孩子,这个锅不应该由老人来背。

 少点抱怨多些感恩

 老人辛苦了大半辈子,晚年就该享享清福。于是,我们便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觉得天伦之乐也是一种清福。

 然而,老人理解的享清福可能是:早上到公园下棋耍太极、下午约上几个好友去叹下午茶、晚上兴致来了就去跳跳广场舞、玩闷了就来个夕阳红组团游……

 现实中的享清福却是:早上送孙子上学,下午接孙子放学,晚上没人陪聊天早早睡觉,想参加组团游却因儿女们的反对而作罢……

 面对老人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不仅视而不见,反而一边抱怨他们带孩子不靠谱,还一边告诉他们下次应该怎么做,瞬间感觉自己的良心在隐隐作痛。

 带孩子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老人之所以意揽下这个苦差,完全是出于对子女和儿孙的爱,我们要心怀感激。

 如果老人的某些做法确实会伤害到孩子,应该心平气和地和老人沟通,用事实例子告诉他们这样做的严重性,而不是一味去抱怨和指责他们。

 孩子最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父母的要负主要责任,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去管教,又怎能去怪责别人呢

不想在家带孩子的话,可以把孩子交给婆婆或者妈妈,或者请保姆,或者让老公来带。以下是详细地分析哦!

第一、孩子交给婆婆或自己的妈妈带。

孩子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是现在最常见的,除非全职妈妈,不然6个月的产假结束后妈妈都是要回单位上班的。这时候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带才能放心!

第二、顾个保姆,专门来帮你带孩子。

保姆要找有经验的,最好是熟人用过的转介绍,这样靠谱些。

第三、你去上班,让老公当奶爸带孩子。

不过大部门的爸爸肯定不同意的,而且这样做要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出去上班能比老公出去上班赚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