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订购.jpg)
导读:据外媒electrek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已经确认,特斯拉计划年底前推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按需订购。尽管如此,马斯克仍然建议车主们进行一次性购买,他明确表示一次性购买是最佳选择。马斯克:“我应该说,购买FSD作为一种选择,仍然有
据外媒electrek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已经确认,特斯拉计划年底前推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按需订购。尽管如此,马斯克仍然建议车主们进行一次性购买,他明确表示一次性购买是最佳选择。
马斯克:“我应该说,购买FSD作为一种选择,仍然有意义。因为,我们认为购买FSD是一种投资行为。我们有信心,FSD会成为一项能为消费者带来回报的投资,从而使消费者受益。我认为,购买FSD是人们不会后悔的事情。”
不过,对于那些租用特斯拉汽车和不想支付8000美元的人来说,按月订购可能更有意义。这个模式,对特斯拉来说也很有意义,至少可以让更多的人体验到FSD带来的便利,从而将这些试用者转变为永久购买用户。
关于租车,可能有很多人不了解,特斯拉已经在多个国家推出了租赁服务。用于租赁的车,此后不会流入市场,特斯拉计划将它们用于Robotaxis自动驾驶共享网络。
关于FSD的价格,目前美国是8000美元,此前是5000美元,有分析师称等FSD功能、Robotaxis成熟时,FSD的价格有可能涨到20000美元。目前国内售价64000元,相比此前的56000元只涨了8000元,涨价幅度要小于海外,但可用的功能也要明显少于海外。
为了让更多车主体验到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特斯拉近日还复活了增强型辅助驾驶系统(EAP)的限时销售,截止期限是9月30日,价格为4000美元。除了FSD、EAP,在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中,还有基础服务驾驶系统(BAP),现在交付的新车中BAP已经标配,但老车车主购买的话仍需27800元。而FSD和其他系统的关系,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以@不看车 的Model S 60为例,要享受到FSD需要先买BAP再买FSD,也就是要支付27800元+64000元,即91800元。
不过,马斯克目前还未透露FSD的订阅价格,希望可以有个阶梯价吧。比如第一个月600元、此后每个月1200元,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车主进行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ap是增强辅助驾驶系统,fsd是增强召唤系统。特斯拉是一个来自美国硅谷的纯电动汽车制造产商,特斯拉旗下的车型有model 3,model s,model y,model x等。特斯拉的model 3已经被国产了,这款车的国产版车型是在中国上海生产的。
model 3是一款中型轿车,这款车的轴距为2875毫米,长宽高分别是4694毫米,1850毫米,1443毫米。
model 3有后驱版车型,也有四驱版车型。
后驱版车型是单电机车型,四驱版车型是双电机车型。
后驱版车型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为202kw,最大扭矩为404牛米。
四驱版车型的电动机总功率为340kw,总扭矩为639牛米。
model 3使用了三元锂电池,大部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都会使用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重量也是更轻的。
model 3的前悬架使用了双叉臂独立悬架,后悬架使用了多连杆独立悬架。
双叉臂悬架可以抑制车身的侧倾幅度,还可以抑制刹车点头现象。
多连杆悬架是基于双叉臂悬架改进而来的,这种悬架是将双叉臂悬架的两个叉臂改成了单独的连杆。
多连杆悬架可以提高车轮的抓地力,抓地力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也是可以提高的。
汽车之家报价
曹原 发自 副驾寺智能车参考|公众号AI4Auto
特斯拉FSD要落地中国了?!
就在这两天,特斯拉中国官网的车主手册里,突然增加了完全自动驾驶能力(Beta)的功能介绍,也就是FSD Beta版。
智能驾驶最强纯视觉玩家,即将迎来和中国玩家的同场竞技时刻。
手册更新FSD(Beta)功能介绍先是一位叫做WuWa的博主表示,特斯拉FSD功能即将在中国发布,万事俱备,只剩官宣。
从他的主页来看,他是base在上海的自动驾驶行业从业者,也是一位特斯拉汽车博主。
随后就有媒体发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Beta)的功能已经出现在中国官网发布的车主手册里。
以Model Y为例,这一版的FSD(Beta)可以实现的功能有:沿着道路上的弯道行驶、在交叉路口先停车再通行、进行左右转弯、导航经过环岛路口、驶入/驶出高速公路。
也就是具备实现高速NOA和城区NOA的能力。
并且FSD(Beta)提供三种模式,普通,舒适和自信。
据称舒适模式下,驾驶风格更轻松,而自信模式会更有紧迫感。大概就是对应驾驶系统在进行自主变道、超车等操作时,会更保守还是更激进。
另外,虽然FSD全称Full Self Driving,在中国被翻译成“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手册中还是多次强调,这是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仍然需要驾驶员专心驾驶车辆,启用时驾驶员必须始终双手握住方向盘。
并且,如果功能启用时,车内摄像头监控到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屏幕会发送提醒,多次无视提醒会触发警报,同时车辆会开始减速直到完全停止。
更重要的是,如果此类事件发生次数过多,车主将会失去使用FSD(Beta)的资格。以上这些规定也和在北美发布时一致。
手册更新功能介绍,再结合上之前的种种爆料,基本可以确信FSD入华,就差官宣了。
最强量产智驾鲶鱼被曝落地中国早在6月,就有消息称FSD已经在上海获批。
不过当时特斯拉中国立刻出面辟谣:消息不实。
但结合当时语境理解,这个所谓的“消息不实”大概率讲的是“6月没有发生上海批准FSD”的事情。
至少这个模糊的官方回应,留下了很多可以后续解释的地方。
但实际上,早在2021年,特斯拉中国就在上海落成并启用本地化的数据中心,也就是所有国内特斯拉车辆产生的数据都不会出境,在监管和政策方面满足中国的准入要求。
并且在上海批准FSD消息传出后,36氪就爆料称特斯拉正在中国组建FSD的本地运营团队,并且已经从总部调来工程师进行培训。
除了运营团队,特斯拉还会在中国建立规模达上百人的数据标注团队,也是训练算法必不可少的准备。
而在技术、硬件方面,FSD的完全体V12在北美蓄势待发,测试版行驶里程超过5亿英里,已经证明技术基础;国内改款Model 3,也用上了最新版本的硬件HW40。
更重要的是,国内官方机构上海经信委,曾在5月中旬就释放出了友好的信号:
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与特斯拉的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功能板块在沪布局。并且国内工信部等四个部门,刚刚联合发布了关于L3、L4开始上路试点的政策,也是在对高级别智能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创造有利且规范的落地环境。
如今手册更新,基本相当于变相证实,FSD Beta马上就会在中国落地了。
时隔多年,特斯拉最强技术核心却一直在中国缺位的智能驾驶能力,终于可以在中国道路上秀一把能力。
就是这主要靠北美数据进化来的纯视觉方案,碰上复杂多变的中国道路,和中国这众多玩家比到底是会更胜一筹呢,还是会略占下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能车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开放FSD授权打的什么算盘,这次会有车企为其买单吗?
本月初,特斯拉CEO马斯克用一趟“特种兵”式的中国之旅,为自己和特斯拉带来了无数的话题与流量。而就在他离开不久后,便又放出口风:特斯拉愿意授权FSD给其他车企使用。
尽管这番话只是出自马斯克与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在推特上的一次“商业互捧”,并没有谈及具体的商业规划,但是依旧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和争议。
要知道,作为特斯拉的招牌,马斯克曾表示:“FSD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现实世界人工智能。”在他看来,FSD对于当前的汽车智能化,就像当年的安卓系统一样,一经普及就会对当时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使用的封闭式操作系统造成致命冲击。
那此次马斯克直接宣布开放授权,到底是一时上头,还是真得出于好心推动自动驾驶出行的全面普及呢?
授权FSD能带来什么好处?
事实上,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宣布开放旗下所有的电动汽车技术专利,其中就涉及到了自动驾驶技术,只不过当时出于某种考虑,并没有公开核心代码。
时间来到2021年,马斯克又一次释放了对共享FSD的更多可能性,并称特斯拉已经和一批车企进行了初步交涉,不过当时仍然没有放出相关车企的更多信息,这也让不少人开始对马斯克的“诚意”产生质疑。
直到今年,继特斯拉与福特、通用先后达成新的充电协议之后,开放授权FSD再次被推上了口风浪尖。
而马斯克这种反复横跳的态度,似乎也透露出了一些特斯拉在FSD方面的发展困局。实际情况是,FSD作为选装件自去年在美国市场发布之后,其不菲的费用与可靠性便受到了不小的争议,相关部门也多次对它进行调查,推广速度未达预期,盈利能力可想而知。
就拿中国市场来说,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智能汽车市场,我国特斯拉车型的保有量超过了100万辆,但FSD却连进中国的前提还没满足。
因此,在马斯克的“大格局”背后,“有利可图”或许才是更强大的驱动力。在一品君看来,马斯克想要把“自动驾驶”这块蛋糕做大,汲取之前开放电动车技术专利和充电标准的成功经验是最直接的方式。
一方面,开放自动驾驶技术给其它车企,可以让它们帮助特斯拉驯化市场,让FSD更快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开拓市场的同时,间接提高自己的品牌价值、提振销量。
另一方面,马斯克曾经提到过,目前的FSD虽然已经进入高级阶段,但还没有真正突破,不过一旦模型规模和数据积累迈过某个门槛,就会像ChatGPT一样出现爆发式增长。
那么这个过程自然也需要更庞大的市场和用户来支持,开放FSD之后就意味着 特斯拉能够更快地与全球车企接触合作,帮助其为FSD进行道路实验,加快数据的积累。特别是面对中国智能驾驶赛道的这块大蛋糕,以及国内电动车企的竞争,特斯拉肯定也不想掉队。
国内版FSD落地会吃香吗?
按照一些行业内部人士的预测,FSD将在今年或明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25年规模化开放。但即便国内版FSD能够尽快落地使用,特斯拉想要重现初入中国市场的辉煌历程也并不容易,随之而来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首当其冲的便是到底有多少车企愿意把自己的“灵魂”交到特斯拉的手上,对此多数企业的心理想必都是复杂的。“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谁都懂,使用特斯拉开放的专利自然需要付出一些潜在代价,比如同样要对特斯拉开放自己的创新技术。
另外想要用上FSD还需要在硬件和软件等多方位进行适配,这就要求车企投入大量的资金重新开发新车型,或者选择外挂一套系统的方式融入原有车型。而后者也需要车企购买芯片、传感器等符合FSD使用标准的硬件装备,同时可能还无法拿到核心代码,需要将整套系统全部交由特斯拉来做,这对于那些掌握着自主技术的传统头部车企来说,恐怕也不甘委身于人。
除此之外,参考目前海外市场的FSD服务,是需要用户单独付费选装的,且价格不菲。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车企使用FSD授权,要么也按照特斯拉的模式收费,要么就得自己垫付到产品成本里去,显然在越来越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中,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价格优势可言。
其次就是如今自动驾驶在中国正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要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自动驾驶仍遥遥无期,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只有一些指导性的文件和试点项目,这就给自动驾驶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表示:“现在所谓‘自动驾驶’,就是被资本裹挟的,自动驾驶发展到最后,顶多做到‘高级辅助驾驶’,仅此而已。事实上,即使强如特斯拉,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目前来说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L2级的后面叠上更多的“+”号。
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而言,自动驾驶从来就不是他们的主流购车预期,他们反而希望车企把这些成本用在更高的舒适性配置上,比如座椅通风、按摩、更高级别的音响等等。
写在最后:
如今看来,不同于电动车必备的充电场景,特斯拉想要全面推开自己的FSD技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仍面临着很多挑战,就在今日,特斯拉官方再次否认了FSD将在上海试点的消息,又给FSD入华落地增加了一点不确定性。
那么未来开放FSD授权是采用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的传统形式,还是特斯拉能想出了更有参与感和普适性的解决方案,我们还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品汽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讯 我们从网络上获悉,特斯拉计划组建一个20人左右的本地运营团队,以推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FSD(Full Self-Drive)在中国市场落地。目前,特斯拉已经从总部派了工程师,来进行培训。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在中国尝试成立一个数据标注团队,规模约上百人。这同样是为训练FSD的算法作准备。
近日,海外博主Tesla China Analyst(特斯拉中国分析师)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称,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测试版已推送至中国地区,初期以“影子模式”开始收集数据,完成相关可行性验证后,将逐步激活进行小范围试用。”虽然特斯拉中国方面还没有做出回应,但该博主表示,这意味着FSD Beta版或许很快就会来到中国。
Tesla China Analyst表示,特斯拉在中国地区推送了最新的系统更新,其中一项更新是在数据分享页面下,新增“允许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分析和改进”选项,以征得用户同意来收集和分析Autopilot数据对其进行改进。
采集的信息包括外部摄像头数据、行程数据、地图位置和车辆状态数据,而这些数据将以匿名化的方式处理。这波操作,很像特斯拉此前采集自动驾驶数据时用过的“影子模式(shadow-mode)”。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这指的是特斯拉的自动行驶系统。特斯拉是一个来源于美国硅谷的汽车制造厂商,特斯拉旗下有非常多纯电动汽车。特斯拉旗下的车款有model 3,model s,model y,model x等。model y是特斯拉旗下的一辆中型suv,这一款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750毫米(mm),1921毫米(mm),1624毫米(mm),轴距为2890毫米(mm)。
汽车之家报价




![[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pic/[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