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所十分关注的节日,因而菲律宾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就随86我来了解菲律宾特色的节日。 除夕新年(12月31日—1月1日):街道上到处施放烟火,充满热闹欢乐的气息。除夕新年与家人团聚是菲律宾的传统。 圣周节(3月15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所十分关注的节日,因而菲律宾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就随86我来了解菲律宾特色的节日。 除夕新年(12月31日—1月1日):街道上到处施放烟火,充满热闹欢乐的气息。除夕新年与家人团聚是菲律宾的传统。
圣周节(3月15日):菲律宾在复活节期间举行圣像游行和耶酥受难剧,封斋期戒律。因宗教纪律而自我鞭笞者和忏悔者为了履行一年一度的誓愿而鞭打自己。
复活节:当黎明时分,由1个小女孩扮演天使,踩在云端,将覆盖在圣母玛利亚和复活的基督身上的白纱,轻轻掀起来,这时大家共同欢唱阿肋路亚。
五月花节:每天下午小女孩手捧花束献给圣母玛利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圣母像大游行,少女穿上白色缀满鲜花的长袍,跟随在圣母像之后。
国庆节:6月12日是菲律宾独立纪念日,纪念菲律宾在1898年6月12日脱离西班牙独立,结束长期的殖民统治。
万圣节(11月1日):为纪念已逝去的亲人,全家到墓园去献花和燃烧蜡烛,并通宵守夜,这一天变成家庭团聚的日子。
圣诞节(12月25日):菲律宾在黎明前举行弥撒敬礼,圣诞节这天,大家互相赠送礼物,家人欢聚团圆。
每个国家的风俗不同,因而节日也有所不同,希望以上菲律宾移民不要忽视该国的节日。
菲律宾过圣诞节。
菲律宾虽然是亚洲国家,却对圣诞节情有独钟,也比其他国家更重视,其重视程度,不亚于我们国人对待春节这个节日。
作为亚洲最大的天主教国家,菲律宾拥有世界上时间最长的圣诞节,从每年的9月份直到来年的1月份,前期准备工作很多,前后长达4个月时间。
在大多数情况下,圣诞节在菲律宾被视为家庭聚会。这是一年中家庭成员和亲戚聚集在一起并花时间相互交流的好时机。大多数家庭聚会都是在圣诞节期间举行的,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菲律宾人,通常会在圣诞节期间回家与家人一起庆祝假期。
对于菲律宾人来说,圣诞不仅仅是餐桌上的食物、精心制作的圣诞装饰品、圣诞树下的礼物,还有家庭和亲人。
圣诞节简介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重要节日,亦称耶稣圣诞节、主降生节,天主教亦称耶稣圣诞瞻礼。耶稣诞生的日期,《圣经》并无记载。
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有人认为选择这天庆祝圣诞,是因为基督教徒认为耶稣就是正义、永恒的太阳。
5世纪中叶以后,圣诞节作为重要节日,成了教会的传统,并在东西派教会中逐渐传开。
国庆日:6月12日(1898年)
自由日:2月25日
巴丹日:4月9日(纪念二战阵亡战士)
4月:圣周(Holy week)。从棕榈主日(复活节前一个星期日)开始到复活节结束,整整一周的时间。这段时间是菲律宾最重要的假期,全国都放假,商店关门、连部分公共交通都停止运营。复活节那天教堂会举行盛大的弥撒仪式。
五月花节: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国家英雄日:8月27日
英雄节:12月30日(纪念民族英雄黎刹就义)
Republic Day(共和日):7月4日(1946年)
11月1日:万圣节
11月30日:博尼法西奥诞辰日,纪念革命先烈博尼法西奥,靠近11月30日的周一庆祝
12月25日:圣诞节 Christmas
12月30日:黎萨纪念日 Rizal Day,靠近12月30日的周一庆祝
12月31日:新年前夕特别假日 New Year’s Eve
扩展资料:
菲律宾正式进入“圣周”法定假日。因为从周四到周日宗教仪式和节日活动非常密集,所以规定圣周四和圣周五为法定假日,连上接下来的周六和周日,成为一个四天“小长假”。长假期间,一般多数商家营业时间都会相应调整,或者暂停营业。
许多政府以及公共服务部门也会相应放假。或许会带来小小不便,所以,今天抓紧最后的几个小时早作准备吧。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圣周五为了斋戒,很多餐馆都不售卖酒类和带肉菜品,甚至由于人们的斋戒,很多餐馆也关门打烊。不过,无须担心会挨饿,总有餐馆在圣周期间照常营业的,有些则是将营业时间调整或缩短。
菲律宾大部分的学校的暑假一般是从圣周开始前放假,到五月下旬结束。这也是传统度假时间。在这段堪比中国“暑假”长度的假期,很多家庭会带孩子出门度假。可以看到菲律宾人携家带口蜂拥到各个海岛和旅游景点。
——菲律宾
跟我们的春节一样,放假、回家、走亲访友、互赠礼物。
不同的是,每家要布置一棵圣诞树,用五颜六色的东东装饰,给小孩子的礼物在圣诞夜(12月24日)装到一只大袜子里,等孩子睡了挂在他床头,让他们第二天醒来时知道是圣诞老人“亲自”驾着雪爬犁(驯鹿拉的哦)送来的。教徒要去教堂礼拜,庆祝耶稣诞生(“圣诞节”名字由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圣诞大餐。这是家庭庆祝。
公司里开庆祝会,吃自助餐、开香槟酒,感谢员工和同事努力工作一年,表彰先进、议论东家长西家短(这点跟咱们没啥区别)。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澳大利亚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
美国:圣诞节是美国人快乐狂欢的日子。美国有很多民族,所以其庆祝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不过大部分室内都有别致的布置,门外悬挂着美丽的花环和其他饰物。
英国:他们认为圣诞节必须吃得痛快。所以圣诞大餐极为丰富,包括猪肉、烤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等。家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礼物,连仆人也有,礼物都在圣诞节的早晨分赠。
法国:在圣诞节前夕都要到教堂参加午夜弥撒。弥撒后家人同往年长兄姐家中团聚共享圣诞餐,并共同回味一年来家中重大事件。如果一年中家人有不和,也要在圣诞节言归于好。
意大利:人们喜欢在家中安置一些关于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圣诞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参加圣诞弥撒,然后访问亲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礼物。孩子们为感谢父母一年来的教养,会在未吃圣诞大餐前将他们的作文或诗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后便将它取出朗读。
西班牙:该国的孩童常将鞋子放在窗口或门外,以接受圣诞礼物。牛在圣诞节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为当地传说中:“耶稣降生时,曾有一只牛向他吐气,使他得到温暖”。
挪威:在圣诞节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寝前需将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认为家人这样做可以在未来的一年里得到和睦与安宁。
梵蒂冈:你可以在世界最大的圣彼得教堂参加由教皇亲自主持的圣诞弥撒,那里可容纳三万五千人。圣诞弥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时举行,教皇着白袍外罩金**祭服,登上圣彼得大教堂的祭坛,以拉丁语念出祷告词。零时整,号角手吹响的喇叭,这时,圣婴耶稣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教堂内的各国信徒以各自的语言合唱“平安夜”。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