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米其林(Michelin)

员工 0 93

关于 米其林(Michelin),第1张

关于 米其林(Michelin)
导读:总部位于法国克莱蒙-费朗的米其林集团成立于1889年,是全球轮胎科技的领导者,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轮胎,移动辅助系统和旅游服务。出版旅游指南和美食指南确实是米其林集团业务之一。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米其林指南官方微博http://w

总部位于法国克莱蒙-费朗的米其林集团成立于1889年,是全球轮胎科技的领导者,主要业务领域包括轮胎,移动辅助系统和旅游服务。

出版旅游指南和美食指南确实是米其林集团业务之一。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米其林指南官方微博http://wwwweibocom/michelinguides,也可以登录米其林官网http://wwwmichelincomcn/Home/Products-Services/Maps-Guides了解更多信息。

您说的白色圈圈状吉祥物是“米其林轮胎先生”,他的构思源于米其林公司在1894年里昂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展台入口处那由许多不同直径的轮胎堆成的小山启发了爱德华米其林:“如果有了手臂及腿脚,它就是一个人了!”。于是在1894年4月,一个由许多轮胎做成的特别的人物造型出现了。从此米其林轮胎人便开始出现在海报上,后来“米其林轮胎人”被明确地以法语命名为“Bibendum”,音译"必比登",寓意是米其林轮胎能征服一切障碍。现在叫做“米其林轮胎先生”。

本文 3 大重点:1 别被产品局限了创意,米其林兄弟的妙点子。 2目标明确! 《米其林指南》只推荐以公路旅行为主的 美食 。 3 加入可以建立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内容。

米其林公司由爱德华•米其林 (Édouard Michelin)和安德烈•米其林 ( André Michelin ) 兄弟创立于1889年。 公司位于法国中部的克莱蒙费朗 (Clermont-Ferrand),专门生产轮胎以及橡胶制品。 然而在1895年时,大部分的民众买不起车子,更不用说买轮胎了,所以轮胎的销售并不佳。

爱德华是工程师,负责轮胎的研发与生产; 安德烈是营销专家,常提供企划方案提升公司知名度。 有鉴于当时多数民众没有 汽车 , 安德烈为了打响米其林轮胎的知名度,甚至希望能借机促进轮胎销售,便提议发行《米其林指南》,希望一本 美食 旅游 指南能够刺激富人买车的欲望。

就这样,第一本《米其林指南》于1900年出版,发行了数万本,往后每年也都会出版该年的《米其林指南》。 即使到了1920年,每本约需花费2美元购买,就当时而言,是不小的金额,但销售量仍将近10万本。 自1953年,为了让《米其林指南》内容更准确,忠实读者开始回应、评论指南的内容,有时只有一周的时间,便可累积达5万条的评论,回馈给米其林公司。

到了1930年代,《米其林指南》已享誉国际。 《纽约客》 ( The New Yorker) 夸奖它内文的广告不使人反感,刊登得「恰到好处」; 1952 年,《时代杂志》 ( Times ) 赞誉《米其林指南》是 美食 旅游 圣经。 美食 评鉴员、公正的食宿评价和独创的星评制度,都是《米其林指南》受到夸赞的原因。

《米其林指南》刚发行时,安德烈曾预言:「这本书诞生于 20 世纪,也将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纪。」 如今看来,预言不仅成真,甚至超越安德烈的预期,《米其林指南》至今已经有117年的 历史 了。

从营销角度来看,安德烈当初选择推出《米其林指南》这个策略,完全跳脱来一般传统营销的思维。 他不局限在思考如何大肆宣传自家轮胎的质量,而是采取了制作《米其林指南》这种创意,来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刺激大众买车的欲望。

一开始《米其林指南》的诞生纯粹是为了打响名气和刺激大众买车的欲望,但如今它已成为高级餐饮的评价指标。 1924年,米其林的广告说:「有了车,就不用再赶早班火车; 有了车,就可以为家庭生活带来惬意舒适。」 米其林兄弟希望改变人们 旅游 的方式,而《米其林指南》渐渐发挥了作用。 因为 《米其林指南》所提供的食宿和景点信息,全是以公路旅行的方式为主,而非从前人们习惯的铁路旅行。

《米其林指南》主要指红色指南(Le Guide Rouge),收录食宿信息,但他还有一本绿色指南(Le Guide Vert)介绍景点、行程规划。 1900年版的《米其林指南》列了法国各地公路地图、加油站、饭店以及餐厅,全书约400页,也没有现在的精致。 之后,除了法国,比利时、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版当地的《米其林指南》。

到了 1931年,大众所知的星评制度正式出现。 一颗星星表示:厨艺不错,路上可顺路拜访的餐厅 ; 二颗星星表示:精湛的厨艺,可以在旅途中绕道去品尝; 三颗星星表示:顶尖的厨艺,值得专程前去享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于2001年,米其林公司发行线上版的《米其林指南》。 为了拓展海外市场,第一本美国版《米其林指南》于2005年问世,地点从纽约市开始,进而往芝加哥、旧金山扩张; 2007年,在东京推出了日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指南,开启亚洲市场; 2015年,巴西版正式出现,介绍位在里约热内卢的餐厅,拓展南美版图。

《米其林指南》一开始的目标就非常明确,这让它后续可以专注在设计好的内容,创造出有质感的 美食 手册。 《米其林指南》在 1952 年,更被时代杂志誉为 美食 旅游 的圣经,其优质品牌形象可以见得,也为大众所信赖。

若《米其林指南》只是纯粹介绍食物,相信它不会像今天那么成功。 真正奠定了这本 美食 指南在 美食 界的地位其实是,它在 1931 年所推出的星评制度。 这套制度的 美食 评论家被称为「评鉴员」(inspector),有别于一般的 美食 评论家,评鉴员不泄露自己的身份,当他们品尝一家餐厅的菜馄饨时,也不会做笔记,只会在多次造访完一家餐厅后,给出星等和评论。 米其林的星评制度是当时首创的评分模式,也成功影响了《米其林指南》后续的发展。

一家餐厅获得的星等并不是永久的。 知名主厨,同时也是电视节目《地狱厨房》的主持人戈登·拉姆齐(Gordon Ramsay)就曾因星等被撤掉而落泪。 一家餐厅能因为获得星等而吸引大批消费者,相反地,失去星等将重重打击一家餐厅,甚至使其一蹶不振,也曾有厨师因星等可能被撤回而自杀。 2003年,据传米其林将撤回他餐厅获得的3颗星,法国主厨Bernard Loiseau而后自杀。

当然,拥有如此影响力的《米其林指南》,也曾受到批评。 2004年时,前任评鉴员Pascal Rémy就曾出书批评米其林亏待这些辛苦的评鉴员。 他说:「评鉴员的工作孤独,且薪水不高,而且,评价食物的标准也不够严谨。」 米其林对此虽提出反驳,但也承认评鉴员的工作并不见得像外界想得那么光鲜亮丽。 虽然曾遭受批评,但无可否认《米其林指南》确实成功在 美食 界奠定了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看完以上三大重点,我们了解到《米其林指南》在 美食 界、 旅游 界的重要性。 它今日的名气,代表着内容营销 (Content Marketing) 的成功。 什么是“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在于策划消费者喜欢的内容,不直接宣传产品本身,而是从产品的外部来建立形象,借以吸引消费者。 正是因为《米其林指南》年年都出版,所以消费者才不容易遗忘它!

米其林轮胎制造商是法国的米其林公司。普利司通轮胎制造商:日本普利司通株式会社。

1、米其林轮胎

米其林公司创建于1889年的法国克莱蒙费朗。米其林轮胎是世界轮胎三巨头之一。米其林集团员工负责生产及推广包括米其林,BFGoodrich(百路驰),Uniroyal,Kleber,Riken,Siam,Taurus,Stomil-Olsztyn,Laurant,Wolber,Tyremaster,Icollantas,回力等品牌在内的各类轮胎。

2、普利司通轮胎

1931年3月,普利司通轮胎在日本福冈县久留米市诞生,公司创始人是石桥正二郎(1889-1976)。普利斯通轮胎是世界最大的轮胎及橡胶产品。普利斯通轮胎已应用在广州本田、天津一汽丰田、郑州日产、北京吉普等多家中国汽车厂家的产品上。

扩展资料

1、米其林轮胎品牌LOGO

米其林轮胎标志设计有点类似埃及的木乃伊,虽说在设计中并未融入过多的质感效果,前面的米其林吉祥物与后面正方形包围的大写“MICHELI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纯净的科技蓝色背景设计将米其林的科技感更加的凸显出来。

2、轮胎保养

米其林强调轮胎维护:定期轮胎气压检查,检查剩余花纹深度,轮胎正确安装,注意轮胎换位,轮胎正确修补,轮胎定位等。

-米其林轮胎

-普利司通轮胎

是按照你销售的数量定价的

比如代理商每条轮胎给你的原始价格是500,但是如果你每个月可以达到50条的数量,那么公司会按照每条50元或30的优惠优惠给你,厂家也会优惠30到50元的价格,那么这样一来每条轮胎的价格就减少了很多。

简单点说就是说你销售的量越多就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