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一般来说是有的,上市公司员工福利待遇与你进公司的时间、公司自身的制度都有关系。整体来说,上市公司比较正规,一般规定的福利待遇基本都有。广义福利与狭义福利广义的福利泛指在支付工资、奖金之外的所有待遇,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狭义的福利是指企业根据劳
一般来说是有的,上市公司员工福利待遇与你进公司的时间、公司自身的制度都有关系。整体来说,上市公司比较正规,一般规定的福利待遇基本都有。
广义福利与狭义福利
广义的福利泛指在支付工资、奖金之外的所有待遇,包括社会保险在内。狭义的福利是指企业根据劳动者的劳动在工资、奖金,以及社会保险之外的其他待遇。
法定福利与补充福利
法定福利亦称基本福利,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必须发生的福利项目,其特点是只要企业建立并存在,就有义务、有责任且必须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福利项目和支付标准支付,不受企业所有制性质、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响。法定福利包括:
①社会保险。包括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疾病、伤残、遗属三种津贴。
②法定节假日。按照2013年国务院令644号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决定》,全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
③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是指除属于社会保险,如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疾病津贴)、产假工资(生育津贴)之外的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如婚丧假工资、探亲假工资。
④工资性津贴,包括上下班交通费补贴、洗理费、书报费等。
⑤工资总额外补贴项目:
A.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B.冬季取暖补贴。
补充福利是指在国家法定的基本福利之外,由企业自定的福利项目。企业补充福利项目的多少、标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企业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响以及企业出于自身某种目的的考虑。
补充福利的项目五花八门,可以见到的有:交通补贴;房租补助;免费住房;工作午餐;女工卫生费;通讯补助;互助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法律顾问;心理咨询;贷款担保;内部优惠商品;搬家补助;子女医疗费补助等。
集体福利与个人福利
集体福利主要是指全部职工可以享受的公共福利设施。如职工集体生活设施,如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文化体育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健身室、浴池、体育场(馆);医疗设施,如医院、医疗室等。
个人福利是指在个人具备国家及所在企业规定的条件时可以享受的福利。如探亲假、冬季取暖补贴、子女医疗补助、生活困难补助、房租补贴等。
经济性福利与非经济性福利
1经济性福利
A.住房性福利:以成本价向员工出售住房,房租补贴等。
B.交通性福利:为员工免费购买公共汽车月票或地铁月票,用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
C.饮食性福利:免费供应午餐、慰问性的水果等。
D.教育培训性福利:员工的脱产进修、短期培训等。
E.医疗保健性福利:免费为员工进行例行体检,或者打预防针等。
F.有薪节假:节日、假日以及事假、探亲假、带薪休假等。
G.文化旅游性福利:为员工过生日而举办的活动,集体的旅游,体育设施的购置。
H.金融性福利:为员工购买住房提供的低息贷款。
I.其他生活性福利:直接提供的工作服。
J.企业补充保险与商业保险:
补充保险包括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
商业保险包括:
a.安全与健康保险:包括人寿保险、意外死亡与肢体残伤保险、医疗保险、病假职业病疗养、特殊工作津贴等;
b.养老保险金计划;
c.家庭财产保险等。
2非经济性福利
企业提供的非经济性福利,基本的目的在于全面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这类福利形式包括:
A.咨询性服务:比如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员工心理健康咨询等。
B.保护性服务:平等就业权利保护(反性别、年龄歧视等)、隐私权保护等。
C.工作环境保护:比如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员工参与民主化管理等。
首先,公司上市对原始股东的人数是有限制的,也并没有法律规定公司必须给员工分红。从法律上讲,员工不持有公司的原始股份,就没有分红的权利。不管新员工还是老员工,只要公司支付了工资,形成事实的劳动关系,最多也就是公司的一名普通的雇员。所以公司上不上市对你们老员工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和影响。
其次,关于你们老板对待你们老员工的做法。这些手段都是一个公司在除旧革新的时候常用的手段,用这些行政手段变相的逼你们离开。因为公司主动开出你们的话,按照劳动法,公司需要给你们支付双倍的月薪。一般公司为了避免产生纠纷,就会采用这些手段逼人离开,避免落下口实,产生纠纷。
那是一定要买的,你那是原始股买了肯定会涨。因为现在国家对新股票是利好形式,你这新股出现时基本都是先涨的,你先赚了一笔4。5天后你关注股票,看有跌的趋势就抛出。
新股上市首日连续竞价阶段,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超过10%的,会临时停牌;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超过20%的,,停牌持续时间为30分钟,如停牌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14:55,当日14:55复牌。
也许从第五或者第六个涨停开始每天挂涨停价买入是唯一选择,但一旦打开涨停还有多少上涨空间呢,潜在的收益和潜在的风险哪个更高,散户一定要权衡,其实涨停一旦打开就说明筹码出现了松动,在这之后是否还能继续拉升涨停就要看机构或者庄家的实力或者意愿了,有可能继续拉涨停也有可能就此进入漫漫下跌之路,因此投资新股我们还是建议小散谨慎为先,如果你在涨停打开时买入了新股,那么也请尽快抛出,不要恋战,因为这些新股并不值这个价格,市场上早期上市的同样题材的股票价格都比这些股票低很多,为什么没有人去投资呢,说到底还是这么多年国人的炒新恶习未变,除了短期出现过申购新股被套的情况外,大多情况下申购新股和早期炒新都是赚钱居多,于是股市即便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炒新的恶习依然未改!永远记得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
注意事项
炒新切忌过于贪婪,事实证明新股股价最终都将回归本来价值
买了赚钱了记得请我喝茶哈
没必要,刚入职,说几句重听的话就好。
对于刚刚入职的员工,不建议发红包!客气礼貌的打声招呼,别发红包,多了自己感觉不好,少了别人有意见,而如果是管理人员,想要和下属打好关系,建议66 或者88 就行 ,活跃一下气氛!
新员工最主要的就是 展现自己的积极态度,没人讨厌努力上进的人。
有问题,就要问。但要注意问的方式。不要零散的去问。最好把问题收集在一起,一批一批的问。前提是问题不紧急。问之前要自己先想好几个解决方案。对不对先放一边,最主要的是让对方知道,自己思考了,不是无脑十万个为什么。
职场新人守则:
埋头做事,细心工作,不要计较小事。新入职的人一般都是了解公司,了解公司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公司的资金现状等。我们不要去说三道四,人家会问你,“你这么有能力,为什么现在才是XX员”“你现在月薪是不是比原先的低很多”。
对于这些,希望你能莞尔一笑,小事不要去争高低,显得没有气节。大事,原则上的问题坚决不能让步。
低调做人,了解公司,了解公司的人,尤其是领导层。俗话说:”人之所以让人厌,是因为你傲。”如果碰到同事在议论某领导,尽量别去听,如果确实躲不过,就假装没听见。你千万别参与去议论。
就算你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你是新人,你的评论都为零。每个人对陌生的人都有抵触感,你的言行会陪受关注。太过张扬,你便成了议论的焦点。
很多创始人问我们,期权池也搭建好了,具体分配给个人,要落实到不同员工手中的期权怎么来分配,有没有什么参考标准我们一般认为:
第一位雇员(通常属于公司的CTO,属于技术入伙),最多会配到20% - 30%的期权。我们也见到过20%-40%的说法,浮动范围差别都不是太大,一般给出的平均值在119%。
前2到5个雇员,最多会配给10% - 20%的期权,这一类工程师的角色可能就属于tech lead, 也是比较厉害的一些角色。
前6到7个雇员: 05% - 10%;
前8到14个雇员: 04% - 08%;
前15到19个雇员: 03% - 07%;
前21到27个雇员: 025% - 06%;
前28到34个雇员: 025% - 05%。
以上的参考数值都是一个最大值,是一个封顶的概念。举个例子,招进来的前19个工程师,最多最多,可以发03% - 07%的期权,而且是非常非常适合公司的理想人才,他本人又有许多年的工作经验,是属于Senior Level的,走出去都是可以带团队的料。如果你招聘进来的是一个大学刚毕业,或者没太多相关经验的行业新兵,给的期权比例就要远远少于上面所说的标准。
这部分可参考的数据就更少了,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只能简单参考一下,实际分配的比例,还是得根据所处的行业,作具体的调整。
销售类
销售部的VP一般会给到10%-20%的期权,总监在05%-10%的区间内,然后总监以下的职位,一般没有超过10%的。前10个雇员,给到的期权通常在03%-05%之间,再往后加入的,这个比例会降低到01%-02%。
市场类
这一类VP的职位数据更少无法下结论。总监类的职位,在小于15人的公司,一般会配 05%-10%的期权;如果是大于15人的公司,通常会配 025%-05%的期权。
UI/UX设计类
前4名雇员最多会拿到10-20%的期权,偶尔会有05%的情况。如果是在5名开外招进来的设计师,最多能拿到 05%-10%的期权。再往后,属于前10-30名雇员,会分配 02%-05%的期权。
这部分非工程师类的职位,由于调查样本太小,不足以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仅供参考。
一般的原理是,越早期加入的员工,承担的风险更多,能拿到的期权比例越大;越后期加入的承担的风险、压力小得很多,所分配到的期权比例也就更小。
但是这不是一个定论。公司与员工在谈判薪酬包的时候,也往往会根据员工的资历、经验、能力作综合考量。有些员工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回报,拿更多的薪水,牺牲一小部分的期权,会对这一类型的员工更有吸引力。
分配期权的时候,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司与员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创业公司发期权的初衷,也是为了激励员工,让员工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上述的这些市场比较常见的参数,也是为了公司在分配期权的时候,有一个比较,不要太过慷慨,也不要太过抠门。
前者,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可能就没有足够的股权给投资人。后者,员工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受公司的重视,自己的付出没有受到公司的认可,也就丧失了激励效果,甚至是产生负激励,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与员工良好、透明的沟通,是实施股权激励的重中之重。
一、公司准备上市,一般不向管理层与员工发行你说的原始股了。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公司拟上市前的给职工的股,企业还处于改制阶段,离企业上市的路还很远很远,跑步上市的话也要二三年,弄的不好就是三五年。这个过程没有人监管,也不应该监管。定价方式有多种,最多的是以每股净资产定价,不过,由于有上市预期,特别是以上市为概念的炒作,所以定价可能会溢出资产价格,这个就不好说了,另外,按收益计算由于收益是一种预期,所以在预期的收益上再去预期地评价资产价格,那真的就不好说了,放大了很多。\x0d\ 二、你说的新股发行定价不知道是不是上市这种情形的新股发行定价,如果是上市的这种情形,新股发行价一般券商与企业协商,并且经过寻价,当然,也有定价模式等(就是很复杂的计算公式),企业上市,是有承销商的,只要通过发审委并上市,如果企业的股票发行不成功,是有承销商全部承受,所以,不会因为发行不功成而退市。我估计你说的不是这种新股发行定价,因为这种情况是企业已经可以上市了,只要上市,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是收益多少的问题,如果你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可以补充提问。\x0d\ 三、你说的,可能是企业现在在向某些人发股,可是呢,自己在犹豫,价格又高,又怕上不成市,又怕钱去了没有回来的,如果上不成市了,是不是会退钱。一是你的公司离上市的路很远,二是你要知道这个企业如果不上市,你对这个企业有没有信心,就是假设这个企业十年不上市,企业不退钱你,你自己认为投入的这个钱可以收到多少利润,对这个企业的信心怎么样。三是你要评价你的企业,现在是不是叫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只是叫有限公司没有股份字样,那就是在改制,那才起步呢,你要放弃上市的想法,重点是对这个企业有没有信心。\x0d\ 四、如果企业不是行业龙头地位,如果不是高科技企业,如果不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上市的戏不大。
公司上市,员工工资是不会翻番的。
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是融资扩大规模,以求得更好的发展,上市募集的资金,必须用于公司发展,并非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资。公司成功上市,对公司的发展,是重大利好,可能会给员工一次性奖励以示庆贺,也可能适当提高员工资水平,但不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工资,更不能工资翻番,因为这是违反《证券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十五条 公司对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使用。改变招股说明书所列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擅自改变用途而未作纠正的,或者未经股东大会认可的,不得公开发行新股。
第十六条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二)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
(三)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四)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五)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本法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