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有什么好处?

老人 0 50

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有什么好处?,第1张

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有什么好处?
导读: 1、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有什么好处?2、小孩2到5岁送回老家爷爷奶奶带,后面自己回去带好吗?3、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带,对孩子都有什么好处呢?4、爷爷奶奶68岁,小孩两岁,是留在外地自己带,还是送回老家爷爷奶奶带?5、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
  • 1、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有什么好处?
  • 2、小孩2到5岁送回老家爷爷奶奶带,后面自己回去带好吗?
  • 3、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带,对孩子都有什么好处呢?
  • 4、爷爷奶奶68岁,小孩两岁,是留在外地自己带,还是送回老家爷爷奶奶带?
  • 5、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真的好吗?
  • 6、我想问一下,把孩子送回老家让他奶奶爷爷带好吗?

  父母在生活与工作压力下,把孩子们的生活成长、各项教育等责任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是在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教育方法,我们称之为隔代教育。下面是我分享的隔代教养的好处,一起来看看吧。

隔代教养的好处

异世代的智慧:上一代的老人家,因为有其细腻的心思和丰富的成长经验,父母亲也皆能信任,故能在生活起居上将孩子照顾得较为完备与妥善。

长者安闲心态:家中长辈与有工作压力的父母相比之下,长辈的心情与心态皆较父母亲安稳平静得多,也会比较有精神、耐心与爱心去伴随及哺育下一代的孩子。

代代相传心态:老者极度容易与孙子女建立亲睦的情感,能为教导孩子创造良好的感情基础;另外,就孙子女与自身是一脉相连、爱屋及乌的想法,老者更加怜惜家中的孩子。

  隔代教养的坏处

过当的宠溺:家中长辈过于宠爱小孩,极容易会导致孩子任性妄为、高度依赖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不良的情况发生。

难改变通守旧:不同世代必然会有观念较为保守及古板的情形,这将有可能对于孩子未来在进入社会与适应团体能力的培养方面,产生不利的害处。

长辈干涉过多:在父母亲对小孩提出严厉的要求条件时,家中的长者往往会出手干预,让家长无法立刻纠正子女的错误与缺失。

最佳化隔代教养模式

亲睦家庭关系:孩子只有在长辈的疼爱及严父慈母教育的家庭环境中,才能真正感觉到亲情的温暖。对现代的孩童而言,融洽的家庭关系是最好的成长滋养剂。

双方约法三章:有许多事情与问题,父母可以与家中的长辈事先沟通好,例如:什么事情不能让老人家纵容,什么地方应该让老人宠溺,什么时候该让孩子多与父母在一起等等,如此可避免纷争。

适度时间分配:长辈不能包办孩子过多的日常起居及生活照顾,假若让孩子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小孩两三岁就送回老家爷爷奶奶带,这肯定不好,孩子几岁时正是接受新鲜事物,性格形成时期,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娇生惯养,一味迁就溺爱,即不能打,也不能骂,隔代抚养,这样可能会使孩子象温室的花瓶,经不起风吹雨打,长大了很难矫正,不仅如此,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会严重疏远,时间久了就没办法改变了,父母不能因为打工挣钱就忘记了孩子的教育成长,留守儿童正是时代的悲哀啊!

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带,对孩子都有什么好处呢?

1这样做会增加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因为女性不用照顾孩子就可以出去工作,肯定会多拿一份工资,可以增加家庭的温暖。孩子更接近老人,有些人可以用孩子安心工作。父母在家里把自己的孩子给自己的老人带。好处是他们可以上班,可以自由。专注于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家庭条件变得更好。

2老人带宝宝的方式比自己带的好。毕竟当初是老人养的。与其花钱找人带走或者辞职带走,不如给孩子到老人去照顾,这样可以更安心。年轻人很重视自己的事业,生活压力也很大。如果妻子生完孩子后成为全职妈妈,会增加丈夫的压力,丈夫需要自己挣钱,几个人花。但如果妻子生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妻子也可以工作赚钱,改善家庭生活。

3老人面对孩子的错误,更多人会选择包容和教育,鼓励孩子进步。但是年轻妈妈往往会过度控制宝宝,防止他们犯错,这就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老人比我们更关注孩子,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懒,尤其是当涉及到保姆的时候。

4孩子不会孤独,得到更多的关怀。许多祖父母已经退休了。与忙碌的父母相比,祖父母有充足的时间。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而照顾孩子恰好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所以把孩子给父母,不仅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还可以让他们多余的爷爷奶奶有事做。让孩子积极倾听和学习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时候老人可以带孩子去触碰父母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自己带的好。送回老家爷爷奶奶带,弊端很多,且不说习惯的生成和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问题,孩子长期与父母疏离,未来管教起来可能会很难,也许短时间内看不出来,青春期问题可能才会显现。

有的父母受困于经济和工作压力,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亲人,比如姐姐、妹妹等人照顾,既减轻了压力,也能让孩子身边有人照看。但是,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看看过来人的遭遇就懂了。

我在某论坛上,看见有人分享亲身经历说,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被爸妈寄养在亲戚家,亲戚家窄小,没有多余的房间,我就被安排在顶楼和楼梯口搭建的阁楼上,里面就有一张折叠的单人床和一张小书桌,夏天不透风,闷得不行,那种日子真不好过。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自己是这个世界多余出来的人,不被接受

幼年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可见,父母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是希望有人帮助自己照顾孩子。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地方,哪里都不算是家,孩子很容易感觉自己是被抛弃了

幼年时期的孩子,是情感和认知体验最为丰富的时期,孩子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关爱,教会他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欢迎他的,他才能在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拥有平静的内心世界、坚韧的性格品性,积极地活着。

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虽然,父母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亲戚碍于面子不好推脱,可能也会帮忙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亲戚不是父母,亲戚对孩子再好,孩子永远都会觉得是在“寄人篱下”,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①孩子容易给心理设下防线,没有安全感

每一个孩子,都远比成人想象中要敏感脆弱。孩子离开父母后,他们知道照顾自己的人,只是出于某种情分,而非是义务,所以孩子就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努力变得懂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比如,孩子心里有委屈,不好意思跟人说;做错事情,他也会非常害怕,感觉不会有人撑腰。

像《红楼梦》里的人物林黛玉到了贾府,虽然有贾母万般怜爱,饮食起居也没有亏待她,但是林黛玉却总是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对人比较疏离,也容易多心,动不动就想“我不是他们这里的正经主子”。可见,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②孩子容易对父母心生怨言和恨意,变得淡薄亲情

父母把孩子送到亲戚家生活,可能是出于各种不得已。比如,工作上早出晚归,担心照应不好孩子;或者能力有限,暂时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等等。但是,在孩子的心里,只要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过什么样的日子都是无所谓的,经济原因、生活压力,并不能成为父母抛下他们不管的理由,孩子都是愿意跟着父母受苦的。

所以,被父母送去亲戚家的孩子,孩子往往会抱怨父母忽略他们的成长,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孩子的内心就会对父母心生怨言,甚至是恨意,孩子感觉亲情不可相信,就会变得冷漠、淡薄亲情。

③孩子缺乏父母的教育,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虽然孩子年龄小,但也不是只要给吃的、喝的、住的,就可以了。孩子人生观的树立、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都是需要父母的培养的。如果父母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亲戚作为“外人”肯定是不好意思好好管教的,就造成孩子教育的缺失,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所以,在亲戚家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性格内向、孤僻、行为处事怪异,不懂得与他人相处,孩子走上社会,容易遭到排挤,事业、爱情双受挫,生活得不如意。

如果孩子正寄养在亲戚家怎么办?

当然,有的家长因为某些原因,已经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了。这时候,父母需要做一点补救措施,减小寄养对孩子的伤害。

①询问孩子的意见,是否需要父母创造条件把他们接回来。如果孩子已经寄养出去了,劝父母不要省一时之力,弃孩子于不顾。父母最好创造条件把孩子接回来,让孩子正常地享受父母的爱。当然,这要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看孩子是否愿意。

②多和孩子联系,平时做好沟通。如果父母也是有苦衷的,不得不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最好平时和孩子多联系,比如多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等等,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有帮助。

目前孩子太小了,考虑到你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自己带的话肯定不现实,那先由爷爷奶奶带吧,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我建议等到孩子4、5岁的时候自己亲自带,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首先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有限,加上一些生活陋习,等你们工作几年后,生活也会比之前安定些,有了一定的积蓄,可以把他接过来,跟你们住一起,如果不方便天天照顾,就让他上幼儿园,白天不用自己照顾了,省心了不少。所以目前,你们要好好工作多赚点钱为孩子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