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根据规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公司或企业安排工作者在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方法将工作地点的温度降至33摄氏度以下的,这时用人单位就要给工作者发放高温津贴了,高温津贴会纳入工资总
根据规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公司或企业安排工作者在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方法将工作地点的温度降至33摄氏度以下的,这时用人单位就要给工作者发放高温津贴了,高温津贴会纳入工资总额。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
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的标准不一。在这28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发放标准为按月发放,另有15个省份按天发放。
按月发放的地区中,如发放高温津贴排名靠前的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津贴金额最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240元每月,浙江省为225元;最低的为广东省,为150元每人每月。
按天发放的地区中,标准最高的为天津,24元每天,最低的为贵州、河北,8元每人每天,与天津相差3倍。
扩展资料:
一、用人单位不发高温津贴劳动者可以维权
人社部门表示,劳动者要保留考勤表、天气预报等能够证明自己工作时环境已达到发放高温补贴标准的有效证据。
劳动者如果需要维权,可通过举报投诉窗口、12333电话等渠道进行咨询和反映诉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依法严肃查处。
人社局提醒,高温季节来临,各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职工夏季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二、发放高温津贴的意义
高温天气不仅可能损害室外作业人员的身体,而且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有统计数据表明,7、8、9三个月的安全事故占到全年事故的三成还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高温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自然现象,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它“烤”验的就不仅仅是市民,同时考验着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的危机应急能力。
由此可见,高温劳动保护和高温补助应该得到法律关怀和制度保障,国家和各级地方立法机构应该尽快将一定条件下的高温天气确定为自然灾害的一种,用法律来保障高温天气下公民的健康权,明确高温劳动保护的主管部门,并针对高温条件下职工作业如何进行劳动保护给予具体规定。
对从事野外、室外、高空、高热等条件下劳动者的保障给予具体规定,对高温劳动保护补助也予以明确,以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高温津贴
台海网-5月起有高温津贴可领 发放标准是什么呢?
一些体力劳动者在夏天炎热的季节都会发放高温补贴,一般来说都是选择在6月份开始发放。想要去申请的话,一定要先去看一看各地的标准是什么。必须要把需要的材料和证件准备好,才能够按时的领取属于自己的高温津贴。拿山东来说,每个人每月可以领到300元。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提供工作证明,以及盖上企业的公章。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步到位就可以领取到自己想要的钱。
炎热的夏天,光看温度就达到了40多度。在温度高涨的情况下肯定要给员工一些补贴,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高温补贴是法定的劳动津贴,国家愿意给员工发放这样的福利是非常好的。国家有这样的政策也说明这可以给运营单位带动一些福利,农民在露天工作的时候也会更有动力一些。有动力在工作的时候肯定会拼尽全力,作为老板也不用担心员工不好好的工作。
员工拿到的高温补贴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差异的,每个地区的补贴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拿到高温补贴的话,可以选择跟劳动仲裁进行申报。告诉他们自己没有获得,这样的话就能够及时的去得到。老板也不能够从员工这些东西当中进行苛刻,他们已经很辛苦了良心也过不去。
总的来说做任何一份工作都是要尽心尽力的,毕竟领导也会选择去体恤员工。有的地方不仅会给员工发放补贴,甚至干活的时候还会买上矿泉水。人在大量流汗的同时在继续干活,很有可能会出现脱水的现象。出现了这种情况,领导也会害怕员工出现一定的问题。让员工工作的时候多喝一些水,便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护。
单位发的高温费要交个人所得税。
下列收入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①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
②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津贴;
③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高温补贴,属于上述②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高温津贴标准包括: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制定了高温津贴标准,未制定的分别为,黑龙江、西藏、青海等四个省份。
-高温补贴
高温补贴是一种特殊的福利待遇,它旨在保障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劳动权益和健康安全。一般情况下,高温补贴的发放应遵循以下原则:
高温工作环境:高温补贴主要适用于工作环境温度较高且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的行业,例如炼钢、冶炼、炼油、玻璃制造、铸造、高温作业等。具体的高温工作环境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
法律法规规定:有相关的劳动法规来规定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和条件。这些规定可能涉及高温工作环境的温度上限、工作时间限制、必要的防护设备和措施等。
政策和协商约定:一些行业或地区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温补贴的政策或与工会进行协商,以确保员工在高温环境下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至于高温补贴是属于工资还是福利,一般来说,高温补贴通常被视为一种福利待遇,而不是直接计入工资。福利待遇是雇主向员工提供的额外福利,旨在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例如提供工作服装、交通补贴、伙食补贴等。然而,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最好查阅当地的劳动法律和公司规定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