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因为特斯拉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重新规划自己的业务,特斯拉的发展本身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影响。对特斯拉这样的品牌来说,因为特斯拉在美股市场的市值非常庞大,在美股市场一路走低的时候,特斯拉的市值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在这种情况之下,特斯拉不仅需要
因为特斯拉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重新规划自己的业务,特斯拉的发展本身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影响。
对特斯拉这样的品牌来说,因为特斯拉在美股市场的市值非常庞大,在美股市场一路走低的时候,特斯拉的市值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在这种情况之下,特斯拉不仅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运营情况,甚至有可能会开启一系列的裁员行为,很多特斯拉的员工可能也会被直接优化掉。
特斯拉将会开启万人大裁员。
虽然特斯拉本身的经营没有任何问题,特斯拉的品牌发展也非常好,但因为全球经济的问题,特斯拉降有可能会进行万人大裁员。如果情况确实如此的话,特斯拉的做员工将会失去自己的工作。在此之前,马斯克表示如果员工不能服从公司的相关规定,甚至强行要求居家办公,特斯拉的员工消费自动离职。
特斯拉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业务。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特斯拉的业务扩张速度非常快,在此之后,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并不好,这不仅会影响到特斯拉的产能,同时也会影响到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情况。当特斯拉的利润进一步降低的时候,特斯拉不得不通过裁员的方式来降低用人成本,并且重新规划自己的业务。
特斯拉的行为并不是个例。
除了特斯拉以外,很多优秀的企业其实也开启了一系列的裁员计划,特别是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来讲,很多企业的裁员规模可能比特斯拉都要大。对于在这些领域工作的员工来说,员工确实需要时刻评估自己的工作稳定性问题,很多员工也需要提前准备好下家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避免裁员的风险。
特斯拉或再建新厂,马斯克称考虑加拿大和墨西哥
特斯拉或再建新厂,马斯克称考虑加拿大和墨西哥,特斯拉CEO马斯克再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在北美的新工厂的选址不一定会在美国,可能会考虑去加拿大或墨西哥设厂。特斯拉或再建新厂,马斯克称考虑加拿大和墨西哥。
特斯拉或再建新厂,马斯克称考虑加拿大和墨西哥1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新工厂可能不一定设在美国,因为该公司也考虑在加拿大或墨西哥建立一个新的北美工厂。
上周,一名特斯拉员工在全体员工会议上问马斯克,特斯拉在美国的下一个工厂将设在哪里?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还没有做出决定,但他明确指出可能不会在美国。马斯克回答道,“我们正在寻找新工厂的厂址,但我们正考虑北美地区的更多选择,包括加拿大、墨西哥以及美国。”
来源:特斯拉
马斯克的言论似乎表明特斯拉正在积极寻找新厂址,但他也明确表示,特斯拉目前在北美的当务之急是让得州超级工厂实现量产。马斯克在会议上提到,“当务之急是让得州超级工厂实现量产,但这很困难。虽然特斯拉得州工厂实现量产比寻找新厂址更重要,但我们也在寻找新厂址。”
他还补充道,“提高电动汽车等复杂产品的产量总是很困难的。尽管特斯拉在提产方面有很多经验,但提高得州工厂的产量将尤其困难。这是因为,得州工厂生产的Model Y配备了4680电池和结构电池包,而特斯拉需要同时提高4680电池和Model Y的产量。”
特斯拉此前曾表示,其目标是在2022年底前实现得州超级工厂量产。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宣布新工厂的选址。
外媒Electrek表示,马斯克确实曾提过特斯拉将在美国东海岸或更靠近东海岸的地方建厂。但根据马斯克在全体员工会议上的回答,新工厂也很有可能设在加拿大或墨西哥。加拿大拥有生产电池所需的所有自然资源和合格的劳动力,是特斯拉下一个超级工厂的不错选址。
特斯拉或再建新厂,马斯克称考虑加拿大和墨西哥2近日,据外媒报道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再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在北美的新工厂的选址不一定会在美国,可能会考虑去加拿大或墨西哥设厂。
特斯拉CEO马斯克
近日,马斯克在与特斯拉员工开会时,有一名员工询问马斯克,特斯拉下一座美国工厂会建在哪里。马斯克回应称,特斯拉现在还没有决定,但地址可能不限于美国。他说:“我们正在寻找地点,但我们考虑的候选地更宽泛一些,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当然也有美国。”
特斯拉超级工厂
在此次会议上,马斯克还明确表示,目前特斯拉在北美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得克萨斯州的电池工厂实现量产,这比新工厂选址要重要得多。马斯克表示:“当务之急无疑是让得州超级工厂实现量产,但要实现量产是很困难的`。”根据此前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计划在2022年底前使该工厂实现量产,并宣布新工厂的选址。
特斯拉Model 3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建成了包括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德州奥斯丁、中国上海和德国柏林在内的4座整车超级工厂。近日有消息称,在去年产能超半数的上海超级工厂已从此前的疫情停产中恢复,产能已经爬坡到了100%。
而马斯克在不久前表示,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周产量已接近1000辆,其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将周产能提升至5000-10000辆。对于特斯拉来说,当前的产能不足可能是影响其销量的最大阻碍,因此如何提高产能也是莫斯科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特斯拉或再建新厂,马斯克称考虑加拿大和墨西哥3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未来特斯拉可能不一定选在美国设厂,正考虑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建设一个新的北美工厂。
上周,马斯克召开了一次全公司员工会议。马斯克在与员工的问答环节中被问及,特斯拉在美国的下一座工厂会设在哪里。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还没有决定。但他明确表示,也可能不会在美国设厂。马斯克说,“我们正在寻找合适的工厂选址,但正考虑在全北美更大范围内进行选址,其中包括加拿大、墨西哥,以及美国。”
马斯克的话听起来像是特斯拉正在积极寻找选址,但他也明确表示,目前特斯拉在北美地区的首要任务是让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实现量产。
马斯克在会议上说:“当务之急无疑是让德州超级工厂实现量产,但要达到这一目标是很困难的事。让德州超级工厂实现量产比寻找新厂址重要得多,当然我们也正在寻找(新厂址)……”
提高电动汽车这种复杂产品产量无疑很困难。虽然特斯拉在提高汽车产量方面有很多经验,但想要提高特斯拉德州超级工厂的产量尤其困难。
这是因为德州超级工厂制造的Model Y电动汽车配备了全新的特斯拉4680电池和结构电池组。特斯拉需要通过升级电池组结构来提高新型电池和新型电动SUV的产量。
特斯拉此前曾表示,其目标是在2022年底前让德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实现量产。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宣布新工厂的选址。
当然,特斯拉的下一座工厂仍有可能建在美国。但从员工问问题和马斯克回答的方式来看,特斯拉也有可能会在加拿大或墨西哥建设一座新工厂。
当员工问及美国的下一个特斯拉工厂在哪里时,马斯克很快回答说,工厂选址遍及北美,还特别提到了加拿大和墨西哥。马斯克过去确实提到过特斯拉要在美国东海岸或靠近东海岸的地方建厂。也许加拿大东海岸比较合适。
加拿大拥有制造电池所需的所有自然资源和合格劳动力,其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超级工厂的所在地。
特斯拉的经济状况没有问题,所以特斯拉的裁员现象也非常正常。
如果我们去了解宏观经济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不仅特斯拉会有裁员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出现了不同规模的裁员行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因为很多企业本身的业务量在进一步缩减,所以企业能够创造的利润也在相应的降低,这也不得不迫使相应的企业做出裁员行为,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进一步节省公司的运营成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善公司的运营环境。
马斯克的特斯拉将会采用10%。
在特斯拉的所有正式员工里,马斯克将会推出10%的裁员计划,这也意味着10%的员工将会失去特斯拉的宝贵工作。虽然特斯拉的发展情况非常好,但因为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一定的行业瓶颈,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将会进一步降低用人成本。除了特斯拉以外,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会推出相应的裁员计划。
特斯拉的经济状况没有问题。
虽然特斯拉的股价已经较最高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特斯拉的总市值也相当低,但这个情况非常正常,因为资本市场上的价格本身就存在相应的溢价行为。每当听到裁员消息的时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公司经营不善。事实上,很多公司每年都会进行相应的人员调整,裁员行为和自愿行为同属正常行为,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过分解读。
总的来说,马斯克的特斯拉没有任何问题,对于那些在特斯拉工作的员工来讲,员工确实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再就业问题,更需要建立相应的就居安思危的意识,千万不要觉得一份工作可以工作一辈子,员工需要尽可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说,在未来,特斯拉的市值将超越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和,他为什么那么大的口气呢?他的自信来自于哪里呢?我认为一方面就是因为特斯拉在汽车领域拥有领先的地位,随着发展,未来的潜力也是很大的。另外一方面,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应该更看好自家的公司,从而给用户和股东信心,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特斯拉在未来的潜力很大,给了马斯克信心。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汽车本身就比手机要贵,在未来,如果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人们使用新能源汽车变得越来越多,甚至有上亿人都使用特斯拉的汽车,能够看得出来,特斯拉在未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这当然也给了马斯克信心。2、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当然应该看好自己的公司。
特斯拉的财报并不理想,截至目前,市值达到了6,957亿美元,但是第3季度的营收为2145亿美元,低于此前预估的2209亿美元,所以这个数据并不是太好看,而且又加上国际形势变得非常的不稳定,供应链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全球经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疲软,因此人们对特斯拉在未来的发展也存在着担心,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这家公司的老板马斯克当然应该看好自己的公司,给所有员工以及股东信心。总而言之,我认为马斯克之所以会那么有自信,一方面特斯拉确实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拥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未来潜力也非常的大,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在给员工以及股东信心,作为一家公司老板,总不能唱衰自己的公司。
易车讯 日前,易车从相关渠道获悉,马斯克曾在2015年向赫伯特·迪斯抛去橄榄枝,聘请迪斯出任特斯拉的CEO,但最终未能合作。此后,迪斯离开宝马,出任大众汽车的CEO。
报道指出,埃隆·马斯克对赫伯特·迪斯博士的评价很高,可以向他提供担任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当时迪斯仍在宝马公司任职,并在相互钦佩和尊重的基础上达成了某种友谊。
此后在2015年7月1日,迪斯加盟大众,出任董事会管理成员,2018年4月,迪斯被任命为大众汽车CEO。报道没披露现任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为何拒绝了马斯克的要约。
如今,特斯拉与大众汽车之间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迪斯还发表了对于大众和特斯拉联手的看法,他表示大众不考虑合作,而是走自己的路,追赶并超越对手。
大众汽车今年目标是将电动汽车的交付量提升到100万辆,最迟在2025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特斯拉又降价了!
8月14日一早,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称,即日起,特斯拉中国Model Y长续航和高性能版降价14万元,降价幅度在4%。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首次降进30万元大关,来到2999万元。Model 3虽然没有直接给出降价优惠,但8000元的保险补贴,也算变相降价35%了。
压力又传导到国内自主新能源车企的身上。
虽然进入今年“下半场”后,自主车企提前启动了新一轮降价潮,比如极氪001在8月11日便官宣降价后26万就能买,蔚来ES6之前也下调了价格,但作为当前国内SUV销量最高的车型,特斯拉Model Y的降价,其对市场带来的连锁效应仍不可小觑。
国内车企压力倍增,但对等待买车的消费者来说,降价是一个好消息。遥想去年此时,电动车还需加价购入,甚至有品牌二手电动车的价格直逼新车。要不是今年初,特斯拉大幅官降拉低了电动车的购车门槛,今年的电动车价格也不会这么亲民。
人民感谢马斯克。
一己之力,拉低电动车购车门槛
看到当前电动车市场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不知有多少人还在后悔去年入手电动车。
2022年,涨价是电动车市场的主旋律。这或许是今年汽车人回忆起来的一段幸福时光。
去年新能源车的涨价潮覆盖范围十分广,10万元以内的电动车几乎没有幸免,比较热门的纯电微型车宏光MINIEV涨幅2000元,零跑T03最高曾涨幅6600元;20万以上的电动车涨价更多,平均涨幅在7500元左右,最高涨幅有约1万元的。
补贴政策退坡,涨价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行为。于是一些车企在今年初还在抱团商议如何将电动车的价格调高至一个“合理”的位置,但伺机许久的特斯拉启动了反转的按钮。
今年1月6日,特斯拉宣布中国特斯拉全系降价,问界、小鹏先跟为敬,随后跟着降价的车企越来越多,车市进入“花卷”状态。
但特斯拉并没有满足一次降价带来的订单量,而是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中,始终掌握着“定价权”。每当人们觉得价格战快要平息了,马斯克就会在种种场合有些小得意地表态:“我们还会降,特斯拉还有降价空间。”
马斯克确实没有吹牛。据说特斯拉降价前的单车利润达到7万元,而几次降价后也有3万元,这还没算上买自动驾驶包和选装的利润。
更为残酷的是,特斯拉的新一代造车平台即将投入使用。马斯克曾宣称,该平台与之前的平台相比,整体成本最高可降低50%。而4680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和搭载,可使新车的电池成本下降54%。这意味着,新平台和新电池技术的使用,将给未来特斯拉带来较大的降价空间。
可以想象,在新技术的驱动下,未来电动车的价格将在一轮又一轮降价潮中,愈加亲民,甚至有可能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价格。而推动这一切发生的人是特斯拉的创始者——马斯克。
颠覆规则,马斯克的格局不是“收割”
下场造电动车,并非马斯克的初衷。事实上,作为一个极具颠覆精神的开拓者,马斯克一直希望通过研发低成本造车平台,制造更加平价低廉的汽车产品,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拥有更大的市占率,然后在形成量级规模的基础上,马斯克很可能会零利润卖车,再通过FSD赚钱。
这种“以硬件为土壤,利用软件获利”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企业惯用的玩法,只不过马斯克设计的能源生态圈更为庞大,他的目标是为全球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和通信生活。这一愿景使得特斯拉布局的每一个业务若能充分实现,将使普通民众受益匪浅。
比如,特斯拉一直在布局太阳能发电。它希望利用太阳能为车辆充电。由于太阳能是可以免费为人类使用的,这样电动车主就不会再担心充电桩的用电价格上涨。
为此特斯拉设计了一个能量墙(Powerwall),它像一个大型的充电宝,白天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力充电,或通过公共电网在低谷电价时段充电,然后傍晚用电高峰时为家庭供电。公共电网停电时,它还可以作为备用电源继续供电。
更有趣的是,去年年底,特斯拉推出了“Tesla Electric”功能,这让Powerwall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站,公共电网用电紧张时,它可以输送电量赚钱。通过这个功能,有用户一天的收益高达150美元,直接让传统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感到了生存压力。
所以,可以看到,当我们的充电站在想着如何通过提升电价,从用户口袋里赚钱的时候,特斯拉想的是如何通过能源使用方式的创新,为用户省钱,甚至赚钱。
当然,Powerwall的购买是要花钱的,起价为9200美元,毕竟特斯拉是一家商业性的公司。但是这种商品的使用能为电动车主节省用车成本,甚至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这种方式看上去比“前期让你低价买电动车,后期开始高价收电费”的模式要美好得多。
而特斯拉手机若能成功推出,也会带来颠覆性的效果。
首先,特斯拉手机与其他手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直接与特斯拉的卫星网络Starlink连接,这样就突破了传统手机需要基站和运营商的限制,让特斯拉手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免费上网和打电话。更为关键的是,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特斯拉的手机信号都能覆盖到,这样你就无需支付昂贵的漫游费用或话费。
其次,特斯拉手机搭载了太阳能充电板,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户外、旅行或紧急情况下,随时随地使用太阳能为手机充电,使特斯拉手机具备了更长久的续航能力。
其他特斯拉手机在人工智能、显示屏和摄影系统上的功能就不一一赘述,仅前两项技术,感觉就能给手机产业带来一场“腥风血雨”。因为不仅手机厂商会紧张,运营商们也会考虑无SIM时代的新活法到底是什么?也许能终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们巨大红利的人,就是马斯克了,彼时用户的手机使用成本将极大降低。
当然,颠覆者马斯克构想的商业帝国可不只是造电动车和造手机,他还有星链、太阳能发电、脑机接口、擎天柱机器人等产业。他的设想是,通过特斯拉手机,可以实现无SIM情况下的全球无死角通话与交互,还能通过太阳能无限充电,成为脑机接口的终端,并可以与擎天柱机器人、特斯拉汽车组成车机一体终端……
这个商业构想看上去是不是很震撼?它改造的是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比起抖音里那些用低价吸引用户然后收割流量的快钱商业模式,是不是要高出几十倍的段级?
好老板——马斯克
马斯克令人感叹的还不止是,他想“拯救人类”的商业版图和商业模式。在今年全球经济面临严重压力,不少大公司纷纷裁员自保的情况下,特斯拉上海工厂不仅逆势扩招,还给员工们涨薪!
今年4月15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其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始招聘,岗位涵盖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工业互联网研发等领域,工作地点均为上海临港。随后,“特斯拉中国工厂普通工人月薪1万块”登上微博热搜。
据一名特斯拉工作人员透露,在上海工厂,一名一线普通工人,月基本工资5K+,其他收入有奖金、津贴、加班费等,1年17薪,平均下来月收入接近1万元。此外还有7%的五险一金,5%的住房公积金,免费工作餐,免费班车,全家免费商业保险等等。
“吃饭在公司,住房有公租房,每个人都有股票,工人也有,可以选拿股票还是现金。各项保障都齐全,现在连父母看病都报销了。”——如果这些都是真的,我们都能隔着屏幕感觉到网友的羡慕。
有人说,马斯克是个工作狂。不少与他共事的人,曾被他昼夜不分的工作方式“逼疯”。而现实中,我们没有感受到马斯克对员工的极致“压迫”,他让不少中国工人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还有一份福利不错、月薪能上涨的工作;他让不少想买车的人,用他们能够到的价格享受到了开电动车的乐趣;不远的未来,他很可能会用创新的方式,让人们不再担心每月的电话费,不再担心电动车和手机的续航问题……
这就是马斯克,一个让友商恐惧又尊敬的对手,一个让普通人崇拜又感激的商人。中国需要这样的“马斯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的情况相对比较稳定,但因为很多行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并不好,所以相关企业才会选择适当裁员。
严格意义上讲,不仅马斯克的特斯拉会推出相应的裁员计划,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都出现了相应的裁员现象,这也是摆在很多员工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很多员工本身有着车贷和房贷的压力,很多员工也很难找到和之前岗位一样好的工作,这才导致很多人对裁员的问题非常焦虑。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会推出10%左右的裁员计划。
为了应对经营成本的问题,马斯克表示将会推出10%左右的裁员计划,这意味着很多特斯拉的正式员工将会被裁掉了。在裁员之后,虽然员工可以享受到N+1的补偿方案,但因为很多员工没有办法找到和特斯拉相似的工作,所以大家依然认为在特斯拉工作是一个好的选择。在表明了裁员的态度之后,特斯拉的股价应声下跌,很多人表示特斯拉已经进入了相应的避险模式。
特斯拉的现状没有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裁员的企业并不仅仅只有特斯拉一家,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都推出了相应的裁员计划。因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本身的经营负担比较重,所以企业会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金融负担,这也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必要选择。
更多的企业会适当裁员。
除了特斯拉以外,很多优秀的企业都会推出适当的裁员计划,有些企业甚至会裁掉整个部门的所有员工。如此一来,企业便可以真正降低这样的经营负担。但对于相关企业的员工来说,因为很多员工的生活会被迫中断,所以员工想办法应对自己的职业选择问题。
首先我得说明一点特斯拉的企业文化,整体确实比较狠,主要是马斯克本人带动的整个企业文化十分拼命,他本身就是个工作狂和完美主义者,凡是跟不上他工作节奏的人,其实并不适合特斯拉,尤其白领,没必要因为给的钱多就去。
但是特斯拉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其实相比国内工厂待遇真的好很多了。我自己曾经在学生时代去过深圳工厂流水线打过工,一条线分白班、夜班,都至少12小时,有的时候活太多得14—15个小时,大夏天的空调是没有的,没有社保五险一金,宿舍床铺有很多吸血臭虫,夜宵有发馊的面条,飘着红油,爱吃不吃,中午有带有腥臭味的豆角炒肉,爱吃不吃。经常发现工友会呕吐吐酸水,我后来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感觉是饭菜不干净,从那以后就自己出去吃。
以上,如果那个时候有特斯拉这种外企工厂,我想就算马斯克再流氓,也干不出来上面的事情。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部分美资外企,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狼性。这个和美国社会美国文化多少有点渊源,美国整体比较推崇强人,而企业一般都是受创始人的影响,导致企业文化很狼性很内卷。
但这并不能推断出,很多外企就是一个内卷、不讲情面、狼性的剥削资本家集体。
因为欧洲的外企不同,欧洲企业大多比较佛系,节奏要比美姿企业慢很多。甚至港台企业都比美姿企业节奏慢。
另外,我看部分大V似乎是把枪指错了地方,借着这类新闻带动下矛盾转移,一致对外?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不清楚国内企业比特斯拉还剥削的企业一点不少。
华为都知道吧,当年从美国的IBM学到了管理精髓:狼性。
而华为此外自己又独创了35岁门槛优化这个潜规则,估计IBM在不论在美国本土还是中国大陆都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搞年龄歧视。而直到现在,很多头部企业和体制内单位都在沿用这个标准,带来的很坏的影响和风气。
难道35岁以上就不配工作赚钱了吗?
再看看国企、公务员,很多也是明目张胆的限制35岁。
部分单位加班强度,裁员力度,领导PUA能力,一点不输特斯拉的马斯克。
互联网的企业更不用说了,996都是标配。麻烦骂别人的时候,我们也能看看我们的企业和各类单位,都做了什么,头部企业和体制内单位都起到了哪些坏的作用和表率,还有哪些值得改进,谢谢。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