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应对龙湖地产面试

员工 0 52

怎么应对龙湖地产面试,第1张

怎么应对龙湖地产面试
导读:[建筑/房地产] 龙湖地产面试十大问题及答案(转载)龙湖十问一问:很多人在选择岗位时,常常说到的一个词是“平台”。龙湖一直致力于提供怎样的平台?答:进入龙湖的员工,除了“放电”——为企业的正常运转发挥自己的能量,更重要的“充电”——在工作的

[建筑/房地产] 龙湖地产面试十大问题及答案(转载)

龙湖十问

一问:很多人在选择岗位时,常常说到的一个词是“平台”。龙湖一直致力于提供怎样的平台?

答:进入龙湖的员工,除了“放电”——为企业的正常运转发挥自己的能量,更重要的“充电”——在工作的过程中成长与进步,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问:龙湖在招聘人才尤其是置业顾问上,似乎喜欢“一张白纸”型的人,为什么?

答:在企业发展早期,是有这样的情况,但并非刻意。当时的背景是,许多有丰富的销售技巧的人却失败了。因为在龙湖看来,置业顾问不仅仅是把房子卖出去,更要成为消费者投资、置业的专家。个人素质和专业背景比销售技巧更重要。

    现在我们对置业顾问的要求仍是这样:一是不能有很多销售工作人员都有的陋习,二是了解产品、了解投资、了解置业。只要符合以上条件,不管他们是大学生也好,还是在渌咀龉暮茫蓟队/FONT>

三问:从龙湖对置业顾问的要求即可看出,龙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很高。但对于一些能力稍强的人而言,怎么甘心到龙湖从普通员工做起?龙湖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答:平心而论,现在行业处于一个浮躁的阶段。龙湖在用人上的务实,反倒显得有些“另类”。实际上,相对于一个虚无的头衔,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更高的人生平台,更加重要和实在。

    来龙湖工作的人,必须要有一颗平常心。我们的一个定义是,“成功=宁静的 心灵+健康的身体+人生的目标+金钱的自由”,整个企业文化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事实上,如果是优秀的人才,在龙湖成长的机会非常多,我们最年轻的部门经理只有28岁。

四问:外界评价认为,龙湖的管理人员多数是从基层做起,龙湖是否只相信自己栽培起来的人,对引进“空降兵”怎么看?

答:龙湖在引进人才上,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的中高层管理干部中,不少就是从外地引入的“空降兵”。对“空降兵”,我们的态度是既不刻意强求,也绝不排斥。

五问: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龙湖的压力非常大,加班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压力是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

答:对整个房地产业来说,压力都是存在的。在龙湖,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益求精,压力自然很大。但不同的是,这是一种健康、单纯的压力,它只来自工作,而不是人际关系或者其他。

     龙湖也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在企业发展的初步阶段,是曾经有过通过人力来保证工作的运转的阶段。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规范化了,变成了靠制度来保证工作质量。现在除了有突发事件,一般都不会加班,我们也认为,在工作时间内把事情做好是最棒的。

六问:有人说“薪酬即沟通”。龙湖的薪酬在同行业中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激励机制?

答:龙湖虽然是个民营企业,但有个非常好的理念:和员工分享财富。

另一方面,龙湖自己的产品是品牌,如果自己的员工没有足够的收入去消费品牌,怎么体会高品质服务、高品质产品的内涵?如果员工为自己的收入担忧,肯定也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工作。因此,同一岗位龙湖所支付的薪酬,能在全国同行业中进入前3名。

     在激励机制上,除了高薪,我们更看重的是对员工工作的尊重和精神的激励:在每一年的年度大会上,龙湖设有各种大奖:新人成长奖、最佳服务奖等,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七问:在外界看来,龙湖一直非常低调和冷静,甚至认为龙湖需要的是‘有执行力’的人,而不是有个性和激情的人,对此评价如何看待?

答:在以前的面试中,我们也遇到很多人一来就要做操盘手,做职业经理人,要求有更多发挥个性的空间。实际上有了空间就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吗?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无限制地发挥,企业更需要的是保证其良性运转的制度,这个制度让每个人更加职业化、专业化。

龙湖从不束缚员工的个性和激情,比如一个决定,在决定前任何人我们鼓励每个人都尽情发挥个性,提出观点。但在决定后就必须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体现个性要分不同的阶段而行。

八问:在很多民营企业里,大家最担心的是“家长制”“一言堂”和一些纠缠不清的裙带关系,龙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怎样处理这些问题?

答:这个问题龙湖很早就意识到了,从公司老总到部门经理,大家都自觉地不用自己的亲戚和最好的朋友,因为如果他们是优秀的,在其他企业也能找到好的工作;反之,在龙湖也不能正常工作,这样单纯的工作关系使任人为贤的宗旨得到保证。

九问:房地产界人才流动频繁,许多在龙湖工作过的人,出去后都是独挡一面的业界精英。龙湖怎样看待他们的选择?

答:我们希望每一个进入龙湖的人,都能在这个企业里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并受用一生,而不是成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遗憾。所以,不管离开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他们找到更好的平台或者自豪地说起他们在龙湖的经历,这本身也是行业对龙湖的一种认可。

十问:很多新人尤其是对这个行业不熟悉的人可能不敢到龙湖工作,担心无法经受考验和挑战,龙湖在上下级沟通上如何做的?

答:对进入公司的新人,龙湖会指定一个“领路人”,现在指定是由部门经理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机会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公司内部沟通上,我们一直鼓励“直接沟通”。普通员工可以直接和老总对话。并且有个成文的规定:任何时候,下级找上级沟通,上级不能说没有时间。

可以向当地劳动局举报,让劳动局介入调查,如果有问题,可以向公司提出合理的经济补偿

1公司的这种行为合理吗?该怎么办?

如果问题所说是真实的。那么这个公司的行为是不合理的。但请注意,我说的不合理的地方是低额补偿,其它地方是没问题的,是合理的。就是这个低额辞退补偿存在问题,按理来说,没有正当理由辞退员工的话,按照劳动法所规定的,公司该赔多少就赔多少,不能说因为自身的经营问题而不赔偿。所以就我目前看来,这个公司的问题只是低额辞退补偿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直接联系当地劳动局就行了。劳动局会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束之后,会要求公司补偿少掉的那部分辞退赔偿金的。但我个人建议先去找公司人事部探讨这个问题,公司不解决,再去寻找劳动局的帮助。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这个公司是地产公司,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地产公司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就没有几个是好过的,因为地产公司都是靠借钱买地建房的,前段时间,国家出手限制这种不健康的商业模式之后,房地产龙头企业恒大就率先暴雷,出现了资金问题。这次的这个龙湖地产应该也是这种问题。所以现在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员,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的,因为我国几十年来的房地产行业,大多数公司都靠这种不健康的商业模式运作的,现在国家管控下来,许多房地产公司都有这个问题,只不过是看谁先绷不住暴雷而已。

总的来说,员工面对这种事情,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找公司人事部解决问题;二是直接找劳动局解决问题。

龙湖地产作为上市公司,获得过众多奖项,在全国多个地方都有开发项目。2009年,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码:960)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集团营业额15103亿元,收获境内外全投资级的民营房企最佳信用评级。

截至2019年底,集团业务遍布全国7大城市群,50余个城市。集团连续10年获得“财富中国500强”,连续8年获得“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10强”,3次入选“福布斯亚太区最佳上市公司50强”,2次荣登“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    

自1997年开发首个住宅项目重庆龙湖花园南苑以来,龙湖已累计开发项目800余个,累计开发面积近1亿平方米,先后有5个项目荣获中国房地产综合开发行业最高奖项“广厦奖”,12个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项“詹天佑奖”。2019年合同销售额24250亿元,继续稳站行业前十。

扩展资料:

作为中国最早的购物中心开发商之一,龙湖商业先后发展出“天街”、“星悦荟”、“家悦荟”三个业态品牌。2019年,商业租金增长319%至475亿元,开业商场年客流量47亿人次,位列中国商业地产百强第7。集团已开业商场达39座,开业建筑面积377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985%,已合作品牌与商户超4,500家。

2003年起,龙湖即开始了对TOD领域的探索,截止2019年12月底,龙湖已开业TOD项目近30个,以TOD为核心的全业态开发面积约900万平方米,通过在不同城市区位进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复合空间及多业态融合,形成都市生态圈现代服务业,在未来把握更多的可能性。

龙湖集团官网-企业介绍

我以我家为例来说说上海龙湖地产质量。我买房的时候就看中了龙湖天璞,买的是精装房,交房的时候也专门找朋友帮忙带着专业的人去验过。先说装修材料,那位验房大哥的说法是这样的“很良心啊,这选材质量很好,虽然贵,但他们给你的价格很公道了”。而且有地暖,这个真的很惊喜了,魔都冬天真的很魔性!现在也不用兜兜嗖嗖过冬了,我的心一下子就落地了。而且报修的时候,维修人员上门速度很快,这点我很满意。

龙湖地产还是很不错的。

我觉得龙湖地产还是很不错的,只要是龙湖地产公司的楼盘,附近的交通都是比较便利的,再加上所有的楼盘附近的,设施都非常的齐全,生活也特别的便利。

龙湖地产也是属于上市公司的,没有爆过雷。但是目前房地产行业确实不景气,中介都倒闭多少了,而且房地产暴雷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

宝哥说

低调、神秘是这位“地产一姐”身上独有的标签

“不签名、不上镜、不接受采访。”

龙湖的创始人吴亚军,被同行比喻为“三不人物”,低调、神秘是这位“地产一姐”身上独有的标签。在业内人士看来,吴亚军同时拥有男人的气魄,以及女人的细腻。

不过,她带领的龙湖近年来却一路高歌猛进,成绩不俗,成为了中国房企里独特的存在 ——自去年国家出台“三道红线”以来,诸多房地产公司压力倍增,甚至富力、绿地、融创等都相继陷入困局。

但是,龙湖却近乎完美地避开了三道红线关卡,这不禁引发人们深思:

龙湖为什么能?

某种程度上说,一家民营企业呈现出的状态,很大程度等同于创始人的气质。

要探究龙湖崛起、激荡、破局、再到逆势而上的真正秘密,就离不开吴亚军这传奇的“三不”人生。

01

江湖流传,从未消散

即使低调,可吴亚军“地产一姐”的名号早已传遍江湖。

今年2021年度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单中,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吴亚军位列第三。而恒力石化董事长范红卫以及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两位女中豪杰则沦为陪衬。

时间往前,吴亚军早在2019年就以660亿财富成为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

虽然,财富不该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不过,一位女性能在险诈、凶猛、危机重重,且多以男性为创始人和领导层的地产江湖脱颖而出,得到业界钦佩,实属不易。

作为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不仅做到,且做得很好。如今,在其正确带领下的龙湖走出重庆,迈向全国,一举成为中国地产行业Top10里的明星企业。

原因何在?

视房产为艺术品的绿城老板宋卫平,对龙湖和吴亚军十分欣赏: “在中国,最多有一家半家的房地产公司在品质方面比我们做得更好,龙湖算一个。吴亚军有着男人般的气魄和女人的细腻柔情。我毫不犹豫地把所有赞美的话都送给她。”

他曾坦言,龙湖是绿城唯一的竞争对手。甚至,有次观摩龙湖重庆的项目后,宋卫平立马派绿城其他高管坐飞机去重庆学习,连飞机票都花了60多万元。

不过,吴亚军更有着强大的经历和资源优势——回顾吴亚军的履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入局地产这些年来,凭着对中国政策经济形势研究、以及地产行业走向精准把握,外加重庆相关动向的了解,都给予了她强大的助力。

最重要的是,也是在这段时间内吴亚军同步积累了丰富的政商关系人脉,一举为她进入地产行业奠定了基础。

02

豪爽重庆女侠,却以细节取胜

吴亚军出生于普通县城,父亲是供销社职员,母亲是裁缝。

吴亚军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后来考上了国内著名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此时,吴亚军的“独特”就开始显现:不按常理出牌的吴亚军选择了理工科专业,进入航海学院鱼雷动力装置专业就读。

大学期间,吴亚军喜欢上篮球,凭着不服输的倔强劲,进了学校校队,还成为国家三级运动员。彼时,吴亚军立志以居里夫人为榜样,要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为祖国发光发热。

毕业后,吴亚军20岁进仪表厂做技术员。时间不长,她主动跳出“铁饭碗”,真正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在众多讲述中,创业做龙湖源于吴亚军一次糟心购房体验,随后,吴亚军打定主意,开始做品质楼盘。

在相关报道中,入局房地产初期吴亚军的细心和耐心,延续到了每一个细节 ——1997年,吴亚军将龙湖花园南苑做成了精品,独具创意的楼盘成为了抢手货,甚至众多市民通宵排队购房。

重品质、重客户体验,口碑颇佳——至此,吴亚军带领的龙湖园林景观和物业服务在全国地产市场迅速破局,一度引来众多领导到重庆视察。

吴亚军对细节的把控和重视,在地产界有着一件广为流传的故事:

深圳万科高层林少洲,在参观龙湖地产的样板房时,脱下皮鞋就换上了拖鞋进屋。出门时,他竟然发现皮鞋被调整了个方向,整齐摆放在门口。

林少洲不禁发出感叹:龙湖这家企业很可怕!

这些年来,龙湖的稳步发展和高质量出品,与吴亚军的细节制胜有很大关系。

在龙湖文化中,最突出的就是吴亚军对各种细节的极致要求,而且,吴亚军也是那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践行细节的人。

大到公司发展规划、战略调整,小到招待客户、吃饭报销等,龙湖都有着相关细致的规则要求。就连龙湖新项目需要考察,吴亚军都会先去实地考察。

“老板像皇帝,内部有级别,公司很难做好服务。”面对地产行业里那些不成文的陋习,龙湖也做出了大胆改变,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高效指挥系统。

这套指挥系统本身自带知识、权限、流程、模板,直接赋能给前线。

甚至,当遇到问题时,前线直接呼叫,后台马上支持,只有全员做到这些细节化的东西,才能让龙湖的管理具备稳健性和高效性。

有趣的是,龙湖所有高层都没有助理和秘书,包括董事长吴亚军自己——订机票、住酒店,都需要自己动手。

在龙湖,保洁员和CEO一样有尊严

03

“三不人物”,低调从头到尾

“我只是一个做事的人”。

吴亚军常被业界评为最低调的地产实干家,以及最能进退帷幄的“地产巾帼”。面对外界赞誉,吴亚军的回应时刻保持着谦虚。

她被同行比喻为“三不人物”——不签名、不上镜、不接受采访。

吴亚军在朋友圈昵称为阿袪,字符“祛”来自《广韵》:“祛者,去也”。或许, 吴亚军正是以这个方式警醒自己,主动瓦解祛魅,拒绝高调和张扬,保持敬畏与谦虚。

实际上,“地产一姐”吴亚军能够在地产江湖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除了她对房地产行业的深刻洞察力之外,也和她身上“低调从头到尾”的个人特质有很大关系。在众多品牌喜欢高调塑造自己的业界标签人设时,吴亚军却习惯以低姿态示人。

宋卫平曾评价吴亚军八个字:“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2012年,绿城房产遭遇资金链断裂,宋卫平希望吴亚军接盘。但吴亚军却回了句“我的胃口没有这么大,恐怕吃不下。”

彼时,正值房企并购潮,大量的房企交易与合并案例不断发生,如果吴亚军低价买入绿城,再高价转手,说不定短期就可赚上数十亿元。

对此,龙湖集团的员工们表示不解,但是吴亚军有着自己的判断。

她没有选择侵略性入股,而是选择在这个波浪起伏的地产洪流外,靠自己主动的力量去修正龙湖行进的方向、速度和力度。

正因如此,龙湖在行业内一直都算得上稳健派,持续增长是这家企业的标签。不过,这或许出于吴亚军关于长期主义的考量。

此前,当投资者问吴亚军:龙湖未来会变得更大或更强吗?

她的回答颇有深意——“先做长,再做强,而做大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04

称员工“兄弟”,但却拒绝家文化

吴亚军平时为人谦和,强调刻意消除上司与下属的差别,甚至允许员工直呼自己名字。她自己不“端架子”,个人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配备设施也非常普通。

去到一线公司考察,她对高层管理、中层员工,还有园林工人、市场销售人员,都以“兄弟”相称。正因如此,龙湖内部氛围相对开放,甚至内部论坛上员工也可大胆匿名发表言论。

通常的公司大多都崇尚“家文化”,但是龙湖“坚决拒绝家文化”。

对此,吴亚军说到:龙湖反对‘家’文化!我们讲‘初心’、讲价值观,但也讲结果导向,也讲KPI,也讲交付,也讲淘汰!

龙湖的企业文化的鲜明个性,简单而直接,讲究做事实、拒绝画饼,在其位谋其政、强调工作与收获对等,也正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感,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

“善待你一生”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不断付诸行动,不喊口号,已经成为龙湖和吴亚军的鲜明标签。

05

豁达吴亚军

身为女强人,吴亚军的感情问题也常为大家所议论。

吴亚军与丈夫蔡奎曾经相识于微末,一路互相扶持,共同拼搏才有了龙湖如今的成功。

蔡奎毕业于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开始从事电脑方面的生意。当时的蔡奎,一方面考虑到房地产生意前景无限,另一方面,也想帮妻子分担压力,所以蔡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转而投身到龙湖地产。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两人都忙于工作,在感情上却逐渐疏离,蔡奎开始移情别恋。

携手走向成功的恩爱夫妻在商业界有很多,但是,最终因财产而闹得对簿公堂的例子也不少。

豁达如吴亚军,经过深思熟虑和冷静后,终决定和丈夫和平分手。分开时,蔡奎将自己的股份交给妻子代管,吴亚军还是给予了蔡奎200亿。

或许,豁达的放下才是真正的智慧。

离婚后的吴亚军,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龙湖上。 在她看来,龙湖的未来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或许,这就是龙湖能一直在房地产界有一席之地,被人们津津乐道称赞的原因。

一家企业呈现出的状态,很大程度等同于创始人的气质。

拥有着有一位如此饱富魅力的“传奇女侠”,龙湖的激荡岁月从不曾停止。

#龙湖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