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为格力呕心沥血,不少股东和员工却不领情

员工 0 61

董明珠为格力呕心沥血,不少股东和员工却不领情,第1张

董明珠为格力呕心沥血,不少股东和员工却不领情
导读: 格力电器有八万员工和几十万股东。股东都知道,自己持有格力电器的股息收入,历年来远超美的和海尔股东。但是,仅仅因为近一两年股价涨幅落后了它们就怨声载道。特别是,这次格力电器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更是好像搞得天怨人怒了。都认为,格力员工占便宜

格力电器有八万员工和几十万股东。股东都知道,自己持有格力电器的股息收入,历年来远超美的和海尔股东。但是,仅仅因为近一两年股价涨幅落后了它们就怨声载道。特别是,这次格力电器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更是好像搞得天怨人怒了。都认为,格力员工占便宜了,尤其是说董明珠吃相难看,一人独吞了接近30%的低价员工持股份额。

可是,格力电器的股东中,多少人知道或者想过,按照2020年报披露的数据,美的员工年平均工资189万元,海尔员工年平均工资222万元,而格力员工年平均工资仅为106万元?

在不少格力股东不满意的同时,其实格力电器公司的不少员工也不满意,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那样,持有个两三年,解禁后就自由在市场上卖出兑现,而要持有到退休?

由此可见,格力的员工和股东,都有不满意的。可是,多少人想过,格力电器的员工持股计划,像现在这样的设计安排,是董明珠为了格力电器公司全体股东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心心念念了多年,并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梦想呢。

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我从2016年,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的事情说起。今天暂且不提此事最终失败的幕后其他是是非非,单说员工持股计划一事。记得当时舆论反对的焦点是,格力电器不该用自己的股权去收购银隆。可是,多少人知道,董明珠之所以要用格力电器的股份去折算收购银隆,除了其他原因外,还要一个重要考虑是要借收购银隆的机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为格力员工谋利益。当时股东反对的声音我就不再说了,可是格力的员工,领情的却也不多。当时是以1557元/股的价格,向公司员工定向发行约15亿股,募集23亿元资金折股配套收购银隆。今天看来股价是十分优惠,甚至是不敢想象的便宜了。可是,如此优惠而愿享受的员工却并不多。最后员工自愿申请认购的人数和股数都少得可怜。只有4000多人,合计仅认购了8000多万股,这是当时的认购数据:

内部员工自愿认购结束后,董明珠不得不兜底包销了剩余的接近40%的份额。但当时,没有人关注这个事情,火力集中在格力不该收购银隆造车这件事,特别是用股权去换银隆吃亏了这个焦点。

最终,收购银隆新能源的议案被否,格力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大好时机被丧失,董明珠精心为员工筹划持股计划也流产了。这,究竟是董明珠犯下的错误,还是格力股东和员工错失的机会和损失?我相信反思此事,每个人心里都因该有自己的判断,我就不多舌了。

都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是,看到连续两天下跌的格力电器股价和媒体网络论坛,特别是听到了那些持有格力电器股票,账面浮亏受损的股民,声讨董明珠,号召要投反对票的声音,我觉得和当时反对格力收购银隆时何其想象。

不仅格力的股东没有多少长进,格力的员工,虽然比上一次明白的人多了,不明董明珠苦心的员工,依然还是大多数。这从公司披露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就可以看出来,自愿认购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虽然比上一次的4000多人,可也还是不足12000人。要知道公司有8万多员工啊,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公司计划拿出1亿多股来实施首期员工持股计划,结果只有1万多员工自愿认购了7000多万股,董明珠不得不再次兜底吃下了3000万股。

这是董明珠自己要贪这么多吗?如果这次算贪,那么上次收购银隆时,董明珠认购的股价更便宜,占的份额更多,为什么当时没有人说董明珠贪,这次却要铺天盖地说董明珠吃相难看,这是谁在给不明事理的格力电器股东带节奏?

现在不少格力电器股东,认为员工以市场半价参与员工持股计划是占了股东便宜。而咱们格力电器的股东,占了公司员工便宜多少年,自己知道吗?今早我见雪球有位昵称“田野青清”的网友头脑很清楚,给格力电器股东,用详实对比数据算了一笔账,我截图如下:

看完以后,我想每个持有格力电器股份的朋友们,扪心自问: 难道格力员工持股计划比回购款少30亿不应该吗?

今天我想给格力电器员工讲几心里话句话。这次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要求员工持股到退休以后才能自由卖出,你有不爽,我能理解。特别是年轻人,谁都想早一点实现人生财务自由。可是,员工持股计划得到的公司股份,虽然不能即刻卖出兑现,但是,按照公司承诺,依照员工认购成本算,每年获得的股息收益就有10%。一边安心在公司上班拿工资,一边分享自己工作的公司股权股息收入,不划算?难道非要即时去市场卖出就爽快了?。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头和过来人,我要劝你,那是一时的痛快,买完就没有了,就像你们公司的前董事长。而像我,退休以后,依靠格力的股份,坐在自己的家里,望着大海,看窗外春暖花开,安享晚年不好吗?

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公司长远利益的守护者,她有更远的星辰大海。我就不说像隔壁何家上市公司那样,得到公司股权奖励的核心管理会纷纷提前辞职套现走人的事情,拉仇恨。即便是格力电器公司自己,过去的董秘和执行总裁,都是得到过公司给与的股权激励的核心管理层员工,如今不都是以自己“个人原因”的理由,提前自动离职了?难道我们还希望这样事情再发生?

想吃格力的肉,必须端牢格力的碗,绝不能吃到了碗里的肉,就砸了煮肉的锅。这就是董明珠吸取教训后的良苦用心,你们懂了吗?

最后我为大家转发一篇发表在新华社的国家 财经 周刊上的文章,人家是正规媒体,说话比我更透彻,供朋友们参考。

深度解读格力股权激励:积极信号愈辩愈明

6月20日晚,格力电器公告混改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引发不少网友争议。其中,三大问题成为讨论焦点:“五折行权价”是否公允?董明珠的股份认购是否太多?10%的增长目标是否过低?

“五折行权价”是否公允?

按照此次激励计划,拟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规模不超过30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18%,购买价格为2768元/股。有网友因此提出,这个购买价格只是格力回购均价的50%,“格力用公司的钱高价回购股票,再低价卖给员工,是利益输送。”

对此,相关证券业内人士表示, “高买低卖”是员工持股的正常操作,五折行权价也并非格力原创,此前很多企业都曾如此操作 ,数据显示,在2020年所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定价为五折及五折以上的占比超过60%,网传所谓董明珠员工发“福利”,五折行权价就是搞“利益输送”,这对格力和格力员工来说,显然有失公允。

亦有相关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 格力电器激励的股票来源于回购,而不是来源于增发,对股东的利益挤占构不成太大影响。 而且,和同行相比,格力员工的薪酬明显偏低。从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可见,美的员工年平均工资189万元,海尔员工年平均工资222万元,而格力员工年平均工资为106万元。因此,此次员工持股,格力只有设定相对较低的价格门槛,才能达到增加员工收入,体现企业关怀的目的。

另一方面, 格力对员工的这种“福利”也不是白送,有着种种限制,比如提出了包括公司利润指标、个人业绩考核等在内的多项考核指标。 格力员工要拿到这个钱,也需要好好干,靠本事兑现业绩承诺,而且员工持股计划解禁后,持有员工并不能随意退出。根据公告,员工在从公司退休前,因本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权益过户至个人证券账户而直接持有的股票,由工会行使表决权,未经工会事先书面确认,不得自行出售或设定质押,否则工会有权收回其对应的股份收益。

有评论称,该方案从机制上规避了其他企业存在的“股票解禁后员工大量抛售所引起的股价波动”现象,这也符合格力和董明珠一直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格力股权激励有利于调动格力员工积极性,且对于格力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都非常有限,可以说能够达成多方共赢。

董明珠的股份认购是否太多?

按照持股计划,董明珠拟认购股数上限为3000万股,占本计划的比例为2768%,有网友测算,董明珠因此或将直接“浮盈8亿元”。

但据专业人士表示,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治理中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在很多企业中并不乏轰轰烈烈的“造富神话”,但要说通过此次员工持股,董明珠一下子就能“浮盈8亿元”,这显然过于夸张了。从整个投资市场来看, 董明珠的认购份额属于正常水平。而此次董明珠此次大手笔持股,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兜底”行为。 当下空调行业发展承压,尤其是受去年疫情影响,加上原材料涨价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家电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格力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董明珠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来稳定军心,是在为格力发展做“压舱石”。

也有媒体认为, 董明珠作为格力的掌舵人,在重大激励方案中的份额和比例对于市场所释放的信号和信心会有着更加长远和重大的影响 。“试想,如果董明珠此次不是3000万股,而是小买几十万股意思意思,那资本市场又该如何解读?是不是会说董明珠后继无人,不敢增持,卸任之后恐看空格力?”董明珠毕竟要掏出上限超过8亿元的真金白银,而这个体量的资金其实有很多投资选择。换言之,如果方案最终通过了股东大会,但董明珠都不愿意花钱去买,这才是最大的利空。

中央 财经 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健康 金融实验室主任任国征在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从方案来看,(占总市值)1%的回购金额作为激励,从格力电器市值和比例来讲不算多,还在合理范围内。“股民觉得企业领导者‘占了’企业的便宜,所以才这么义愤填膺。其实,市场经济讲究激励与约束并存,应该给予一定激励。”

一位家电业人士表示,董明珠本人自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以来持有格力股票,25年间陆续增持而从未卖掉一股。她也一直主张关注公司长期发展,不能靠股价高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反对短期倒卖来实现个人收入。因此,董明珠的大举持股,一方面帮员工承担了部分风险,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引导更多投资人长期投股,良性投资,维护了格力的形象。

10%的增长目标是否过低?

根据公告,格力电器的员工持股计划设置的考核指标,分为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与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其中,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为:第一个归属期,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第二个归属期,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20%,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一些网友提出,格力此次员工激励设定的考核目标过低,比较容易达成。

盘和林认为,从达成条件看,格力电器2021年净利润比2020年递增不低于10%,2022年相对于2020年不低于20%,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基数较低,所以履行障碍不大,同时,为维护股东利益,设定了当年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者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50%,这保证了股东的分红收益。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格力业绩考核目标看上去比较保守,但从格力一向比较稳健的行事风格来看,未来的业绩一定会高于这个目标。相反,如果业绩目标制定过高的话,格力的整个股权激励方案会难以奏效,也就失去了意义,如上文所述,股权激励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员工,员工愿不愿意、积不积极参与本次计划,才是问题的关键。

方正证券认为,结合格力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公司把每年10%左右的业绩增长作为考核门槛较为合理,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轻易达到。同时,该计划有利于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彰显公司对其未来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信心。

华泰证券在研报分析中指出,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推出,有望更紧密绑定员工、公司及股东利益,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董明珠进入格力的20年来,董明珠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到拥有8万员工公司的总裁,那么董明珠成功的经典语录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我推送的董明珠成功的经典语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01、传奇是干出来的

02、我不怕外企来挖人

03、我绝不唯唯诺诺

04、工业精神就是一种吃亏精神

05、眼前不挣钱的,并不代表永远没有钱赚。

06、我从来没有错,也不许别人说我的错。

07、可以在台上拿一百万,但绝对不允许在台下拿一分钱。

08、眼前不赚钱的,并不代表永远没有钱赚。 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

09、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质量,在质量方面不偷工减料,自然可以做到不摆虚架子,不以概念炒作糊弄消费者。

10、推销和营销不同,推销是交易,而营销则是培育市场。

11、如果跟国美苏宁这些大卖场大面积地合作,可能很多企业死得更快。

12、非常偶然。其实,我不该做营销的。

13、企业一方面要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多干实事、少说空话、长期作战,要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消费者的根本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14、书里的人是人,我们也是人,为什么不能像书中一样生活!

15、对手们这样形容她的厉害: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16、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

17、我呼吁国家建立节能惠民工程的长效机制。

18、没有‘中国创造’,就没有出路!

19、格力电器专业化发展,是‘自断后路’的做法。道理很简单,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20、无氟空调其实都是有氟的,纯属企业炒作概念、撒谎欺骗消费者。

21、zg通过自己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而不靠买别人的技术,只有这样zg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赢得世界的尊重。

22、工作中没有任何柔情可言,不可能即能把工作做好,又不苛刻、咄咄逼人。和谐是斗争出来的。

23、我要给政府讨回400万元的差价损失。

24、阳光的东西永远都是阳光的。我们相信zf和法院会做出公正裁决。

25、我们现在给员工一人一房(干到这个程度的国企真不多)

26、不能因为我的退休,这个企业不行了

27、格力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而不是营销,如果不对你的员工好,怎么叫员工为你的企业付出,怎么爱你的企业

28、在董明珠看来,推销只是单纯地把东西卖出来,而营销则要复杂得多,不仅仅要把产品卖出来,更重要的是培育市场。

29、董明珠认为,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做营销,一个企业没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再成功的营销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30、董明珠表示,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能坚持原则——把钱放在第一位的人只能赚眼前的钱,赚不到以后的钱,只有把事业放在第一位的人才能赚一辈子的钱。

31、我从来就没有失误,我从不认错,我永远都是对的。

32、控制力不是让员工听话,而是给员工自我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33、顺手就可以拿到的东西,不叫目标,一定要跳起来才能达到的东西才是目标。

34、我做总裁期间最大的成就是用了人才。我们要打造100年企业,必须要有一支相应的百年人才队伍。

35、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没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样,在战场上能用柔情来解决问题吗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来完成。

36、管理是效益,如果要做一个百年企业,它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墙上挂的制度,而是真正的人的文化,这个企业文化就必须要求我们把员工素质全面提升。

37、不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38、消费者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

39、世界上最难的就是认真。认真是做成一件事的基础。

40、没有亏损的行业,只有亏损的企业。

41、坚决不打价格战,坚决走专业化道路。

42、只有敢抓自己错误的人才能成为伟大的人;只有敢于揭自己伤疤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

43、即使在和局里,每个人也是可以创造出新局面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并不在全局的改变,而在局部的创造。

44、越是单纯的东西,越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捍卫它,把一种单纯的信念贯穿于生活之中,往往需要付出并不简单的代价。

45、生活就是这样,总会有乌云遮眼的时候,但也总会有云开雾散的一天。只要你坚持按自己的理想走下去,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46、不能坚持原则的人,一定是有私心的。我没有一点私心,所以我能坚持原则。

47、如果有人认为我们在营销方面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最大的秘诀就是不玩花样,厂商平等合作,把靠市场创造效益作为一致的目标,并以此作为基本的游戏规则。

48、我们都在寻找共同的游戏规则,期待正和博弈—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棋行天下,并非统一天下,而是和所有人一起走下去。

49、带着欺骗的心态去做一个企业,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就被消费者所淘汰,被市场所淘汰。

50、今天的成绩已成为过去,当你满足的时候,就是失败的开始。

董明珠的五官非常明显,她的眼睛像画卷一样深邃,鼻梁挺拔,嘴唇线条清晰锐利。这些都属于面部特征正确的范畴。在面部学中,面部特征正确的人通常会给人留下积极、聪明和机智的第一印象。在企业管理中,面部特征正确的领导者通常更有信心和执行力。

董明珠的眉毛很强壮,眉骨很明显。在她宽阔的前额上方,两条浓眉形成了一种大胆而坚定的光环。此外,她的下巴也更突出,看起来更坚定。这一特征是面部科学中的刚性特征,这通常会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坚定而大胆的领导品质。高明顶松是指颅骨后部微微隆起,头部看起来更高。董明珠有这样的特点,这意味着她有相对较高的智商和活力。

这一特点在企业管理中非常有利,因为它表明领导者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可以带领员工有效地促进工作。董明珠的耳朵相对较大,这意味着她可以有效地听别人的声音,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在企业管理中,这一特点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让领导者更敏感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然后利用他们的想法来创造一个更好的团队。

董明珠社会活动

董明珠曾应邀前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厦门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讲学,并先后受聘为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南京理工大学MBA校外导师等。

2023年1月16日,据格力电器微信公众号消息,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第一次会员大会近日在格力电器总部召开,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当选理事长。2008年1月,鸿兴送爱建家园爱的奉献赈灾公益晚会热心公益事业的董明珠慷慨捐款七位数,成为此次珠海市募捐活动中捐款最多的企业。

—董明珠

  董明珠首先是个理性的女强人。

  第一,她对营销的理解是理性的。很多人将董明珠定位为“营销高手”,实际上,董的营销修养还包括她对品牌及广告与众不同的理解。以央视广告投放为例,大多数企业的投放策略是“朝三暮四”,今天一个版本,明天一个版本,核心诉求及风格定位游移不定。格力不然,一条“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一播就是三年,不深入人心不罢休。这条策略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却非常有效。

  第二,她对企业战略的理解是理性的。对许多企业经营者来说,营销比技术、品质更重要,但是二十年前朱江洪、董明珠就坚定地认为,品质和技术比营销更重要,所以,格力会重奖技术人员而非营销人员。这被视为格力空调拥有良好品质的基础。

  第三,她对技术的理解是理性的。董明珠被贴上了浓重的“营销”标签,实际上她有对技术近乎痴狂的一面。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2000年,董明珠率队前往日本考察“一拖多”空调并希望购买此技术,但格力出多高的价钱对方都不卖。此事给董很大刺激,自此下定决心走自主研发之路。董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格力技术投入上不封顶,要多少给多少”。

  董明珠又是随性的。

  董喜欢在各种场所大讲社会责任、企业贡献,比如她多次提及“格力每年给国家纳税超过100亿元”,“纳税方面连续十年中国家电行业纳税第一”,多次强调做企业要有吃亏、奉献、责任、诚信精神。在总理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她直言“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但是,如果你问她怎么看美的这个同行,她的态度瞬间180度大转弯,继之而起的就是破口大骂,你完全无法想象一秒钟之前还在谈论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的人,一秒钟之后会变成这个样子。她完全无法容忍这个竞争对手的存在。她在理性和随性之间的转换,几乎不需要过渡和预热。

  所以,我说董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当然,这里的“心机”是“心计、计谋”之意,是一个和“智慧”无关的词汇。

董明珠我想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格力的董明珠曾经把员工骂哭也都是事实,董明珠一直都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她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也是从基本的营销做起,一步步靠自己走到今天,将格力一步步做大,董明珠当年承诺要给8万名员工一人一套房。

董明珠深知对于企业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各主管各领导的的利益,而是基础员工的利益,因为他们才是这个企业的根本,所以董明珠一心维护员工利益,给他们房子,房子的面积最小户为70平方米,但对于员工们来说也是够住了,提供各种福利政策。

董明珠早年的经历可能也是造成她这样性格的原因,董明珠的老公在她孩子两岁时去世了,这件事情对董明珠的影响非常大,从那天开始董明珠深知孩子必须靠她,她要独立,赚钱养家,当董明珠进入格力后,刚开始,她从来都没有修过假期,一直努力工作,营销额1600万元,这都是只凭她一个人做到的。从那以后,董明珠便步步高升,营业额,经营能力等优势都体现了出来。最终董明珠成为了格力的董事长,董明珠一上任就对公司进行大力整顿。

董明珠当时承诺的房子,也就是人才公寓截至目前也已经盖了有三千套,这三千套确实流向了格力的员工,而且董明珠为了保障房子的实用性,还在房子周围引进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可以说明董明珠是真的在用心去做这件事情,企业的核心是员工,如何能够使员工愿意一直呆在该企业,一部分靠工资,待遇,另一部分就是靠企业文化,企业的人性化程度。董明珠所领导的格力虽然制度很严,但是这些设施的建设也展现出了人情味,***的用心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小编也相信,董明珠所最终承诺的8万格力员工一人一套房,她也会一直践行的,因为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董明珠可以称为一名企业家,她并不是简单的商人,她时刻将国家放在心上,在她眼里,生意要做,但当国家需要时,格力只要能出力就绝对会出力,所以小编在猜想,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网上表达很喜欢董明珠,这样爱憎分明,有情有义的人谁有不佩服,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