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教给孩子的40条教养礼仪!!

孩子 0 32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40条教养礼仪!!,第1张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40条教养礼仪!!
导读:一定要教给孩子的40条教养礼仪品德篇1学会关心别人,经常表达爱友善待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2常常心怀感恩,传达感恩时要具体例如吃到别人给的点心,除了“谢谢”还要传达“这个味道很好”这样的具体感受,会让对方感到你的感谢不是一句客套。3越小的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40条教养礼仪

品德篇

1学会关心别人,经常表达爱友善待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2常常心怀感恩,传达感恩时要具体例如吃到别人给的点心,除了“谢谢”还要传达“这个味道很好”这样的具体感受,会让对方感到你的感谢不是一句客套。

3越小的承诺越要信守

“那本书我借你”“下次一起吃饭”脱口而出的话都是小小的约定,信守则会给对方留下真诚的好印象。

4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要积极道谢不强人所难不麻烦别人,麻烦别人的事,

5凡事提前10分钟

不仅仅是提前时间,以防意外,更是提前整理好心情

6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由衷地赞美他人,要向身边优秀的人多学习

7善于倾听别人的声音对于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不足,要虚心接受、及时改正。

8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请学会先付出哪怕只是单纯的问候和笑脸,先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人际交往的实质是交换与互惠。

9遇到麻烦先想解决办法不要只知道抱怨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不如行动起来

10有礼貌地对待所有人

无论是上司、长辈、餐馆服务员或是路边的拾荒者

社交篇

11说话注意礼貌用词

多用“请”“对不起”的词汇。“谢”

12接打电话要有礼貌要说“你好”,话说完毕,要说“再见"

13大人交流或打电话要保持安静不要在交流和别人打电话时大喊大叫、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14跟长辈/不熟的人交流时不害羞、不放肆说话之前,记得先说“打扰了”或叫出尊称。

15主动帮忙,乐于助人

看到父母、老师、邻居等忙碌的时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16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不要对别人颐指气使,请人帮忙要谦和有礼。

17建立与他人的界限

自己的东西合理支配,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好好爱惜,及时归还。

18注意餐桌礼仪,不要敲打碗筷尽量不发出声音,不要用筷子随意翻搅桌上的菜

19别人喜欢的东西,不要做负面评价你的品位再好那也是你的,不随意评论别人喜欢的东西,这是最起码的社交礼仪。

20不在背后说人坏话

不议论是非,不随便评价别人,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

21去别人家做客,要表达赞美和感谢不管饭菜是否合口味,都要发出真诚的赞美,以示尊重

22到别人家做客要守规矩

不要不问自取,不要乱摸、乱碰、乱走,不要不脱鞋就跳到床上、沙发上。

23进房先敲门

得到房间主人的同意后再进入;若身后还有人应注意帮身后的人把门开着。

24不要故意窥探他人隐私

未经允许,勿翻看他人手机照片/电脑等物品。

25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不要随意乱动未经允许,切忌顺手拿走别人的任何物品,更不要纠缠别人要东西。

户外篇

26带孩子去**院勿影响别人观影在观影时别让孩子的吵闹影响到他人观影

27养成收拾自己垃圾的习惯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餐馆吃饭,要尽量将食物残渣收拾到碟子里,便于他人整理。

留出一条道28乘扶手电梯时自觉靠右自觉给快速通行的人让开左侧通道,为他人提供便利。

29不要霸占公共物品

比如玩公共玩具时,不要自己霸占不让别人玩

30多人聚餐时,点餐要考虑别人的需要不能只顾着点自己喜欢吃的。

31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尖叫、四处乱跑不要乱扔垃圾,乱吐口水、不能随地大小便

32乘坐交通工具不打扰秩序

不要吵闹,不要蹬前面的椅背,不要把脚伸到过道里,切忌打扰别人。

33坐地铁或电梯时懂得谦让先下后上、坐扶手电梯时要站在右侧、排队时不挤不抢

34外出时备些小东西,以备不时之需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是很贴创口贴、纸巾、垃圾袋心的举动。

35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尊重演出人员

36尊重任何职业

尊重每一个认真努力的工作人员

37不要对别人的外表评头论足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更不要嘲笑他人

38衣着整洁、得体比好看更重要交谈时手不要插在口袋里,仪态比你穿着什么衣服更重要

39遇陌生人问话,要谦和有礼、保持警惕特别是不要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更不能跟着陌生人走。

40让孩子学会知错就改

在公共场合不要碍于面子,就对哭闹的孩子选择妥协,应该及时教育并让孩子及时改正。

  礼仪知识 从 儿童 时期起就要灌输,那么你们知道儿童的礼仪知识是什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礼仪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儿童礼仪知识

 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问候礼仪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就餐礼仪

 1、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饭时,让长辈先入座。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乱扔。不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穿着礼仪

 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3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4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4、向同学请教问题,问前要用谦语,问后要道谢。

 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升旗礼仪

 1升旗时,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队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

 3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活动礼仪

 1、参加集体活动要准时,遵守秩序,不随意走动,不随便说话。

 2、在大会上发言时,要先向师长、同学或听众致礼,发言结束时要道谢。

 3、观看演出要提前入场,观看时聚精会神,要适时、适度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赛结束后,有秩序地退场。

 4、活动中不吃零食,不在场内留下杂物。野外活动要集体收拾处理垃圾,保护好环境卫生。

  接待礼仪

 1、有亲戚、朋友、老师、同学来访,要热情接待,主动招呼,接提亲人或朋友手中的物品等。

 2、对来客要主动让座、端茶送水,接递物品要用双手。

 3、客人走时要起身道别,要送到门口。

儿童常用的礼仪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恭俭庄敬,礼教也。”(《礼记经解》)儿童常用礼仪以长养恭敬心为体,以规范儿童日常起居为用,从细节处入手,以反复实习为方,从而形成习惯,养成习性。故为人父师者须逐项为子弟明确讲析,并予以正确示范,并经常提醒和督促其落实。儿童学习礼仪之六字真言为——“小朋友,跟我做。”

 晨省

 1、正点起床,向父母、长辈或老师请安问候。(如:“妈妈,你昨晚睡得好吗”)

 2、自己整理床铺。

 3、盥洗(刷牙、洗脸、梳头等)。

 昏定

 1、向父母长辈或老师问候。(如:“妈妈,我要睡觉了。你也休息吧!”)

 2、盥洗(刷牙、洗脚、洗袜子等)。

 3、铺放床被。

 4、自己脱下的衣服依次叠好放在身边。

 5、寝不言(入睡前不再讲话)。

 吃饭

 1、饭前布置桌椅,拿碗筷,端菜等。

 2、请父母、长辈或老师先入座。

 3、如有客人,宜暂不入席。

 4、集体就餐排队进餐厅时,入座应左进右出(所有入座皆如是)。

 5、坐下时,宜剑指(中指和食指并拢)放在桌上平稳,下坐;站立时亦如是。

 6、碗端应至平胸,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宜压在碗沿,掌心端平,名曰“龙含珠”;右手宜三个手指拿筷子,位置宜在下七上三,名曰“凤点头”。

 7、碗须随身而动。

 8、吃饭时不东张西望,不大张嘴,不鼓腮,食勿响舌,咽勿鸣喉(吃饭时不发出响声)。

 9、食不语。(不边吃饭边闲谈;如却需发言,应待口中饭菜咽下始言)

 10、咳嗽须转身向后。

 11、不掉饭菜,不小心掉下须立即捡食。

 12、碗里有菜不再夹菜;每次夹菜适量(不宜连续2次以上夹同道菜);夹菜时,不宜直接入口,可在饭碗停一下再吃。

 13、不挑剔饭菜好坏。

 14、分食剩饭剩菜。

 15、同桌不另备美食独享。

 16、饭毕碗中须不留饭菜。

 17、出入座位不碰响桌椅,问候退席。(如:“我吃饱了,大家请慢用!”)

 18、饭后漱口。

 19、全体饭毕,撤桌椅、洗碗筷。

 穿衣

 1、衣贵洁,不贵华(衣冠不求华美,唯须整洁)。

 2、脱换衣服、鞋袜后应立即整理(或洗或放置固定位置),毋乱顿,致污秽。

 3、侧身整理衣冠,不面向长者及大众。

 行立坐卧

 1、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站立时两脚自然站直,不跛脚,不靠椅。

 3、身体自然坐直,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坐凳椅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4、听讲或会客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横肱(胳膊不趴在桌子上),不支颐(手不托腮),不伸足,不箕踞(两腿不敞开),不摇髀(腿脚不颤动),两条腿不交叉,不翘二郎腿。

 5、行走时步履要稳重,目向前视。

 6、立不中门(不站门中),行不中道(靠道路边走,不与汽车争路)。

 7、拐角处、门限处需慢行(宽转弯,勿触棱)。

 8、睡眠不仰不伏,宜右卧如弓。

 洒扫

 1、早起洒扫庭院,整理居室,擦拭用具。

 2、垃圾放到适宜地方,不随手丢弃。

 3、物放有序,用毕归放原处。

 应对

 1、家里来客人,须问好;客人走时须送至门口,道别。

 2、为客人开门,请客人先行,入内安座。

 3、为客人端茶倒水,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先给不认识者、后给熟悉的人)。

 4、到别人家将上堂,声必扬。

 5、敲门时轻扣门三下,不闻再敲,主人让入方入。

 6、到别人家做客时须有规矩,不高声喊叫,未经许可严禁动别人的东西。

 7、他人与己谈话时,要目视对方,不顾盼左右。

 8、告退时后退三步,转身慢走。

 9、长者与物,需双手奉接。

 10、与长辈同行,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11、长者来必起立,长者立不可坐。

 12、路上遇师长,侧立路旁问候,长者先走几步后,再行离开。

 13、居家须出必告,返必面。

 言语

 1、凡祈请别人帮助时出言要柔和谦下。(如:“请帮个忙可以吗”“劳驾”)

 2、凡接受别人礼物或别人帮助自己时需道谢。(如:“多谢!”“太感谢您了!”)

 3、凡冒犯他人须立即致歉。(如:“对不起!”“真不好意思!”)

 点击下页查看>>>儿童基本礼仪介绍

你必须专注于家里吃,你可以想到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吃多长时间,你甚至可以在吃饭时玩玩具或看电视。但在幼儿园,餐饮时间和晚餐有一定的规划。如果宝宝吃三颗心,不仅食物很容易变冷,让他们吃腹泻,可以批评老师。因此,在婴儿进入公园之前,母亲必须帮助他养成饮食的严重习惯。在饭前,你应该在厕所后洗手。如果你看到了什么新鲜的东西,你想触摸几次,你不小心污染了很多细菌。如果你想更好地照顾宝宝,你必须拒绝“从嘴里生病”。

妈妈必须帮助他在厕所之后养成洗手的好习惯,这样他就可以避免他吃细菌。带别人的宝宝很简单,以及他带来某人的事情可能是简单的好奇,有趣。虽然没有恶意,但这种行为也会导致他人不喜欢。其他人不会怪宝宝,他们只会责怪父母没有教育。因此,在幼儿园之前,这种习惯必须注意培养。幼儿园是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妈妈必须提前做各个方面,以便后工作后的工作更加顺畅。

告诉你的孩子幼儿园有很多孩子,并且是一个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的地方。不要吓唬你的孩子,以便你的孩子会产生恐惧。提前几天向儿童介绍了幼儿园,带孩子去幼儿园,了解老师。鼓励孩子联系老师,相信老师,喜欢尽快去老师,以满足生活在花园里。不要批评你孩子面前的老师。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不容易留下来,他们应该听老师的建议并提前离开。

由于最初的集体生活,孩子们会感到紧张而疲劳,甚至不安,希望父母相信老师。并坚持每天向孩子送到幼儿园,按时拿起孩子,让孩子们开发清晰的花园概念,让孩子有安全感。特别是对于幼儿,对安全安全训练是一个很大影响。这是孩子的学习信任环境和人们的开端。生命是开始常规,早起,确保孩子们每天都可以来公园。在你来公园之前,请帮助您在独立,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中做事的习惯。让幼儿可以在家里生活,如进食,敷料,刷牙,洗脸,厕所,包装玩具。孩子回家后,他应该赞美他,让他觉得自豪,快乐和温暖。

  幼儿礼仪是从小就需要培养好的知识,那么在幼儿园的礼仪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在幼儿园的礼仪有哪些,供大家阅览!

  在幼儿园的礼仪一

 一、入园礼仪

 家长要教育孩子:每天入园时遇见幼儿教师就要主动打招呼:“老师早!老师好!”遇见小伙伴及其家长也要打招呼:“某某爸爸妈妈早!某某早!”这样主动招呼人,既显得文明懂礼,又能讨人喜欢。

 二、离园礼仪

 家长要教育孩子:每天晚上放学离园时,要主动与幼儿教师告别,说:“老师再见!”这样,既显得文明礼貌,又能让老师知晓自己是爸爸妈妈接回家,是安全离园的,可以放心。

 盥洗礼仪

 一、学会照顾自己

 家长要教育孩子:课间休息时,不要疯赶打闹,要先去上厕所不要憋尿,再到盥洗室洗干净手,回到座位上吃零食、喝水,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再吃,吃完零食要洗干净手,然后坐下来休息一会儿,要知道照顾自己。

 二、懂得谦让

 家长要教育孩子:课间休息时,要排队进盥洗室,不要随意插队,不要横冲直撞,在盥洗室里不要拥挤、推挤,以免滑倒摔伤;在盥洗室与小伙伴发生纠纷时要懂得谦让。

 三、懂得物归原处

 家长要教育孩子:课间休息时,在盥洗室洗手完毕后应将洗手液(香皂)与自己的小毛巾归还原处,放到相应的位置摆放整齐。

 教学活动礼仪

 一、学会倾听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里上课时,身体要坐端正,双手要放平,两眼要看前方,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听清楚老师教的内容,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

 二、积极动脑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里上课时,不仅要听清楚老师教的内容,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而且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真正明白理解教育内容,掌握学习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发言举手

 家长要教育孩子:通过积极动脑思考能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想表现自己,应该先举手表达自己发言的愿望,获得老师的批准以后才能发言,发言时声音要响亮,不要随意抢答,这样既不礼貌,也会影响幼儿教师的上课与小伙伴们的学习。

 户外活动礼仪

 一、听从老师指挥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里要听老师的话,听从老师指挥。参加户外活动要排队,集合解散听口令,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随意乱跑。

 二、遵守活动纪律

 家长要教育孩子:参加户外活动,需要遵守纪律,行进时有事需先出列,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不扒护栏,不趴堆,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在户外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要谦让,遇事相互协商,友好相处。

 三、懂得物归原处

 家长要教育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自己随身带出来的玩具要注意保管好,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以免丢失。

 进餐礼仪

 一、餐前礼仪

 家长要教育孩子:餐前要洗干净手,拿着自己的餐具排队盛饭菜,不要拥挤,不要挑食、抢食。

 二、餐间礼仪

 家长要教育孩子:吃饭时要安静,不要嬉笑,不要与人讲话,不要发出吃东西的声音。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吃多少饭盛多少饭,不要随意浪费。

 三、餐后礼仪

 家长要教育孩子:吃完饭后要自己送碗筷,饭后擦嘴漱口,既保持口腔卫生,又维护个人良好形象。

 午睡礼仪

 一、午安礼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里午睡之前应向老师与小伙伴说:“午安!”,就像晚上睡觉前要说“晚安”一样,以显得文明有教养。

 二、睡间礼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里午睡时不要蒙着头,不要偷偷地躲在被子里吃零食、看故事书、玩玩具等。这样,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还影响下午学习。

 三、整理衣物床铺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幼儿园里午睡时要脱去外套,穿着外套睡觉会感觉不舒服。

 把外套折叠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方便起床后寻找穿衣。起床后要把床单拉平整,把被子折叠整齐。

在幼儿园的礼仪二

 一 、 幼儿园礼仪

 进餐

 进餐前、洗净手、打喷嚏、遮住口、轻轻嚼、漫漫咽、不挑食、不剩饭。

 活动目标

 知道进餐时的礼仪要求,并能按要求去做,培养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要求。

 家园互动

 1、在家进餐时,家长应按相应的礼仪要求引导孩子进餐,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2、家长对孩子应进行隐行教育,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为孩子做好榜样。

 3、吃饭时规定孩子前十分钟要保持安静,十分钟以后可以小声交谈。

 进餐(爱惜粮食)

 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活动目标

 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家园互动

 1、不论在家还是外出就餐,家长应注意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请孩子根据自己的食量盛饭,不浪费2、家长利用假期外出的机会,带孩子郊游,顺便介绍农作物的生长知识,并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进餐(不挑食)

 小朋友、在成长、若挑食、缺营养、瓜果菜、都品尝、食五谷、身体棒

 活动目标

 知道各种食物对我们的好处,激发孩子爱吃各种食物的愿望

 家园互动

 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身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分享玩具

 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谦让、知爱惜、共分享、更知礼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轮流分享与“先宾后主”的分享规则

 3、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礼仪

 家园互动

 1、家长要有意思地进行言语、表情、动作的鼓励,强化孩子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孩子再次尝试分享玩具的愿望2、孩子想与他人分享玩具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大方地用语言表达3、规范自身行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4、要防止孩子在分享时产生攀比的心理5、注意解决分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孩子爱惜他人玩具的品质分享食物

 小食品、甜又香、尊长辈、您先尝、你也吃、我也尝、好朋友、共分享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喜欢的食物与他人分享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平等分享的规则

 3、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行为和习惯

 家园互动

 1、举办“家庭分享会”,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2、每次分享食物时,家长都要对孩子的分享行为进行激发孩子再次尝试分享食物的愿望二、公共场合礼仪

 安全常识(出游安全)

 游玩时、应注意、跟爸妈、不远离、陌生地、不乱去、为安全、要牢记

 活动目标

 1、知道和父母出游时的安全要求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互动

 1、家长带孩子出游前,给孩子提出具体要求2、出游时,引导孩子要注意安全,不独自去危险的地方安全常识(走失)

 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电话清、地址详、请警察、来帮忙

 活动目标

 1、知道如果自己走失,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家园互动

 1、家长平时要随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2、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地址三、基本礼仪

 递接物品(普通物品)

 递物时、双手呈、接平稳、手再松、接人物、双手迎、表感谢、把礼行

 活动目标1、知道递接物品要用双手并眼睛看着对方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礼仪

 家园互动

 知道递接物品用双手呈迎,主要是从尊重他人的角度考虑,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不要仅仅为了用双手而双手,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提醒孩子在进行递接物品时要眼睛平时对方递接物品(危险物品)

 递剪刀、有方法、剪刀把、对方拿、水果刀、托刀身、握住柄、递他人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拿取和传递危险物品的方法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安全的方法

 家园互动  在家长和孩子练习是选择尖端较钝的安全剪刀

 

1 在幼儿园里的礼仪常规

2 幼儿园关于礼仪方面的教案

3 幼儿园基本礼仪常识

4 幼儿必须学会的10种社交礼仪

5 幼儿园的礼仪须知

6 幼儿基本礼仪常识

7 幼儿礼仪生活小常识

8 幼儿园文明礼仪绘画作品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学会遵守规章制度,这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