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背地里面对孩子说我的坏话,我应该怎么应对?

孩子 0 20

婆婆背地里面对孩子说我的坏话,我应该怎么应对?,第1张

婆婆背地里面对孩子说我的坏话,我应该怎么应对?
导读:“本来以为怀孕生子,生下孩子就一切太平了。但是谁曾料想婆婆却在背地里对孩子说自己的不是,真可谓是伤透了心”。那么作为孩子的母亲,嫁进门的儿媳,该如何去应对这种情况呢?作为过来人,我给你支个招。首先,你需要弄清楚婆婆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才能对

“本来以为怀孕生子,生下孩子就一切太平了。但是谁曾料想婆婆却在背地里对孩子说自己的不是,真可谓是伤透了心”。那么作为孩子的母亲,嫁进门的儿媳,该如何去应对这种情况呢?作为过来人,我给你支个招。

首先,你需要弄清楚婆婆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才能对症下药。有的婆婆纯属是闲得慌,嘴巴比较碎,没事找事型。当然也有的婆婆是觉得儿媳妇做得不够好,存在很多缺点,心中感到不满,想要找人倾诉,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其次,在弄清原因后,你就要采取行动了。对于无事生非、找茬闹事的婆婆,建议你先找到老公或者是你的公公,把具体情况描述给他们听,让他们去和你婆婆对接,让她以后不要再在孩子面前说你的坏话。当然自己没有直接去找婆婆并不是害怕她,而是出于维护家庭和谐的考虑。

如果这次对接后你的婆婆依旧我行我素,没啥改变。那你也没必要去和她撕破脸皮,不要让她再和孩子接触就可以了。另外,也不要再住在一起了,不然这种情况下只会相看两厌,激化矛盾。

另外,如果你婆婆是觉得你做得不够好才那样做的,那你就对标她说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她看到你的变化,同时表现得对她更孝敬一点。

我堂嫂和伯母就是这种情况,堂嫂生活比较邋遢,但是伯母是个“讲究人”,伯母不好直言儿媳妇的不是,就在孙子面前说她的不是。堂嫂听到后不仅没生气,还对照改正,现在两人的关系也是比较融洽。

最后,我想说的是,你要增强和孩子的接触以及教育,避免先前婆婆说的一些话让孩子对你有不好的“看法”。

生活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一个人印象“先入为主”的可怕。我表嫂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我们两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是姑姑经常对孙子孙女说表嫂的不是,最终导致孩子和妈妈不亲,甚至觉得他们的母亲不是一个好人。(当然也有表嫂自身的缘故,因为工作忙,疏于对孩子的关爱)。即使到现在母子间关系也没有多大缓和,孩子们依旧不愿意和母亲多交流。

生活中许多事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成为一根“引火索”,带来一个家庭的不和谐。因此对婆婆和孩子说自己坏话的事,还是需要三思而行,也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01

或许,换一种心态,用放大镜看优点,用远视镜看缺点,这会是我们能过上幸福日子的前提。我叫舒阳,秉承这这样的心态,我走进了婚姻生活。

婚后我也是照着这个宗旨去做的,我和老公一直很是恩爱,只是在婆婆那儿会有心态不平和的时候。老公家有兄弟两个人,他是哥哥,还有一个弟弟。老人偏疼小儿子,我也是理解的,毕竟小儿子留在了农村,照顾老人总是会多一些的。弟媳也是本村的人,和老人比较聊得来,每当逢年过节我去的时候总是插不上话,让我有一些尴尬,而我聊的话题他们也不感兴趣,我想其实就这样表面和和气气的也是很好的。

由于老公和我的工作都还不错,我娘家的家境也可以,所以会补贴一些给婆婆。但是后来在聊天中我才知道,我们孝敬公婆的那些钱,他们根本不舍得花,全都补贴给了小儿子,我心里虽有些不舒服,但想着这样其实比他们自己花了更让他们高兴,也就不去管了。

02

我和弟媳年龄相仿,去年一起都怀孕了,婆婆高兴的合不拢嘴儿。我比弟媳早生一个月,是个女孩儿;一个月后,弟媳也顺利的生产了,是个男孩。

坐月子的时候我请了月嫂,40天月子结束了婆婆竟然说要来帮我带孩子,我很是诧异也很惊喜,毕竟自家人看着会比外人看着放心多了。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否正确,难道婆婆并不是偏心小儿子?我甚至还做起了自我检讨,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弟媳生了男孩,婆婆还能主动提出来给我带孩子,看来是我目光狭隘了,我家老人思想境界高,这也证明老人也并不都是重男轻女的。

婆婆来给我带女儿,我也不想她太劳累,本是想雇育儿嫂和他一起来带女儿的,被婆婆回绝了,说她自己没问题。我便把每月给婆家的补贴多加了2000元。

03

然而,自从婆婆来了之后,家里的各种花销都直线上升,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以为是生了女儿之后花销大了很正常。持续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就连对金钱不敏感的我都觉得哪里不对劲了。

家里的饭菜经常素的很,生活费用却比我们之前经常下馆子的还多;家里奶粉钱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开销;给孩子买的小玩意儿安抚奶嘴什么的总是弄丢。

我不好说什么,就打算让老公和婆婆说,家里买菜可以记个帐,小孩子的东西也要归置好。当时我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怕婆婆初到城里被人骗了,甚至还想过钱和东西是不是弄丢了,婆婆不会有老年痴呆的前兆吧。

04

事情总是会出乎人的预料,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弟妹的一条信息抓住了我的眼睛,她发的这个玩偶和我给女儿买了又找不到的那个一样,正看着想着怎么这么巧,忽然这朋友圈又删掉了。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了一丝不好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开始注意观察婆婆,她真的偶尔会拿一些我给女儿买的小东西,放进一个角落的背包里。我把这件事和老公说了,他很惊诧,并表示他相信自己家人的人品。

又过了几天,不出我的意料,老公的弟弟来了,婆婆便把那个背包还有两个提包都给了老公的弟弟。我当时真的想直接从卧室冲出来,我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急忙给老公打电话,要求老公务必把这件事调查清楚。

晚上老公下班回来,直接和我说,确实婆婆和他弟弟拿了我们的东西,他向我郑重的道歉。原来老公去了直通他老家的客运站点,弟弟真的在那儿,没聊几句弟弟就全交代了,那个袋子里不但有我给女儿买的玩偶,还有奶粉和尿不湿,还有我们补贴给婆婆的钱,我想这里面应该还有一部分我们的生活费。

05

第二天我和老公商量之后,决定还是给婆婆留些面子,不要直接揭穿的好。但是我要求婆婆不能再给我们看孩子了,这件事我不便出面,老公去和婆婆谈了,婆婆同意月末就离开。也不知道老公是怎么和婆婆谈的,只是知道老公回到卧室后沉默了好久,也和我说了好多遍对不起。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拥抱他。

身边的亲人,不一定能够如我们所愿,那么用心地爱我们。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怀疑自己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但是有些付出并没有办法去衡量值得不值得。

给你开个头,写一部分剩下的顺着写就行了。

生活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而很多生活的瞬间可能都会被我们忽视。现在我懂得了珍惜生活的瞬间。

晚上我做完作业上床睡觉,一会儿听到有脚步声进来,原来是婆婆进来帮我盖被子,趁着屋外的月光我看到婆婆苍老的脸,一时间我心中感触万千。婆婆给我盖完被子出去了,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往事已,暮暮浮现在我眼前。

我做作业的时候婆婆总是会一会儿过来给我送牛奶一会儿给我送水果,无时无处不关心着我。

诸如此类的,剩下的自己扩充即可。

说起我的婆婆:人们都说她有干,吃苦,特别是在她年轻的时候;耕田、耕地、编花篮、箕、编席子……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现在婆婆年纪大了,话也变得多了,我们姐弟上学,她在后面说:“过马路,小心点,特别是要注意过往的车辆,”回家吃饭时,婆婆又说:“先洗手,再吃饭,要养成习惯,这样才不会生病。”

记得有一回暑假,我和婆婆一起上山搞野果子吃,吃着可口的果实,采着美丽的花朵,编织美丽的花环,一切烦恼抛之脑后。那一次,我们过得多舒服呀!婆婆还教我叠纸鹤、剪纸等。班上很多剪纸的作品都是我的作品,这些功劳皆归于我的婆婆。

婆婆与妈妈的关系不太好。其主要错误在于爸爸。爸爸不让婆婆带我,让妈妈一个人带我。那时,妈妈除了背我,我还给鸡喂食,因而对婆婆产生了一些误会。我经常在婆婆和妈妈之间打圆场,互说他们的好话。现在,她们婆媳之间无多大意见。还经常打电话问候婆婆的身体。

虽说婆婆现在七十多岁了,行动也不太方便。但我只要一回家就跟婆婆说话,她非常高兴。

这就是我与婆婆的事。

我发现很多的婆媳矛盾,都是从婆婆帮带忙孩子开始的,我自己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不过我们没有发生过什么太大的矛盾,两代人观点不同很正常,更何况隔代亲的缘故,老人们更是看不得宝宝受一点委屈的。下面说下我自己是怎么应对的吧!

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家人们都有发言权,如果婆婆说的对,听她的;如果婆婆说的不对,好声应付,坚决不改。

婆婆老是唱反调,首先要检查你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你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特别是当老人的面打骂孩子,老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不要当着老人的面,如不得己,也要提前和老人沟通好,有问题可以私下提,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唱反调。

一、嘴甜心硬,温柔坚持

比如我在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时候,每次宝宝犯困,婆婆总是想去抱他,这个时候我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但保持温和的态度:关上灯,放轻音乐,拿出安抚奶嘴,然后耐心的陪宝宝自主入睡。等过一段时间看到了成效,婆婆也就开始支持我了。

如果老人还是无法理解,你也不要改变态度,时间久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干涉无法起到作用,就不会去插手了。

二、不要在老人面前管教孩子

当孩子犯了错或者不听话,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把小朋友带到卧室里面,锁上门后和孩子一对一的交流沟通。

这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长辈,不要插手管教。如果婆婆敲门要进行干预,应该果断的告诉婆婆不要管,自己会处理好。

这样可以避免与婆婆发生正面冲突,避免孩子在面前发生口舌之争。

三、借助权威的力量

老人一般都相信权威,信任医生、老师、专家的话,我给婆婆买了智能手机,教她看快手,抖音,给她关注的一批育儿博主疯狂点赞,现在她手机上推送的都是育儿内容。

电视上有育儿节目,我也会陪婆婆一块看,老人唱反调是由老人的知识决定的,他们觉得我们年轻,什么都不懂,所以不会听我们的,但是专家的话,他们是很愿意听的。可以通过网络让老人多看看专业的意见,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如果宝宝读幼儿园了,也可以通过幼儿园的老师来告诉婆婆,这个方法最奏效。

四、跟老人建立好关系,达成共识

老人没有义务帮我们带孩子,要感谢老人的付出,为我们分担了压力,一句简单的”妈,你辛苦了,谢谢你为这个家的付出!“,可以拉近你与老人的距离,让你们的关系更融洽。孩子交给老人,要发自内心的感恩、肯定和欣赏。

当彼此关系融治时,老人才能听你说话,也能慢慢的学几招,甚至可以接受一些新观念。自己学习育儿知识的同时,别忘了给老人充充电,多分享,多在交流中肯定老人。大家统一想法后,能减少很多矛盾,在不接受老人的做法时,想出替代方案并委婉建议。

五、完全无法沟通

如果老人特别强势,控制欲强,无法达成共识,就自己全职带孩子,保持一点安全距离,最好是能分开住。然后隔一段时间,带孩子去探望老人,表现出对老人的关心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