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你错过这部电影会后悔!-《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孩子 0 96

总觉得你错过这部电影会后悔!-《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第1张

总觉得你错过这部电影会后悔!-《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导读:《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是一部印度**,**时长接近160分钟。我平时看的印度**不多,大多是网上推文推荐来推荐去的那些。但是印度**的题材、元素真的很丰富,大多都是国家非常敏感的政治以及宗教冲突问题。这部**的故事背景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是一部印度**,**时长接近160分钟。我平时看的印度**不多,大多是网上推文推荐来推荐去的那些。但是印度**的题材、元素真的很丰富,大多都是国家非常敏感的政治以及宗教冲突问题。

这部**的故事背景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1947年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分立,分别成立了独立的国家。根本冲突上类似于大陆和台湾。

**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大叔送巴基斯坦孩子回家的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在印度就是喜剧,后半部分在巴基斯坦就开始动情。

**的主人公是一个6岁的小萝莉沙希达。

沙希达出生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冲突根源地)的一个巴基斯坦的小村庄里,那里风景非常优美。**开篇就是风景展示,以及小萝莉出生之后漫山奔跑的画面,真的美得不要不要的。

本该无忧无虑成长的沙希达却因为一次跌落悬崖的意外,让母亲意识到不会说话的女儿将来有可能因为无法出声呼救而失去性命。听村里一个老者说只要去了德里的神殿虔诚祈祷,孩子一定能够开口说话。虽然知道印巴分治后,过界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但为母则强,母亲还是义无反顾决定带着女儿去印度神殿,祈求女儿能开口说话过上正常生活。

去印度德里的一路上都很顺利,直到回程时的夜深里,火车上的乘客们都在休息,在停靠的五分钟时间里,沙希达见一只小羊困在草坑,于是就这么下车解救,再转身时,火车已经启动,她追不上也叫不出声,只能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的,又不明所以跳上另一辆火车驶回了印度。等睡觉的母亲醒来时,人已过了国界回到巴基斯坦。仅五分钟的路程却需要再办一次签证才能过界寻女,母女两就这么被分割在两个国家。

巴基斯坦80%的人都信仰穆斯林,女人出门都要用头巾抱住脑袋。可我觉得**里小萝莉散着头发流着泪追着火车跑的画面真的太美了。无助的眼神,纯真的画面,小小年纪美得像天使啊简直。(这一段就纯碎是抒发一下怪阿姨内心活动了~~)

**到这里一般要有个过渡才能引出主角。

在警局里,陪着沙希达父母做笔录的一位老人说了一句充满智慧的话:“在印度,肯定会有一个主的使者来照顾我们的小沙希达”。就这样,这个主的使者也就是**的男主角猴神大叔2出现了。男主角帕万就是神猴的虔诚信者,逢哈努曼神必拜,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从不说谎,我从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主角一出场就是印度**很典型的群人唱跳。沙希达就在这样一个欢脱节日里漫无目的地、傻傻地看着猴神大叔帕万和一群人唱歌跳舞。也许小孩子总是容易被这样的唱跳吸引,节庆结束后,小萝莉就一直跟着帕万。

帕万本想把孩子放在哈奴曼神殿前,因为他总觉得神会把孩子的父母引来让他们一家团聚。对于孩子走失这种事情,第一时间不是带去警局而是去神殿等父母来的思维真的是只能用信徒深厚的信仰来解释了。

帕万到底还是放心不下小萝莉,带着她去了警局。留在警局不合适,帕万只能把小萝莉带在身边暂时跟着自己。回家的巴士一路开着,因为小女孩不能说话,大叔询问小女孩的家在哪,让小女孩问错了就摇头,对了就点头抬手。一个一个问出的地名都被小女孩摇头之后,巴士上的其他乘客也热情地加入这个问答游戏。

**到这里用一种很淳朴热情的方式让神猴大叔自己交代了他的成长故事,观众大概明了了男主角的性格,长得帅气壮硕却相当的憨厚耿直,也直接引出了他的心爱之人拉茜卡以及**之后即将出现的小家的矛盾。

在印度,小萝莉入住了猴神大叔未来的岳父家,还被取了另一个名字“穆妮”。穆妮与他们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期间一点一点的冲突和发现就开始了。

岳父对帕万的不满和现实赚钱买房赢得岳父认可的压力让帕万陷入一些矛盾中。好在女友拉茜卡亲切善良,对男友的举动很是支持,两人在与小萝莉的相处中也发现了穆妮的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最后也知道了她的巴基斯坦人身份。

将她送回巴基斯坦成了当务之急。此时的大使馆因为两国冲突暂时闭馆不开,暗地找人办签证也办不下来,猴神大叔不仅金钱受骗,穆妮还差点被人贩子送去妓院。这下,帕万怒了,决定自己亲自送孩子回巴基斯坦。就这样,在没有签证没有护照的情况下,两个人踏上了送小萝莉回家的旅途。

**到这里开始出现字幕:中场休息。对你没有看错,就是中场休息。哈哈,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据说印度有些时间较长的**中间会有休息时间。

跨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路上帕万遇到了可以帮忙偷渡的人。

成功过境后这个虔诚的信者居然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只是憨憨地对帮忙的中介说:“获得允许后我才会接着走”。

可想而知,边境巡逻队的人看见一个偷渡过来的印度人会有什么样的举动。猴神大叔耿直的交代了自己的偷渡路线,把帮助自己过境的中介都出卖了,被赶回去再照着另一条地下国界通道爬回去。巡逻队们也不是吃素的,一再过界来“挑衅”,便开始对他拳打脚踢。

小萝莉坐在一边看到大叔被打,发不出声音,只是默默流泪。猴神大叔却忍痛安慰。镜头多次扫过巡逻队长看向小萝莉时的复杂眼神。我想那里面有疼惜,有怀疑,有不忍,有坚定。几番过后,终于松口允许他们过境。

当时在看这一幕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巡逻队长也真的是个很温柔的人啊。也许,他也是一个有着小萝莉一样可爱女儿的爸爸。瞎想想~~

过境后,在巴基斯坦的麻烦接踵而来。

穆妮的好奇贪玩顺走了警察的手铐,又遇上一个不得志的记者,在记者的胡说八道下,猴神大叔被当成了间谍。

从此开始一边帮穆妮找父母一边躲避警察。

这之间,有听多**情节提到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的宗教信仰问题。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不得不躲到清真寺。帕万反应过来之后立马赤脚奔出寺庙。

好在这个记者在清楚事情的原委后,从原本想要挖掘间谍新闻变成了萝莉和大叔在巴基斯坦忠实的保护者。还为萝莉和猴神大叔日常生活有爱点滴做了dv录像,为之后解救猴神回家做了很大的贡献。

一路上,带着一张日历上的风景照,他们四处寻找孩子的家。

除了警察的追逐,他们遇到的都是许多好心的巴基斯坦人。凡是有人问猴神“你是从印度来的?”这时,被警察一路上询问吓怕的穆妮不愿意神猴大叔再被打,总想阻拦着帕万开口,希望他能不要那么诚实,但猴神是虔诚的哈奴曼神信者,有问必答,而且相当实在。

好在普通百姓都愿意帮助他。冥冥中,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夜晚,三人在观看记者的dv时,萝莉认出了镜头中一闪而过的妈妈,追寻下总算知道孩子的家乡具体位置。

在送小萝莉回家的最后关头,果然拦路的警察出现了。

千辛万苦才快要到家,为了让孩子少受折腾,猴神大叔与记者兵分两路。记者带孩子回家,帕万应付警察。帕万寡不敌众还是被捕。原以为警察在清楚猴神大叔不是间谍后会放人,奈何,警察的高层领导不想让这个震惊全国的间谍事件成为乌龙闹剧,同时也为了掩饰警方的无能决定继续关押猴神大叔并对他进行毒打。

不合理的压迫就会激起民众的反抗。

曾对帕万坚持不懈追击的底层小警察知道自己抓错好人后,不顾上级命令,与记者携手合作,放出帕万,护送他到边境,再利用媒体号召民众一起到边防检查站帮助帕万跨国边境回家。

**的结局声势浩大。

两国民众聚集在边界,爬上围栏,合力推开大门。帕万就在众人护送下一瘸一拐的走向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亲人身边。而此时的萝莉也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边界,一路窜跑在人群中想要追上恩人,眼看帕万越走越远,惊人的出声喊了声“叔叔”,在各自回到各自的国家之前萝莉和大叔还是团聚了。

从**开篇我就一直在想,到底在什么契机下小萝莉开口说话最能让**剧情得到升华。

是小女孩和为寻找她肝肠寸断的妈妈相拥的那一刻,还是小女孩笑着喊帕万“叔叔”的时候。

她也确实开口了。一个走,一个追。一个背影,一个前行。一个高大,一个弱小。一个印度,一个巴基斯坦,一个国界的两边。

她拼尽全力开口呼唤,他心有灵犀往回奔走。

不怕丢人,从小女孩和妈妈重逢到最后,我在**面前哭成狗。哪怕看过三遍。

家、国、情、仇。

国之大爱,感动人心。

**除了感动,也藉由记者的一段发自肺腑的话说出了两国的愿景:“他这么做是因为他没有把沙希达当作巴基斯坦人,而只是一个普通小孩子,但是这么美好的故事却卡在了两国的仇恨中,现在,这种仇恨迫使猴神像罪犯一样被关在巴基斯坦,让我们来结束这段仇恨吧,我们必须这么做,我们两国的人民,想要让我们的孩子在爱的滋润中长大,而不是怨恨···”

所以无聊的时候去看看这部**吧,错过它你真的会后悔。

注:

1 所谓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的历史根源是克什米尔地区,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并在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

2 这里的神猴指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猴神—哈奴曼神,哈努曼在印度很受崇拜,甚至说只要有印度教存在的地方,普遍供有哈努曼的塑像或画像。

哈尔滨父亲锻炼孩子自己回家,结果孩子走丢了,孩子找回来了。最后大家在公交车站前面找到了这个男生,还好找到了。那么11岁的孩子找不到家,其实并非是他不独立,而是因为父母一直都是接自己上下学的,根本就没有实际操作过。那么也奉劝各位家长锻炼孩子是好事,但是方式也必须要正确。现在跟之前的交通完全不一样,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才可以。

锻炼孩子回家,结果孩子走丢了

那么哈尔滨的这么一位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回家,于是真的没有接孩子,结果孩子走丢了。民警通过监控找到了孩子的身影,走遍了菜市场等多个场地,都没有看到之后的视频。后来大家在这个公交站点终于找到了男孩的身影,那个时候男孩已经接近两个小时都没有回家了,在家附近绕了一大圈,还是没有找到家,可见非常的害怕。

父母的包办,让孩子独立已丧失

好在这个孩子已经成功的回到了家,可能有些人觉得是孩子贪玩,然后才会走丢的。那么11岁的孩子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年龄,很多小孩在一年级左右就能够自己独立回家了。但是这个孩子却是被爸爸妈妈长时间接着回家的,根本就没有自己走过一条回家的道路,所以说因为父母的这种代替,直接让孩子丧失了独立的机会。

虽然这是好事,可是也要保证安全

那么我们都知道孩子能否自己独立上下学是要慢慢锻炼的,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这个小孩有了一次走失的经历之后,以后就会更加用心的记住,但是家长们也要注意一下,这个方式必须要正确。锻炼孩子是好事,但是安全前提也很重要。

事情结果比较简单,就是店主把孩子送回了家。

可能会有人感到奇怪,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小事,为什么能登上热搜?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好人好事,店主的行为属于正能量,值得去宣传;二是孩子和店主的行为,勇敢碰上善良,擦出了正能量的火花;三是孩子家长,到了规定时间不去接,显然有些粗心大意。就算当时下雨或者临时有事,也不应该把孩子晾在学校。

好在店主比较善良,亲自骑车把孩子送回去,如果当时店主比较忙或者遇到坏人,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希望家长对待孩子能用点心,把孩子晾在学校,真不是什么好行为。

 

1、事情经过

这件事情发生在广西,据悉是当天下雨,小男孩的父母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及时来接他。于是小男孩鼓起勇气,走到了学校旁边的店铺,请求老板送他回家。而老板也比较善良,简单询问过几句后,就把店铺锁上,骑着电动车把孩子送了回去。当时店里的录像,恰好记录了这一幕,然后就上了热搜。

看到这个视频,很多人都称赞孩子和老板,孩子非常勇敢,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及时求助。而老板也很善良,帮助孩子解决了困难。

 

2、勇敢和善良的碰撞

这件事情看似很普通,实际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人不敢开口寻求帮助。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遇到小男孩的情况,可能会一直守在原地,等待父母来接我。相信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不敢或者不想去开口。

而老板也很善良,听到小孩子的事情,立马关闭了店铺,骑车送他回家。这是一次勇敢和善良碰撞而出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宣扬。

 

3、家长应该注意

虽然事情很正能量,但是家长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进行反思。孩子去学校上课,父母打算接送,就应该在放学前赶到。就算因为下雨耽搁,也不能让孩子等太久。假如自己临时有事,也可以打电话给老师,让孩子在门卫或者其他地方等待。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坏人,可意外往往发生在身边,万一孩子碰上坏人或者被欺负,家长肯定会后悔。孩子不是大人,看似年龄已经很大,可是心智上没有成熟,遇见事情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去思考。做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保护好他们。

送孩子回老家不舍心情说说

送孩子回老家不舍心情说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无论是出去求学还是工作,心里总是惦记着,念叨着在外面要处处多加小心,妈妈不在你身边要好好照顾自己,以下是关于送孩子回老家不舍心情说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送孩子回老家不舍心情说说1

父母不舍的孩子或者儿女离开的句子很多,给你举几例:

1、你要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孩子你走到哪里,父母的心就在哪里。

2、爱是无辜的风筝,拉扯最在乎的人。3、孩子,妈妈也不想离开你,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如果可以妈妈真希望可以一直守着你,直到你慢慢老去,可妈妈必须要离开,对你有太多的不舍,希望你能理解

4、人最脆弱的处所,是舍不得。舍不得每天见不到你的日子。

5、虽在眼中,匆匆地远去,但在心中,却不阔别,即便我闭上双眼,仍旧能够看到你,我爱你。

6、风,起了涟漪,却怎么也消不平,因你的离去,而涌来的忧。

7、这思念,是这样挥之不去,它盘旋在我的眼前,萦绕在我的耳边,沉淀在我的心里。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世间的母亲,或者都要阅历这与孩子分辨的相思之苦。母亲用身心养育了孩子,孩子却不能永远属于母亲。

孩子分开家之后,母亲领有的是无尽的挂念和悠久的思念。

送孩子回老家不舍心情说说2

1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2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3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4 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它还有什么滋味?

5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6 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走;有时,看似没路,其实是该拐弯了。

7 准许你哭诉去放下前度再与谁力跳千百场圆舞

8 你来我相信你不会走,你走我就当你没来过。

9 可以让我发火的人,你永远不会知道我忍了你多少次

10 多想这样,一回头,你就在身后。

11 月朦胧,鸟朦胧,我悄悄送你远行,从此天边有了一颗含泪的星星,永远注视你远去的背影。

12 一朝离别后,两地人消瘦,三餐没胃口,四季少春秋,五体投地愁,六亲劝不住,七情无归宿,八分是孤独。

13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没有你的日子我会更加珍惜我自己。

14 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只有分离,让时间去忘记这一份默契。

15 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6 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会把火扇得更旺。

17 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18 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不能够,我知道人间最难得的是友情,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19 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心上。

20 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21 离别是一种美丽,用目光丈量不出的秋水,被你纵横驰骋的思想忘穿。

22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离开了你我就可以忘记你,后来,我发现,离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23 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24 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我一份深厚的情谊。

25 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马上就要高考了,这两天, 长春一名高考生的父亲网路爆红。

这位父亲名叫郑岩, 他从高考倒计时100天开始, 为即将高考的儿子送饭, 而且100天不重样。

郑岩用视频记录下了自己送饭的过程, 发布到了短视频平台上

截至昨天下午 “给高考儿子送饭百天不重样”的话题 阅读量已达15亿, 有11万多网友参与讨论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了郑岩, 听他讲述了“百日送饭”背后的故事 经常上夜班,仍坚持百天给儿子陪考送饭

郑岩今年44岁, 儿子在长春一所中学读高三, 和全国千万考生一样, 即将踏上高考的考场

“高三下学期开始吧, 我就考虑给孩子送饭了, 一方面是考虑到学校食堂的饭菜口味不好, 营养可能也跟不上;

另一方面也不想让孩子叫外卖, 虽然不少家长、学生这么做了, 我还是担心卫生什么的,没有自己做来得放心”

郑岩告诉记者, 坚持百天给孩子送饭, 其实他起初也犹豫过, 主要是和自己的工作时间有关

记者了解到, 郑岩是长春一家企业的工人, 工作日大多需要上夜班,

从下午5点多工作到第二天早上8点。 郑岩的儿子所在的中学离家并不远, 每天中午回家吃饭

“工作日我基本上每天8点回家, 休息两三个小时就开始给孩子做午饭” 郑岩告诉记者,孩子吃完午饭就回学校, 他稍微打个盹就要给孩子准备晚饭

“基本每天下午3点多开始做菜做饭, 下午4点50分左右给孩子送餐, 这样孩子放学就能吃上我刚做的热菜热饭, 吃完就直接开始上晚自习”

郑岩告诉记者, 他是从3个多月前开始送饭的, 一直送到上周,孩子全程回家复习, 不用再去学校了

虽然这100天坚持下来身体上有些疲劳, 但心里却非常开心。 孩子学习上我可能帮不了什么, 但每天能给孩子做几道可口的饭菜却是我能做到的,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事比孩子高考更重要”

视频记录送饭全过程, 菜怎么做的都拍了

“红烧肉闷鹌鹑蛋”、“家常鲤鱼炖茄子粉” “樱桃肉”、“家焖鳕鱼块”、“香辣肉丝” “牛肉筋炖土豆”、“雪里蕻炖冻豆腐” “锅包肉”、“蒜蓉茼蒿”、“红焖虾仁” “宫保鸡丁”、“干汁红烧肉丁”……

昨天下午,记者看了郑岩给孩子做饭送饭的视频, 的确是花样繁多,而且画面精美, 看上去就让人食指大动

“我这做的是可乐鸡翅和干烧豆角。 做可乐鸡翅先加少量底油, 鸡翅两面煎焦黄, 放料酒、可乐、花椒粒葱姜、老抽生抽, 再加冰糖、盐、开水,烧干收汁即可。

干烧豆角先要将豆角切小段, 炸外表微焦,加葱姜蒜干辣椒花椒面蚝油酱油, 再加少量开水盐糖,收干汤汁后加入蒜末芝麻,完工。”

记者看到,郑岩用镜头记录下了他给孩子做饭的详细过程, 包括每道菜的具体做法,注意事项等等。 做饭,打包,下楼,开车,孩子出校门迎接, 视频中的每个细节, 都透著 郑岩对孩子浓浓的爱

“其实拍视频的过程比做饭要累多了, 因为孩子高考冲刺的这100天特别有意义, 既然我决定了要给孩子送饭, 我希望能完美地记录下这全过程” 郑岩笑着告诉记者。

每拍完一段视频, 郑岩都会用“表哥爱做菜”的网名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 “这两天关注我的人猛增,现在我已经有7万粉丝了, 我只是记录自己陪考送饭的过程, 有这么多网友关注我挺意外的”

“百天不重样”其实不难 这位父亲如是说自己工作辛苦仍坚持给孩子送饭, 而且100天不重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面对记者的疑问,郑岩笑言其实并不难 “我本身就是一个美食爱好者, 在拍送饭视频之前就经常拍摄一些我做菜的镜头, 而且已经坚持几年了。”

郑岩告诉记者,家里基本都是他做饭, 平时就比较讲究, 所以这次做饭做菜倒没有伤太多脑筋。 记者也注意到,在短视频平台上, 除了“百日送饭”之外, 郑岩还发布了500多条短视频, 基本都和美食有关

“很多网友都问我怎么能做到百天不重样,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每日食谱之类的, 因为平日没事就研究美食, 会做的菜本身就很多, 哪些菜给孩子做过了心中都有数。”

郑岩告诉记者, 他要做的就是提前一天就想好第二天做什么, 把食材准备好就行。 “从给孩子送饭第一天开始, 我就决定了坚持100天不重样,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几道菜翻来覆去地做, 儿子可能不爱吃

郑岩告诉记者,因为临近高考, 他在菜品安排上还是花了不少心思 “记得有高考专家说过,早餐以主食为主, 中餐适当放宽一点,晚上可以稍微丰富一点。 我送的就是晚餐,所以一点也不能马虎。”

郑岩表示,所以他每天送饭都会坚持一荤一素原则 “至于做法,倒没有什么特别的, 就是东北家常菜的做法。

我也听高考专家说过, 要保持高考期间的饮食习惯不变, 做法和口味调整太多可能会让孩子不适应, 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自己觉得这是爱不是压力, 给孩子做饭送饭是我能做到的, 也是应该付出的, 每天看着孩子把饭菜吃完, 是我最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