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国外读书,看着她入检票口,心里是什么感觉?

孩子 0 39

送孩子去国外读书,看着她入检票口,心里是什么感觉?,第1张

孩子去国外读书,看着她入检票口,心里是什么感觉?
导读: 很少应邀回答问题,但这次例外吧。去年夏天,我送孩子到机场出国,因路上堵车,到了机场有点晚了,匆匆忙忙换了登机牌,孩子就进了安检通道,离开了我的视线,没有想象中的离别的不舍与落泪,就像每次送她上学到机场一样。甚至连一句临别嘱咐的话都没时间说

很少应邀回答问题,但这次例外吧。去年夏天,我送孩子到机场出国,因路上堵车,到了机场有点晚了,匆匆忙忙换了登机牌,孩子就进了安检通道,离开了我的视线,没有想象中的离别的不舍与落泪,就像每次送她上学到机场一样。甚至连一句临别嘱咐的话都没时间说出来,她就走出了我的视线,直到今天。从机场回到家,看着孩子的房间收拾的整整齐齐,好像她对我的道别,让我放心,她此去会料理好自己,默默流泪,就像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也是默默流泪一样。孩子是妈妈一半的生命,她出国,就像自己半条命会很久不在身边一样的感觉。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我没有体验过这种经历,但是我觉得作为父母,看着孩子要出国学校,终归还是不舍比较多,总会担心孩子一个人在他乡会不会照顾好自己,吃的适不适应,这应该是所以父母都会有的吧。

五味杂陈,孩子没有出国,但是从偏远落后的小县城到北京上学,每次看着孩子入检票口,心仿佛被掏空一般,两三个小时才会缓过神来。

首先是各种担心,担心孩子一路上是否会丢三落四丢东西?是否会吃让孩子身体不舒服的东西?是否会遇上不好的人?是否飞机会晚点等等,明明知道担心没有用,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的 情感 。

然后是回忆孩子假期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哪怕孩子生气的一个小眼神、或是无厘头的责怪自己,所有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都变得可爱有趣,回味无穷,一举手、一投足都在脑海里盘旋。

最后是毫无由头地憧憬孩子未知的未来,憧憬孩子学成归来,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伴侣,我们将为孩子准备一个怎样隆重而脱俗的婚礼,甚至想到孩子的孩子是多么可爱。

所有这些,要直到孩子到学校,电话或是微信报了平安,悬着的心才肯放下,放飞的思绪才能回归现实。

如果是第一次,我想心都会碎的,除了舍不得的伤心还有不放心的牵挂。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第一次要独自的远离父母,独自一人去闯世界。慢慢的你就会适应了。

记得第一次出国,母亲送我到安检口,其实之前的一路上都是有说有笑,哪怕到我换登机牌的时候彼此的脸上也没有多少不舍的样子。

但是真的到了安检口,尤其是机场的工作人员说就只能送到这不能进去的时候、好像很多的情绪都涌了上来。刚刚成年,第一次自己离开家去到一个遥远的国度生活,我是期待又不安的。但当时的那一刻心里是仿佛只剩下酸楚和不舍。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只能一边佯装不在意的说:“这么晚了赶紧回去吧。”一边快步走进安检通道。但在拐弯处我看到了平时坚强的母亲在抹眼泪,哪怕我过完了安检母亲还站在安检口。用力冲她挥挥手,再一转身见面真的就要用年来计算了。

也许父母就是这样吧,表面坚强实则内心里全都是对孩子的不舍和挂念。但他们还是喜欢把很多情绪藏在心里,让孩子能够自由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身边养大没分开过,送别时心里固然很难过,但孩子像小鸟一样终究有离巢的一天,有万般不舍也要放下,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失落的心境尽快过去!

女儿去美国交换时她读高二,看着这个从未离开父母身边的孩子与其他交换生一起兴奋地入安检口时,看到她回头挥手说再见,心里特难受,眼泪止不住映满眼眶,她将面对的太多,能应付得了吗?但事实上离开父母确实培养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大二交换至法国,读研去巴黎,以至疫情来袭,孩子独自在外都是那么的淡定从容,而像女儿这么大的很多同龄人至今还是妈宝一类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以后能过的好,适应当今 社会 。

孩子在上海上大学。我把她送到学校。回北京时,在火车站卫生间里泪流满面。控制不住。今天,刚刚开车送她到机场,出国。回来的路上情绪很糟糕。有些像失恋的感觉。我是一个女儿的妈妈 。已经无数次这种送别,每次都会不舍。

既然已经决定让孩子出国留学,家长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分别是最难受的,差不多要半个月才能适应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孩子留学是好事,提升自己。

渐行渐远[流泪]

接外地上学的女儿,可以在机场接机的时候准备一小束鲜花送给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欢鲜花的话那么就可以不用准备什么惊喜,接上孩子之后然后去好好吃一顿大餐,也算给孩子的一个惊喜和接风的宴席。

申辰林/文

无戒学堂创意故事课-第17天-字数1132,累计1132|

01

这是我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我从朋友圈见证了他自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每一年的9月1日都和她老婆一起送孩子去上学的情景,年年不缺席。

我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小几岁,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是从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开始和老公一起送她去上学。

02

记得刚上幼儿园第一年,孩子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在去的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待送进去教室后在门外就听见了她的哭声,这大概就是很多小孩第一次上幼儿园会出现的分离焦虑,起初心里还挺担心的,中午老师发来她吃饭做游戏时开心的照片才放下心来。

我们上的这个幼儿园主要是以玩游戏、画画、涂鸦、上台唱歌、独自表现自己的蒙氏教育为主,分离焦虑大概只持续了两三天,每次也就送她进教室我们离开时她哭一下,后面和其它小朋友玩的非常开心,以至于每天到学校玩的不想回家,周末吵着要去上学。

一晃眼两年又过去了,孩子今年已经是大班了,明显成长了很多,对上学已经不再恐惧,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

03

今天又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老公一起送孩子去幼儿园,一路上我们和孩子有说有笑,和她说在学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实在不会就举手找老师,遇到问题先自己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找老师,和同学有什么矛盾,先自己协调解决,解决不了就找老师和妈妈,老师和妈妈都会帮你的,她都一一答应了。

进学校大门时回头望着我们笑,然后给我们拜拜就蹦蹦跳跳的进去学校里面了,我们紧跟着跑到学校栏栅外想看着她进去才安心回去。

却发现她沉浸在太阳下和自己的影子跳起舞来,我和他爸爸都笑了。

04

今天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上幼儿园的情景,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送我去上幼儿园,而是爷爷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幼儿园。

第一天上幼儿园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内心强烈的恐惧感让我用手扒着幼儿园门外的墙哭着不进去。

其实当时已经六岁了,我们那时候都是六岁上幼儿园,只读一年就直接上小学,这个年龄比现在孩子上大班还大,但当时就是对上幼儿园恐惧,最终当然还是去了上幼儿园。

05

至此以后每个9月1日上学都是爷爷送我,但是我每次进学校时内心都感到很害怕,每次到了学校门口都不敢进去,一直在门外来回徘徊,到了不得不进去时才真的进去,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可能是没有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吧!

后来我明白这一切的表现就是没有安全感的体现,如果当时爸妈能够一起送我去上学,我会不会不那么害怕上学,我内心的底气写在脸上,也不会有同学欺负我,是不是我就更爱学习了。

又是一年开学的第一天,你是和另一半送孩子去上学吗?

我是爱读书爱写文章的申辰林,各位朋友喜欢我文章的点个赞给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