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近来曝光了很多幼儿园的虐童事件,本来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就已经让很多家长对送孩子入园望而却步了,如今更是导致很多家长犹豫,是否不应该送孩子上幼儿园?事实上,孩子在幼儿园,不光是为了将来上学预备些必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
近来曝光了很多幼儿园的虐童事件,本来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就已经让很多家长对送孩子入园望而却步了,如今更是导致很多家长犹豫,是否不应该送孩子上幼儿园?
事实上,孩子在幼儿园,不光是为了将来上学预备些必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幼儿园的生活是孩子社会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不送孩子上幼儿园,无疑是因噎废食。
为人父母,害怕孩子受伤害的心,大家都有,但我们更要清楚的是,无论我们多爱孩子,都不可能陪伴他一辈子,保护他一辈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面对各种问题,有能力处理各种问题,而这一切,都要从上幼儿园开始。
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一、慎选幼儿园
作为父母,为了将孩子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首先,在幼儿园的选择上,要做好前期工作,选择正规的幼儿园,最好是全天开通实时监控的幼儿园。正规幼儿园,接受过正规幼儿教育培训的老师,更能够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不同时期的个性和行为特征,也就能根据不同情况,对孩子加以引导。
幼儿时期的教育是所有学校教育的关键,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孩子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打下基础了。不要以为幼儿园就是看孩子的,你选择文盲给你看孩子,还指望她能给你孩子什么养分呢?
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二、帮孩子做入园准备
孩子入园都会经历分离焦虑,想要降低孩子的分离焦虑,就需要在前期为孩子的入园做好铺垫。通过绘本、动画,或者带孩子实地参观等方式,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所了解,对入园有心理准备。
在家的时候,也要培养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诸如吃饭、穿衣,大小便的处理,自理能力好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会比较快。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教会孩子具备一定的复述能力后,再送孩子上幼儿园。对于在幼儿园发生过的事情,能够通过简单描述,让家长掌握情况,家长也要有能力分辨孩子是真实描述,还是想象,而这,就要看平时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了。一般女孩三周岁,男孩子三周半就比较适合。年纪再大,反而更不容易适应。
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三、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
幼儿园老师的职责是幼儿教育,而不仅是“看孩子”。
好的幼儿园,好的幼儿教师,都会把与家长的沟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孩子读的幼儿园,每天放园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老师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家长也会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使老师更加了解孩子的个性习惯,以应对孩子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
针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家庭和幼儿园还要两相配合的共同引导。好的幼儿教师对于家长的教育,也是很强的助力,毕竟人家是受过专业培训的。
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四、注意孩子入园后的情绪变化
在孩子顺利渡过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后,也要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在幼儿园的情况。通过孩子离园后的状态,判断孩子在幼儿园的经历。
孩子如果在适应后,又突然出现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家长要重视。了解分析孩子究竟出于什么原因排斥幼儿园。以应对可能存在的侵害。
了解孩子对于老师的感情,如果老师对孩子是有耐心、有爱心的,孩子对老师也会是喜爱、留恋的。相反,如果孩子对老师表现的十分害怕,就要考察该老师是否做了什么让孩子害怕的事了。
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ps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也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相关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去幼儿园
如何引导孩子去幼儿园,孩子总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护的,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要教会孩子克服这些困难,家长们应当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好孩子的机会。下面我分享如何引导孩子去幼儿园方法。
如何引导孩子去幼儿园1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下午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
2、送孩子上学时,如果母亲向儿子诉说她对丈夫的种种不满,而尚未懂事的儿子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去幼儿园,就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心,这可避免孩子因为你的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
3、一些父母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只好偷偷地离开幼儿园,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与害怕,因此父母亲最好在幼儿园里安顿好孩子,让他感到放心,然后再离开。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让你离开,你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否则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利于焦虑的消除。
4、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5、还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积木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6、如果孩子对母亲依赖心理过重,可让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孩子赖在床上不起,对父母撒谎“我今天肚子痛、头疼,不想去幼儿园”,或者干脆拿哭闹作为杀手锏,不肯让父母离开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坚持送他去入园,可以先跟幼儿园的老师联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的状况,找出他不愿意入园的原因。
如何引导孩子去幼儿园2孩子头几天还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怎么越往后越不愿意去了呢?一去就哭,该不会是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了吧?”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是家长导致的。
4岁的朋朋活泼好动,在家里一刻也不肯闲着。他一会儿爬到沙发上使劲踩,一会儿又拿小番茄瞄准电视使劲投,常把家里折腾得乱七八糟,妈妈怎么说他也不肯听。
妈妈生气了就说:“你再不听话,就把你交给老师,让老师把你关起来。”朋朋立即不敢淘气了。妈妈发现这一招很管用,于是就经常用老师来吓唬朋朋:“不吃饭就让老师打你屁股!”“你不乖,我就告诉老师让她批评你。”
让孩子喜欢老师,就要让他感觉到老师非常平易近人,而且十分亲切。即使孩子不乖的时候,也不可以用“你再不听话,就把你交给老师,让老师把你关起来”、“你不乖就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你”等诸如此类的话来威胁孩子。这会在无形中增添了孩子对老师的惧怕心理,并有可能导致他不喜欢去幼儿园。
嘟嘟每天上幼儿园的路上,妈妈总会叮嘱道:“嘟嘟,你在要听老师的话。”“你要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嘟嘟只是呐呐地说:“知道了。”“好的。”“嗯”。到了幼儿园门口,妈妈还会嘱咐一遍:“妈妈说的话都记住了吧!乖哦!”因此,嘟嘟总是慢慢吞吞的走进幼儿园。
面对妈妈左一个要求,右一个意见,嘟嘟表现木讷,不想上幼儿园。由于妈妈对嘟嘟提出了过多、过高的要求,让嘟嘟感到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表现出了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不喜欢上幼儿园。
上幼儿园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可是由于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提出了过多的要求,让孩子担起了超负荷的负担,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反之,给孩子提出适度的要求,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菲菲的妈妈晚上喜欢熬夜看电视剧,4岁的菲菲也常跟着妈妈一起熬夜,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常常是妈妈叫了许多遍,菲菲还是不肯起,好不容易把她从床上拽起来,菲菲就因为没睡醒而哼哼唧唧,吵着不想去幼儿园。
眼看快要迟到了,妈妈匆忙帮菲菲穿好衣服,让她匆匆吃点早餐,赶紧把她送去幼儿园。到了幼儿园,菲菲还是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菲菲的妈妈由于喜欢看电视,导致孩子跟着一起熬夜。但是,早晨孩子却因为睡不醒被妈妈强迫起床而情绪变坏,变得爱发脾气。孩子会觉得睡不醒,还得去幼儿园是件痛苦的事情,因此不喜欢去幼儿园。
棉棉4岁了,为了让她学到更多的知识,妈妈把她转到了一家双语幼儿园,还特地拜托老师对她要严加管教,防止棉棉贪玩。
不久后,棉棉不开心地和妈妈说:“妈妈,我不喜欢这所幼儿园。”“为什么呢?”妈妈问。棉棉说:“老师总是爱提问我,而且上课也多,玩得不开心。”妈妈说:“看来老师比较重视你啊!”棉棉不高兴地说:“哼!我一点也不喜欢她,还是原来幼儿园的老师好。”
妈妈为了让棉棉尽早掌握知识,不但给她转了幼儿园,还请老师对她严加管教。由于失去了玩耍的乐趣,孩子不但不会乐于学习知识,还越来越不喜欢幼儿园和老师。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玩耍才应该是他生活的主题,而不是学习,所以妈妈不要过早地强迫孩子去学习知识,那样只会导致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纯纯刚入园的时候,妈妈常问她:“老师喜欢谁呀?”纯纯总会扬起小脑袋不假思索地说:“我!”但最近,妈妈发现纯纯的情绪有一些变化。这天,妈妈问:“纯纯,你喜欢老师吗?”“不喜欢!”纯纯说。
看来女儿和老师闹别扭了,妈妈没有急于问女儿为什么不喜欢老师,而是说:“纯纯,记不记得你第一次在幼儿园尿裤子,是老师给你换上干净的裤子,还把你尿湿的`裤子洗干净了?”“嗯,记得。”纯纯说。妈妈说:“老师其实很爱你的,可是小孩子就像刚刚开始成长的小树,有时会长歪了,需要有人扶一扶。老师若是批评你,就像是在把小树扶正,为的是让你健康成长。你说老师好不好?”
“哦,是这样啊。原来老师批评我也是为我好啊!”纯纯说。“是啊!那你喜不喜欢老师?”“喜欢!”
当孩子做错事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年幼的他难免因为不理解而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所以,妈妈要经常提醒孩子老师曾经如何关心和爱护他,这样孩子即使受到批评也会记得老师是爱自己的。
在孩子对老师不满时,帮孩子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关心,这时孩子就能理解老师对自己的爱,就不会因受到批评而不喜欢老师了。
有一天真真的妈妈有事没能及时去幼儿园接她,看着小朋友都陆续回家了,自己的妈妈却还不来,4岁的真真开始着急了。
老师看出真真着急了,就牵着她的手说:“真真,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吧,听完故事妈妈也许就来了。”然后,老师就给真真讲起了童话故事,讲完故事妈妈还没来,老师又陪她玩起了跷跷板。
妈妈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对老师说谢谢。这样不仅让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也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孩子会因此而更加喜欢老师,老师也会因为孩子妈妈的通情达理而更喜欢这个孩子。
送给家长的话:
孩子并不总是喜欢上幼儿园,偶尔也有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玩具……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不想上幼儿园,这个时候,孩子是最需要家长帮助的。也许你的一句鼓励、你的一番话、你的一个动作都会重新激发孩子喜欢上幼儿园。然而,你的放弃、你的唠叨、你的责骂只会让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变本加厉。
一、送孩子去幼儿园需要注意什么
1、养成安全的习惯
误区:有些父母早上时间紧,送宝宝到幼儿园附近或门口就让孩子自己进去。还有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送孩子入园是应该的,但孩子大了就没必要了。
建议:早晨送孩子入园,无论你时间多么紧,都应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交给本班老师。另外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他有可能脑筋一动,就跑到别处玩去了。父母以为孩子已入园,而老师却不知道,只有到了晚上父母和老师碰面的时候才会了解情况,而这其中的时间差是整整一个白天。如果孩子真的出了问题,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再去寻找,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事。这样,就会造成父母及老师之间的误会。
2、表达积极的情绪
误区: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
建议: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尽量多勾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和期待,比如“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等你呢”、“老师给了宝宝好多次小红花,宝宝是最乖的”等等,让孩子一直想着在幼儿园的高兴事。
3、与老师多沟通、交流
误区:很多父母赶着上班,送宝宝到幼儿园马上就离开,忽略和老师沟通的机会。
建议:父母要借送孩子来园的机会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生活,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做好交接工作。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孩子的进步和优点,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要给孩子更多地鼓励。从而达到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父母要利用这一机会注重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如,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其他小朋友父母打招呼等。
4、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误区:前一晚由着孩子的性子,玩到很晚,以至于早晨不能按时起床,不能及时去幼儿园或者迟到。
建议:父母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免因睡眠不足引起情绪烦躁,不愿意上幼儿园;养成准时的习惯,不迟到,对宝宝行为和健康的培养都有好处。
5、穿衣适当,物品带齐
误区:早晨起床手忙脚乱,给孩子着装不适,必备物品丢三落四。
建议:前一天晚上将孩子上幼儿园要带的东西整理好,避免占用早晨的时间,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6、树立新的健康观
误区:一些父母因为孩子舍不得他走,但又要赶着上班,只好偷偷地离开幼儿园或者把孩子推进幼儿园。
建议: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当早晨孩子入园出现哭闹现象时,父母要耐心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要及时解决;如果是孩子因为有心理负担而哭闹,父母就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耐心开导孩子,让孩子顺利进班。
宝宝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做父母的付出很多的心血。但,父母还是会百密一疏,忽视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小事。本文讲的早晨的六个注意事项,就是一个小例子。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不仅需要面对这些,还得考虑好孩子的教育升学等大问题。
二、有关的注意事项
1、有些家庭环境不利宝宝更好地成长。
如果家庭中是隔辈带宝宝,老人比较娇惯孩子,不能正确指出宝宝的缺点和不足,将影响宝宝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时,最好送宝宝到幼儿园接受正规的教育。 有的家庭是保姆带宝宝,教育的方法及观念都比较落后,保姆的文化素质低,这样会影响宝宝的个性发展。因此适合早送宝宝去幼儿园。有的家庭是全职妈妈带宝宝,家庭成员比较简单,宝宝缺乏必要的交往,比较孤独,这样的家庭也适合让宝宝上幼儿园4宝宝的生理及心理条件都具备。
宝宝到了2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他开始喜欢社会交往,同时宝宝也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听明白日常用语。他的控制能力具备,协调性也非常好。这时送宝宝去幼儿园,不会给幼儿园老师带来过大的工作压力,宝宝入园时机比较成熟。因此,当宝宝2岁后,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父母也希望宝宝上幼儿园时,宝宝入园最为合适。
2、气候上来讲春秋入园最合适。
幼儿园通畅在每年9月招新生入园,但也有春季入园和随时入园的。从气候来看,春秋两季的天气非常好,凉热适中,宝宝不易生病。宝宝着装也轻便,穿脱衣服及大小便都相对容易,但有哮喘、过敏等情况的宝宝,最好还是选择最不易发病的季节随时入园。秋季逐渐转凉,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宝宝,如果再加上入园焦虑就会更容易感冒,这种情况下,春季入园比较合适。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