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女德班?

孩子 0 64

怎么看待女德班?,第1张

怎么看待女德班?
导读:女德班是文化糟粕,毒害女性。“不学习传统文化就得胃癌”“戴美瞳的女生不正经”“给父母下跪洗脚能治癌”……这些违反科学的教学内容颠覆人的三观。用男尊女卑的落后言论给公众洗脑,是一种哗众取宠,不只是对妇女的荼毒,也是对社会风气的败坏。对心智尚不

女德班是文化糟粕,毒害女性。

“不学习传统文化就得胃癌”“戴美瞳的女生不正经”“给父母下跪洗脚能治癌”……这些违反科学的教学内容颠覆人的三观。

用男尊女卑的落后言论给公众洗脑,是一种哗众取宠,不只是对妇女的荼毒,也是对社会风气的败坏。对心智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来说,这样的伪科学和假道德极易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导致其误入歧途。

公然把女德粉饰成传统道德,附带因果轮回、善恶相报等理论对女性进行洗脑,则侵害了女性的基本权利。而这样的歪风邪气也可能演变成家庭矛盾的催化剂,带偏整个社会的风气,激化社会矛盾。

屡禁不止的原因:

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升温,然而热过了头,就使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出现了偏差。在此背景下,旺盛的市场需求给“女德班”提供了生存空间。部分公众虽身处现代社会,思想却还停留在封建社会,这就给“女德班”的风靡打开了一个缺口。

同时,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成长考虑,也会对这类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活动趋之若鹜。“女德班”屡次借尸还魂,也与相关部门的监管失职和处罚不到位有关。“女德班”善于投机取巧,大发不义之财,轻微的警告难以根治这类顽疾。

以上内容参考新华报业-“女德班”:别让传统文化糟粕“借尸还魂”

“我不要脸,还给我的父母丢脸,更让我的祖宗蒙羞。”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女孩参加“女德班”所说的话。什么是“女德班”呢?即将女孩们聚集起来,学习早已被遗弃的传统女子“品德”。

女德的第一点,便是强调男为大,女为小。身为女子,应该克己,甚至在女德班中,女子若穿着暴露,就等同于教人强奸,是女子的大不为。

也就是说,他们会主要针对5-18岁的未成年女性,灌输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要求女性应该做到以男为尊,打不还口,骂不还手,逆来顺受,坚决不能抵抗男性。

关键是,这样的班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兴起,在2017年被举报后,至今仍未消亡。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曾经登上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剧——《娘道》,被称为女德班教学现场。

故事讲述了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三个儿女的故事,本是值得被歌颂的母爱,但剧中却暗藏了很多封建礼教下对女性的摧残。

女主因第一胎生了个女儿,便被婆婆逼着生二胎,而女主自己也存有深深的愧疚之情,当她再次生产时,为了生一个儿子,竟让接生婆直接用剪刀剖腹。

不仅如此,她还想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倘若不幸发生难产,周围人一定要先保儿子,不要管她。

可见在“女德”盛行的社会,女性地位有多低下,她们很难受到应有的待遇,而是毫无自我意识地为夫家而活。

而今,随着新中国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大幅度解放,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不仅有自由婚嫁的权利,更可以在婚后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而不是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

“女德班”听起来虽然很不可思议,但背后代表着是男权当道主义的复辟,尤其是针对那些思想还未完全独立的孩子,对其灌输女德思想无异于毁掉她们一生。

受过女德教育的孩子是坚守夫为纲的,即使在婚姻中丈夫为主要过错方,她们也会选择忍气吞声,而不会像坚信男女平等观念的女子一般,为自己而活,只要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便据理力争。

那么,为何如此多的现代人还愿意去参加女德班,给予其发展壮大的空间呢?

其实,这还是源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可那些对女子的固有刻板印却停留了几千年,怎么可能因为改革开放立刻改变。

人们固有的印象认为,女子就应该是贤良淑德样样精通,不能太招摇,更不能穿着暴露。在这种群体思维的影响下,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真正获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

例如最常见的个人职业问题,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员工时会更青睐男性,因为企业从运营的长远角度看,雇佣女性所消耗的成本会远高于男性。女性有生育期,会导致岗位暂时无法正常运作。

很多企业更是刻板地认为,男人的能力优于女性,所以会直接在招聘岗位中指明只招男性。

人们也总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女人,看到穿着稍微暴露一点的,便会认定其不懂得洁身自好。

如果不幸发生性骚扰事件,人们也会认为一定是女子穿着不检点才引发犯罪分子蠢蠢欲动,却很少有人责备那些不法分子的行为本身。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大环境下,不少女生会因为性格不符合社会期望而开始怀疑自我,亦或是有些家庭对女儿给予了社会一样的期望,所以,女德班一直都未能被消灭殆尽。

但冷静下来想想,送孩子去女德班泯灭本该有的天性,真的是为人父母想要看到的吗?或许有些传统文化中能够丰盈个人的德行,但那些“女德班”,实属新时代的倒退。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个体,我们都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成为谁的附属品。

黄磊的教育一直都让众多网友称赞,他从来都是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黄磊和妻子孙莉的教育下,两个孩子都变得非常优秀,真的非常让人羡慕。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它不仅影响孩子的三观,还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孩子的未来。

教育影响孩子的三观

良好的教育会孩子形成良好的三观,反正不好的教育会让孩子三观不正。前段时间“女德”班的各种惊人言论又震惊了网友,“女德”无非就是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幌子对女孩进行洗脑,限制女生的合法权利。更让人震惊的是,竟然有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女德班学习。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的三观变得畸形,从而使得孩子在这样的三观指导下过着痛苦的生活。

教育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教育会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反之不好的教育会阻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学生群体中出现抑郁症、抗压能力弱等状况,与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家长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同时又不理解孩子的内心,最终就会使得孩子越来越压抑,最终心理出现问题。教育不能只关心孩子的能力养成,更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教育影响孩子的未来

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会更加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找到人生的价值,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孩子未来会更加坎坷,找工作也更加困难。这些听起来虽然很残酷,但它就是事实。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支出也越来越多,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前一段时间南开大学网络授课的内容是关于女徳的,老师所讲的内容也是女性如何才能旺夫的一些言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反感。

南开大学宣传部对于此事回应称:“课程的相关文字内容是由超星网课平台自己配的,老师并没有讲什么旺夫、女德,而且网课的版权也属于超星平台,跟学校没有关系。”

对于这件事情南开大学的学生是如何评论的?

这件事情被爆出来之后,有很多网友对于南开大学进行了抨击和谩骂,而随后南开大学的部分学生也就此事作出了回应。有人称该老师的PPT已经过时了,并且是以前的一些内容,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所讲的内容都是关于强调女性的魅力以及如何搭配服装以及化妆的技巧,并且该老师有时候还会将花店老板请过来教他们插花,而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网络上所抨击的内容也有一些并不是属实的,并且有一些内容已经过时了,而这些学生对于该老师的评价也是非常好的,也希望广大网友能够理性的进行评论,不要再对南开大学以及给老师进行人身攻击了。因此对于这件事情的真伪,我们还有待进行辨别,该老师的PPT是否已经过时,还是当时确实讲了这样的内容,我们应当理性的对待,不应当太过于激动,对于南开大学进行抨击或者对于该老师进行人身攻击。

为何现在依然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去上女徳班?

因为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是比较丰富的,而有些孩子也是非常叛逆的,因此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去学习你的让孩子能够变得更乖一些,也是出于这种驯服的心理,因此有很多的家长都鼓励让孩子去上所谓的女德班,希望他们能够浪子回头,并且改变当日的顽劣。而有些女德班在进行宣传的时候也称,孩子如果上了这种补习班,可以让孩子变得更乖巧,并且也能够去除身上的叛逆。正是因为家长想让孩子更乖一些,而有些女德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也是可以让孩子更加的乖巧,趋于这种情况,因此女德班还是存在的。

对于中国文化应当去除糟粕,取其精华。

中国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是非常深厚的,并且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受一些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插画艺术,茶道艺术,以及一些勤俭节约,礼仪等都是非常好的文化。但是也有一些女德文化是非常不好的,这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这种文化传扬的是女性如何才能旺夫,女性应当如何对待丈夫,女性应当为家庭考虑等等的一些不良思想。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开设一些国学教程,让学生了解国学,但同时也应当对于一些糟粕文化进行摒弃。

一曲红楼歌尽各芳辛楚,87版《红楼梦》更是广大红迷心中的经典,作为其中作为十二钗之一的妙玉扮演者姬玉却在辽宁抚顺市为"女德班"站台授课,不得不说令人大跌眼镜。

她甚至公然宣称:"我又堕了三次胎,也向所有堕过胎,杀害过自己孩子的人,我代你们一起,向他们忏悔三拜。"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作为封建迫害下不得不出家为尼,从此青灯古佛伴身的典型代表,出演过这一角色更应当能体会作为女儿身的不易,应该更自爱。姬玉这一行为真是让人扼腕。

在古代社会,由于历史局限性,女性只能作为丝萝攀附在男权之上,成为他们的一种装饰与附属。不过社会一直在发展,妇女可顶半边天的口号也不再是喊喊而已,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人的自我认同感加深,国学也开始兴起,大家越来越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给每个人带来的底蕴,传统文化复兴之风日渐兴起。但同时,打着"国学与传统女性文化"的"女德班"也随之而来。

以为"国学与传统女性文化"就是学习古代女子们的传统习俗?就是学女工蜡染锻炼动手能力,学琴棋书画陶冶情操?

不不不,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在教女生如何自爱,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用传销洗脑的模式,将堪称奇葩的言论和理念灌输给学员们,再从中获利。

"女孩最好的嫁妆是纯洁"、"戴美瞳的女孩都不正经,换男友会烂手脚"、"只有一直付出才能获得丈夫的认可"……

很难相信在倡导性别平等的今天,在追求人格独立的今天,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今天,有人居然能够堂而皇之地、理直气壮地宣扬男尊女卑的封建遗毒,但凡一个正常人看到这种价值观就不可能认同,但偏偏在日复一日的"洗脑"之下,那些"学员"已经完全被这种思想所侵蚀。

而且女德二字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性别歧视意味,它是站在男权社会,站在男权角度对女性强加的约束。不是女性追随自身,感悟生活而自然产生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为可悲的是,那些受到精神压制的女性却怡然自得,认为自己是在"救赎"她们自身,"感化"她们的丈夫,借以希望浪子得以回头。殊不知世上最要不得的就是自我感动,因为到了最后,她们才会发现自己仅仅感动了自己。

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所以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醒来,不愿意正视自己,那么没有谁可以帮助到你。

可那些在"女德班"自我感动的人,却不知道这些课堂完全就是将自己当作赚钱工具,看看开班的那些"校长"吧,里面有犯罪前科的人,有职业小三,连他们自己都对这些"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却能够用来控制学员,可悲,可叹。

女德班的出现于受到追捧,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女性的悲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想现代定义的淑女,一定是自尊自爱,独立且能自洽的新女性。这样才适合在丛林法则的现代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