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99A送到俄乌战场,表现比T90M好吗2、武直10、红旗16、歼10C接连出口?3、红旗10万一15万SUV(乌克兰突然宣布投降俄罗斯)4、一场俄乌战争,美欧花了千亿美元,是白送的吗?乌克兰拿什么还?5、俄乌战争启示录99A送到俄乌战
- 1、99A送到俄乌战场,表现比T90M好吗
- 2、武直10、红旗16、歼10C接连出口?
- 3、红旗10万一15万SUV(乌克兰突然宣布投降俄罗斯)
- 4、一场俄乌战争,美欧花了千亿美元,是白送的吗?乌克兰拿什么还?
- 5、俄乌战争启示录
99A送到俄乌战场,表现比T90M好吗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派遣了自家比较新锐的T-90M战车,不过即使是比较新锐的战车,在乌克兰战场上也被开了好几个“罐头”。那么如果把我国的99A战车派遣到乌克兰战场上,表现会比T-90M更好吗?
99A和T-90M
总体对比来看,99A的信息化、传动系统、观瞄要更先进一点,因为在俄乌冲突中有T-90M被乌克兰方面缴获。所以其内部设计以及相关水平是看得见的,传动系统、信息化等方面能非常直观看到它落后的地方。
比如在传动系统中,T-90M用的还是传统的“三板三杆”,也就是用的是上世纪70服役的T-72B战车的同款传动系统。所以对于T-90M的底盘,一直有它是三代战车的炮塔套了个二代战车底盘的说法。这种传动系统的落后给T-90M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换挡时需要手脚并用,很难进行中心转向等等。
因此T-90M在操作性上比99A复杂了很多,在近距离接敌时,T-90M无疑需要比后者更多的操作 如果两款战车的操作者都是新手,那么无疑是99A战车的乘组更容易活下来。
至于信息化和观瞄需要,俄罗斯电子产业不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这两个系统虽然不像战车的装甲和火力那样受人重视,但也依旧不可小觑。
像观瞄系统,对于战车的射击精度提升很大。如果像战车一样纯靠炮手经验去射击,很难做到高命中率。但99A就不一样了,99A的观瞄系统加上火控能保证极高的命中率。
根据我国南京军区原副司令王洪光中将的说法,96A型战车曾在俄罗斯战车大赛上达到过19发射击19发命中的成绩,达到了比赛中100%的命中率。采用了更先进火控和观瞄系统的99A,自然在精准度上更胜一筹。
此外在装甲、火炮这两个战车最基础的能力上,99A的装甲在正面防护上也有很明显的优势。99A因为设计思路是预想的大集群战车作战,所以非常重视正面装甲的防护,尤其是正面0-20°。
依旧是王洪光中将的说法,在装甲兵工程学院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中,一辆我国的99A和一辆美国的M1A2面对面冲锋,双方在相聚5千~6千米时发现对方,随后在3千米左右的距离上进入有效射程。
M1A2的炮击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命中99A的要害,所以无法确保摧毁。但99A在命中M1A2正面装甲的射弹部位后,能保证一发摧毁对面。
99A的劣势
不过99A虽然在以上地方和T-90M比有很大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劣势。首先就是装甲,99A的设计思路是大集群作战所以重视正面装甲,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它的侧面和尾部装甲非常薄弱。
99A在设计的时候有非常大的限制,这个系列的战车立项时间是1978年,第一台样车的生产时间是1998年,我国的交通情况还非常落后,没人能想到我国会成为21世纪的基建狂魔。
所以99系列战车在设计的时候要求重量不能超过60吨,不然道路承载不住。最终99式和99A都达到了这个要求,前者全重53吨,后者全重55吨。
而这种重量限制,也就意味着99系列战车必须用有限的重量优先保证重点防护区域,于是就有了99系列战车正面装甲很强,侧面和尾部装甲薄弱的问题。
相较于99系列,北约系(主要是M1A2)战车就比较注重侧面和尾部的装甲,其原因就是北约系战车打“治安战”的需求。不过M1A2战车在重量上也比99系列战车要高,它的全重在65吨左右,比99A多出了10吨。
99A不一定适合乌克兰战场
就99A和T-90M的优劣势来看,99A其实不一定比T-90M适合乌克兰战场。
因为俄乌冲突的战场模式和99A预设的战场模式有很大不同,两边维持在战线上打“游击战”,压根就用不到战车的集群冲锋,这导致99A侧面和尾部装甲薄弱的问题更容易凸显出来。
此外俄罗斯装甲力量在战场上表现出的问题,不是换一款战车就能解决的。首先是人的问题,再好的武器也需要人去操控,但在俄乌冲突中俄军已经数次出现战车被命中后还有救,但乘员全跑光的情况。
这说明俄军装甲部队的乘员军事素养不算高,就算T-90M很先进也很难用好这款武器。其次就是后勤问题,俄乌冲突开始阶段,俄军就因为后勤导致大量战车被丢弃。
尤其是开战第一天,俄军战车直冲乌克兰首都而去,结果很多战车开到一半都因为油料不足只能丢在路边。以这个后勤能力,别说是99A了,就是天启战车上战场也发挥不了啥性能优势。
最后就是战车自身的问题,战车是陆战之王的地位,但现代战争的模式本身就极大的压缩了战车的生存空间。
战车能凭借着装甲和火炮优势,冲散敌人防备较为薄弱的地方。而敌人这里的防备之所以薄弱,主要还是陆军以轻步兵为主,火炮强度无法和现代相比。
到现代战场上,就算不说空军这种天然克制战车的兵种,单就射程能打30~60公里的火炮,集中起来也能让战车寸步难进。所以不管是什么战车,在现代战场上本身就不怎么好用。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各军事强国的战车好像都陷入了瓶颈期,大家的战车都用的是上世纪70甚至更早的理念,没有进行犹如五代战机一样大的变革。时代在发展,武器装备自然也在发展。
在全球武器体系上,很多装备都经历了多次改革,而这些装备的变革过程以及它们曾经的厮杀历史。
武直10、红旗16、歼10C接连出口?
受俄乌战局影响,全球几乎所有强国都在发展先进装备以提升军力。其中,以德国、波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率先通过增加防务开支、联合发展主战坦克、对外采购F-35A/M1A2重型装备等手段,掀起欧洲大陆军备发展热潮。
与此同时,我国周边局势也不平静,先是印度海军宣布,其国产“维克兰特”号航母在完成5次海试后,已经移交给印度海军,预计将服役;韩国则首飞KF-21半隐身战斗机,并下水新一批次的万吨驱逐舰;就连外界印象中没有太大动作的日本,也在常规潜艇和护卫舰领域动作频频,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而幸运的是,我国军事工业迅猛发展,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这种局势,甚至还充分利用良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出口。
曾经最早爆料巴基斯坦空军采购36架歼-10CP的巴基斯坦民间智库,再次爆出了猛料,宣称经过为期约10个月的商议后,中巴两国已基本就出口武直-10MP型武装直升机达成协议,将在2023年开始交付,数量大概30到36架。之后,法国路透社发文称,非洲国家苏丹正与我国就引进歼-10CE战斗机进行洽淡,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装备歼-10CE的国家,预计装备数量18到24架。
而印度媒体又报道称,出于应对印度战斗机部队的需求,巴基斯坦即将从中国引进新一批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预计引进规模为6套,从而与同样从中国购买的红旗-9P远程防空导弹,形成更加健全的地面防空防御网络。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不同国家的多个媒体和智库,围绕三款性能不俗且价值不菲的中国主力装备外贸出口事宜进行报道,即便放在早已大量出口先进装备的当下,也是值得振奋的好消息。
如此耀眼的成绩,再次刷新了外界对国产军事装备的印象。如果仔细梳理三项交易背后的逻辑,以及随后带来的影响,就会发现对外出口的经验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军工在国际市场的未来,也非常值得期待。
巴基斯坦陆军采购武直-10MP(“P”是巴基斯坦英文全名首字母)的消息。巴陆军采购武装直升机的过程,绝对是世界范围内都堪称奇葩的历程。巴陆军从美国购买了20架,堪称是当时全球最先进的AH-1F/S武装直升机。
在进入21世纪后,巴陆军又将AH-1机群扩充到51架,总体战斗力甚至超越了以直-9AW武装运输型为核心的中国陆航。不过,这51架AH-1中的绝大部分都已服役多年,因此,巴陆军在2014年开始考虑引进武装直升机。
2014年11月,巴基斯坦与俄罗斯初步就引进米-35武装直升机(米-24改进型号)达成协议。由于美国不甘心让俄制先进装备,大规模进入巴基斯坦军队服役,因此一改之前不愿向巴陆军出口先进武直的态度。
双方迅速在2015年4月签订了价值95亿美元的军购协议,具体内容包括15架AH-1改进型AH-1Z,以及1000枚供AH-1Z攻击地面目标使用的AGM-114型导弹。在得到梦寐以求的AH-1Z后,巴陆军对俄制米-35不再感兴趣,但双方还是在2015年9月签订了购买了4架米-35的协议,算是照顾了俄方的面子。此外,巴陆军在2016年4月,又追加了9架AH-1Z订单,从而将总采购数量增加到24架。
美制AH-1Z价格偏高且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类似巴空军F-16战斗机不能越过边境),因此,巴陆军在2016年初又对外招标,准备引进一款性能略逊、价格更低、使用更灵活的武直。俄罗斯吸取了米-35设计老旧的教训,向巴陆军提供了新型米-28N。中国武直-10在经过磨砺后,也首次走出国门参加竞标。再加上土耳其在意大利A-129武直基础上,换装英美联合研制的CTS-800-4A发动机,推出的T-129。
三款新锐武直齐聚一堂,使出全身解数以求获得巴陆军的青睐。当时外界认为,中国武直-10性能不错,并且还在2017年3月23日的巴基斯坦国庆日上公开进行表演,最终拿到订单的概率应该很高。俄罗斯米-28N设计成熟,双方又有之前米-35的合作基础,也有一定机会。
土耳其T-129核心技术来源复杂,同时研发进度较慢,是三者中唯一没有服役的型号,因此采购的可能性最低。然而,让外界大跌眼镜的是,巴陆军最终却以15亿美元采购了30架T-129,甚至又花费20亿美元,一并签订了自动步枪和教练机的采购协议,在当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巴陆军之所以放弃武直-10,有很多原因有。在已经订购AH-1Z的情况下,需要顾忌美国的态度,土耳其也开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特别是愿意提供高额贷款,以及允诺向巴基斯坦转让T-129生产线,甚至转让部分核心技术,让巴方非常心动。
最根本的原因,仍然在于武直-10自身,在于武直-10搭载的国产涡轴-9发动机。巴基斯坦绝大部分领土都是大陆性气候,沙漠地形很常见,这对于追求机动性的武装直升机提出了很高要求。
英美军队在阿富汗地区作战时,美军部署的AH-64D“长弓阿帕奇”,就为了保证机动性能,将重达约500千克的长弓毫米波雷达拆下,以求留有更多的剩余功率应对意外。英国军队装备的改进型AH-64D(英国获得技术授权,在英国本地组装生产,但对发动机进行改进,增加了输出功率),则由于发动机功率提高而游刃有余,仍然以“顶球”的方式活跃在战场。
武直-10使用的涡轴-9,功率只有不到1100千瓦,在国内针对性地使用减重措施后,保证在平原、丘陵甚至是低海拔山区使用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沙漠、高原这种巴陆军活跃的区域,就很难称得上是游刃有余,某种程度上会制约性能发挥,这就最终导致了武直-10首次出国竞标的失利。
对于巴陆军来说,24架AH-1Z和30架T-129的组合,比早年51架AH-1F/S更加强大和合理。随着首批3架AH-1Z于2017年9月顺利交付,巴陆军的美好未来似乎触手可及,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都已进入尾声。原本美国应该在2018年将第二批9架AH-1Z交付完毕,但随着美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出现裂痕,美国拒绝交付这9架已经下线的AH-1Z,先是封存在飞机坟场,之后又交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
至于尚未生产的12架AH-1Z,自然更无从谈起。更重要的是,土耳其也由于购买俄罗斯S-400和美国起了冲突,最终也无法再获得英美联合研发的CTS-800-4A发动机,在土耳其迟迟无法获得替代型号的情况下,30架T-129订单居然也成为泡影。
就在巴陆军对51架武直订单灰飞烟灭(AH-1Z交付了3架),愁眉不展之际,武直-10全新改进的武直-10M出口型号武直-10ME(“E”代指出口),在2021年9月珠海航展上现身,几乎立刻就获得了巴陆军的关注。武直-10ME搭载的是涡轴-9最新改进型号涡轴-9C,其功率大幅增加到1200千瓦以上,基本解决了武直-10无法在复杂地形活动的问题。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地区,发现了武直-10新型号进行巡逻。
巴基斯坦之前两份武直订单无以为继,在接触后又认识到武直-10ME的优秀性能,最终做出采购30到36架的决定。相比于一波三折的武直-10出口过程,国产红旗-16在巴基斯坦的服役过程就比较顺利。早在2013年,巴方就以226亿美元的价格,采购了3套红旗-16中程防空系统,并且之后又支出了4000万美元,引入8套IBIS-150型搜索火控雷达作为辅助。
这种射程超过50千米的先进防空导弹,以及探测距离超过200千米的S波段相控阵雷达,使得巴防空部队第一次拥有了区域防空能力,并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认可了两者的优异性能。
因此,巴基斯坦在2014年又花费37亿美元,引进了6套红旗-16(这时已获得正式出口编号LY-80),使得巴防空部队在之前装备射程约25千米的意大利“斯巴达2000”、射程15千米的中国FM-90(红旗-7出口型号)基础上,防空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巴防空部队在理论上还装备着射程比红旗-16更远的红旗-2C远程防空导弹,但后者无论是雷达性能还是制导方式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实际上只具备象征和训练意义,这也是巴基斯坦迅速引进第二批6套红旗-16的关键原因。
在装备9套红旗-16,深刻体验到我国先进防空导弹的性能后,巴防空部队又很快将目光转移到更先进的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上,并最终在2021年秋季完成供货,从而组建起由红旗-7、红旗-16、红旗-9组成的完整近-中-远防空体系。不过,巴基斯坦国土面积狭小,对射程超过150千米的红旗-9需求不大,反而是随着印度空军收到法制“阵风”F3型战斗机后,对红旗-16这类先进中程导弹的需求更加迫切。
巴基斯坦在长期使用并信任红旗-16的基础上,选择购入经过升级、最大射程已增至70千米的红旗-16B,是非常合理的事情。至于采购价格,第一批3套红旗-16均价7500万美元,第二批6套红旗-16均价约6200万美元,两者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前者还包含第一次采购时必需的培训、基础建设费用。
而即将采购的第三批红旗-16性能经过全面升级,造价肯定会明显上升,预计与第一批价格相差无几,总价大概在45亿美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在陆上红旗-16之外,巴基斯坦海军引进并已交付2艘的054A型护卫舰,也搭载了红旗-16的舰载型号海红旗-16,这款在俄制SA-N-7舰空导弹基础上衍生的武器,已经成为巴方的中程防空主力。
远在非洲的苏丹,作为一个地处不安定区域的国家,苏丹在军事领域的投入并不少。其空军部队不仅装备了俄制米格-29战斗机,还从我国引进了FTC-2000G、歼-7等战斗机。由于其周围的埃及、埃塞尔比亚等国家,都在谋求装备更先进的三代半战斗机,苏丹在既有装备需求,又有从外购战斗机先例的情况下,考虑购入经过巴基斯坦空军检验的歼-10CE,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外界印象中,非洲是个比较落后的地方,但体量稍大的非洲国家拥有三代机,并进行了实战。苏丹作为一个强敌环伺、处境艰难的国家,为本国空军选择一款价格不高、性能可靠的三代半战斗机,完全符合苏丹的作战需求,而这些要求基本符合歼-10CE的特点。
之前歼-10CE出口巴基斯坦的单价,大概不到6000万美元,考虑到苏丹空军的配置应该比巴基斯坦更低,价格应该有一定的下降。最多24架歼-10CE的总采购费用,大致在135亿美元左右。而歼-10CE一旦成功出口苏丹,在周围地区或将引发一系列反响,这也将为歼-10CE的扩大出口带来促进。
即使武直-10ME出口巴基斯坦的单价会略有降低,但总价相信也不会低于巴陆军采购30架T-129的15亿美元,那么三宗先进装备出口总额估计将达33亿美元左右。考虑到这三种装备的性能都非常出色,在此之前出口的数量也不多,还有相当广阔的外销空间,一旦真正落实并公之于众,还将赢得良好的口碑,并由此引发中国装备的出口热潮。
红旗10万一15万SUV
截至2021年,红旗SUV里卖的最好的一款车型为红旗HS5,其售价为1838至2498万元。
2019年5月26日,红旗全新中型SUV红旗HS5正式上市,售价为:1838万-2498万元。新车全系搭载20T发动机,共推出了5款车型,其中包括两款四驱车型。
红旗HS5值得购买的原因:
1、红旗HS5的外形设计比较端正大气,同时不失时尚气息。
2、细节方面,红旗HS5的前脸采用了红旗标志性的倾瀑式前格栅,格栅中央和机盖上的“两抹红”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前后LED灯组的造型颇为犀利;轮毂上为红旗最新的LOGO标识,尾部则为经典的汉字“红旗”标识;此外整车硬朗的线条也流露着硬汉气质。
3、红旗HS5搭载低功率版CA4GC直列四缸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额定功率165kW,最大扭矩340N·m。该发动机为一汽集团自主研发,采用了高压缩比米勒循环燃烧技术、350bar精确燃油喷射技术、全MAP智能热管理技术、全铝轻量化发动机技术等十大行业领先技术,热效率达39%。
选购红旗HS5的注意事项:
1、因红旗HS5诞生不足三年,因此,它的三年保值率目前还是未知数,在各二手车平台查询该车,也只能查询到一些准新车,一时之间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不过,据权威汽车垂直类媒体数据显示,预估红旗HS5的三年保值率为66%左右,保值率还相当不错。
2、红旗HS520T手自一体四驱智联旗领版采用20发动机,最大马力224,峰值扭矩达到340,匹配手自一体变速箱。整个动力参数,在同级别发动机中动力表现属上乘,可以提供更好的动力表现。
以上内容参考-红旗HS5
乌克兰突然宣布投降俄罗斯
俄乌冲突开始于2月24日,到如今已经有好大半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估计是想在两个月之内解决问题,但是没料到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俄罗斯在乌克兰进展得并不算太顺利,而且直到现在俄乌双方并没有就停火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样一来,俄罗斯就有点骑虎难下,不得不继续在乌克兰作战,但是时间一长,可能局势就不太容易控制了。
俄乌大战肯定没有失去普京大帝的掌控,但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普京大帝的期望去走。这就是战争本来的样子,是双方、甚至多方各种综合力量的博弈,总有超出自己预期的部分,但绝不至于失去掌控。在战争开始之前,俄罗斯方面肯定做过各种各样的战争推演,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目的,而且一定有关于北约支持的推测。这场战争如果没有北约的加入,那就太简单了,正如网民所期望的那样,普京会采用闪电战,一举拿下乌克兰,但是美国和北约怎么可能停止他们的脚步?
其实战争如今的场面,是俄罗斯和美国和北约之间的争斗,乌克兰只是一个牺牲品,是他们的战场而已。美国和北约希望通过战争制裁俄罗斯,拖垮俄罗斯的经济;而俄罗斯期望通过战争,打开一种新的世界格局,走出困境。美国和北约断定,俄罗斯耗不起太久,支撑战争的经济太薄弱,于是就不断地运送财物、武器支持乌克兰,打持久战。俄罗斯通过卢布交易打击美元的霸权,离间北约;希望找到美国实验室的证据,撕下美国的伪装,露出美国的本来面目。
另外,这场战争看似很小,但却是很多矛盾的综合激发,美国和北约的扩张,要一步步蚕食俄罗斯。俄罗斯必然反抗,如果俄罗斯没有强大的核武器威慑力量,美国和北约下场,不知道俄罗斯会被欺负成什么么样子。如果任由这一群毫无仁德、毫无节操的资本家无休止扩张,人们面临资本的无休止的压榨,以及在战争和疾病面前,没有任何的保障。
所以这场战争,俄罗斯会誓死打断北约扩张的双脚!美国和北约的有钱资本家首先肯定要保命,所以不会亲自下场;然后拿他们从全世界收割的钱财,让别人替他们卖命。
国产红旗suv价格10万左右
红旗hs5新款2022款价格suv二手车10万左右值得入手。根据查询信息相关显示,市场给出的二手车价格还是实惠的,只要实际车况良好还是非常值得买的,因为这作为中国首款豪华B型suv,红旗HS5不仅外观时尚大气,而且性能表现优秀。
红旗汽车suv报价15万左右
如今国产豪华品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崛起,如果要在其中选出一个头牌,迪哥相信很多人都会给红旗投一票。肩负着历史重任的它,如今的红市表现终于给它的车迷们争了一口气。目前红旗在市场上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要源于它们大多阔斧改革后的第一款新车——H5。作为红旗第一款真正能走量的家用车,虽然网上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这都不妨碍它在线下的热销,刚上市的时候,甚至有网友抓拍到红旗4S店门口罕见的提车长龙。不过,相信有不少人会对其抱有很多疑问:到底买它的都是什么人?这款车到底怎么样?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它的口碑表现。
首先是源自于汽车之家的市场行情数据。虽然网站上没有给出相应的优惠额度,但是根据迪哥的线下走访结果,目前H5的整体优惠幅度普遍在1-15万左右。目前最为畅销的除了两款低配车型之外,价格1718万的中高配——韵动版也是买家们的首选之一。整体的落地价格区间普遍在16-19万左右,基本与二三线合资品牌中级车的成交价位重合,可见红旗在轿车市场的认可度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接下来再来看看迪哥收集的车主口碑。从各地4S收集的信息来看,红旗H5的买家,有很多与体制有关的工作人员,譬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另外还有很多对自主品牌认同度比较高的个体户、企业主d等人。他们对比比较多的竞品包括雅阁、凯美瑞、天籁等传统日系B级车。看中它的优点大多在如下几点:
1、“官车”形象带来的品牌认可度;
2、与合资相比更良好的性价比优势;
3、出色的外观设计;
4、舒适的座椅;
5、宽敞的尾厢空间;
6、加速比较强劲、高速油耗低;
关于红旗H5的缺点,大家的抱怨集中在如下几点:
1、做工、装配质量比较一般,天窗、后视镜、前挡风等位置会有偶发异响;
2、整体油耗比较高;
3、起步比较慢,换挡有一定迟滞;
4、胎噪比较大;
5、刹车比较软,不够灵敏。
从销量来看,红旗H5的月均销量基本在3000-5000左右的水平,在销量旺季能够达到5000以上。虽然整体表现和主流的合资车型依然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对于一个中高端定位的国产车来说,已经是十分不错了。要考虑到的一点是,自主品牌在中高端轿车领域的弱势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相比起SUV领域,国产车在轿车领域的品牌力其实是十分羸弱的。可以说,红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头了。
毫不夸张地说,红旗H5已经是近一两年来国产中高级轿车中比较成功的一员了,如果要再进一步发展的话,红旗就必须迎难而上,推出更出色、更能够提升品牌认可度的高端车型。而红旗新H9、HS7等高端车型,正是其未来突破向上的重要希望。我们在这里也希望红旗能够进一步改善自我,走得更远!
微信请关注:DIOScheping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乌克兰人打仗,花的是发达国家的钱,最终被搞垮的却不是俄罗斯。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财政部日前援引七国集团的一份声明称,2022年该集团已经为乌克兰筹集到327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帮助乌克兰解决今年的财政赤字。这笔资金基本上已经支付给乌克兰或者正在汇款。
泽连斯基
另外,七国集团还声称,七国集团已经为2023年对乌援助筹集了320亿美元的资金,向乌克兰提供财政和经济援助,而且还会继续筹集更多的资金。
在此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美国,获得了美国国会400多亿美元用于2023年对乌的援助承诺。另外,欧盟不久前也承诺,将在明年向乌克兰提供180亿欧元的长期贷款,且利息由欧盟国家承担。荷兰政府日前也宣布,会在明年拨款23亿欧元为乌克兰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月24日至今,西方及其附庸国家已经为乌克兰提供近千亿美元的武器和资金援助。而在2023年,就目前美国、七国集团和欧盟一些成员国所承诺的援助金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乌克兰实际上就是在拿外国金主的钱跟俄罗斯打仗。
乌克兰冲突,本质上就是美国主导、欧洲及其他附庸国家联手挑起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目的就是企图利用乌克兰人的流血牺牲,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潜能”。在这方面上,美国和欧洲各有各的算盘。美国希望借助这场战争,把原本离心离德的欧洲重新归拢到自己全球战略的麾下,同时也为美国能源巨头企业抢占欧洲能源市场,踢走俄罗斯这个最大的障碍。
网络
相比于美国的唯利是图,欧洲国家追随美国挑起这场战争的动机,简直可以用“天真”和“无知”来形容。它们是希望借助美国的介入,利用乌克兰冲突消耗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以此来确保一劳永逸地拔掉这头北极熊的尖牙。这也就是欧洲国家明知乌克兰战争会给自身经济和安全环境带来致命性影响,但仍死心塌地充当美国反俄炮灰的主要原因。
但结果大伙都看到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确实有点外强中干,但其经济抗击打能力却没有如欧洲人所想象中的那么脆弱。战争打了10个多月,俄罗斯经济并没有因西方的制裁而被搞垮,欧洲想彻底干掉俄罗斯,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日前,俄总统普京宣称“有望在明年底结束战争”,这就意味着俄罗斯已下定决心,要在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论持久战”。
俄罗斯虽非经济发达国家,但因其坐拥丰富的资源和能源,简直是聚宝盆,其经济抗击打能力显然要比很多发达国家更强。相比之下,欧洲的那些所谓发达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等,它们既是北约成员,又是七国集团和欧盟的成员,这些军事和政治集团为乌克兰筹钱,它们都得“随份子”,此外还要以自己的名义给乌克兰送钱送武器,这给它们造成的财政负担是不言而喻的。
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的好处都让美国给拿走,留下的严重后果则由欧洲国家承担。因此,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却为了支持乌克兰而付出惨重代价,各国经济普遍都陷于滞胀危机中。而工人罢工、民众抗议几乎成了这些欧洲国家的家常便饭。甚至已成了欧洲造成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的一大顽疾。欧洲追随美国挑起乌克兰战争,让乌克兰拿着欧洲纳税人的血汗钱与俄罗斯打仗,最终受伤的却是自己。如果战争无限期延续下去,那些拿钱给乌克兰人打仗的欧洲国家,也会伤筋动骨。
视频截图
很多人关心,美欧西方拿出来这么多钱,已经远远超过乌克兰的经济能力,最后乌克兰拿什么偿还?其实很多是白送的,不需要还。
此前,乌克兰财政部长表示,乌克兰希望2023年对乌克兰的国际援助中50%是赠与形式,按照2022年时的惯例一样,一半的援助是白送的,不需要偿还。
俄乌战争启示录(一
安东诺夫机场争夺战
一,黎明前的准备
2022年2月24日凌晨3点,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的军用机场灯火通明,停机坪上整齐地排列着数十架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高大的机身泛着金属的冷光,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像极了潜伏在暗夜里的巨兽。机场的周围是浓密的树林,夜幕笼罩,长长的跑道伸向黑暗的远方,望不到尽头。
此刻的气温是零下7度,空气中悬浮着一层薄薄的水雾,灯光开始变得昏暗,战机螺旋桨投下的阴影像巨兽的手爪。地勤人员戴着手套,口吞白气,如工蚁一样地忙碌着,有的拉着平板车搬运弹药,有的在添加燃料,他们一言不发,保持着缄默状态,只是面脸凝重,透出无声的紧张。机师在卡-52、米-24的机身下加装副油箱,做好长途奔袭的准备;发射巢里的航空火箭弹已经塞满,短翼下挂载串联战斗部的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机炮里的匣子里填满了280发30MM炮弹。
当所有的武器挂载完毕,这款与美军阿帕奇齐名的卡-52武装直升机鼓起了壮硕的肌肉,像条充满力量的鳄鱼,随时准备向猎物发起致命攻击。卡-52采用的是共轴式反向双旋翼设计,取消了尾旋翼,也是世界首款加装了固定翼战机才装备的弹射逃生座椅,使这款直升机拥有强悍的性能和生存能力。
不远处的米-8运输机有着硕大的机身,犹如一台空中巴士,里面最多可装载28名士兵,外加两个副油箱,能达到1000公里的最远航程。此次执行任务的是改进型的米-8AMTSH-VN款,被国防部被命名为“游隼”,在老款的米-8平台上更换了性能更好的发动机和航电系统,运输舱和驾驶舱安装可拆卸的装甲板,能抵抗127mm子弹的攻击。两侧巨大的武器吊舱共有12个外部悬挂点,可装备反坦克导弹、火箭发射巢、航空炮,同时在短翼上方安装一挺127mm重机枪。
旁边的米-24雌鹿多功能武装运输直升机是一位久经战火考验的老兵,历经30多场战争的洗礼,有着稳定的性能和出色的战绩。
执行此次突袭行动的是俄军近卫第31空中突击旅,并从特种部队抽调精锐力量,对6连进行补充,组成了一个220人的加强连,他们将作为打头阵的先头部队,以闪电般的速度直插敌人心脏,开辟空中走廊,引导后续的伊尔76运输机降落。作为先头突击队员,他们无法携带重型装备,只能携带突击步枪、手榴弹、榴弹发射器、短号反坦克导弹等单兵武器。
凌晨4点,所有的武器挂载完毕,燃油注满,机师做了最后的检查,一切准备就绪。220名全副武装的空降兵登上俄军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16架卡-52、8架米-24、10架米-8,静静地等待上级的起飞命令。
凌晨5点,东方的天边亮出鱼肚白。就在这时,遥远的天际升起了几条火舌,拖着长长的尾巴向东南方向飞去。士兵们知道,战斗已经正式打响了。集结在边境的火箭军向乌克兰境内的机场、雷达站、军事指挥所发射战术导弹和精确制导巡航导弹,远程火射炮也向预设的军事目标倾泄而去。
6点,总统的攻击命令已经下达全军,海军舰艇从南边的地中海向奥德萨进发,舰载巡航导弹袭击了港口的雷达系统,东边的陆军装甲集群向梅苏和哈尔科夫地区推进,东南方的部队往卢甘斯克和顿捏茨克进军,各机场的战机携带大量的制导炸弹突破边境,袭击乌军的防空系统。
二,启航
发动机开始启动,螺旋桨撕破空气,发出呼呼的轰鸣声,士兵面色凝重,尽管他们是多次历经战火的老兵,但这次面对的并不是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也不是哈萨克斯坦的城市骚乱,他们面对的是军事实力强得多的兄弟国家。
作为俄罗斯的空中精锐,空降部队有着辉煌的战绩:1968年,空降兵闪电攻占布拉格机场,开辟空中走廊,一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1979年入侵阿富汗,空降师突降喀布尔机场,迅速控制首都;1999年,200名空降兵抢先占领了普里什蒂纳机场,完成了封控部署;2000年第二次车臣战争中,90名空降兵坚守776高地,以几乎全员阵亡的代价挫败了2000名车臣武装的进攻;2022年,第31空降突击旅、第45特种作战旅和第98近卫红旗空降师控制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国际机场,平息哈萨克斯坦内乱。
上峰决定五天内拿下基辅,能否达到预设目标,此次突袭任务至关重要。
领航的卡-52升空,后面的直升机相继跟随起飞,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际。由34架直升机组成的编队从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市军用机场出发,一路南下。
虽然俄罗斯的空军和火箭军对乌克兰的防空系统进行了压制和打击,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把对方的防空系统完全摧毁,所以当直升机编队进入乌克兰境内时,沿着宽阔的第聂伯河超低空飞行,避开雷达的侦察。
这次空降兵的任务是夺取安东诺夫货运机场,此机场位于基辅西北部15公里处,居民稀少,防卫力量薄弱,是一个进攻基辅的理想桥头堡。占领该机场后,开辟空中走廊,引导76空降师的大型运输机运来T-72坦克、步兵战车、火炮等重型装备,迅速攻入乌克兰首都。
直升机编队以300公里的时速高速前进,沿着河面飞了30多分钟后,太阳已经升起,阳光撒满大地,把森林、湖泊和田野镀上了一层金光,乌克兰平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宛如画卷一样在眼前展开。
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距离第聂伯河水面只有四十米高,强大的气流吹起河水,泛起层层波浪,霞光四溢。突击队深入乌克兰境内已经上百公里了,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是雷达没有发现他们,还是防空系统已经被导弹彻底摧毁?士兵心里充满疑惑,当然,他们更相信是自己的行动比较隐秘。
7点左右,编队到达基辅水库上空,前方不远就是乌克兰的首都,从机舱里可以看到城市的建筑。领航的卡-5不再继续沿河南下,而是向西南转去,直扑安东诺夫机场。
三,遭受毒刺攻击
就在这时,河边的森林里闪出几道火光,数枚毒刺导弹拖着火舌向机群飞奔而来,领航的卡-52机载雷达已经感知到了导弹来袭,警示灯不停地闪烁,飞行员立刻释放热焰弹,干扰毒刺导弹的红外引导头,并迅速做机动规避。毒刺导弹从卡-52的左侧擦身而过,扑空坠入水库之中,机上的空降兵惊出一身冷汗。
当领航的卡-52避开毒刺导弹的攻击,另一枚毒刺向后面的米-8飞去。米-8迅速拉高,释放数十枚热焰弹,数十条火舌扰乱了导弹的追踪方向,使它丢失了目标。直升机编队受到毒刺导弹的攻击,立刻拉开了队形。左翼的两架卡—52调转机头,用30毫米机炮向森林里猛烈地射击,强大的威力扫断了森林里粗大的树干,潜伏在森林里的射手可能被击毙。
而躲在另一处树林里的射手瞅准时机,向直升机瞄准发射了一枚导弹,一架卡-52躲闪不及,导弹在直升机5米处爆炸,数十块高速的预制破片飞向机身,撕开了卡-52的蒙皮,线路和油管被打断,直升机立刻失去控制。
飞行员启动逃生按钮,机上预埋的炸药炸掉主旋翼,驾驶舱的顶盖立刻弹开,逃生座椅下的两枚小火箭点火,嗖地一声巨响,两条火舌喷射而出,强大的升力把飞行员冲向高空之中,随即降落伞打开,飞行员缓缓地坠入基辅水库。
负责殿后的一架卡-52为了掩护编队快速通过,用机枪向射手的位置疯狂扫射,又一枚毒刺导弹在它左侧三米的地方爆炸,强大的冲击波使直升机剧烈地摇晃了几下,而导弹的预制破片击穿了机舱,卡-52不受控制,飞行员迫降地面。
直升机编队在基辅水库受到零星的攻击,损失了两架卡-52。编队并没有恋战,而快速离开,继续向安东诺夫机场奔去。
不多时,白色的跑道出现在眼前,他们知道,那就是安东诺夫机场了。在进攻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机场的平面图、航站设计图、三D实景模型,他们已经了然于胸,并模拟攻击了许多次。所以即便没有来过,却也对机场并不陌生。
编队展开战斗队形,两架卡-52在机场大道的入口降落,三架米-24绕到航站楼的后面,对塔楼里的守军进行射击。
四,机场激战
机场外围的各个路口都降落了飞机,形成了对机场的包围。机场的警务人员用自动步枪从窗户里向外扫射。米-8运输直升机在跑道上停了下来,把空降兵放到地面。另有数架米-24和卡-52围着航站楼盘旋,用机枪和机炮向守军扫射。
机场的守军面对敌人的突然袭击慌了神,他们只能依托机场的地面建筑向空降兵射击。直升机上的30MM机炮能击穿坦克的顶盖装甲,对付普通建筑掩体更是不在话下,把躲在室内的守军打了个粉碎。
已经落地的空降兵快速攻入航站楼和塔台,用榴弹发射器向守军射击,爆炸声此起彼伏。在武装直升机强大的火力面前,只配备了轻武器的机场守军不堪一击,半个多小时后,安东诺夫机场的两百多名警卫人员全部被击毙。
突击队占领了机场,对航站楼、塔台等关键目标进行了控制,一部分士兵在机场外围布防,同时呼叫驻扎在俄罗斯本土的76空降师,20架伊尔76运输机整装待发,里面装有步兵战车、坦克、火炮和燃料。
米-8运输直升机完成了运输任务,开始返航,另留下8架卡-52和4架米-24防守机场。
俄罗斯的空降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安东诺夫机场,直逼首都,这对泽连斯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深知道俄罗斯空降部队的厉害,只要机场落入俄军手里,等于兵临城下,基辅就面临巨大的威胁,很容易陷落敌手。
乌克兰方面立刻做出了反应,恰好国民警卫队第4快速反应旅正在机场附近演习,便命令这支部队立刻赶往机场。
多辆BTR-4步兵战车在前方开路,这是乌克兰设计的改进型8轮步战车,车顶上的无人炮塔配备一门30毫米自动机关炮,2枚反坦克导弹,能够摧毁5公里范围内的敌方装甲车辆。同时还配备了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火控系统进行了数字化改进,内设7个乘员座位,驾驶舱和乘员舱都有装甲板,整体性能非常优,但产量不多。
步兵战车刚刚开到机场路口,便遭到俄罗斯单兵“短号”反坦克导弹的攻击,一辆步兵战车被击中,瞬间起火燃烧,车内的8名士兵包括驾驶的2人全部丧生。其余的几辆战车立刻开到公路两侧的树林里躲避,同时,车上的30MM机关炮向俄军开火,强大的火力击穿了俄军的防线,多名俄军士兵丧命。
俄军空降兵除了机枪、单兵反坦克导弹和榴弹发射器之外,并没有重火力,在乌军的步兵战车面前不堪一击。守在机场路口的俄军被击溃,一边发射榴弹,一边往航站楼撤退。乌军凭借着步战车的防护和强火力,步步推进,并释放烟幕弹,遮蔽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强行攻入了机场。
俄军二百多名空降兵被压缩在航站楼和机场附属的几栋建筑里,用机枪向乌军扫射。面对乌军的反攻,俄军的卡-52直升机迅速起飞,向乌军的步兵战车发射火箭弹,又一辆步兵战车被击中起火,好在里面的步兵已经下车,躲到了建筑物后面。
树林里的一辆乌军步兵战车用机炮向直升机射击,卡-52做机动规避,躲开了乌军的攻击。乌军的后续部队已经源源不断地赶来。俄军的卡-52和米-24悉数起飞,盘旋在机场上空用机枪和机炮向乌军扫射。
强大的空中火力阻挡了乌军的进攻,迫使乌军退到边上的森林里和建筑物内躲藏。俄军的直升机也畏惧乌军的毒刺防空导弹,不敢追上去剿杀,加上弹药有限,短时间内得不到补给,便又飞回机场内,把直升机隐蔽起来。
乌军被击毁了三辆步兵战车,一时间,步兵战车不敢继续向机场推进,只靠步兵蛙跳式潜到了航站楼下,双方用枪械交火。俄军尽管只有二百多人,但都是军中精锐,利用机场的建筑物进行顽强抵抗,拉锯战打了三个多小时,一直持续到中午。
当俄军稍作休息,密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乌克兰的第45特种作战旅赶到增援,这个机场关乎首都的安危,乌方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回。迫击炮从机场外围向航站楼发射,炮弹从房顶落下,炸得瓦砾横飞。
面对近2000乌军的围攻,俄军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剩下的十多架直升机再次起飞,30MM机炮和火箭炮从空中向乌军倾泄,运兵车和装甲车接连打爆,压制乌军寸步难行。
而这时,潜伏在机场附近的萨姆11(山毛榉)防空导弹向俄军直升机发起攻击,一架米-24被击中起火,一头栽了下来,掉到地上发生猛烈的爆炸。
原本后续要赶来的伊尔76运输机根本没有降落条件,只得转道降落到了白俄罗斯。重型装备和援军无法到来,二百多名俄军不可能守得住机场。
五,没有赢家
下午时分,乌克兰从西部的军用机场强行起飞了一架米-29固定翼战机,尽管从凌晨开始,俄罗斯的空中和火箭军不断地对乌克兰境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机场、雷达站、指挥所一天之内摧毁了数百处之多,但依然还有不少机场和战机没有遭到摧毁。
米-29虽然是一款服役了三十多年的老飞机,但对付俄军的直升机却绰绰有余。米-29装备了一门30毫米口径的机炮,携带350发30×165毫米高爆燃烧弹和穿甲曳光弹,总计达2000发。还可以携带多枚重达500千克的航空炸弹,以及空对空导弹和火箭弹。
米-29的到来使俄军感受到了致命的压迫感,俄军一架米-24直升机向米-29发射了一枚短距空空导弹。米-29立刻拉升,做了侧翻机动,避开了导弹的攻击。飞入云层中掉转机头,从上而下向米-24发射机炮,如此快的速度让米-24来不及躲避,瞬间中弹起火,坠毁在树林里。
一架卡-52向米-29发射了一枚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攻击地面目标或低空低速目标尚可,要它来攻击高空高速的飞行目标,就有点鞭长莫及了。
乌军把山毛榉防空导弹悄悄地靠近机场,向卡-52发起偷袭,一架卡-52中弹,飞行员来不及开启弹射座椅,坠落地面,被火海吞噬。剩余的直升机不敢再恋战,纷纷向北边撤走。
机场只剩下一百多名空降兵在苦苦坚守,等待救援。傍晚时分,乌军在装甲车和步兵战车的掩护下向机场发起总攻。密集的火力使俄军撤出了机场,趁着夜色潜入到机场附近的森林里躲藏。俄军的装甲集群和救援部队快速南下,轻快的伞兵战车穿过空虚的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区,逼近了基辅。
25日清晨,俄军的救援部队赶到了安东诺夫机场与空降兵会师,在空中的支援下重新夺回了机场。200多架直升机盘旋在基辅的周围,对重要目标进行了打击。
为了防止俄罗斯的大型运输机空降安东诺夫机场,乌克兰军队把BM-27(飓风)火箭炮调到机场附近,对机场进行了火力覆盖。这种220毫米16管自行火箭炮一次齐射,便可以毁伤15000平米的目标,能发射布雷弹、子母弹、燃烧弹和高爆弹,强大的火力使安东诺夫机场陷入一片火海。俄军停放在机场的步兵战车悉数炸毁,机库内停放的那架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安-225也毁于一旦,再也无法修复。
就在去年,这架起飞重量达640吨的庞然大物还飞奔于世界各地运送防疫物资,作为人类的工业杰作,它安全飞行数十年,而这一次却没有逃脱人为毁灭的命运。
俄军的精确制导炸弹炸毁了乌军的飓风火箭炮阵地,安东诺夫机场重新控制在手里,但跑道被毁,短时间内无法降落大型运输机。
俄军的地面装甲集群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乌军化整为零,以独立小分队的游击战形式分布在各个要点,伏击俄军,许多T-72坦克和步兵战车被“标枪”反坦克导弹打爆,补给线也不断被乌军袭扰,大大减缓了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
俄军精心策划的闪电战计划落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