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团扇的方法

老师 0 108

制作团扇的方法,第1张

制作团扇的方法
导读:制作团扇的方法如下:材料:一次性竹筷、速干胶、水彩纸、水彩绘画工具、打孔器、剪刀、缎带。1、勾画形状,用铅笔在水彩纸上画出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形的两边各画一个对称的耳朵。有绘画功底的朋友肯定构图没问题,不会的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绘制。2、找参考

制作团扇的方法如下:

材料:一次性竹筷、速干胶、水彩纸、水彩绘画工具、打孔器、剪刀、缎带。

1、勾画形状,用铅笔在水彩纸上画出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形的两边各画一个对称的耳朵。有绘画功底的朋友肯定构图没问题,不会的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绘制。

2、找参考图临墓,找参考图来临墓,必定要是中国元素的画作,这样作参考风格才会明显。开始的用铅笔来描绘形状,画出基本型就可以了。

3、用水彩绘画,勾出大致形状后,就可以用水彩来绘制和填充了,颜色尽量的清淡点,这样才会清新一些,不需要太厚重。

4、制作手柄,拿出一对筷子,从底部对其标记对其的位置,然后将标记的位置相互粘合,然后制成手柄。

5、制作扇面,上面的绘画其实是没有完成的,需要那黑色凝胶笔画出花朵的细节,比如茎、叶等等。绘制完就可以按之前的画的线剪成半圆形,就做成了扇面。

6、制作扇子,之后就可以将筷子插入到扇面的中间了,在扇面中间打两个孔,然后从底部开始用红色缎带缠绕着筷子。

7、装饰缎带,红色的缎带一直缠绕,直到整个竹筷子都缠的饱满就可以了,完成后打个漂亮的蝴蝶结就完事儿了。夏日吸睛的中式团扇就完成了。

团扇的种类

1、刺绣团扇:

这种团扇以丝绸或棉麻等为面料,上面刺绣有各种花卉、动物、人物等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2、书画团扇:

这种团扇以纸或绫绢为面料,上面有书法家或画家的题字绘画,风格独特、艺术价值高。

3、缂丝团扇:

缂丝是一种织锦技术,这种团扇以丝织物为主面料,上面织有各种花卉、动物、人物等图案,细腻精美、工艺精湛。

4、玉石镶嵌团扇:

这种团扇以玉石为面料,上面镶嵌有各种花卉、动物、人物等图案,色彩斑斓、华丽高贵。

5、多层团扇:

这种团扇由几层薄纱或纸组成,每层都有不同的图案和色彩,轻盈飘逸、层次分明。

祖父启蒙始与书画结缘

卢子枢成为莞邑颇有影响的画家,与其家庭氛围有着极大的关系。卢子枢在其三岁时失怙,八岁又丧母,因此便由祖父代为抚养。祖父卢介眉是乡中塾师兼中医师,在国画上也有一定的造诣,目前仍有其四幅净墨山水斗方存世。由此,祖父卢介眉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孩童时的卢子枢的启蒙老师,教他读书识字,写写画画,培养了他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此后,卢子枢也开始涉猎《芥子园画谱》、《桐荫论画》、《画学心印》等相关书籍,爱不释手。祖父病逝后,卢子枢又由伯父卢勉斋抚育。伯父卢勉斋是清末秀才,也是非常喜爱国画。后来卢勉斋到广州定居供职,便将卢子枢带到省城报考广东省立高等师范学校,卢子枢也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就读期间接受系统美学教育

卢子枢就读广东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期间,由于对美术特别有兴趣,因而也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美学教育。其间他接受的中西美学教育,对他以后的画学兴趣与取向,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有从日本留学回来,担任高师美术教师的水彩画家陈丘山先生的具体指导外,国画老师胡仁阶先生对卢子枢的影响也很大,因而卢子枢在毕业后,很快便放弃在西画上的发展,而全心全意投身国画艺术。

在师范学校毕业时,国画老师胡仁阶先生赠他一幅团扇画。1922年卢子枢在此团扇画背面绘画一幅并题跋。三十八年后,他六十岁时再次观看这幅保存了数十年的团扇画后,心有所感,再次题跋云:“此画为余廿二岁所作,距今庚子已历三十八年矣,笔墨樨弱如小儿涂鸦,仅得形式,然亦可见作画早中晚年变化之过程,知一艺之成殊非易易也。庚子(1960)八月卢子枢并记,时年六十。”从《不蠹斋友人书札》来看,胡仁阶先生在此后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里,还在书画交流、收藏鉴赏方面,经常与卢子枢切磋共赏。

同好交游始有“卢画”之称

卢子枢刚从广东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时,恰逢广东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举办。初出茅庐的卢子枢有作品国画一幅被选入参展,借此机缘也结识了高剑父、林直勉、余绍宋、潘和、邓尔雅、赵浩公、冯钢百、胡根天、卢振寰等书画家。

1923年,广州成立了一个规模大、影响深远的艺术社团———“癸亥合作画社”,以研究国画振兴美术为宗旨,卢子枢成为该画社的创始人之一。到1925年时,“癸亥合作画社”扩展成为“国画研究会”。广东省政府编制民国十五年年鉴时,国画研究会上报的编鉴材料中,所附之会员名单已达182人。

郑春霆先生在《岭南近代画人传略》中,对卢子枢在此期间与书画界同好的交游有过这样的描述:“课余辄以文艺之事,就教长者,如词人陈述叙,诗人黄晦闻、画人潘至中等,均奖掖备至。至所交游者,胥为一时之彦,老宿如汪憬吾、商衍鎏,其余蔡寒琼、王秋斋、容希白、佟绍弼、谢次陶、胡伯孝、莫培远,而常与文物清谈者、如林直勉、黄子静、何冠伍、徐信符、马武仲、马宾甫、冯康侯、潘熙等,均乐友之,尤以熊润桐为莫逆之交,有‘熊诗卢画’之誉。”

事实上,当时在岭南地区还有“广东二卢”之说,即以南派为宗师的卢子枢和以北派为宗师的卢振寰,一南一北,风格各异。后来,又有“东官三家书画”之誉,指的就是三位莞籍书画名家邓尔雅、林直勉、卢子枢。

樵山作画以自然为师

1937年时日寇侵华轰炸广州,卢子枢也因之随任教的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迁往西樵简村。位于南海市西南部的西樵山,风景秀丽,气象万千,既有闻名的樵山七十二峰,也有高峡出平湖的天池奇观,历来留下不少名儒雅士的墨迹。专攻山水画的卢子枢显然也不会空入宝山而不得,他在当地同好卢凤奇、梁秀南两位先生的陪伴下,利用课余时间,游遍西樵数十处景点,对盛传的山中名胜古迹,寻历殆尽。这段时间的游历,也让他以精到的笔墨技巧创作出《西樵揽胜》长卷、《西樵揽胜册》,及一批以西樵古迹、名山胜景为主题的画作。

樵山作画也被称为是卢子枢青年时代艺术生涯一个重要转折。当时的广州收藏家马宾甫在1938年端午给卢子枢的书信中就这样表示,“公曾到樵山绝顶,迩来作画必得山川之助,能赠我一小张否?前过研山寓斋,见近作已得樵峰胜处,笔法顿改,可知吾公襟怀矣”。

在随后的人生中,卢子枢也曾多次前往祖国各地采风,他本人也对山水游历感受颇深,留下了这么一段话,“余饱览山川……此外山水园林,如富春山阴之胜,钱塘观潮之奇,会稽禹王庙、兰亭、东湖、陆游、沈周、徐渭(青藤书屋)、杭州西湖各名胜古迹,苏州虎丘、沦浪亭、师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以及近人鲁迅先生故居,杭州黄宾虹、吴昌硕大师纪念室,等等。俯仰景物,疏瀹精神,收海内奇观于一旦,为旧时书画家所梦想而不易一时遍履其地者,居然历览无余,真生逢今日之幸事也”。

手绘团扇

夏天了,想要一把国画团扇。有了想法,就要去实现。

于是,在某网购了几把素色团扇,想自己画。

扇子回来之后,搁置了一段时间,原因是自己忽然胆怯了,怕没画好,反倒污了扇子。

昨天,心血来潮,就开始画了百合扇图,一看效果还可以,还能看过眼。

今日,接着又画了两把扇。从而有了点小心得。

觉得扇图宜工笔画,这样看起来逼真且清雅。如苏绣、蜀绣。

画工笔画需要在扇面上,打画稿,用细笔淡墨将画稿一丝不苟地画上去。有时候,笔力稍重了一些,墨就洇色了。

底稿打好了,上色就容易了,但依然马虎不得,用水要少些。若多了,色彩愈越出线条,容易污染了其它地方。

工笔画,感觉像人的自律,越自律越自由。

若画写意画,扇面倒显的不是很美观,有些乌糟糟的。画写意不用打底稿,随心所欲地画。越是随心所欲,反而不怎么随心所欲,要步步为营,处处留心,生怕一个随心,手一抖,笔一颤,便毁了一幅画。

若境界到不达高旷灵逸,只是胡乱画而已,谈不上有动人的美感。

写意画看似自由,其实一点都不自由,没有条框的限制,容易走错路,貌似一失足,千古恨的样子。

工笔画与写意画,细思极恐地想来,犹如人的一生的格局与规划。

若不谋划人生,只能像散沙一样,没有形,没有追求。若能明白人生万变不离谋划的宗旨,就如水一样,看似无形,却有形。不管盛在什么样的装置里,都是有形的。

从绘画团扇,想到人生,这也算是人所悟的一点小收获吧。

一、团扇花鸟画对后世的影响

在宋代小幅花鸟画的影响下,元代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折枝花夲创作达到高峰,宋朝团扇画繁盛的原因分析并在以后的明清乃至近代这种习惯仍延续不绝。由于折枝花鸟画是以局部特写的构图形式出现的,不言而喻最适合团扇这种载体了,明清时期,花鸟画创作中的折枝花夲成为一个重要的门类,有将画花奔说成画折枝。折枝花奔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已经作为一种美学形态贯穿于整个花鸟画史的发展历程中,成为一种审美的典范。

二、团扇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

宋人团扇山水画小品以其笔墨的趣味性和审美的诗意化与宋代诗词中的意境追求完全一致,这一点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虽然以诗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却要从宋代算起。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的同时并举,使后者没有流于庸俗和呆板,使前者没有流于空疏和抽象。相反,从形似中求神似,由有限中出无限,与诗文发展趋势相同,日益成为整个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和特色。

宋代团扇山水画构图强调平远,也直接影响元代山水画在尺幅上的变化。元代山水画的画幅明显偏小,元四家作品没有北宋范宽、郭溪山水那种雄伟气势。这也是元代文人画兴起,追求平远,淡远的结果。明清以后,团扇成了一系列模式化的笔墨训练和抒发画家情感的载体,团扇绘画也成为艺术家们把玩笔墨的惯用形式。这种形式在明清尤其突出,无论晚晴册页,还是清代册页都延续这种套路。另外,送人团扇山水画小品主要是以水墨基础上的浅设色。南宋团扇山水画小品在后世小幅山水画的构图,笔墨状物等方面影响巨大。

三、团扇人物风俗画对后世的影响

随着绘画艺术的本身规律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以及封建文人士大夫文化修养的提高,绘画不仅是政治与宗教以“载道”的工具,而且逐渐成为精神享受的高级艺术品,文人士大夫在茶社饭后鉴藏书画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绘画功能的演变是人物画纯艺术画的基础,由此宋代人物画不可避免地朝纯艺术化发展。

南宋宋元以后,壁画作者,绝为少见,自是已还,壁画几不为画人所习,而没落于漆工之手中。这种变化利弊兼有,好的方面是社会风俗、百姓生活入画,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绘画艺术与世俗生活联系密切了,且对社会生活真实的反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宋代团扇人物画遗韵所及,元、明、清以降,至今仍回响不绝。历数各代领一时风骚的代表画家,没有涉猎团扇画创作的,鲜有其人,这也更为宋代团扇画的艺术成就增加了评估的砝码。

端午节画团扇的意义是一扇解千愁

扩展知识

什么是团扇

圆形或近似圆形,柄不长,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在中国商代的记载以及古埃及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最古老的团扇,商代的团扇以羽毛制成。在日本室町时代末期,团扇由竹子和纸制成。中国团扇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图。

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团扇的历史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儒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

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杆、蒲草等也能编强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善改进已发展成为几百种的扇子家族,战国秦汉时期,一种半规形"便面"其形似单扇门,故又称"户扇"单门扇可遮面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细竹篾编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

《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扇子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

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

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七种宝物镶嵌于画扇上,璀璨如同明月的光华。

女子和情郎在暑热天气时执此扇子去暑,那段时光是他们俩共同难忘的记忆。

林里青绿色竹子可以用来制作白色团扇。

巧手的男子摆弄竹子,制作团扇,微风拂过很是雅致。

一把有一把团扇,拿在手中可以遮面。

神态憔悴时可用团扇掩面,与情郎相遇时,腼腆之态可用团扇遮掩。

1描写团扇的诗句

《团扇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约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玉郎手。因风访方便。

《团扇歌》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萧衍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惠白团扇》

年代: 宋 作者: 张埴

藤经剡雪通姿哲,筠度湘秋刮骨清。

两洁不容尘有污,一圆还与世无争。

生来肖貌难为遁,老去挥毫岂足名。

林下好风差自快,忍歌桃叶若为情。

2关于团扇的诗句

1、《怨歌行》——汉班婕妤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2、《团扇歌》——东晋桃叶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

3、《白羽扇》——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4、《扇 》——唐李峤 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

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

5、《扇》——唐陆畅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6、《扇上画牡丹 》——唐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7、《扇 》——唐司空图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8、咏破扇 ——唐唐怡 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9、《 悲纨扇》——唐韦应物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10、《古扇 》——唐项斯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

千年萧瑟关人事,莫语当时掩泪归。11、《咏扇 》——唐徐夤 ------注 :夤,寅声,恭敬之意。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

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

12、《咏破扇 》——唐杨凌粉落空床弃,尘生故箧留。先来无一半,情断不胜愁。

13、《杨主簿日本扇》——苏辙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14、《高丽扇》——华镇排筠贴楮缀南金,舒卷乘时巧思深。

何必月团裁尺素?自多清爽涤烦襟。挥来振鹭全开羽,叠去栟榈未展心。

利用已宜勤赏重,更堪精制出鸡林。15、《南湖集》卷下《倭扇》——贡性之外番巧艺夺天工,笔底丹青智莫穷。

好似越裳供翡翠,也从中国被仁风。16、《渊颖集》卷二《东夷倭人小摺叠画扇子歌》——吴莱东夷小扇来东溟,粉笺摺叠类凤翎。

微飙出入挥不停,素绘巧艳含光荧。银泥蚌泪移杳冥,锦屏罨画散红青。

皓月半割蟾蜍灵,紫云暗茏鲛鱼腥。徐市子孙附飞舲,奝然家世杂焚经。

文身戴弁旧仪形,对马绝景两浮萍。殊方异物须陈廷,富贾巨舶窥天星。

祝融嘘火时所订,岛滨卖箑送清泠。白龙浸皮暑欲醒,玉阶涵水夜扑萤。

蓬莱仙人降辎軿,扶桑茧丝结彩綎。祖洲芝草酿绿醽,穹龟巨鼋动遭刑。

海神惜宝轰雷电,鄙夫卧病临虚扃。蒲葵百柄称使令,冰浆蔗液但满瓶。

石榻被发气自宁,新罗一念终飘零,凃修雉尾吾何铭。17、《蝶恋花·聚骨扇》——金章宗 完颜璟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 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

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18、《生查子·咏摺叠扇》——宋·朱翌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

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

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19、《蝶恋花·聚骨扇》——完颜璟“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 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

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20、《北双调·清江引》——明·瞿佑“双环结成连理枝,舒卷随人意。

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

21、《咏摺叠扇》——明·瞿佑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即舒卷岂寻常。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傍;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

22、《折扇赋》——明·杨循吉“于时则有祛灾雅制,却暑芳姿,昔日之班姬所咏,往年之逸少曾持,敛之不盈于把,圆也有中乎规,出袂而轻飏自动,拂膺而凉思允宜。观其皓茧裁容、素藤张面,洒金星以作饰,削牙钉而为键,紫檀戢戢而板吻无痕,玄珠圆圆而蒂垂如旋。”

23、《咏撒扇》——明宣宗 “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扫却人间炎暑,招回人间清凉。”

3关于团扇的诗词有哪些

1、《题刘松年画团扇二首》

宋·宋高宗

3+

南山晴翠入波光,一派溪声绕路长。最爱早春沙岸暖,东风轻浪拍鸳鸯。

2、《团扇歌》

南北朝·沈约

2+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动摇玉郎手。因风访方便。

3、《次韵陈正之团扇画一鱼二首》

宋·方回

2+

莫想银丝脍,冰盘一醉吞。好为玉带佩,朝谒九重门。

4、《题画云山团扇》

宋·张镃

2+

若个大圆镜,处处山河影。谁谓懒拙翁,而能作斯景。繄予说是语,未免。

5、《调笑令·团扇》

唐·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

6、《相和歌辞·团扇郎》

唐·张祜

白团扇,今来此去捐。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

7、《相和歌辞·团扇郎》

唐·刘禹锡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

8、《蝶恋花·团扇题诗春又晚》

宋·刘翰

团扇题诗春又晚。小梦惊残,碧草池塘满。一曲银钩帘半卷。绿窗睡足莺。

9、《诉衷情·补成团扇绣残工》

宋·王苍

补成团扇绣残工。并蒂瑞芙蓉。花心欲就针折,赬玉唾残茸。寻断绪,怨。

10、《虞美人·秋阴团扇如人老》

宋·刘辰翁

秋阴团扇如人老。渐近中秋好。 新凉还忆小楼边。自在一窗明月、傍。

11、《团扇歌》

南北朝·萧衍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12、《团扇歌》

元·杨维桢

团扇复团扇,秋风不相见。隐显各有时,阳阿舞双燕。

13、《团扇歌》

宋·曹勋

白露团玉阶,秋风动罗幕。御幸各有宜,非为君恩薄。

14、《团扇》

宋·苏泂

团扇光阴有一年,楚骚心事忽凄然。风高碧落无穷雁,日暮青山欲断蝉。

15、《戏题团扇自写山水》

宋·薛似宗

拂将团扇点江春,难与班姬咏并珍。非为墨池云雾好,自来不以笔干人。

16、《惠白团扇》

宋·张埴

藤经剡雪通姿哲,筠度湘秋刮骨清。两洁不容尘有污,一圆还与世无争。

17、《团扇歌》

宋·赵文

私夜必见污,葛屦必遭践。生世不为男,托身况微贱。悲痛只在心,憔悴。

18、《团扇郎》

明·沈野

皎皎合欢扇,郎持赠所欢。本欲图亲近,翻掩桃花颜。

19、《团扇仕女》

明·姚纶

浓黛消香淡两蛾,花阴试步学凌波。专房自倚倾城色,不怕凉风到扇罗。

4和团扇有关的诗句

怨歌行(团扇)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唐李峤

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

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

唐陆畅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

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画牡丹

唐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唐司空图

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

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咏破扇

唐唐怡

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

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悲纨扇

唐韦应物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

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

5关于“团扇”的诗词有哪些

1、《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2、《采桑子·高吟烂醉淮西月》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高吟烂醉淮西月,

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

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

自写银钩。

散尽离愁,

携得清风出画楼。

3、《更漏子·柳间眠》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柳间眠,花里醉,

不惜绣裙铺地。

钗燕重,鬓蝉轻,

一双梅子青。

粉笺书,罗袖泪,

还有可怜新意。

遮闷绿,掩羞红,

晚来团扇风。

4、《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团扇初随碧簟收,

画檐归燕尚迟留。

靥朱眉翠喜清秋。

风意未应迷狭路,

灯痕犹自记高楼。

露花烟叶与人愁。

5、《诉衷情·渚莲霜晓坠残红》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渚莲霜晓坠残红,

依约旧秋同。

玉人团扇恩浅,

一意恨西风。

云去住,月朦胧,夜寒浓。

此时还是,泪墨书成,

未有归鸿。

6关于团扇的诗句

1、《怨歌行》——汉班婕妤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2、《团扇歌》——东晋桃叶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

3、《白羽扇》——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4、《扇 》——唐李峤 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

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

5、《扇》——唐陆畅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6、《扇上画牡丹 》——唐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7、《扇 》——唐司空图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8、咏破扇 ——唐唐怡 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9、《 悲纨扇》——唐韦应物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10、《古扇 》——唐项斯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

千年萧瑟关人事,莫语当时掩泪归。11、《咏扇 》——唐徐夤 ------注 :夤,寅声,恭敬之意。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

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

12、《咏破扇 》——唐杨凌粉落空床弃,尘生故箧留。先来无一半,情断不胜愁。

13、《杨主簿日本扇》——苏辙 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从?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14、《高丽扇》——华镇排筠贴楮缀南金,舒卷乘时巧思深。

何必月团裁尺素?自多清爽涤烦襟。挥来振鹭全开羽,叠去栟榈未展心。

利用已宜勤赏重,更堪精制出鸡林。15、《南湖集》卷下《倭扇》——贡性之外番巧艺夺天工,笔底丹青智莫穷。

好似越裳供翡翠,也从中国被仁风。16、《渊颖集》卷二《东夷倭人小摺叠画扇子歌》——吴莱东夷小扇来东溟,粉笺摺叠类凤翎。

微飙出入挥不停,素绘巧艳含光荧。银泥蚌泪移杳冥,锦屏罨画散红青。

皓月半割蟾蜍灵,紫云暗茏鲛鱼腥。徐市子孙附飞舲,奝然家世杂焚经。

文身戴弁旧仪形,对马绝景两浮萍。殊方异物须陈廷,富贾巨舶窥天星。

祝融嘘火时所订,岛滨卖箑送清泠。白龙浸皮暑欲醒,玉阶涵水夜扑萤。

蓬莱仙人降辎軿,扶桑茧丝结彩綎。祖洲芝草酿绿醽,穹龟巨鼋动遭刑。

海神惜宝轰雷电,鄙夫卧病临虚扃。蒲葵百柄称使令,冰浆蔗液但满瓶。

石榻被发气自宁,新罗一念终飘零,凃修雉尾吾何铭。17、《蝶恋花·聚骨扇》——金章宗 完颜璟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 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

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18、《生查子·咏摺叠扇》——宋·朱翌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

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

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19、《蝶恋花·聚骨扇》——完颜璟“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 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

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20、《北双调·清江引》——明·瞿佑“双环结成连理枝,舒卷随人意。

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

21、《咏摺叠扇》——明·瞿佑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即舒卷岂寻常。金环并束龙腰细,玉栅齐编凤翅长,偏称游人携袖里,不劳侍女执花傍;宫罗旧赐休相妒,还汝团圆共夜凉。”

22、《折扇赋》——明·杨循吉“于时则有祛灾雅制,却暑芳姿,昔日之班姬所咏,往年之逸少曾持,敛之不盈于把,圆也有中乎规,出袂而轻飏自动,拂膺而凉思允宜。观其皓茧裁容、素藤张面,洒金星以作饰,削牙钉而为键,紫檀戢戢而板吻无痕,玄珠圆圆而蒂垂如旋。”

23、《咏撒扇》——明宣宗 “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扫却人间炎暑,招回人间清凉。”

7关于团扇有哪些著名的诗词作品

一、梁武帝曾作《团扇歌》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美丽少女轻摇弱腕,清风随着她柔和的动作徐徐而来。少女身上的香气更随风而散,让人心神翩翩。大多人的团扇诗,都与梁武帝相似,描绘出一种脂香粉腻、艳冶娇媚的女性美。

二、唐代诗人杜牧写有一首诗《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诗中说的是罗布团扇,在唐代人们就在使用了。

三、刘禹锡《团扇歌》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四、苏轼在《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词中描绘的美人与团扇“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虽也自是以为柔美的女子形象,却并无一身脂粉香气,只有高洁的气息,让人心生敬重与爱慕;

五、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秋风纨扇图》“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说的也是团扇。

8要关于扇子的诗词歌赋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唐李峤

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

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

唐陆畅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

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画牡丹

唐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唐司空图

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

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咏破扇

唐唐怡

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

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悲纨扇

唐韦应物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

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

古扇

唐项斯

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

千年萧瑟关人事,莫语当时掩泪归。

咏扇

唐徐夤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

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

曾伴一樽临小槛,几遮残日过回廊。

汉宫如有秋风起,谁信班姬泪数行。

咏破扇

唐杨凌

粉落空床弃,尘生故箧留。

先来无一半,情断不胜愁。

代秋扇词

唐郑谷

露入庭芜恨已深,热时天下是知音。

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宵便负心。

一片山溪从蠹损,数行文字任尘侵。

绿槐阴合清和后,不会何颜又见寻。

9和团扇有关的诗句

怨歌行(团扇) 班婕妤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白羽扇唐白居易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扇唐李峤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

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

扇唐陆畅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画牡丹唐罗隐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扇唐司空图珍重逢秋莫弃捐,依依只仰故人怜。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咏破扇唐唐怡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悲纨扇唐韦应物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颦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