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有个把刚出生的孩子,送给了别人抚养,但是没有收钱,这样还算是犯法吗

孩子 0 72

我们这里有个把刚出生的孩子,送给了别人抚养,但是没有收钱,这样还算是犯法吗,第1张

我们这里有个把刚出生的孩子,送给了别人抚养,但是没有收钱,这样还算是犯法吗
导读:不算犯法,自愿把孩子送人犯不犯法,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若直接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论处。应当通过审查将子女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有无收取钱财及收取钱财的多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及有无抚养能力

不算犯法,自愿把孩子送人犯不犯法,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若直接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论处。应当通过审查将子女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有无收取钱财及收取钱财的多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及有无抚养能力等事实,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

法律分析

以营利为目的的收养,有拐卖儿童的嫌疑,若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出卖子女的,明知对方不具有抚养目的,或者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为收取钱财将子女送人的,为收取明显不属于营养费、感谢费的巨额钱财将子女送人的,其余足以反映行为人具有非法获利目的的送养行为的,可以认定属于出卖亲生子女,应当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不是出于非法获利目的,而是迫于生活困难,或者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私自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给别人抚养,包括收取少量营养费、感谢费的,属于民间送养行为,不能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对私自送养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具有其余恶劣情节,符合遗弃罪特征的,可以遗弃罪论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三类情况方可被收养,同时严禁买卖儿童或者借收养名义买卖儿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第一千零九十三条 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我支持子女支付带孙费。从伦理角度来看,祖父母对孙子女的照顾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也有一定的道德义务,因此应该支付“带孙费”。

一、首先,现在绝大多数老年人带孙都是无偿服务,不但要花体力精力,还要投入很多感情,当然我们都心甘情愿投入感情,但老人帮忙带人就是我们的义务吗?支付带孙费,付不付是子女的事,收不收才是我们的事,不能因为父母可能不会收,你就干脆不付了。

老人心甘情愿、不计报酬地帮忙带孙辈,是对晚辈的帮衬,也是对子女经济、情感上的支持,但并不是法定义务。

二、其次,许多老年人由于传统思想的原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会帮助子女带孩子,以减轻子女的压力。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这绝非是老人的义务所在。子女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不能掩盖,更不能逃避。。

长此以往,带孙这件事就变成老人的事了,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例子,老人帮忙带孙拿不到带孙费,反而因为不带孙要付钱给年轻人,等于是我出钱请人来帮我带。我身边有很多老人说,子女给了钱我们不会要,我觉得这是老人自己没分清主次。

三、我们家的观点是,老人付出了劳动,应该被尊重,尊重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感激、感恩,另一方面就是经济上的。

如果觉得亲人之间不需要这么计较,那么子女可以从很多地方去感激老人,比如逢年过节、过生日、父亲节、母亲节这些日子里送礼物、打红包,或者用手机帮老人支付水电气费这些生活费,也可以每周从超市买好一周大概会吃的菜、日用品,为老人尽可能地支付一部分他们要花费的开销,我们家就是这样操作的。

所以支付带孙费,我觉得没必要每月像请外人一样支付薪水,但我们可以换很多种形式来感谢老人的付出,年轻人必须要清楚帮忙带孩子不是老人的义务,有老人带孙是我们的福分。

四、最后,抚养未成年子女系为人父母的法定义务,只有当父母均已死亡或无力抚养时,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才有义务抚养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缺位不仅是对老人的为难,也是对孩子的伤害。年轻父母应更多地为孩子和老人考虑,担起家庭的责任,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还老人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

结论:综上所述,家庭成员之间应多相互体谅、帮助。老人带孙确实非常辛苦,其付出的劳动值得并且应当被尊重和肯定。年轻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也请多给老人一份尊重,时常感恩、时常关怀。

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加上有了娃以后支出加大,很多父母想要亲力亲为的育儿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让老人帮忙带娃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但老人带娃这件事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帮带娃就不给养老;还有人认为父母帮忙带娃是恩情,儿女不仅要感激,还应该按月给他们发放工资。老人带娃也不容易,年轻父母要懂得感激

对付出劳动的人提出报酬在社会上是规则,即使在家庭中有亲情加持,也不能例外。

带孩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老人为了帮助儿女带孩子,晚年背井离乡,不仅打破了自己熟悉了几十年的生活圈,还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家里。

虽然在我们的眼里城市的生活条件和设施比老家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却忽视了突然间的习惯改变会带来不舒适感,并且还要在迅速适应新家庭情况下肩负着带娃的责任。老人带孩子为什么要给钱?

1、她们真的不容易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老人是没有义务给儿女带孩子的。

但现实中她们大部分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或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能硬着头皮来给他们带娃。

而且带孩子真的是一份体力活,耗费体力不说,孩子一旦有啥头疼脑热、磕磕碰碰的,还要承担连带的责任。

2、给钱是肯定老人的价值

如果不考虑任何感情,相信没有人会选择帮儿女带娃的工作,因为他们在这上面耗费的精力,换成任何一份工作都会得到更高的报酬。

所以向带娃的老人支付报酬,也会让他们更加认可自己的选择。且老人给我们带孩子所产生的价值,远远高于这点钱,如果我们连钱都不舍得给,那还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呢?

老人带娃也需要仪式感,我们要珍惜愿意舍弃自己的时间,给我们带娃的老人。

最后还要提个醒,帮忙不是推卸责任,父母们下班后也别忘了陪陪孩子,让累了一天的老人好好休息。

前两天,一位朋友找我诉苦,她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自己也想能在家安心生养孩子,做全职妈妈。但是车贷房贷,以及生完孩子后各种奶粉纸尿裤处处都要花钱,没办法肯定是要上班的。

左右思考下,还是给婆婆打了电话,婆婆满口答应来帮忙带孩子,但也同时也暗示朋友是不是能给点“辛苦费”。因为到城里带孩子的话,自己之前每个月2000不等的零售收入就断了。这些都是她用来养老的钱,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她担心养老没有保障。

朋友说,婆婆的话的确有些道理,但是还是很郁闷啊,本来和老公两个人现在的收入刨去各项开销,已经所剩无几了,这种情况下,婆婆还要拿辛苦费,真心觉得有点受伤。

说到这里,纽妈突然想到之前微博上关于请婆婆来帮忙带孩子,到底要不要给“辛苦费”?的话题讨论,共有3210名参加了中国新闻网还发起的投票:

绝大多数网友还是觉得应该给辛苦帮忙带娃的父母们一些“辛苦费”的(这里的辛苦费不是日常开销的钱,而是额外给父母“发的工资”):

@wikky:请保姆都不止这点钱好吧!生孩子是你们自己,凭什么让家里老人跟着出钱又出力?再说了,你小时候问你妈要钱就理所应当,你妈跟你要钱就郁闷了?什么臭毛病!

@唐一凡:带大了儿子还要带大孙子?老人即便帮你带孩子也不是义务,给点“辛苦费”不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