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许愿了,如果满愿了,一定要还愿。 不是佛菩萨需要,而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去寺庙许愿,并非都是佛菩萨亲自满我们愿, 也有地方寺庙的里的大护法, 他们更希望本庙的香火旺盛,名气更大,度人更多。 所以,我们应该还愿,这也是护法的一种行为。 如果你
许愿了,如果满愿了,一定要还愿。
不是佛菩萨需要,而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去寺庙许愿,并非都是佛菩萨亲自满我们愿,
也有地方寺庙的里的大护法,
他们更希望本庙的香火旺盛,名气更大,度人更多。
所以,我们应该还愿,这也是护法的一种行为。
如果你满愿了,可以对其他人说,
增加对方对佛菩萨的信心,这也属于护法。
还愿最好是早些,表示你的诚意。
如果在寺庙举行法事的日子去还愿,也可以。
最好是烧香、拜佛,
你恭恭敬敬的烧香拜佛的举动,可以接引不信佛的众生。
磕头最少是三个。
佛菩萨不会加持我们的贪嗔痴的习气的,
所以我们许愿的时候,尽量不要求自己发财、升官之类,
而为老母亲疾病痊愈(尽孝心)、那位亲人度过灾难等等,
真心为了他人求的愿,往往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持,灵验得多。
许愿并不是跪佛像前磕几个头就算了,
而是自己身体力行的作些功德出来,
例如布施、放生、印经、诵经、念佛等等,
这样才能较快地满足你的愿望。
愿望满足了,还愿时心要诚,只要诚心诚意,佛和菩萨就会了解的。
碧霞元君全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老奶奶”。其诞生年代和身世自古说法不一,有凡女得道说、黄帝玉女说、华山玉女说等等。有史可考的,宋真宗封泰山时,于岱顶玉女池旁得玉女石像,即造神龛供奉其中,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创建昭真祠。祠于金代改为昭真观,明代称“灵佑宫”,近代称“碧霞祠”。元君庙在泰山上下有很多座,山顶的碧霞祠为主庙,山下的遥参亭、红门宫和灵应宫都是元君行宫。此外,泰山周围遍布很多小的元君庙。明清时,由于碧霞元君影响日益扩大,祀元君的庙宇也从泰山扩展到全国各地,每日里香火旺盛,对其的信仰遍及大半个中国。人们对碧霞元君尊崇倍至的原因有两条:首先,与元君的职司分不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碑》记载:“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由此可知,碧霞元君在民众的心理层面上简直是有求必应,无所不能。其次,碧霞元君作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的女神,更是让劳苦大众倍觉亲切,从而愈加信赖她,一跃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慈母、圣母。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碧霞元君的生日,香客多来此祭拜以示庆贺。
岱庙遥参亭内自明以来一直供奉碧霞元君,民间把遥参亭称为泰山第一行宫。现遥参亭正殿内仍奉祀碧霞元君,东西配殿分祀眼光娘娘及送子娘娘。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