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在三亿年,远比我们人类的历史要久远得多的蟑螂,现在被人们称为了“小强”,由于它的名声比较差,所以变成了人人喊打的一种生物,而且这种动物还特别肮脏,非常令人讨厌。但在一个人手中,“小强”却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和可利用之处,在这个
在地球上已经生存在三亿年,远比我们人类的历史要久远得多的蟑螂,现在被人们称为了“小强”,由于它的名声比较差,所以变成了人人喊打的一种生物,而且这种动物还特别肮脏,非常令人讨厌。
但在一个人手中,“小强”却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和可利用之处,在这个人的济南市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打了一场名誉翻身战,这个人还因此成为了一位大富豪。这个人就是今天要说的人物:李延荣。
灵机一动,闯入研究蟑螂的世界。
文章的主人公李延荣原来拥有着令人羡慕不已的工作:一家药企的管理者。偶然间发现了蟑螂的利用价值,从此闯入蟑螂的世界。
那一次,他无意中看到了一条关于介绍蟑螂的视频,视频说其实蟑螂具有很多优点,在环保、药用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利用潜能。
而恰好那时候李延荣所在的药企的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厨余垃圾,这些厨余垃圾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如果按照一般填埋法或者是焚烧法来处理这些垃圾的话,不仅不够环保,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这个时候李延荣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蟑螂是以垃圾为食物的,如果养殖一些蟑螂来专门处理这些垃圾,那既环保又能节省成本,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李延荣说干就干,但是这种做法是没有先例的,他也采取了审慎行事的做法,先在家里小规模养殖一些蟑螂,如果效果能让人满意的话,就加大投资,扩大养殖规模。
为了能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他甚至辞掉了公务员,打算在蟑螂研究这条路上走到底。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既然没有多少人涉足过这方面,那为什么不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研究蟑螂的“疯子”
李延荣一开始在家里面养蟑螂也是得到了家里人的同意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蟑螂越来越多,发出的气味也越来越大,李延荣就放弃了在家里做实验的想法,把研究基地转移到另外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潜心研究后,他发现这些爬虫的垃圾处理能力极强,甚至超出了他的意料,于是他觉得扩大规模的时机已到,便开始广纳贤才,四处张罗。
一开始,身边许多人都觉得他养蟑螂来消耗垃圾的想法是异想天开,因为毕竟蟑螂的体型太小了,好像根本就不能消耗多少垃圾。李延荣却没有理会他们的话,毕竟已经做过实验,看到过实际效果了,他也知道,让这些人闭嘴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
在他的工厂里,成千上万只蟑螂发挥了极强的繁殖能力和进食能力的特点,一段时间后,数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八亿多只。
每天小分量的垃圾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了,于是李延荣便增加了垃圾供给。这个时候那些一开始在说风凉话的人便彻底闭嘴了。
由于他的工厂在济南市非常特别,而且蟑螂的数量也极其庞大,达到了惊人的八亿多只,所以人送外号“蟑螂工厂”,也就是专门利用蟑螂来处理厨余垃圾的中心。他充分利用了蟑螂的垃圾处理能力,将环保走成了光明大道。
蟑螂强大的垃圾处理能力让李延荣大为欣喜,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因为虽然他在处理垃圾方面找到了发展门路,但是数量巨大的蟑螂群却让他犯了愁,于是他决定深度挖掘蟑螂的其他潜能。李延荣的蟑螂产业商业化之路就这样开始了,靠着他的创新思维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超乎常人的执行力他冲破层层巨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次他在查阅资料的时候读到了一篇论文,文章的主要内容说的是将蟑螂加工成粉以后具有很高的蛋白含量,如果将蟑螂粉给动物食用,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于是他说干就干,决定做一次试验,找到了一窝鸡,每天投喂蟑螂。
一段时间后,他养的这些鸡果然长得非常的健壮,比喂其他饲料还要魁梧许多。于是李延荣找到了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他的蟑螂粉蛋白含量比市面上普通动物蛋白加工品的蛋白含量还要高得多,他还因此拿到了许多发明创新专利。
他发现国内对于蛋白饲料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我国的蛋白粉饲料自给量又非常有限,于是他开始与这些需要蛋白饲料的产商联系,由于是国内自销,所以在价格上肯定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而且质量又不属于那些进口货,于是这些需求厂商都愿意与他开展业务往来,慢慢地,李延荣的蟑螂蛋白粉也在全国有了名气,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想要与他开展业务。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蟑螂具有活血利水,解毒疗疮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蟑螂体内富含粘糖氨酸,具有抗HBV活性和免疫活性的功能。李延荣于是也决定挖掘蟑螂的药用价值,开拓医药市场的蓝海。
而且他的企业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实现产研一体化,因为他的企业本身就养了许多蟑螂,而且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除了制成蛋白粉和提取药用成分,就连蟑螂的排泄物都成了李延荣的赚钱法宝。因为这些东西是非常好的天然肥料,可以广泛用于种植业。
这八亿多只蟑螂在他这里成了摇钱树,他在企业里搞了个循环经济,将厂房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养蟑螂,上层种花种菜,这样子下层的热量就可以传导到上层,满足蔬菜瓜果对温度的需求,这样子就具备了节约成本、扩大规模和产业集约的优点。
李延荣也是算过一笔账,每15吨餐厨垃圾产出1吨粗蛋白,全国每年产生6000万吨垃圾,那就是400万吨蛋白饲料。换算下来可是产值有600亿。
新想法+快行动=富裕
如今,李延荣和他的蟑螂中心里面的8亿只蟑螂已经在全国都出了名,许多报社都争相报道。李延荣的爱钻研、肯实干使他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商业蓝海。他的成功就在于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再加上强的行动力。
其实,人人都可以像李延荣这样。现在,国家正在提倡绿色新理念,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能够在环保方面有所创新,那也不失为一种发家致富的新方式。
曾经有一句话叫“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是为了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节约,毕竟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在一生中会产生非常多的垃圾,可这些垃圾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问题,可是在生活中常常说起垃圾,人们都会想起与垃圾一起为生的蟑螂了,这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无法逃脱的定律,似乎不管打扫得再赶紧,总是会有那么几只顽强的蟑螂存在着,但是就是这样让人十分厌恶的蟑螂,它本身是否也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呢?就有一位公务员是这样认为的,并且为了养蟑螂他还专门为此离职,还为其专门建造工厂养殖数量上亿只,如今名利双收。
人生只有在斗争中才有价值
人一生在世最大的追求便是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些价值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从产生财富价值开始,而如何产生财富就可以说是各凭手段了,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思维与能力,人们常常都是将已经出现的东西进行各种的加工售卖,以此去创造价值,但是总有一些人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李延荣就是这样一个富有思维而大胆的人。
李延荣在与蟑螂结缘之前,他曾经做过公务员,但是他这个人对生活非常的有激情,公务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份非常体面又安稳的工作,但是李延荣并不满足自己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他在公务员之后还专门从事过科研、销售的工作,甚至还干过废品回收,可以说经历非常丰富了,而且在过往的工作中也曾干得非常出色,曾经还做过一家医药公司的老总,他带着300多人的团队一起搞研发。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李延荣在思维上非常的开放,有很强的执行力。
几乎做什么都非常不错的李延荣,可以说生活幸福美满,在与蟑螂结缘之前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也算是小有成就,因此他的人生还是许多人比较羡慕的,而他与蟑螂的结缘也正是因为女儿看的一档节目,这档节目主要讲述的就是蟑螂的起源,与蟑螂在世界中庞大的群体以及他们强大的繁衍能力,就是这档节目让李延荣对“打不死的小强”蟑螂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蟑螂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要知道蟑螂常常就生活在厨房里面,可以说不管厨房卫生搞得多好,似乎总会存在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可是就是这样生存能力非常强的蟑螂,很多人看到蟑螂都是非常厌恶的,而李延荣看了节目之后对它的兴趣完全战胜了曾经对蟑螂的厌恶,他和女儿一起在家里抓起了蟑螂,经过一番奋斗抓到好几只蟑螂,然后用罐子装起来还放了家里的厨余垃圾,就为了验证节目中对蟑螂繁衍能力和处理能力,是否真的就那么厉害呢。
而后通过抓来的蟑螂,他们发现蟑螂生存真的非常的顽强,而且处理垃圾非常好,而刚好就是那一年地沟油事件影响非常的恶劣,李延荣自己正好开了一家餐厅,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厨余垃圾,因此为了更好的处理垃圾,很多餐厅老板都是非常头疼的,通过这次小规模的实验,在明确蟑螂垃圾处理的能力之后,李延荣就开始将精力放在了蟑螂处理这些垃圾上面了。
既然有这么多垃圾要处理,那么蟑螂就需要去养殖,而国内在养殖蟑螂这件事情上,几乎没有什么先例可以作为参考的,因此一切全靠自己慢慢的摸索,而随着岁蟑螂的深入研究与了解,在当时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情,那就是要专职养蟑螂。
蟑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繁衍最成功的一个昆虫类群。根据已有的化石显示蟑螂在地球上生活已经超过4亿年,可以说是地球上非常有资历的生物了,作为最早地球成员之一,他们有着非常强横的生存能力,不管严寒酷暑都可以完美地适应,从我们厨房不管春夏秋冬都会存在的事实,完全不夸张了,甚至有人做过实验将蟑螂的头摘下来,它还能生活9天,而死亡原因却是因为过度饥渴,这意味着即便失去了头,他们身体的机能并没有因此衰竭,而只是无法进食。
但蟑螂作为腐蚀动物,要养殖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非常大的味道,因此李延荣刚开始小规模养殖的时候还能在家里养养,但是随着他要专门养殖,蟑螂的增加导致家里的气味越来越大,家人本就对他离职的事情就不满,这样一来就更加的不开心,随后李延荣就将蟑螂转移到了外面,慢慢的李延荣对蟑螂养殖也越来越顺手,也蟑螂的养殖有了一定信心,反正蟑螂都要搬出来养,干脆一次性就建一个“工厂”,聘请了专门的员工来照顾这些蟑螂。
随着蟑螂规模的扩大,蟑螂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李延荣餐厅的垃圾慢慢也也供应不上垃圾的增长,蟑螂的增长速度可说是工人们亲眼见证过来的,刚开始工人根本都不敢相信这些蟑螂能够吃这么多,刚开始还只是一勺一勺地喂垃圾,到后来发展到一桶一桶的喂,可就是这样换成大桶大盆也满足不了蟑螂的胃口了,李延荣的蟑螂工厂也越来越正规了,甚至随着他的养殖,这样生态的处理厨余垃圾,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不仅能够帮助处理这些很难处理的垃圾,还能够因此获得补助,也就此让李延荣蟑螂养殖事业越来越红火,他养蟑螂的脚步也越来越坚定。
而随着蟑螂工厂的发展,虽然处理垃圾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但是蟑螂本身的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如果任其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此他也为此在寻找新的出路,随后在一次偶然间,他读到一篇专门研究蟑螂的文章, 文章说道蟑螂自身是含有非常高的蛋白质,如果喂养动物的话是非常有营养价值,而且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作为一个行动派,在读完这个报道之后,李延荣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将蟑螂拿去喂鸡,而喂养的结果也非常的好,这些鸡长得非常肥美,体型也比一般的鸡大很多。
通过这一次的实验,李延荣就将多余的蟑螂加工成为“蛋白粉饲料”,这种饲料本身的高营养价值,也获得了非常厂家的青睐和认可,也就此让李延荣在蟑螂的养殖上才算是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果,不仅是帮助国家将这些多余的厨余垃圾进行生态处理,还能将蟑螂变废为宝,成为了非常不错的动物饲料,最终实现名利双收。
结论 人生是一座富矿,有待于自身去开采
人生在于折腾,李延荣就很好地演绎了“折腾”这一词,蟑螂一直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东西,但是李延荣仅仅是因为好奇,就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生旅程,在养殖蟑螂上虽然刚开始只是为了处理自己餐厅的垃圾,但是在慢慢的养殖和发展的过程中,李延荣也找到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并且能够坚定地走下去,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韧劲。


![[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pic/[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