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经历?

员工 0 25

马云创业经历?,第1张

马云创业经历?
导读:1994年开始创业:1994年30岁而立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

1994年开始创业:1994年30岁而立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 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并起名中国黄页(CHIINAPAGE)。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朋友做外贸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义上的学生,给他们介绍,结果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干,哪怕24人都反对,他也要干。“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马云提起当初,赞赏的是自己的勇气而不是眼光。1995年4月,31岁的马云投入7000元,又联合妹妹、妹夫、父母等亲戚凑了两万元,创建了“海博网络”,“海博网络”从此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产品就是 “中国黄页”。1996年,32岁的马云艰难的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1996年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1996年3月因为杭州电信的实力悬殊的竞争,最后马云不得已和杭州电信合作,马云的中国黄页资产折成60万,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入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后因经营观念不同,马云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并将自己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这年是1997年,这是马云创业生涯第一次的失败,这年马云33岁。1997年,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后,受外经贸部邀请,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1999年,35岁的马云受够了在政府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推辞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其他机会决心跟随。这年1999年,这是马云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失败。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并按照惯例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冬天的使命》是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马云发给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全文摘抄如下:

各位阿里人:

对阿里巴巴B2B的股价走势,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对目前大局形势和未来的一些看法,也许对大家会有一点帮助。

大家也许还记得,在二月的员工大会上我说过:冬天要来了,我们要准备过冬!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我们的股票在上市后被炒到发行价近3倍的时候,在一片喝彩的掌声中,背后的乌云和雷声已越来越近。因为任何来得迅猛的激情和狂热,退下去的速度也会同样惊人!我不希望看到大家对股价有缺乏理性的思考。

去年在上市的仪式上,我就说过我们将会一如既往,不会因为上市而改变自己的使命感。面对今后的股市,我希望大家忘掉股价的波动,记住客户第一!记住我们对客户,对社会,对同事,对股东和家人的长期承诺。 当这些承诺都兑现时,股票自然会体现你对公司创造的价值。

扩展资料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全面金融危机,而且向实体经济渗透,向全球蔓延。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时30港元的开盘价,当天收盘价为395港元。是招股价135港元的3倍;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到2008年7月23日时,股价收报981港元,都已经低于招股价了。马云的这封内部邮件就是这种背景下写的。

今天的阿里巴巴,有着淘宝网、天猫、聚划算、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多项业务,也在继续为十几年前《冬天的使命》里提出的“阿里集团要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这个发展目标而努力。

参考资料:

环球网-马云股东信回顾两次全球经济震荡:要为中小企业开创机会

提到马云爸爸的创业辛酸史大家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刚刚创立的公司并不是很容易,只有为数不多的员工,而且待遇一般不说还大多都身兼数职,为了安抚员工情绪,马云曾对一个前台女员工承诺,只要干满10年就给她02%的股份相当于2亿。这个女员工就是董文红,如今已经坐拥几十亿的资产。

一、早期创业的马云并不是一帆风顺

马云最先发现互联网的新大陆,最早创立的“海博网络”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大多数人不相信马云的产品“中国黄页”,很多人都认为马云是骗子,但他仍然坚持着。

马云的创业经历了十次的失败,在创立阿里巴巴第一年的时候,他身边没什么人,公司几乎是无人过问,一些员工的待遇也是很低而且做的工作却很大量,基本上没有很多人愿意到这来打工。

他为了留住员工也用了老板们常用的伎俩,给员工们画大饼,但他的大饼却是实实在在的大饼,董文红就已经尝到了这张饼的美味。

二、董文红的坚持让她有了如今非凡的身价

董文红刚开始看到马云这么小规模的公司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没想到自己面试没有通过,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前台一职的董文红很不平衡就去找人事负责人理论,最后阴差阳错的进入这家公司任职。

既然来到这家公司董文红就很认真的工作,但是并不是只是干前台的工作,同样是身兼数职,而工资却只有一份。她心里有过犹豫,后来因为与客户起了争执,对方蛮不讲理的态度更加坚定了董文红离开的心。

这时马云却不想让她走,安慰她说只要在这干满十年就给她分红2个亿,这样的承诺换了别人可能不会信,但是董文红却相信了,并且在这干了14年。

因为董文红的坚持和认真的态度,马云也没有辜负她,真的分给她一张香软的大饼。2007年的董文红已经成为阿里集团的副总裁,后来又出任菜鸟网络CEO,2019年的她已经成为资产41亿元的女强人。

三、董文红的成功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她的坚持和付出换来的

从一个小小的前台变成身价超几十亿的人,这个飞跃的进步很多人都认为是董文红的运气好,因为与阿里一同成长,但是她背后付出的辛苦才是成功的关键。

刚开始创业时,很多员工都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量和最少的薪资而纷纷选择离开,只有董文红坚持下来。无论多么艰难她都一路陪着马云,所以才换来如今的回报。

结语

其实马云应该感谢董文红的陪伴的帮助,因为她一直相信马云可以成功,若不是这份信念和坚持,可能也不会有阿里如今的辉煌。

在创业中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坚持,不能怕输,脚踏实地的前进定会不负众望,马云做到了,因为他敢于尝试并坚持下去,才会带给中国人这么多方便的服务。

作为淘宝的第1位买家,17年前他只买了一个二手的相机。不过就当时的市场情况来看,他买的二手相机也花了1000多块,可以说是非常不便宜的了,但是作为淘宝的第1位支持者,他敢于做第1个吃螃蟹的人,马云和整个阿里巴巴公司对他的感激是非常认真的,因为当时阿里巴巴公司士气不是很高,原因就是很多人都不认可网购,所以这个人作为淘宝的第1位买家,给了阿里巴巴公司非常大的鼓舞,即使是现在这笔订单,还被挂在阿里巴巴公司的大楼前台,用以纪念这个有意义的事情。当然马云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历史性意义

这笔订单的开始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意义,就好像任何一个国家开始宣布建国一样,阿里巴巴的第1个订单也正向大家宣布了阿里巴巴开始营业,从此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平台将面向大众广泛的招商和开启互联网购物的新时代,所以这个意义非同凡响,那么从这笔订单一直挂在阿里巴巴公司,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2、开张营业

相信中国传统的老生意人在心里都默默的有一个相对于比较迷信的说法,那就是一个公司如果卖了第1件东西的话,说明这个公司就要继续的卖下去了,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象征,老生意人管他叫开张营业,无论做大生意还是小买卖的人,只要一旦开张,那么说明以后就会越来越顺利,所以马云在心里当然也是非常高兴的。

3、对阿里巴巴的一种肯定

另外阿里巴巴这家公司从有到无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非常传奇的过程,这就好像在几十年前,马云把自己的一个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现实一样,作为当事人的马云在心中的激动肯定是无以言表的,那么对于第1个肯定马云和阿里巴巴这种电商平台存在的人,他们肯定是非常感激这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