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2019年,滴滴持续亏损,身处寒冬。困顿艰难之时,烧钱的外卖业务成了弃儿。 如今,滴滴推出“嗷嗷吃饭”,再次 探索 外卖市场。 卷土重来的滴滴,能否翻过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座大山? 尽管外卖业务在2019年失利关停,但滴滴并未抛下对市场的
2019年,滴滴持续亏损,身处寒冬。困顿艰难之时,烧钱的外卖业务成了弃儿。
如今,滴滴推出“嗷嗷吃饭”,再次 探索 外卖市场。
卷土重来的滴滴,能否翻过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座大山?
尽管外卖业务在2019年失利关停,但滴滴并未抛下对市场的幻想。
其新的外卖业务于2020年浮出水面,原名“满足盖饭”,主要在天津部分地区试点运营,范围涵盖了年轻用户众多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
随着供应商的增加,平台提供的菜品不再局限于盖饭。增加了粉、面等 美食 后,“满足盖饭”后更名为现在的“嗷嗷吃饭”。
据知情人士透露,滴滴计划希望将国内的这项业务模式用于海外的外卖服务。
卷土重来的滴滴,在核心玩法上下了功夫。
与“滴滴外卖”和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外卖不同,嗷嗷吃饭提供的外卖配送服务均不收取配送费。
“0元配送”是该平台的主打亮点,但它给顾客带来的惊喜远不止这些。
据了解,嗷嗷吃饭上的菜品都是由平台统一采购供应,再让相应的商家做成不同的成品进行售卖。
相似菜品的商家使用的是同样的配菜、米饭和包装,这极大地保证了质量,可控的成本也让0元配送成为了可能。
公众号撒优惠券、评价返还优惠券、平台自降价格……为了获得第一批忠实的用户,在嗷嗷吃饭推出初期,同样会采取补贴的模式。
除了C端的平台建设外,滴滴还研发了两款B端App“嗷嗷吃饭商家”和“嗷嗷先锋”。一个为商家运营工具,一个则是嗷嗷吃饭内部商家签约及维护工具。
餐饮行业是一个永远朝阳的产业,各个巨头都不会放弃这一赛道。
受疫情影响,外卖市场的规模还在进一步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外卖市场规模增长到66462亿元,同比增长达15%,预计021 年中国餐饮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达到46984亿元。
达尔文进化论说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互联网时代也一样,如果一个企业无法满足市场用户,那么它将面临的只能是退场。
各个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时,都会保持着创新的精神,以创新来吸引用户。
目前,嗷嗷吃饭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成的供应体系和平台体系,与美团、饿了么相比,除了受众用户少外,在价格、配送和品质上存在优势。不过,嗷嗷吃饭虽改变了打法,但能不能杀出重围仍未可知。
不管怎么样,消费者还是很乐意看到嗷嗷吃饭平台的出现,搅一搅市场的水,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
从门槛来说,滴滴的绝对要高于外卖。
滴滴
首先得有驾驶证,汽车不低于8万块。(如果正规网约车,考证,车辆价格不低于12万,营运保险一年一万二左右以及等等的费用不会少于15万)
外卖
健康证,电动车,保温箱及衣服头盔,总价值不过3000—5000左右(取决于你买什么样的电动车)
就算跑滴滴以租代购车辆,这个费用我想至少要2万起步。总体来说滴滴的成本太高,一般人还是无法承担,而外卖就相对容易,而且电动车基本自己也有。
再来说收入。滴滴需要按比例抽成20%左右。起步价差不多在7块钱到12块左右(根据不同城市,一线城市偏高)基本上一个小时一到两单。平均一小时25左右。外卖相对来讲自主选择性强些,特别是众包,可以自主选择价格高,距离短的订单来配送。而滴滴却只能任凭系统派单,有着靠运气吃饭的成分。
滴滴和外卖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投诉。只要是是顾客投诉,就算不是司机和外卖骑手的原因,平台也会对司机与外卖骑手进行罚款。一般而言滴滴罚款更多些。在关于顾客取消订单方面,平台的处理方式基本一样。首先都会对司机和骑手罚款,然后申诉才行。希望大家在选择滴滴和点外卖时,因有事取消时。取消原因别选是骑手和司机的原因。
两个平台都有大神存在,每天在努力的付出,辛勤的工作,月入过万。付出的时间太多了,你上班,他们工作,你下班,他们还在继续,你睡觉了,他们还在努力跑着今天手中最后几单才能结束。现在红利期已过,普遍在6000-8000左右但也要自己时时刻刻跑订单才有。小编觉得,对于滴滴和跑外卖,还有有一份稳定收入,利用下班闲暇时间去挣钱才是最稳定的。
对于兼职外卖员来说,工作时间非常灵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工作时间,不受任何限制。例如,你可以选择在白天或晚上工作,甚至是周末或假期。这使得兼职外卖成为一种非常适合学生或其他有时间限制的人的工作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外卖平台可能会有不同的工作时间规定,因此在选择平台时需要了解相关规定。此外,在选择工作时间时,也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安全因素,避免疲劳驾驶或在夜间工作时遇到危险。
总的来说,兼职外卖的工作时间非常灵活,适合时间不固定的人群,但需要谨慎考虑自己的身体和安全,选择合适的工作时间。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正值毕业季,很多专科、本科毕业生都开始忙着找工作。有的人大学几年积极进取,给自己争取到了不少机会,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职场起步一切顺利。而有的人,毕业近半个月,仍然处于茫然之中,一找工作就碰壁,不知道何去何从。在困惑和自我怀疑中,这些处处碰壁的人找到了一个所谓的根源:学历低,导致求职路不顺。
于是,就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无奈地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心疼提问的孩子,但是这里还是想狠狠心地告诉他:进不进厂打工,和大专学历没有关系,而是兴趣问题和志向问题。再者,大转学历也可以在职场厮杀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这是能力问题以及格局问题。
首先,进厂打工不等于低学历、大专学历,更不等于被迫的最后归宿。
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总觉得,进厂打工的人都是低学历或大专学历的人,因为学历低,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最后只能进厂当普工维生。然而事实上,进厂打工不等于低学历、大专学历,也不意味着进厂就只能当普工。
我身边就有不少所谓高学历的人主动选择进厂打工,比如我朋友逸在厂里当研发人员,工资很高,他的工作是自主选择的,是他自己感兴趣且有志向在这个领域上奉献,而不是被迫的最后归宿。
其次,现在大专学生的机会很多,最本质的问题还是能力问题。
当下很多企业、单位和公司都很愿意给予大专生机会,只要有能力为该团队创造价值和利益,都能在这些地方站稳脚跟,甚至获得许多发展的机会。
比如我一高中同学就是大专学历,毕业后因喜欢新媒体而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几年过去了,他早已凭借自己的写作和运营能力当成了一个新媒体团队的主编。这归根结底,还是能力问题。
最后,是毕业生求职时的格局问题。
很多毕业生好高骛远,格局很小,只想着眼前的享乐,于是,大学期间不好好专研自己的专业技能,等到毕业找工作时,又因格局狭隘不愿从最底层做起,结果就屡屡碰壁。
在这过程中,被多次拒绝后,慢慢抹杀了自己的自信心,产生了自我怀疑,最后只能一退再退,并开始抱怨现实的无奈,再盲目地归咎于自己的学历问题,甚至选择去厂里当普工。这种情况,说实话,很可怜也可悲,但还是自身的问题所致。
总之,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不是的,而是自身的兴趣和志向问题、能力问题以及格局问题。
无论如何,在此希望找工作总碰壁的毕业生们,不要给自己设限,觉得自己学历低,最终只能进厂,或者因此自怨自艾,甚至在碰壁后就自我放弃。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这样才会更容易遇到机会且牢牢把握。
————————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