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身边有妈妈说要让孩子早点去幼儿园,一位从教多年的幼儿园老师说,不具备这4种能力的孩子,去幼儿园可能就会“遭罪”。 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也想让孩子早点去幼儿园学东西,还有孩子是九月份后生的,妈妈不想让孩子在家多呆一年,很多妈妈
身边有妈妈说要让孩子早点去幼儿园,一位从教多年的幼儿园老师说,不具备这4种能力的孩子,去幼儿园可能就会“遭罪”。
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也想让孩子早点去幼儿园学东西,还有孩子是九月份后生的,妈妈不想让孩子在家多呆一年,很多妈妈们都想提早让去幼儿园适应环境,学习知识。曾经咨询过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她说,无论是想让孩子早点入园,还是正常入园,孩子不具备这4种能力,可能会“遭罪”。
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孩子
有一部《幼儿园》的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和遭遇。其中有一幕家长看了会心痛。一个小男孩无缘无故地就去拍打趴在桌子上戴眼镜的男孩,被打的男孩却无动于衷,没有反抗,也没有告诉老师,于是打人的男孩继续变本加厉的打他。被打的男孩不知怎么处理,不懂得保护自己,默默忍受,让人看了心痛。可以想象如果他长期遭遇这些,会对他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他是否还会喜欢去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后,家长最的担心可能就是孩子会不会受欺负,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可能并不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受欺负”或者如何应对这样的行为。这其实是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缺失的表现。
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说清楚自己的需求
孩子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要去厕所,自己哪不舒服,或者受到其他小朋友无故拍打等,不能及时地告诉老师。因为每个老师要照顾很多小朋友,难免会有忽视的地方。如果孩子不会主动说,或者说不清楚,老师就不知道孩子想要干什么,也可能造成误会或伤害。
不能独立吃饭,上厕所
孩子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吃饭,可能就会饿肚子,影响身体 健康 ;不能独立上厕所,可能会经常尿裤子,对于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会产生影响。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孩子不说,孩子容易着凉感冒。
没有足够的社交能力
在幼儿园和家里不同,幼儿园是个小 社会 ,孩子们在一起要懂得一些社交技巧,如果孩子不懂分享、爱抢东西、喜欢霸占玩具,贬低他人,经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就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挤和远离,进而被孤立。
英国纪录片《孩子的小宇宙》就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多重要。有一个叫伊芙丽的小女孩,在家受到大人们的“团宠”,是家里绝对的“老大”,全家都围着她转。但是她刚进幼儿园没多久就与多位小朋友发生了冲突。她不懂分享、贬低小朋友、抢东西、霸占玩具等等。
在这些行为积累多次之后,小朋友们形成了一种共识:这个女孩不友好,她需要受一些教训,我们不和她做朋友。伊芙丽受到了孤立,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甚至当幼儿园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小朋友们首先就会怀疑到伊芙丽的身上。
父母要早点教会孩子这些能力
如果想让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喜欢上幼儿园,不会在幼儿园受欺负或者“遭罪”,父母要早点教会孩子拥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表达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这样孩子入园后能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赢得老师和小朋友的喜爱。
父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 游戏 、绘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学习这些能力。
角色扮演 是很好的方式,父母可以和孩子扮演老师学生,或者幼儿园小朋友,遇到事情,家长通过语言和行为表演,让孩子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和小朋友老师沟通交流等。
故事绘本 也是非常好的让孩子学习各种能力的方式,也是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故事中相关情节会让孩子留下印象,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指导。父母多给孩子读故事,还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表明,那些父母从小就注重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很强。
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做一自主地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服等等。这样不但能锻炼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还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多带孩子和小朋友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扩大孩子的交际面,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协商沟通,学习一些社交技巧。
不少家里有娃的家长,都有过被亲戚朋友,邻里大妈们追问啥时候让孩子去上幼儿园的体验。
问多了,父母们也会犹豫,要不要把娃早早的送进幼儿园,既能让孩子接触同龄人,自己又乐的清闲。
在幼儿园做过一段时间的幼师,深刻的体会到2岁到3岁半的宝宝不适合上幼儿园,甚至是托儿所都要慎重的考虑。
孩子太小,家长可能因为在家工作忙没时间带,就想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上学。
如果把孩子早早的送进了幼儿园,不但达不到让他们接触同龄人的效果,还会损害宝宝的自尊,让本来开朗的宝宝变的内向。
特别是有下面这些情况的孩子,即使是年龄到了4岁,也不能立马送去幼儿园:
1说话不清楚,结巴的孩子
有些孩子天生说话晚,甚至是到了3,4岁还只能发单个的音节词语。
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去学校,老师会教自家宝宝说话,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理想!
孩子说话晚也算是正常,但是正因为这样,和老师还有别的小朋友沟通起来都非常费劲,常常说了半天别人也不懂他们想要表达什么。
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带不少孩子,没办法一个一个都照顾到,你家孩子表达不清楚,难免有顾及不到的时候,而且也很难和同龄小朋友们玩的开,还可能会招到嘲笑。
2还不会自己尿的孩子
文|好孕姐
邻居家大姐年前就在张罗,说是想过了年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她家孩子7月份出生的,过了年也就2岁半左右,一开始邻居大姐张罗着给孩子找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爸爸还不同意,说是孩子太小,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可是孩子妈妈说她再也不想一直待在家里带孩子,感觉自己已经和社会脱节太久了,如果不让孩子上幼儿园,那就让孩子爸爸回来看孩子,最后孩子爸爸拗不过,只得一起商榷给孩子找合适的幼儿园。
前几天幼儿园开学了,邻居大姐也如愿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可是因为孩子太小,平时又都是邻居大姐自己在照看孩子,孩子对陌生环境很难适应,还严重依赖妈妈,各种哭闹找妈妈。原本下学期上幼儿园就是作为插班生去的,结果去了孩子又各种不适应,老师哄了两天也是没办法,孩子又很执着,上学几天依旧没有丝毫要“妥协不哭”的趋势。这几天邻居大姐一家都在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原则上来说,如果孩子还不满3岁,家长早于这个时间就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真的是要做好准备,首先你必须足够狠心,孩子即便是身心受创你也能够接受;其次,你愿意拿孩子做赌注,即便是毁了孩子你也愿意。
当然,作为孩子的家长,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我相信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知晓,早于3岁送孩子去幼儿园,真不是好事,甚至是坑娃。很多早于这个时间把孩子送幼儿园的家长也都后悔了。
至于什么时候可以把孩子送去幼儿园,除了要参考孩子的年龄,还要考虑这几个方面:
孩子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
如果你家孩子已经满3岁了,可是独立性依旧比较差,建议也是不适合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因为有专门的人照看,并且只照看一个孩子,大人会有耐心各种询问或者关心孩子的需求,但是上幼儿园就不一样了,老师们要照看很多孩子,根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问孩子是否饿了、渴了。所以说,如果孩子不能够自己主动说他想做什么,那就只能一直自己忍受着,而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很不利的。
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对陌生环境能否快速适应
邻居大姐家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孩子原本就比较依赖妈妈,离开妈妈安全感也是明显缺乏的,并且孩子在陌生环境里适应能力也不好。很明显,这样的孩子是不适合送去幼儿园的。
可邻居大姐还是把孩子送去了,也就造成了现在两难的境地,让孩子继续上学吧,孩子又适应不了,每天各种哭闹,大人又不忍心;不让孩子上学吧,学费也交了,而且是交的一个学期,这笔费用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并且孩子不上学费用也不退。像邻居家这样的例子有不少,而他们中不少家长也是都后悔了。
建议家长,在送孩子去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确定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并且在陌生环境里可以快速适应,这样对孩子好,家长也才能少操心。如果孩子没有满足这几个条件,最好就不要着急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弊端会更多。
无论在哪个时代,国人对孩子的期望一直没变,不是望子成龙,就是望女成凤,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兴趣班奥数班一个接一个,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家长在胎儿时期,就开始了胎教,希望身边好的事物可以影响孩子,未来才更有出息一些。
也正是因为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越来越多,有些家长选择自己教育孩子,到了年纪也不送幼儿园,想凭自己的能力让孩子自然成长,有很多全职妈妈表示:自己的学历并不低,自己教育孩子,不仅安全,说不定还能发现孩子的特长,也是一件好事,但也有网友表示:很任性。
有些家长不想送孩子去幼儿园,究竟是什么原因?
1、幼师虐童事件频发
@林中玫瑰:自从当了妈妈,每天关注的都是和孩子有关的事,经常在网上看见哪里的幼儿园老师虐童、猥亵孩子,这些事真的看不了,尤其现在已经当了妈,再看见这些事,总会联想到自己宝贝身上,孩子太小了,在幼儿园发生什么自己也表达不清楚,万一真出什么事,全家人都得崩溃,上幼儿园还是等他再大一些吧。
2、孩子多,老师分身乏术
@不变的温柔:我也不喜欢女儿上幼儿园,才三岁,不小可是也不大,身边离不开人,一个班级老师需要照顾十几个二十几个孩子,这怎么能照顾好,如果老师太累有情绪,影响到孩子,自己也担心,所以先不送了,等再长长吧。
3、费用越来越高,还学不到东西
@彤彤爸:我们小时候成天在院子里傻玩,长大后不也是人才辈出吗?现在的幼儿园动不动就要加这个加那个的,经济负担太重,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学到东西也行,可孩子比较小,老师就是带着孩子玩,浪费这个钱不值得。
家长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到底是开明还是任性?
其实孩子上幼儿园,原本就不是硬性要求,也不是义务教育,家长送与不送都没有问题,只要大家能控制好孩子的正常成长,别让孩子养成自由散漫的性格,有把握照顾好孩子,不送幼儿园也没什么。
如果不打算送孩子去幼儿园,家长还要注意这2点。
1、要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园,孩子们可以遇到很多小伙伴,他们的语言能力会渐渐发育完善,但如果不送幼儿园,家长就需要试着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沟通,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让他们知道通过语言,自己能获得什么,而不是用耍赖等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
2、帮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虽然很多家长不喜欢幼儿园,但孩子大部分自理能力都是在幼儿园学会的,老师们会教孩子怎么做家务、怎么洗袜子,但如果不去幼儿园,孩子的自理能力就需要家长把控,比如自己洗脸、自己穿衣服等等,千万不要大包大揽,过分关心只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
总之,孩子上不上幼儿园,可以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家长也可以看看实际情况,大家做的决定,一定要保证不会伤害到孩子,虽然选择没有最完美的,但相信各位家长一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一个。
孩子长大后,就能够上幼儿园了,开始过集体生活。接送孩子上下学也自然成为家长们每天的生活内容之一。各位家长,不管您的孩子是已经上幼儿园,还是正准备上,我们都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时接送宝宝上学和放学。为什么要准时接送宝宝上学呢
1、不管天冷、天热还是刮风下雨,都必须坚持按时送孩子上下学。如果你因为客观原因而不去上学,会养成孩子的不良品德和行为,会使让孩子更怯懦、娇气、任性等。而这些行为意识对他的一生都有影响,长大后会把这些品德和行为带入到学校或工作中去。
2、按时接送孩子,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时间观念,还培养了孩子遵守集体生活规则的意识。 如果孩子入园时经常迟到,会打破孩子的秩序感,等于默认孩子可以不遵守按时入园这种已经形成的规则,也会让孩子养成不遵守秩序和规则的不良习性。
3 、如果家长工作忙,单位制度也比较严,那可以请家里其他人接送。不要在接送时赶时间,给人紧迫感觉,路上风驰电掣,这样会使宝宝没有安全感。
4、如果是家长的不规则生活习惯而导致迟到,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习惯,这对身体 健康 是不利的。
5、幼儿园老师工作也是每天安排有序的,您常迟到会给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后继工作的展开。
6、迟到会带来连锁反应,因为迟到后家长可能会寻找理由解释,导致了孩子觉得撒谎是会有好处的,家长无形中给自己的宝宝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7、小班的孩子本来精力集中的时间就不长,您的宝宝常常来晚,会经常打断其他宝宝的学习思路,所以这对孩子们的学习是不利的,您的宝宝也耽误了正常的学习。
家长对孩子肯定是费尽心力,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有时候无意中就会使用不正确的方法。我们不能够忽略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否则那就全是白忙活。所以作为父母既要养成按时接送孩子的习惯,也要培养孩子每天按时入园和离园的习惯,让他觉得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一如既往,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底,而不能退缩或半途而废。
同时家长在行为上要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半年多了还哭闹?不知道是否向老师了解过情况?或者试着和孩子沟通过?三种情况:1、孩子因为某件事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2、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3、家长造成的。
先说第一种情况:孩子心理压力过大。
1、幼儿园一般会根据孩子年龄,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班级。但是有些家长认为托班或小班的孩子主要就是玩。所以要求让孩子直接上中班。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达不到中班孩子的要求。孩子内心就会有挫败感, 感觉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久而久之孩子心理上就会产生焦虑。从而导致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
2、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因为有些私立幼儿园,幼师入职门槛低,甚至一些幼师还会无证上岗,所以幼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幼师根本就不懂得孩子的心理,也不懂得怎样去丰富课堂,对小朋友没有亲和力,甚至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导致孩子每天上学都生活在焦虑中,不喜欢自己的老师,甚至害怕自己的老师。从而导致不想去幼儿园。
3、现在幼儿园一般都设有监控,可以看一下孩子平时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看看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是不是充满活力。还是显得死气沉沉的。如果是后者就应该考虑为孩子重新选择别的幼儿园。
第二种情况: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
1、安全感的形成主要建立在孩子3岁前前。比如一个孩子非常的黏妈妈。那妈妈就要想一想,每次离开孩子时,是否有告知孩子自己什么时候回来。
温尼科特曾说: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需要妈妈,妈妈的怀抱就是他的家。如果妈妈经常悄无声息地离开,那就意味着孩子不能“随时回家”。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自己会发现妈妈不可能随时在自己身边,但是在他更小的时候,妈妈给了他足够的温暖、爱和陪伴。他上幼儿园后内心才会仍然相信自己永远是被妈妈爱着的。
相信在他需要妈妈的怀抱时,妈妈总会站在他的身后给他力量。
如果确定了孩子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造成的不想上幼儿园,那作为家长,我们就要给孩子更多的温暖、爱和陪伴。让孩子重新信任自己,慢慢建立起安全感。
第三种情况:家长自己的原因。
1、有些家长总是不放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在监控里一看到孩子哭闹,就会给老师打电话。如果老师回复不及时,就会直接来到幼儿园了解情况。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一哭闹家长就有可能会出现。孩子就会学会以这种方式召唤家长。
2、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孩子哭了不来上幼儿园。天冷了孩子不来上幼儿园。下雨了孩子不来上幼儿园。家里有人看孩子了不来上幼儿园。这样的孩子又怎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跟上班级的节奏?
3、送完孩子后在幼儿园停留太久。我见过一个家长,他非要早上喂完孩子吃饭才离开。老师不同意,因为班里不止他一个孩子。家长找了园长,园长竟然同意了。半个月过去了,孩子还是没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甚至中间家长还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比如要求老师给孩子准备孩子爱看的某部动画片。说出了如果孩子不想睡午觉,就让孩子在院子里玩会儿滑梯的要求。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中午不午休去院子里玩滑梯,那么就要有专门的老师来照看,因为怕孩子发生意外。
再试想一下,如果小朋友看见他不用睡午觉,可能就会回家让自己的家长也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么老师还怎么管理班级?幼儿园的一日流程是幼儿园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制定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由着孩子的性子发展,由着孩子在集体中搞特殊化,孩子又怎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孩子又怎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试着打开孩子的心扉,了解孩子是因为哪种情况不想去幼儿园。然后再对症想办法。
孩子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家长可以编故事引导孩子。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说来也巧,我儿子昨天才和我说了他小班时候在第一所幼儿园为什么每天都哭为什么害怕某位老师。
这中间已经过了两年时间了。
当时我也有问过他,他只是说害怕,但又不太能说出来原因,加上其他原因我就给换了一家幼儿园,第一天去的时候还是有点怵头,放学时候就欢蹦乱跳的,以后再也没哭过。
所以不管孩子会不会完整的学舌,哭这么多天肯定是异常了,先问问原因,再帮助孩子心理疏导,如果还没成效就赶紧给孩子转园,别让孩子受罪了。
另一种可能就是孩子不太喜欢被束缚,毕竟幼儿园几点吃饭几点睡觉都是固定的,不像在家里随心所欲,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默默的鼓励孩子,比如夸奖他“自从上了幼儿园,今天又比昨天更懂事了”潜移默化的让他赶紧幼儿园是在帮助他成长。接回来的时候多抱抱多亲亲孩子,一天没见到了,孩子也想爸爸妈妈啊,如果让他感受到“原来上了幼儿园,妈妈也很想我、更爱我了”的话,逐渐的也就不会抵触了。
对于宋老师的苦恼我深表同情和理解,因为据小派这几年送儿子上学的经验来看,经常遇到不少家长晚送孩子到幼儿园。在很多家长眼中幼儿园嘛,孩子早点去学校晚点去无所谓,反正孩子现在还小。孩子能起来就早点送去,起来晚了就晚送去呗,甚至有的家里的孩子上幼儿园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宋老师说,无论她如何跟家长强调孩子按时上学的重要性,还是没法消除这种现象,许多家长压根没有意识到幼儿园的孩子不按时上学所带来的弊端。
影响幼儿园班级的正常日程安排一般幼儿园早点是八点十分的样子就餐,小朋友吃饭会比较慢,但基本八点四十左右的样子也都吃饭完毕了。但有的家长却快要九点才送孩子到幼儿园,有时候早餐都已经没有了,生活老师早已将餐桌收拾干净,教学老师准备带领吃完的小朋友进行下一个活动了。但又不能让迟到的小朋友不吃早饭,只好拜托厨房重新帮忙做一点。厨房的师傅经常也很为难,幼儿园那么多班级,这个班的小朋友迟到要做一点,那个班的小朋友晚来又要做一点,他们还得为中午的午餐做准备,不可能一直专门做早饭吧。
破坏孩子的规则感喜欢随心所欲经常迟到的孩子,或者上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准时上学的小朋友不遵守规则一些。因为在他们心里认为去幼儿园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去的时候就去,不想上的时候可以不去。而这类孩子在幼儿园通常比其他小朋友顽皮和随性,不怎么听老师统一指挥和安排。
小派有个同事的孩子经常被爷爷奶奶接回老家玩耍,以致于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嚷着不去幼儿园要去爷爷奶奶家玩。在幼儿园老师让他坐在座位上一起读诗,他则在座位下四处乱串,弄得几个老师头疼不已。
影响日后上小学的行为规范
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不要以为孩子上小学了就自然而然能够按时起牀去学校了。幼儿园时期除了让孩子过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学习惯。3至6岁期间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我们如果忽视这个时期习惯养成,在日后改正不好的习惯时就会很难。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可以让孩子随意上下学,他的行为规范准则就是在这一刻形成的。
可能不少人会跟小派说,哎呀,孩子这么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要长一些,早上迟到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没错,小朋友需要充足的睡眠的确很重要,作为家长完全可以头一天晚上让小朋友早点睡觉,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做到第二天早点起牀,这样既能保证睡眠又不影响按时上学。千万不要因为大人爱熬夜而让孩子跟着晚睡,从而导致第二天孩子起不来。 还有人会跟小派说,幼儿园早上一般也就是跳跳早操而已,孩子赶在吃饭前到达幼儿园就OK了,跳不跳操无所谓。让孩子能够及时参加幼儿园的早操,能够锻炼孩子的体魄,奠定孩子好身体的基石。幼儿园的运动活动安排基本都是有规划,充足的运动不仅能保证小朋友每天的运动量,还能促进孩子的睡眠。 可能还有人会跟小派说,幼儿园里又没学什么,去不去没有什么大碍。别忘了哦,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最重要的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同老师、其他小朋友的相处。很多小朋友的性格就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啦,小派的儿子就很开朗,每天回家会说好多小朋友的名字告诉小派这些都是他的好朋友。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