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女教师收学生一束鲜花被通报,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老师 0 64

(河南一女教师收学生一束鲜花被通报,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第1张

河南一女教师收到学生送的一束花,被告知。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原启华校长会于2022年9月13日10: 00在北京出版。


1


老师收不收学生和家长送的花?


9月9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一所小学的老师在社交媒体上晒礼物引起关注。报道称,网名为“漂亮裙子”的女老师拍下了一束花、一盒月饼和一盒饮料,配文为:当老师的好处就是处处受宠。非常感谢某某妈妈送的教师节礼物。你想得真周到!对此,有网友认为老师的炫耀行为不妥,也有人认为学生家长给老师送花无可厚非。



(河南一女教师收学生一束鲜花被通报,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第2张



9月11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教育体育局就此事发布声明称,经核实,鲜花系学生家长送给郸城县宁平镇小学教师王的教师节礼物,相关物品为学校发放的中秋慰问品。涉事教师已被批评教育,责成其向学生家长退花。郸城市教体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教师和职工的师德师风教育。


有些人认为老师在教师节收到学生或学生家长的鲜花是一件非常开心和自豪的事情。这样可以增强老师的职业荣誉感,但之后会被批评,被指示不要收花。这会对老师的感受产生怎样的影响?


特级教师李镇西对此直言不讳。他说-


一束花——能吃吗?我能喝吗?我能穿吗?能起作用吗?能有什么实用功能吗?不,这只是尊重的表示。


这种老师收一束花的恶劣待遇,不仅伤害了大量老师的心,也进一步恶化了师生关系。


我为什么这么说?以前,一个孩子的一封信,一张卡片,一束花……多么纯洁,多么温暖。这种一对一恰恰是师生之间纯真感情的体现。


现在,老师们被一刀切、扩大化的“不收礼”震惊了,让大家谈“收礼”都面无人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老师的自豪感荡然无存。


将来谁会当老师?


这一观点代表了许多教师的愿望。



(河南一女教师收学生一束鲜花被通报,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第2张

2


也有人说,教师节老师当然可以收到花,但是涉事女老师的朋友圈文案不妥。这个老师一边晒一边指着学生的名字说:“你有心!”并且使用了“受宠”“受益”等字眼,容易引起利益联想。这让一束简单的鲜花变得不再简单。然后,一个小礼物引起轩然大波,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花没有文字,但人会赋予它意义。也许家长只是想向老师表达敬意,但如果老师大张旗鼓地曝光,极易引起误会。设身处地想想。其他家长怎么看?不送礼物的家长难免会担心:老师是不是在暗示我们也要送点什么?如果不送礼物,孩子们会被老师区别对待吗?而送了礼物的家长可能会猜测:既然老师这么喜欢礼物,那下次是不是应该多送点?


去年教师节前夕,一位武汉家长在长江网武汉市留言板上写道:“教师节快到了,家长们都在讨论送老师什么‘花’。据说有些送花的老师懒得接,直接扔到讲台上...学生从小就培养了送礼意识。危害有多大?父母也是被逼的。”


对此,武汉市教育局给出了官方回复:“我们严禁中小学教师违规收受礼品,同时不提倡和鼓励在教师节接受家长和学生的鲜花、贺卡等物品。”


武汉不提倡教师节不鼓励鲜花。拿花其实并不违反规定。但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教师清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很明显,武汉不提倡教师节送花,主要是基于这篇文章。


深圳等多所学校也发出倡议,不收任何鲜花和礼品,不收任何红包和宴请。请各位家长朋友用支持、信任、祝福、合作来表达对老师的认可和尊重。



(河南一女教师收学生一束鲜花被通报,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第2张

3


教师节采花违法吗?


对此,校长会(ID:张晓俱乐部)咨询了一些律师。有律师认为老师收家长花是否违法,要看收了花后是否帮家长谋取利益。如果家长想讨好班主任,让老师区别对待孩子,多照顾孩子,是不合适的。学生通过一朵花、一张贺卡和其他不贵但发自内心的物品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并不违法。


法律要求教师清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鼓励教师节收花,其实是好意。花很贵,动辄几百元,花期还很短。这是不小的浪费,也容易让学生和家长产生攀比心理。


家校关系本来就是一个敏感话题。老师和家长之间其实是不平等的利益关系,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权力奖励和推荐学生。虽然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公正专业的,但是我们并不能百分百确定这个老师在现实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家校之间的信任,一定是在长期的日常交流和一点一滴的细节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有网友表示,老师拿花处理,太过分了。事实上,由于涉事教师是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礼物,学校和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及时组织调查核实。这是按规定必须履行的程序,干预没有错。这件事的处理,只是责成花要如数归还,以示廉洁自律。学校不对涉事教师进行处罚,只对其进行教育,是合适的。


利益敏感的两方在沟通时,要特别注意言行的界限。不要让一些看似无意却似是而非的言行导致误会和争执。比如有的学校在教师节前夕发通知告诉家长不要送礼,老师连花都不收。这就彻底打消了父母的顾虑,避免了任何灰色地带的存在。经过这么长时间,家校之间的信任自然可以慢慢建立起来。


很多老师也说过,老师真正想要的是有知识,讲道理的孩子,讲道理的家长。



(河南一女教师收学生一束鲜花被通报,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第2张

这是班里44个小学生按手印的网上图,保证不会惹恼怀孕的老师。感动得老师热泪盈眶,回应:世界值得。看啊!这样的礼物是发自内心的爱,是老师们最想要的。它是无价的,一千美元也换不来。所以,很多时候,也是家长把老师搞复杂了。


去年教师节前夕,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校长袁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作为一名从教31年的教育工作者的心声。由此,我们可能对家校关系和教师节能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说,如果你的孩子一定要表达爱意的话,一段精心录制的语音留言,一幅画了很久的图画和诗歌,一封写满细节的信或短文,在合适的时候向老师鞠躬或拥抱,并送上祝福……这些都是孩子表达节日问候和对老师感恩的最好礼物。爱就够了!


亲爱的家长:


我是元,高中的新校长。随着教师节的到来,最近我们发现一些班级家委会在班级群里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情,甚至有班级组织打算给班主任买鲜花等礼物。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高三全体教职工声明: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们绝不接受家长的任何馈赠,无论是个人馈赠还是班级购买。


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作为一名从事教学31年的教育工作者的衷心祝愿-


学习比尊师更重要。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设立教师节,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所以,在教师节,学生、家长、社会向老师表达问候和感谢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送礼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首先,它扭曲了师生关系,扭曲了家校关系。赤裸裸的“表达”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教师的工作很多时候无法量化,更不用说用财产来衡量了。给你的老师财产,似乎是为他高尚的职业设定了一个价格。另外,教育的公平原则不能被你我破坏。其次,你让老师难堪,甚至触雷。


所以作为校长和语文老师,请家长千万不要给老师送礼。告诉我,老师是怎么庆祝教师节的?请放心,学校会代表你,你的孩子会代表你充分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在今天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安排学生代表向这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献花。集团领导向2021级三年级全体教师赠送了纪念卡。你们的孩子用集体朗诵的方式表达了对所有老师的赞美,我们用仪式感表达了对老师们辛苦的感谢。


当然,教师节那天,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也会代表你们给所有老师送上祝福。如果你的孩子一定要像一位老师建议的那样,表达他们的尊重,一段精心录制的语音留言,一幅画了很久的图画和诗歌,一封充满细节的信或短文,在适当的时候向老师鞠躬或拥抱,并送上祝福 …这些都是孩子向老师表达节日问候和感谢的最佳礼物。


如果你坚持要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福和问候,那么我想告诉你,其实,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工作,才是最好的礼物。简洁恰当的祝福信息,几句描述孩子进步和感谢的话,接送孩子时当面感谢老师的话...尤其是平日,收到老师的消息,及时回复,让老师放心;正确认识孩子犯的错误,配合老师教育引导孩子;鼓励老师的工作,不要把责任都推给老师;积极参加家长会、家长培训,做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这些都是对老师表示理解和尊重的最好形式。


在新学年开学的工作会议上,我和同事们说,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庭。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我们必须帮助他。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我们应该在引领孩子成长、助推孩子成功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做孩子见过的最好的老师,要和孩子一起过快乐完整的教育生活。请放心,“让每一个孩子成功”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承诺。祝你工作愉快,家庭幸福!


元伟星


2021年9月6日


的确,理解和尊重老师的工作是最好的礼物。老师最值得“炫耀”的,是自己学生的成绩。所以,问题的重点不是花,而是如何建立家校平等关系,制约老师利用职权区别对待、歧视学生。


当学生(家长)送一束花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时,其他学生(家长)不会认为自己会受到老师的区别对待。这不就让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不再纠结于任何利益,而是回归正常了吗?这是值得家校共同努力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