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阿里内部员工层级的划分,与薪酬与职权有关。一般分为P系列和M系列,P系类是技术工种M系列是管理岗,简单的说数字越高,职权跟薪资也就越高。阿里的大部分员工职级都在P4-P7之间,刚毕业的211本科生或者硕士毕业生一进公司也只能在P4,博士级别
阿里内部员工层级的划分,与薪酬与职权有关。
一般分为P系列和M系列,P系类是技术工种M系列是管理岗,简单的说数字越高,职权跟薪资也就越高。
阿里的大部分员工职级都在P4-P7之间,刚毕业的211本科生或者硕士毕业生一进公司也只能在P4,博士级别的入职也就才到P6。
欧阳娜娜所在的P8层级叫做高级专家,对应的是管理岗的M3资深经理。
欧阳娜娜这次的职位是“造型合伙人”,就是负责服装造型搭配类的工作,P8就是时尚或设计部门经理级别的。
P8在阿里就是一线leader的水平,在阿里大部分 P8 以上的管理层们都是非常努力和刻苦的,大家看到的是他们的高额股票奖励和高薪,但是背后所付出的时间,所承担的压力,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能坚持的 。
总体来说,P8是一道门槛,想要升到P8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也难怪网上有人说如果P8是阿里团队自己造出来的噱头,未免会让阿里的其他员工感到心寒。毕竟企业发展依靠的还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员工的努力。
在如此严格的考核下,P6的人只有一半可以在5年内升到P7,而P7到P8基本又是五六年而且晋升率降低了,30个P7里边才能升1个P8。
所以才会看到职级表中对于P8的工作年限要求是6-12年。可想而知晋升有多难,一般在这个职位上的人最年轻也得快30岁了吧。听说天猫的总裁还要求,35岁前还未达到P8的一般就可以被优化掉了。
最后,我想说,其实这些都只是某宝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此举只是为了给接下来的新势力周宣传,欧阳娜娜并不会真的按时去上班交周报的。
你好,如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的工程师,职级体系都非常明确,具体如下。
以阿里为例:
1、阿里工程师岗位职级
阿里巴巴集团采用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
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P序列=技术岗,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一共分为14级,从P1到P14,目前校招最低从P4开始。
一套体系是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M序列=管理岗,从M1到M10。
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刚入职到阿里为P5,工作1-3年之后升职到P6,阿里一般到P7才给配股票。
目前阿里需求量最大的职级范围分布在P6-P8,这也是阿里集团占比最大的级别。P6级别的程序员title是高级工程师,P7便已经是专家级别,P8则是高级专家。一般而言,小有名气的阿里程序员至少也是P8级别。P10级别的存在就是传说中的大神级别,这个级别的程序员无一不是业界鼎鼎有名的人物,比如褚霸、毕玄等等。
2、阿里岗位薪酬
阿里薪资结构:一般是12+1+3=16薪。
年底的奖金为0-6个月薪资,90%人可拿到3个。
股票是工作满2年才能拿,第一次拿50%,4年能全部拿完。
关于阿里股票,主要是阿里用来奖励员工忠诚度的,所以阿里分年限行权,想要离职套现真的是很难,更不要提高额税收了。
3、阿里工程师晋升体系
阿里的工程师一般工作几年后就要考虑转P(技术)系列还是M(管理)系列了。
P虽然是专家系列但是到了一定级别也会带人,比如P9的整个业务都会由他带。M相对P来说比较难升,很多P做了5-10年缺少升M的资历。
和腾讯一样,阿里也是一年有两次晋升机会,其中7、8月是比较核心层级的晋升,如P7、P8、P9,年底则是较低级别的。
考核因素是上一年的绩效分数+直属领导的打分+晋升委员会打分,这里的委员会一般由直属领导+合作方的高管+懂业务的HRG组成。HRG:HR多面手,base在业务下面,在阿里话语权比别的互联网HR高。
晋升标准:绩效满足375、主管提名、技术答辩通过。
P8架构师作为阿里「IT架构灵魂人物」的角色,他们不仅做着架构师的本职工作,还同时做程序开发,写核心代码的工作。另外,架构师依旧是技术高手,编程能力依然是一流的。
但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互联网大厂们对于普通Java开发人才需求逐年锐减,而对互联网架构师人才的需求招聘量已经上升到50%,因此薪资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想学习互联网架构师的同学来说,北大青鸟、课工场等优秀品牌都是不错的选择。课程根据招聘需求制定,包含全部分布式微服务技术,对标阿里P8级别架构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前言:
近日有一个热议话题,在头条和微博传的很广,“程序员去阿里面试遭遇:30岁还靠简历找工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很多读者不是很明白阿里P8是什么级别,在此我单独写一篇文章向大家说明一下;
1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一门基础的程序语言即可。
2BAT一般空缺,为非常低端岗位预留。
3年薪8w以下,国内约有102w人。
1熟练掌握一种语言,掌握一种开发环境。
2了解编译器的原理和实现机制,了解操作系统中的内部机制。
3能独立完成复杂任务,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
4在项目当中可以作为独立的项目组成员。
5年薪9-12w,国内约有116w人。
1深入了解一门操作系统,掌握某项领域知识的各种思想原理。
2各种经验、技能、技巧掌握下来,学习一些知名的开源项目。
3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有自己的见解,对于问题的识别、优先级分配有见解,善于寻求资源解决问题。
4可独立领导跨部门的项目;在专业方面能够培训和教导新进员工。
5年薪13-15w,国内约有55w人。
1做基础研究,研究非数值"计算"。
2在专业领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的了解。
3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有自己的见解,对于问题的识别、优先级分配见解尤其有影响力,善于寻求资源解决问题。
4可独立领导跨部门的项目;能够培训和教导新进员工。
5是专业领域的资深人士;行业外或公司内培养周期较长。
6年薪16-20w,国内约有76w人。
1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对于业界的相关资源及水平比较了解。
2参与部门相关策略的制定;对部门管理层的在某个领域的判断力产生影响。
3对事物和复杂问题的分析更有影响力。
4进行创新。对任何一种简单的东西,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需求,以需求来驱动研究;对各种最基础性的查找结构和算法都了然于胸。
5年薪21-25w,国内约有45w人。
1是某一领域中的资深专家;对某一专业领域的规划和未来走向产生影响。
2有较大的贡献。(首先解决问题必须是比较重要的,其次你要比前辈们在某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或者你解决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前没有解决过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主要的思路和方法必须是你自己提供的,不再是在别人的思路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和改进)
3年薪26-30w,国内约有52w人。
1在公司内部被认为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者在国内的业界范围具备知名度和影响力。
2对公司某一方面的战略规划和未来走向产生影响。
3在本领域的思想和研究在公司具备较大的影响力。
4年薪31-40w,国内约有35w人。
而征友的这一位还有170w的年薪和股票期权。但是大家还是看不对眼。可能要求生活的态度不一样吧!
P6开始,管理岗M序列出现。P6=M1。P6=资深,研究生1到2年工作经验,或者优秀应届研究生,应届博士起点,或者本科3年工作经验,干活主力。M1=主管,一般是带应届生或者不超过P6的小团队leader。P8=M3。P8=高级专家,研究生5年以上经验,本科7年以上经验,一线最高级别。M3=高级经理/部分部门给总监。
P8月薪在34K到60K之间,P8工资水平主要靠的是股票收入。值得一提的是,P序列中最高级别的是P11,相当于高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
只能说很厉害了的,这是实打实的富一代啊。如果有钱的人不说,这个真的不要说别人要求多,别人是有这个实力去要求,其实他把自己的条件摆出来了,你看的上眼的还不是就可以聊聊,看不上眼也没必要说别人的不是吧!
资深专家。阿里的非管理岗分为10级,p3为助理,p4为初级专员,p6为资深工程师,p7为技术专家,p8为高级专家,p9为资深专家,p10为研究员,其中p6也是M1主管,p7为M2经理,p8为M3高级经理,p9为M4核心总监,p10为M5高级总监。
技术路线 (分为 P1 - P14 )
P01 - 欢迎补充
P02 - 欢迎补充
P03 - 欢迎补充
P04 - 研发工程师(原则上本科)
P05 - 研发工程师(原则上硕士)
P06 - 高级研发工程师
P07 - 专家
P08 - 高级专家
P09 - 资深专家
P10 - 研究员
P11 - 高级研究员
P12 - 科学家
P13 - 高级科学家
管理路线 (分为 M1 - M10 )
M01 - 主管 与P6相当
M02 - 经理 与P7相当
M03 - 高级经理
M04 - 总监
M05 - 资深总监 ( 有资格进入阿里巴巴集团组织部,类似高管团队 )
M06 - 副总裁
M07 - 资深副总裁
M08 - 执行副总裁
M09 - 副董事长 ( JOE CAI )
M10 - 董事长 ( JACK MA )
薪资待遇
P6 月薪 75K - 17K 开始有期权或者股票
P7 年薪 不知
P8 年薪 不知
熟知互联网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各大互联网名企与普通小公司管理体系不同,如阿里为了方便管理有自己一套的管理体系。
阿里内部采用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分别为P(Profession)和M(Management),其中P代表专业序列,诸如程序员、产品经理等大多员工都在该序列;M则为管理序列,需要具备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从 P1 到 P14,校招最低从 P4 开始,应届毕业生刚入职到阿里为P5,工作1-3年之后升职到P6,3-5到P7。M路线,管理者路线(M序列=管理岗),从M1到M10。
不管是P还是M,说白就是阿里的职级管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曾提出观点:“所谓职级体系,就是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的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系的集合”。说白了,职级的外衣,只是为了把能力相似的人聚拢起来,而不是浅显的让别人看出“谁说了算”。
职级体系的外显,天然有着等级化的暗示。而上一等级的不合理或者说不专业的诉求将影响到下一等级的执行与推进的方向、效率如今的阿里,“P”系列员工占大多数,而遵循金字塔结构原理,职级越高,人数越少。所以拥有12万员工的阿里,有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挤在这个金字塔的中间位置,他们就是P7、P8、P9。
为了客观减少了内部职位层级的显性区别与身份压力,化解普通员工焦虑,8月25日阿里巴巴取消了内部系统的“P”序列职级显示,员工在邮件、钉钉、内网等系统中已无法再看到彼此的具体职级,只能看到所属集团部门。张瑞敏曾说过:“在当前中国的企业还没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更没有特别有底蕴的、引领性的管理知识展现给世界。”阿里此举希望开个好头。
隐藏职级,平等对话,崇尚建立自由、平等的关系,这是阿里探索互联网企业新型管理模式的一种尝试,可能也是互联网大公司的一种趋势性的风向。
阿里的女员工受侵害,她为了维权,不惜践踏自己的尊严,在用尽所有办法无能为力之际,她只有曝光此事,来为自己讨回公道。看到这样的情景,真的为受害者感到心疼。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又愿意这样呢?
阿里受害女员工5000字的曝光文字中,大家可以看到几个词汇“BU”“BG”“P8”等,那么他们代表什么?而受害者的领导级别又是什么?年薪有多少?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专业词汇。
阿里集团内部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专业人才路线,一个是管理路线。专业人才以P命名,管理人才以M命名。阿里公司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一个对应的级别,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岗位和薪酬。所有员工的晋升,都是通过这个体系来实现的。
大家可以看到,体系中没有P1-P3,因为这个级别是低端岗位,需求很少,大部分阿里人是在P4-P8之间。刚入职的大学生一般定位P4级别,技术岗定位P5级别。博士入职一般定位在P6。之后再根据工作表现,逐级提升。
阿里的校招生一般两年就可晋升为P6,再想升就难了。入职五年后,大概一般人能升到P7。而P7到P8,30个人中只有一位。P8相当于技术总监或者小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一般人能到这个级别,已经相当不错了,再上升几乎不可能。不过P8的薪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薪酬制度都是保密的,但是可以根据网上信息大致推断。阿里的薪资结构是12+1+3=16薪,年终奖为0-6个月薪资。粗略计算阿里P8的薪资加股票,年薪170万左右,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那么施害者的级别和年薪又是多少呢?从网上爆料消息中可以看到,施害者王成文是阿里集团同城零售事业部超市生态事业部区域运营,直系领导是甘启梁。在受害者爆料的文中可以看到,甘启梁的级别是P8,由此可以推断出王成文的级别是P7。那么他所对应的薪资加股票,年薪已超百万。
这个人,简直是年入百万的“禽兽”。拿着这么高的工资,干着“禽兽不如”的事。公司怎么会养了一帮这样的人,根本配不上这么多的工资,一毛不值。如今警方已在侦办中,公司内部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所涉事企业对相关人员予以开除。希望能够尽早还当事人一个公道。
那么企业中常说的“BU”“BG”“BP”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BU是Business Unit的缩写,即所谓的业务单元;BP是Business Partner的缩写,即业务伙伴;BG是Business Group的缩写,即事业群。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