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社会对小明的爷爷与爸爸和妈妈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有什么意义?

老人 0 33

企业和社会对小明的爷爷与爸爸和妈妈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有什么意义?,第1张

企业和社会对小明的爷爷与爸爸和妈妈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有什么意义?
导读: 1、企业和社会对小明的爷爷、爸爸和妈妈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有什么意义?2、漯河92岁老人骑车5公里送菜,暖心老板照单全收,爷爷收获了幸福感吗?3、爷爷,我用文字送您最后一程4、“太空葬”是智商税,还是高新科技的商业应用?5、不知不觉,中秋
  • 1、企业和社会对小明的爷爷、爸爸和妈妈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有什么意义?
  • 2、漯河92岁老人骑车5公里送菜,暖心老板照单全收,爷爷收获了幸福感吗?
  • 3、爷爷,我用文字送您最后一程
  • 4、“太空葬”是智商税,还是高新科技的商业应用?
  • 5、不知不觉,中秋正在慢慢走来,这是送点什么礼给爷爷好,各路送礼能手能指条路不?

(1)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表彰爷爷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行为,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表彰和奖励爸爸自主创新,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行为,有利于使那些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较多的报酬,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表彰妈妈孝敬婆婆的行为,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美德,有利于教育和引导人们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看着大爷这样灿烂的笑容,就知道大爷肯定是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人生在世其实就是区区几十载,很多时候我们如果遇到了一些善人的话,我们都会觉得内心非常的暖,特别是他们持续的对我们好,更加会觉得这样的人间非常美好。其实是真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我们遇到一些比较暖心的人,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到非常的幸福,觉得这样的相处非常愉悦,你来我往,更是快乐。这件事件当中,老人把蔬菜弄得干干净净,送到老板的门前,而老板开开心心的将老人的菜收去,并且还暖心的问候老人,所以这样的一个故事怎么能够令我们不动容。

是一个怎样暖心的故事

漯河有一位九旬的老人,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菜弄得干干净净,然后自己骑行5公里送到一家饭店门前,老板见到他后就会把他的菜收了。这一天老人也同样是这个点来了,笑容满面迎来,老板看到后就问他昨天为什么不来,老人说昨天是周日,不知道你开门,所以就没来,然后老板笑呵呵说我们每天都开门,然后还问他几点起来弄,他说五六点,看得出来老人还是很辛苦。据了解老板每次看到老人,把菜送来都会全部收了,而且还告诉他就送他一家就可以了,不要太劳累去送给其他人。

大爷肯定觉得非常幸福

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在视频当中看到老人那和蔼的笑容,真的非常治愈。老人已经90多岁了,但是还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一些生活收入,所以觉得他特别的了不起。常言道知足常乐,老人知道有人喜欢他的菜,愿意收他的菜,所以他很开心,也就内心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

爷爷生平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岁月不饶人呀!有许多的时候,许多的思绪,是文字所不能贴切表达的。就比如,此刻,我本想以我肤浅的笔墨, 写一写我那风烛残年、孤孤单单的老爷爷,却发现,心中空无一物,笔下苍白黯淡。太多的话,反而找不到倾诉的突破口,每每提笔,便又搁 置,久久、久久,无法宁静。 

但,总是想要为爷爷留下一点儿记录,以慰我内心的歉疚,于是,这一篇短短浅浅的文字,竟花了我许长的时间,构思、酝酿、撰写、修 改,每一字每一行里,都浸满了回忆与泪水。 

爷爷有一手好木工手艺,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做木工的能工巧匠,而今家里的许多家具都是爷爷自己一手刨制的,木雕的窗棂、刻花的床沿、竹制的沙发、结实的板凳,没有哪一样不是巧夺天工、美妙绝伦的,哪怕搁在现代,也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现代气息十足的精美家私。家里现住的老房子也是爷爷精心设计、一手建筑起来的,宽敞、明亮、透风、舒适。爷爷俨然一个伟大而辛劳的建筑师,为我的父亲、伯父们积攒了家业,也为他自己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爷爷今年89岁,一生育有三儿一女,唯一的小女儿,也就是我的小姑乖巧能干、漂亮大方,成年出嫁后,与夫婿一道很是争气,两个人白手起家,攒下不少的家产,也同时以儿女之心赡养爷爷,小姑在的时候,爷爷是幸福而快乐的。只是,小姑命薄,无福消受那许多的幸福,在不满30岁的时候,因为一场重病,鲜活的生命嘎然休止。小姑的英年早逝,给爷爷相当沉重的打击,仿佛一夜之间,爷爷老了十岁,显得那么孤伶、那么单薄,然而爷爷又是坚强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过后,爷爷仍旧挺拔着生活,毫无怨言。 

小姑走了之后,爷爷膝下仍有包括我父亲在内的三个儿子,父亲是最小的儿子,上有两个哥哥,奶奶去世得早,爷爷一个人孤伶伶地走了 近五十年,自从奶奶去世之后,爷爷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再娶,爷爷一个大老爷们,拉扯着四个孩子,直到孩子们都成了家,爷爷也就没再种田地,将自己名下的田地分给三个儿子耕种,每年由三个儿子称些稻谷,维持着生活。 

父亲与爷爷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原因在于当年唯有父亲连着生了两个女儿,最后一胎才是儿子,而爷爷是个重男轻女的主儿。直到今日,父亲一直不能释怀,当年爷爷对我和妹妹的排斥与漠视。 

听父亲说,爷爷是不疼爱我的,当年,我和二伯家的二儿子只相差半年出生,我是姐姐,他是弟弟,而半年的相差年龄,我却足足比堂弟 聪慧了不少,懂事了不少,然而,还是不招爷爷欢喜的。据说有一次,我和堂弟两人在堂婶家里玩时,堂婶给我们一人一个桔子,两人年龄都小,不会拨开桔皮,堂弟便连皮带果肉一起吃,吃得呲牙裂齿的。我却不同,我找了一根小小的木棒,先把桔子挑开一点皮,慢慢拨了皮,再吃。 

别人都夸我聪明伶俐,然而爷爷却板着脸说:“再聪明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个赔钱货,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收不回的。” 

这话,刚巧被干完农活回来的父母听见,从此,父母心里便结了一疙瘩,近三十年了,硬是没有办法消除。  

最后一面 

2011年的国庆假期,和先生一起返乡探亲时,看到爷爷更老了,年近九十的岁月里,消磨过多少的激情与快乐,而今,爷爷瘦骨伶仃,走路都颤悠,耳朵也听不见什么声音了,原来,人一旦年老,是一件多么可怕而凄凉的事情哦。 

四岁的女儿善良可爱,虽然老爷爷看起来形就将木,可是,女儿多多却喜欢这位老爷爷。回乡的第一天,我给女儿说:“宝贝,这是老爷爷,是看着妈妈长大的爷爷,你要尊敬爷爷,知道不?”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每天早上起床时,小多多便拉着我的手,去敲爷爷的门,看看爷爷是不是已经起床,然后,默默地搬一张小凳子,安静地坐着,看爷爷做饭。 

女儿是我的至爱,爷爷何尝不是我的至亲。那天抱着女儿坐在门槛的长木凳上,爷爷慢慢腾腾走来过,从口袋里,颤抖着掏出十块钱,硬往女儿手里塞,我望着爷爷浑浊的眼,大声地说:“爷爷,小宝用不着,您老留着自己用吧。” 

爷爷的听力不够好,讲话不大声,爷爷根本听不见,所以,在跟爷爷讲话的时候,我的声量尽量加到最大,生怕爷爷以为我嫌弃他老,不理会他,其实在我的心里,爷爷永远是值得尊敬的。 

爷爷没再坚持,把给小宝的钱慢慢收回口袋,转身又慢慢地走回了自己的屋子,那一刻,我望着爷爷风烛残年的样子,心里真的感觉到特别的悲凉,原来,人老了,真是一件很凄凉的事情。 

国庆在家呆了两天,天天中午的时候,让妈妈做好了饭,就端一点给爷爷用,爷爷那时候还能吃一些,近九十高龄,爷爷的生命象是走进了冬天,没有了温暖,也没有了生机。他的生命之火正悄悄地在熄灭。 

回到顺德,常常打电话回去给妈妈,也会问起爷爷的情况,说起的时候,总叮嘱妈妈,问问爷爷需要什么,被子够不够厚,钱够不够用,如果没有,就给点爷爷,不必计较太多,老人一生,多不容易,能够在生前尽孝的时候,多尽点孝,就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那时候,心里就在想,年迈孱弱的爷爷或是走不过这个冬天了。 

惊闻噩耗 

2011年11月12日,早上的一个电话,让家里的宁静,瞬间化为消失。就在前一晚,我打电话回来时,妈妈告诉我:爷爷几天未进食了,可能熬不过冬天了。我还一再叮嘱妈妈天凉了,看看爷爷盖的被褥够不够暖,不够的话,帮置床新的,或者从家里拿一床厚点的去。 

刚好隔了一夜,爸爸上完夜班回家,我刚起床,正在洗濑,听到铃声,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看到爸爸拿手机的手一直在颤抖,声音也充满了惊恐与疼痛。在这之前,我们刚在讨论爷爷的身体状况。然而,不幸的消息传来,一下子刺进耳膜,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硬是没藏住。 

三十年了,父亲一直不肯原谅爷爷对于我们的漠视,我以为他是不爱爷爷的,然而,在接到电话的一刹那,他颤抖的手,出卖了他的心。

原来,父子连心,这份血融于水的亲情,永远是最为可贵,无法割舍的。 

再多的埋怨,也抵不过时光的推移。人之已死,那些过去埋藏在心里的积怨一下子就消散得无影无踪了。原来,许多时候,我们不肯原谅别人,其实是在折磨自己,等到永远失去的那一刻,才发现,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去弥补与挽留了。

连夜奔丧 

2011年11月12日回到公司,我立刻致电订了晚上返桂的车票。到了晚上八点,先生临时决定开车自驾回来,这样少了周转车的不便,同时会节省一定的时间。于是,连夜披星戴月从顺德地开了近十个小时的车回到家乡。 

一到村口,就感觉到气氛很是沉重。妈妈到村口迎接我们,一见到我们,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和妹妹搀扶着妈妈一路走回家,按家里的风俗,一进门,二伯放起了鞭炮,我和妹妹、妹夫、老公四人,排成一行,一个接一个向爷爷的灵位上香、叩拜,看着爷爷的遗像,想着爷爷不快乐的一生,眼泪止不住就流下来了。 

爷爷的遗像被装帧在一个素白的相框里,相片里的爷爷样子看起来还算精神,但是唇角却是下扬的,明显地看得出来,他是那么的孤独与寂寞;浑浊的眼神里,写满了对生命的眷恋与不舍。 

上完香,静静地坐下来,听妈妈讲爷爷弥留之际的情景。爷爷应是在半夜走的,走的时候,因为事先没有任何预示,只是一天没有进食,所以妈妈与伯父他们没有留守在身边,没有陪护爷爷最后的时刻。 

听到这里,我止不住的心痛,也许爷爷走的最后一刻,一定有太多的不甘与失落,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四个孙子、四个孙女,却没有一个在身边陪伴他到最后一刻。 

我为自己的不孝感到愧疚,也为爷爷生命的卑微感到心痛。 

最后一程 

2011年11月13日晚八点,是瞻仰爷爷遗容最后一面的时刻,亲朋好友们一个接一个按家乡的风俗,看了爷爷最后一面,然后一个接一个为 爷爷钉上封棺的钉子,最后,在下跪着的亲属们悲伤的抽泣声中,由两个主事人合力,重重地盖上了棺材。爷爷,我可亲可敬的爷爷,便永远地沉睡在了那个小小的、漆黑的棺材里。 

2011年11月15日是爷爷出殡的日子,一大早,仪仗队就开始吹吹打打,吃过早餐后,大约八点半的时候,爷爷的棺材便由十六人抬着走出了家门,我们这一群“孝子贤孙”三步一叩首,一路将爷爷送上山。大伯三人,一把鼻涕一把泪,我没有悲痛,但是看着堂兄捧着爷爷的头象,想着爷爷最后那消瘦的遗容,眼泪就不由自主挂上了脸庞。 

爷爷被葬在离家不远的山上,几个花圈围绕着爷爷的土坟、飘扬的几束白条上弥漫着无边的悲凉。在这里,离家不远的地方,一个小土包、一块小石碑就是爷爷永远的归宿了。  

后记 

爷爷走了,关于爷爷的记忆很薄浅,关于爷爷的事迹更是知之甚少,然而,爷爷会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因为没有他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便没有我。 

无论过去,爷爷对我们有多么的漠视,而今,那些些许许的怨恼,都随着爷爷的去世,划上了永久的符号。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经历生离死别,关于爷爷,我能够书写的并不多,但是,我知道,我将以一生来缅怀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 

爷爷,愿您在九泉之下,安息。

你有想过死后会被葬在外太空里吗?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现在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5万元起步,将逝者的骨灰送往太空,通过卫星追踪功能,随时与逝者“保持联系”……这个清明节,“太空葬”这个新奇而特殊的殡葬形式,闯入了公众的视野。

那么,它是智商税还是高新科技的应用呢,我认为,就是高新科技的商业应用,但是总感觉欠缺点什么,心里不是滋味。

实际上,“太空葬”并不是新鲜事,但现在把它推到商业舞台的前沿,让大家都能接触到,倒是成了老百姓的一个新鲜事儿了。

据公开资料,太空葬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科幻电视连续剧《星际旅行》的制作人金·罗丹贝利的骨灰率先被火箭送上太空。此后,选择太空葬礼的不仅包括名人和科学家,还有不少是知名度没有那么高,都是生前热爱宇宙的人。2018年之后,极乐之星二号携手马斯克的Space X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后,太空殡葬这个概念在航天领域内就此引爆。

在我国,由于受限于技术、价格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原因,虽然太空葬概念已经在国外炒了很多年,但在国内还是一片处女地。早在2015年,国内殡葬电商平台“彼岸”就引进了太空葬礼,前来咨询的人不少,但直到“彼岸”平台关停,都没有做成一单太空殡葬生意。

目前我国也仅有一家公司——北京星愿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愿航天)在从事“太空葬”服务。价位5万至30万不等还是“顺风车”而不是“专车”。

它是一克左右的这种很小的骨灰盒,你可以把你的骨灰放到这个盒子里面去,然后再由这颗卫星带到天上去。

而且它还非常非常的贴心,会给你做个App,当这颗卫星从天上经过的时候,App会提示你,你家谁谁谁刚从头顶飞过。专业的讲,就是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太空星愿”,实时了解卫星所在的具体经纬度、何时会经过地球上空等信息。

费用也不贵,2000多美元,折算一下比买个墓地还要便宜一点,技术方面也不复杂。

有人说:只取一克,那剩下的骨灰咋办,倒垃圾桶?这样不会产生太空垃圾吗?

还有人说:“费用也不贵,2000美元,但每个月要续费,不续费就不亮了吧”?

甚至更有奇葩网友说:“我要把我的骨灰全都做成星星,这样就能下个流星雨啦”。

最后专家解读说,用于星葬的卫星实际上从技术上很简单,只需把荷载带上后进入轨道,保持在正常轨道高度不掉下来,长期在轨道运行即可,“相当于是一个在特定轨道上运行的太空墓园。”至于剩下的骨灰,就需要自行处理了。

至于是否会产生太空垃圾的疑问,星愿航天创始人王昊表示,卫星发射前,其运行轨道和频率都需经过相关机构严格审核,通过后才会颁发发射许可证,而且卫星本来就需要有相应的配重模块用以平衡卫星的重量,“我们只是将传统的金属配重模块换成了用户想要寄送的物品,它们会和卫星一直在一起,并不会成为太空垃圾,也不会干扰科研卫星的正常运作。”

从技术上来讲,它不算复杂,没有太大的难度。不需要研制专门的卫星,只需要借助已有的商业公司的卫星,把原本上面搭载的任务设备拆掉,换成纪念品装载上去即可。卫星上会有一些相对简单的通讯系统,为用户提供在轨的纪念或祭奠服务,这个功能也不复杂,相当于智能手机的互动功能,只不过它是通过轨道的通讯来完成而已,可以说就是高新科技的商业应用。

王昊说,有不少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其中,有个年轻人的爷爷奶奶去世以后,原本是将他们葬在陵园里,却因为墓地产权到期,老人家的骨灰被直接挖出来放在仓库里,让亲属领走。“这件事对家人的打击和伤害非常大,在了解太空葬之后,他们觉得这个有永久保障的服务,交给我们后,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虽然咱们国家提倡生态葬,但部分葬法也表示不好接受,原因有:“被人说闲话”、“后代无处祭拜”、“随风飘散了”等等。还有人认为,生态葬就是随便葬、“薄葬”。并且,生态安葬在各地推广程度也不相同,部分地区间甚至差别很巨大。

专家指出,当前想要进一步扩大新殡葬方式普及范围,需要妥善解决技术、观念、规划、规范等多方面问题支持,也需要一段路可走。

实用的礼物建议还是从衣食住行上来考虑,因为实用性讲的一个就是使用频率,吃食住行都是日常生活里可以经常用到的,不太会买回家就放着闲置落灰,对老人来说也比较有实用性。

像我外婆今年九十二了,平时住在舅舅家里,衣服鞋子什么也不缺,而且一般我妈妈和舅舅他们都会给准备好,也用不着我来送,所以我会考虑和外婆起居相关的物品,可选择的礼物还挺多的,比如电热毯啊,泡脚桶啊,防滑垫啊,暖手袋还有很多可以增强生活便利的小东西可以送。特别是冬天,被窝冰冷冰冷的,很多地区没有暖气,对老人来说真的很伤,送个电热毯,老人睡起来也更舒服。

“行”这方面我外婆其实没啥需求,她年纪老了很少外出,一般就是在家附近和其他老太太聊聊天。如果你家老人比较外出门走动的,可以买个束腰带(很多腰椎间盘不好的人会用的那种),这样不论是久坐久站腰都不会太累。

然后还可以考虑一下质量比较好的保温壶,这样方便随时喝到热水,还有登山杖,能够防止走路的时候摔倒。我们这边儿冬天路比较滑,容易结冰,之前还有个老大爷摔骨折了,感觉大家对这方面还是要注意一点。

我去年给我外婆还有我爸妈送的礼物是运动手环,可以记步数以及检测心率什么的,平时可以通过后台设置查看亲友的一些数据。虽然这种东西肯定有误差,但是还是能看个大概,对家人的一些情况也能有个了解,对老人家也多加一重保障。

另外的就是“食”,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比较建议选择吃的东西来送礼,一个是肯定实用;二是方便,好送礼;三是有时候送给长辈的东西他们可能舍不得用,但是食品都有保质期,为了不浪费,他们就会主动吃掉。

当然,我说的肯定不是保健品之类的。选择一些比较营养健康,对老人身体好的食品送给他们,老人吃得开心了,也免得他们被骗了去买各种各样没用的保健品(很多地区都有专门针对中老年人下手的骗子)。

我外婆之前因为摔了一跤摔折过手臂,去检查的时候发现有点骨质疏松,所以我给她送的东西一般是比较补钙的,比如高钙的牛奶、奶粉之类的。

这里要给大家插播一个小知识,就是选补钙牛奶或者奶粉的时候,只是含钙量高可能没什么用,因为身体吸收不了多少这些补进去的钙,可以关注添加了初乳碱性蛋白CBP和维生素D的牛奶或奶粉。

因为CBP可以直接作用于骨骼细胞,增强骨钙素和骨矿的密度,让骨骼强化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等等问题;而维D则可以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因此二者配合才能让补进去的钙不会白白流失,实现有效补钙。

像我挑选的光明优加益固奶粉就有这两个成分,而且含钙量也很高,所以我一般都是送这个(冬天比较冷,加上老人年纪大,建议选奶粉冲泡热饮哈,而且奶粉随时冲泡也比较随心),外婆说是喝着挺好的。

除去常见的衣食住行外,还可以看看家里老人有没有什么爱好。比方说爱泡茶饮茶的,可以送套茶具,小玩意也可以送点茶宠摆件之类的;爱养鱼就送点各种各样的小鱼苗;爱好书法,就送文房四宝……

基本的送礼思路就是这样啦,反正就投其所好,送到人心坎上了就会高兴的。至于具体送什么礼还是要根据家里老人自身的情况来,注意一下不要有什么不好的寓意或者联想,以及使用过程中老人不会困扰或者造成危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