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奔驰AMG和BRABUS奔驰

员工 0 62

关于奔驰AMG和BRABUS奔驰,第1张

关于奔驰AMG和BRABUS奔驰
导读:AMG/BRABUS是不一样的两个改装厂,AMG是MERCEDES-BENZ的官方改装厂,BRUAS改装后的车,是可以用BRABUS这个品牌出售的AMG一般是小改,BRUAS的改装程度比较高关于AMG:1967年,HansWernerAuf

AMG/BRABUS是不一样的两个改装厂,AMG是MERCEDES-BENZ的官方改装厂,BRUAS改装后的车,是可以用BRABUS这个品牌出售的AMG一般是小改,BRUAS的改装程度比较高

关于AMG:

1967年,HansWernerAufrecht(A)和ErhardMelcher(M)在德国Grossaspach(G)创立了AMG公司,现有雇员500名,每年大约生产12000辆汽车。在70年代,AMG曾取得不小的成功,建造了许多基于奔驰汽车的赛车和高性能街车,但直到1988年,AMG才成为生产制造高性能汽车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一年AMG与奔驰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奔驰也开始重返德国汽车巡回赛等赛事。两家公司合作发展的第一辆车是1993年出品的C36AMG,如今奔驰公司承诺要在每种奔驰车上生产其AMG型号。从AMG发展的脉络来看,它当时最擅长的一直是引擎改装和设计,这也是他们的主打经营项目,直到90年代,他们才开始大张旗鼓进入整车改装的市场,AMG强调高性能发动机的传统,特别是大马力发动机的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AMG在动力系统上的改装并不是象德国另一家专业改装奔驰的BRABUS那样,用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换装原有的发动机,所做的是在原有的动力系统上加以改进,榨出发动机的最后一分动力!不过经AMG之手的奔驰车还是奔驰,AMG并不单独创造新的奔驰车型,只是在外形和控性等方面稍作改动,而保持原有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除此之外,AMG还提供了各种改装套件,包括前保险杠及雾灯,后保险杠,侧裙边,后扰流板,各种造型的铝合金轮圈,减震器以及后段排气管等等。每台AMG发动机上都有工程师的签名。AMG主要突出在原车基础上的高性能改装,如适当加大气缸容积,并通过高性能的涡轮增压器提升发动机功率,换上锻造的活塞连杆,(一般车都是铸造的)、高性能的电喷装置等。外观上的改装一般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如改装的扰流板或尾翼等改变空气动力学的附件,轮毂的尺寸变化不大但一定是高级的。AMG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德国车辆管理部门各项指标,因为改发动机就必须改底盘,AMG非常擅长加强底盘的运动性能和整车的安全性能。而其改装后的尾气指标已达到2005年在欧洲实施的欧Ⅳ标准。

关于BRABUS:

BRABUS公司由Bodo Buschmann 先生创建于1977年,现已跻身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改装厂商之一。BRABUS公司的总部位于鲁尔区的腹地Bottrop,邻近 A2 高速公路。除了宽敞的展示大厅外,这家活跃于国际市场的企业还将其开发部和生产部设于此地。

1999年夏季,BRABUS公司把其位于Brabus-Allee厂址的加工车间和行政管理大楼的面积扩建至总共112000 平方米。目前,至少有85名员工在BRABUS制造厂的现代化汽车改装和服务部门工作。其仓库的容量为105000立方米,采用最先进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进行管理,能确保快速向世界各地供应部件。公司拥有自己的汽车试验跑道,包括加速和刹车跑道,正弦跑道,圆形跑道以及一条带比利时路砖的振动跑道,从而可以完成主要的行驶试验。如今,BRABUS公司共有350 多名员工。在内容广泛的试验项目中,我们始终不断地测试新的型式,并尤其重视一贯对所有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BRABUS公司自然也得到了ISO 9001的认证。

在挑选供应商时,BRABUS公司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著名的原装供应商,如ARAL, Pirelli, Michelin, SACHS Race Engineering以及Yokohama等才有资格成为BRABUS公司的技术合作伙伴。

BRABUS公司始终对自己的开发,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出高要求,这也已经得到了汽车工业界的公认。为此,BRABUS公司于2002年初夏与MCC smart有限公司一起在Bottrop 成立了合资企业smart-BRABUS有限公司,不仅为所有smart车型提供高档配件,也致力于为所有MCC车型系列开发和生产顶级车型。

在2003年举办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的国际汽车博览会上,BRABUS不仅展出BRABUS E V12系列车型,它以新的奔驰级豪华小型系列为基础制造,每小时车速可达340公里,而且还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展示550马力/404千瓦的新型BRABUS CLK K8轿车,它以其每小时325公里的最高时速,得以跻身于世界最快速的小轿车之列。

随着国内消费能力和性能车市场的崛起,“性能车”三个字就像是一针鸡血,打在了车友的动脉里,很多车友都听过“AMG”三个字母,对于奔驰粉丝来说,这三个字母简直就是信仰一般的存在,如何让激动不已的车友冷静下来呢,很简单,拿出售价表就可以。不过随着AMG国产化,更多的车友加入了“真香”行列,不过也有一部分车友认为,国产AMG,不够纯粹。

为啥奔驰粉丝如此的推崇原汁原味的AMG呢,这要从AMG的成立说起。

“偷偷摸摸”的改装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奔驰总部迎来了两位年轻员工,Aufrecht和Melcher(以下简称A哥和M哥),这两个奔驰狂热粉丝进入公司后如愿以偿的被分配到了赛车研发部门,正当两人还没来得及兴奋的时候,奔驰却突然宣布“不再参加当年的汽车赛事”的消息,理由简单粗暴,自家车子几斤几两自己知道,去了也是垫底,倒不如不参加,专心去做豪华车赚的多。

老板不想比赛,A哥和M哥可咽不下这口气,这叫什么事儿?刚找到工作就要失业了吗?于是A哥和M哥私下商量了一下,瞒着公司把原来的赛车发动机来了一顿爆改,直接把原来170马力的发动机改到238匹。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奔驰,没有A哥和M哥预想的那样升职加薪赢取白富美,而是被痛骂一顿,说他们俩不服从领导,乱搞一气,并扬言如果新发动机没有在赛事上获得名次,就现场开除你们俩。

出道即巅峰

奔驰做梦也不会想到,更换了发动机的赛车第一次参赛就勇夺第二名,后来一路开挂,拿下了年度总冠军。这下A哥和M哥彻底火了,不光在公司内部火了,很多车队都找上门来要A哥和M哥帮助改装自家赛车。这时候奔驰又跳出来捣乱了,给别人改车可以,但我要一个后门,就是让他们赛车的动力不如我们,让他们在赛道上不得不放水,这样赛道上我奔驰就是老大了。

坚守本心,成立AMG

这还得了,这种不当竞争的想法彻底激怒了A哥和M哥,我给你拿了冠军没奖励不说,还想用这种手段让你继续获胜,这是瞧不起我们的改装能力啊,于是A哥和M哥当场辞职,牙刷都没带就离开了奔驰,来到了一个叫做Grossaspach的小镇,至此,A哥,M哥还有Grossaspach小镇,三个名字组成了一个传奇的名字——AMG

当时AMG名声在外,很多车主慕名而来,找到那个写着AMG的小砖房后,不禁心里打起了鼓,就这?但是在见识了AMG的改装技术和成果后,这些本来看不上AMG的客户,纷纷化身免费广告牌,大肆宣传AMG的技术有多牛,改完的车子有多猛。

奔驰后悔了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AMG专心研究曾经最熟悉的奔驰车型的改装中,生意如日中天,经AMG改装后的赛车,拿奖拿到手软,后来兄弟俩开始亲自参加赛事,一次又一次的登上领奖台。以至于AMG的成绩,让奔驰后悔不已,不过勇于认错的奔驰也算是有些气魄,1999年,奔驰花巨资收购了AMG,两方冰释前嫌,从此,AMG成为了奔驰御用改装品牌,代表着奔驰高性能子品牌。

回归奔驰后,AMG提出了品牌口号“追求完美技术的激情”,并将传统流水线改为纯人工组装,注意,纯人工组装并不是流水线,而是每台AMG发动机的组装,都由一位资深工程师亲自上阵,组装完毕后,还要在发动机的铭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这就是AMG广为人知的“一人一机”。此处@一下领克03+的进气盖,也算是一人一机了。

冲突再起

AMG这种类似私人订制的做法,在推出的初期抓住了很多用户的心,车主提车后不吃不喝地坐在发动机前面,一看能看一整天,心里充满了满足感,奔驰发现这里面的商机后,果断决定,以后所有量产车型,都要配备AMG版本,以至于后来短短几年的时间,新款AMG如雨后春笋一般出来了一大堆。

然而AMG车型多了,工程师可不够用啊,全都保持“一人一机“是不可能了,工程师压根就不够用,于是奔驰又出幺蛾子了,决定只在售价较高的车型上保留”一人一机“的传统,吸引富豪们买买买,低端的AMG车型,还是下放流水线吧。这也是现在有些车友觉得,国产AMG没有灵魂的主要原因。

启动国产,情怀收割机

国产车型A35L AMG,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款定位中国特供的车型,为什么说是中国特供呢,很简单,带L的加长车型,在国内卖最好。没错,奔驰把AMG给加长了,中国消费者对面子还是比较看重的,少了“一人一机”这么大的噱头,肯定会影响销量的,奔驰不愧是奔驰,想出了在C柱后面加LOGO的方式,给国内消费者偷换了“一车一标”的概念,既显得有身份,有弥补了不能“一人一机”的舆论短板:“这可是历届AMG都没做过的设计”。

奔驰的意思很明显,你花大价钱买来的AMG,要满足车主想要炫耀的心理,又要满足AMG的品牌地位,避免辉腾被当做帕萨特的尴尬局面,不过奔驰显然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消费的理性,很多车友看来,国产A35 L AMG超40万的售价,完全是一波情怀收割。

如果说AMG的品牌精神是“追求完美技术的激情”,那么越来越多流水线出来的AMG和为了收割情怀而生的A35 L AMG又在追求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日提到AMG,我们都知道它是专业改装奔驰的翘楚公司,当然,也已经归于奔驰麾下。但是回溯到60年代,AMG只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手工作坊。跟你讲个小插曲:当时有个顾客从德国基尔慕名开着自己的奔驰车来到AMG所在的城市,到处找AMG公司,想改装自己的奔驰。但是寻了一轮之后竟然发现AMG鲜为人知。后来他在一两间小小的车房门口询问“哪里可以找到AMG”的时候,车库里的人告诉他,嘿,兄弟,你眼前的就是AMG!那个顾客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后当他的奔驰车很艰难地塞进AMG的车库里进行改装时,他还是在怀疑,这真的就是AMG吗?

  那时候是1968年。

显然到了今天,故事的主角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不变的依旧是AMG精神中矢志不渝追求的性能、质量和安全,这些AMG的经营哲学已经被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统领着这家改装界中的翘楚级企业不断创新前进。自从1978年AGM在德国Affalterbach建立自己的总部之后,它靠近斯图加特的改装车间面积已经慢慢地扩张到4万平方米,职工数目也增加到了600人,每年的产量为12,000辆。在2002年AMG庆祝自己35年诞辰的时候,新的引擎工厂、新的展览厅和两座新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同时落成。引擎工厂只有一条生产线,工人们仔细小心地打造着刻着AMG工程师名字的超级引擎,每天100台的产量自然也宣告了它们的珍贵。而在AMG的展厅里,你可以至少看到出自AMG的8款不同的超级奔驰,并且AMG的展厅往往除了展示销售新车,更具备举办高档次的会议展览功能

1967年

       名叫Hans Werner Aufrecht(A)和Erhard Melcher(M)在德国Grossaspach(G)建立了他们的公司,并且根据他们的名字和所在城市的名字各取一个字母组成了AMG公司的名字。当时他们公司的品牌形象就是“赛车引擎的设计和测试工程公司”

1989年

      AMG成为了德国房车锦标赛上最成功的车队之一:Klaus Ludwig 和 Johnny Cecotto共为车队获得7次冠军。

1990年

      AMG在Affalterbach地区的第二个工厂开业。此时公司员工达到400人,并且AMG和奔驰公司签订合约,开始扩展他们在赛车方面的合作范围,AMG准备开始为奔驰改装并且销售量产车。

1992年

      AMG赛车手Klaus Ludwig获得德国房车锦标赛冠军头衔。

1993年

      奔驰与AMG合作的第一种产品是1993年出品的C36 AMG,从这一年开始,几乎所有系列的奔驰汽车都有经AMG改装后的身影,而奔驰公司也承诺今后要在每种奔驰车上都生产其AMG型号。

1994年

       AMG赛车手Klaus Ludwig再次获得德国房车锦标赛冠军头衔。

1995年

       AMG 赛车手Bernd Schneider为AMG第三次夺得德国DTM赛事冠军,并且还赢得第一次举办的国际房车赛ITC的冠军。

1998年

       AMG CLK-GTR 公路版限量25辆发行,同时AMG-Mercedes 赢得国际汽联GT冠军赛所有10站赛事冠军。

2003年

        AMG为奔驰打造的增压V8引擎获得当年的年度引擎奖。 Bernd Schneider获得其个人第三个DTM赛事冠军头衔。

除此之外,AMG还提供了各种改装套件,包括前保险杠及雾灯,后保险杠,侧裙边,后扰流板,各种造型的铝合金轮圈,减震器以及后段排气管等等。每台AMG发动机上都有工程师的签名。AMG主要突出在原车基础上的高性能改装,如适当加大气缸容积,并通过高性能的涡轮增压器提升发动机功率,换上锻造的活塞连杆,(一般车都是铸造的)、高性能的电喷装置等。外观上的改装一般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如改装的扰流板或尾翼等改变空气动力学的附件,轮毂的尺寸变化不大但一定是高级的。 AMG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德国车辆管理部门各项指标,因为改发动机就必须改底盘,AMG非常擅长加强底盘的运动性能和整车的安全性能。而其改装后的尾气指标已达到2005年在欧洲实施的欧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