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向沙头醉玉瓶翻译

老人 0 64

懒向沙头醉玉瓶翻译,第1张

懒向沙头醉玉瓶翻译
导读:懒向沙头醉玉瓶的翻译为: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这句诗句出自《浣溪沙和无咎韵》。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解释: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作者:陆游。字号:字务观号放翁。所处

懒向沙头醉玉瓶的翻译为: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

这句诗句出自《浣溪沙和无咎韵》。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解释: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

作者:陆游。字号:字务观号放翁。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公元1125年11月13日(旧历十月十七)。去世时间:公元1210年1月26日(旧历十二月廿九)。

主要作品:《梅花》《游山西村》《假山拟宛陵先生体》《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等。主要成就:爱国情怀,文学贡献。信仰:道教。

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浣溪沙和无咎韵》宋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

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翻译: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赏析:

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镜江探母。陆游与其盘桓两月。这首《浣溪沙》即作于此时。上片表现了二人友情的深挚。下片写客中送客,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情。全词抒情委婉,真挚感人。

正文 第一章 抓周疑云

清泉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这个小镇之名是以流经小镇的清泉河所得。

故老传说,流经清泉镇的清泉河本是天上银河中的一抔清泉,后来水神下凡路过清泉镇见此处风景秀丽却独缺一活水,遂将自己随身所携之银河清泉用力移至于此。从此,这里开始有了活水,后来从外地迁来居民,天长日久渐成一镇,就是今天的清泉镇。

清泉镇人杰地灵,从立镇以来共出举人500余人,状元22人,一品大员10多人,镇中的清泉书院就是这历代举人、状元和一品大员集钱所建,经过后人的逐渐完善终于成了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到现在已经历七百余岁,左近三省学子均以能在书院读秀才为自己的骄傲,举人更是以能在书院任管事为荣,居民更是把清泉书院看做了小镇的标致性建筑,并深以自己为清泉镇之居民而感到无上荣耀。

这一年,从京城搬来一户姓南的没落书香之家,在小镇靠近镇外树林的地方结庐而居,看来这又是一户读书致仕光耀门庭之家。

在南家隔壁同时搬来了一户悬壶济世的郎中,郎中姓牛,他的病妻称他为二郎,所以镇上的人都称他为牛二,年小者都称其为牛二叔。

南、牛两家是前后搬来所以两家走得比较近,南家经常借书给牛郎中读,牛郎中在南家人有个头疼脑热时,经常不要诊金地给南家诊病配药,关系可称莫逆。

转眼几年过去了。

这天,当早晨的太阳第一次照进院子的时候,南卫风就早早地坐在晨曦中手捧书卷开始了早读,这是三年来考取秀才,进入清泉书院读书以后形成的雷打不变的习惯,今天是他考取秀才三周年的日子,也是他儿子南海仁周岁的生日。所以南卫风今天格外兴奋,他又想起了三年前乡试放榜时,县衙刘捕快给送喜报时,自己老爹和老娘因激动而不知所措的样子。老娘把家里唯一的一只下蛋的母鸡杀了犒赏刘捕快。那一天老娘高兴得嘴就一直没有合上。

随着考中了秀才,好事也一件件降到了他的身上,接着久不上门的媒婆,又开始频频地出入那破旧的茅草房为自己说媒,不久娶了镇里刘举人的女儿——清泉镇第一才女刘月葶,后来又有生了儿子南海仁。

清泉镇南家,虽然搬到清泉时间不长,但已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之家,尤其是听说前几代更是出了当朝的翰林编修,家中藏书甚丰,只是到了近代家道中落,不利己搬到了清泉镇,但读书求仕的家风一直未丢。

今天,是南海仁周岁生日,按照当地风俗要进行“抓周”礼。就是小孩子在周岁那天,在孩子面前摆满印章、木鱼、书本、胭脂、刀剑、马鞭、乐器、锄头、黄金珠宝等等,看孩子去拿哪一个,通过抓周来预测孩子今后能干什么,或预测今后有多大的出息。如果孩子抓了印章,就说明孩子以后可能走仕途会当官,抓了胭脂就只能流恋女色不会有出息等等。中午时分,就在南家在草堂准备好“抓周”之物,只等南家小海仁“抓周”时辰一到,就开始行“抓周”之礼。“吉时已到,请小寿星开始行‘抓周’礼。”临时担任司仪的郎中牛二叔喊道。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突然有人喧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随着这佛号声走进来一位宝相庄严、慈眉善目,脸若婴孩般红润,但却看不出年龄的老僧人。僧人看了一眼抱在刘氏怀中的南海仁道:“南施主贫僧要与你结个善缘,不知可否?”

南卫风道:“大师尽管道来,只要学生力所能及,一定鼎力而为。”

僧人道:“我观令郎眉角含桃花、妻妾宫混乱乃情孽不断,害人误已之相,天庭纹乃六亲不靠之形,命里与我佛有缘,当皈依我佛二十载,方可解去克人、克亲之灾。不知南施主可舍得否?”

“放屁、放屁!”就在南卫风刚要回答之时,从门外又传来两声苍老的骂人声。接着走进来一个身穿破烂道袍、手拿掉了毛拂尘、面容枯槁、看不出年岁的邋遢道士。

僧人看见邋遢道士,并没有发火,而是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邋遢道友数十年不见,道兄还是神彩依旧,无欲有礼了。”

邋遢道士道:“神采谈不上,还是邋遢得一塌糊涂,倒是光头你红光满面,看起来这一甲子里功力又有进步,已经到了无相之境,老道我对你都有些看不懂了。”

僧人道:“邋遢道友这一甲子看起来功力也是进境不小,已经马上进入大乘期了,距离飞升之日已经不远,同样是可喜可贺。”

邋遢道士道:“无欲光头,你不要给老道我灌迷汤。非是岔道破你缘分,此子非是你佛门能渡,莫要惹祸上门,如此子及冠而‘大灵智’仍不开,则读书求仕也有成就,可平凡无忧度此一生,而你我方外之人要逆天而为,则会增加无穷变数,无欲光头你用‘大轮回法’算一下不会不知吧。”

僧人道:“邋遢道友你的‘天机眼’又精进了。我只是上体天心,量力而为,以求人力胜天而已,道友要让贫僧打消此念,还需能让贫僧心服口服。”

邋遢道士道:“好!那还是老规矩,仍是打赌,只是此次打赌方式与以往不同,你我各在‘抓周’物品中摆放一物,如娃儿抓到你放之物则为你赢;抓到我放之物则为我赢;既抓你放之物又抓我放之物则为平局,一旦平局出现,则由娃儿双亲决定是否皈依佛门;既不抓你放之物也不抓我放之物,则天意如此只能让此子顺天而为,另外娃儿‘抓周’之时你我不可使任何外力左右娃儿之意志,否则违规者为输。如何?”

无欲大师道:“如此甚好,贫僧就依道兄所言。贫僧就放五色金莲与邋遢道兄一赌。”说完从怀内掏出一个包子大小,上有红、黄、白、黑、蓝五种颜色,不知是何质地的莲花形法器一个放在了诸“抓周”物品之中。

邋遢道士道:“好!那岔道就放‘无为圣水’一葫芦与道兄一赌。”说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绿色玉质小葫芦放在了抓周物品之中。

无欲大师转身对南卫风合十道:“贫僧与邋遢道友在此打赌,有扰施主了,不管结果如何,贫僧都与南小施主有缘,自会送小施主一个物件确保小施主落难时有个帮助。阿弥陀佛!”

南卫风道:“大师言重了,卫风何德何能因为小犬‘抓周’小事惊动两位世外高人,两位前辈高人能见证小犬‘抓周’之事,实是小犬前辈修来了福份,两位前辈尽管请。”

刘氏月葶将抱着的南海仁从怀里放到抓周物品之前,小海仁刚刚学会走路,蹒跚地向各色物品行去,带着好奇一会摸摸这个一会摸摸那个,就是不具体确定拿哪一个。当小海仁摸彩到五色金莲时,无欲大师面色不由一紧,古井无波的心田不由一动。无欲大师感到不对,这是修道之人不该有的现象,所心忙默念清心诀镇定心神。

邋遢道士神色却看不出紧张,只是半眯着两眼,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小海仁好像对五色金莲很感兴趣,摸了又摸流恋了好久,但最终还是没有拿起,无欲大师面带惋惜地摇了摇头,然后闭目合十,不再看“抓周”一眼,仿佛入定一般。小海仁看到了装着无为圣水的玉质的绿色小葫芦,同样流恋了很久,但最后仍是没有拿起,邋遢道士也无奈地摇头叹息一声后,不再看“抓周”一眼。最后小海仁在左右手各拿起一书一剑后结束了“抓周”礼。

南家来客皆是左右邻里,这些邻里一致祝福南卫风,说小海仁日后一定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前途不可限量。

无欲大师果如前言,从怀里取了一颗佛珠送给了小海仁,并对南卫风道:“天意如此,人力终是不可逆天。贫僧自不会食言,此物乃为佛门菩提子所制,有辟邪祛秽之功效,让娃儿带在身上,可保其不为外邪所侵。”

邋遢道士却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玉瓶,交给南卫风后道:“无欲光头都能如此豁达,贫道自是不能落后,这是一枚‘还灵丹’,乃是贫道受人所托交与此子,日后此子在适当时候必有大用。”

一僧一道赠完物品后,相互看了一眼,互相点了下头,无欲大师道:“贫僧和邋遢道友看出南家日后必有一难,但天机不可泄,不能直陈,现有谒语供南施主参详,如能参透自能遇难成详。‘仕求新贵,皇城有成。子离天意,子归孙荣。天道变数,海仁左右。’”

邋遢道士道:“福祸相依,神鬼相逼。幼承庭训,正义莫偏。逆天顺天,全在心间。”

南卫风道:“多谢二位前辈指点迷津,学生不胜感激。”

无欲大师说完与邋遢道士各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南海仁后,竟不答南卫风的话,飘然而去。

众人隐隐还能听到从风中传来二人再次打赌的声音,赌的却是小海仁日后是顺天还是逆天内容。

正文 第二章 神秘古书

时光荏苒,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来南卫风考取了举人,暂时在镇里的清泉书院任管事,只等今年秋闱一至就进京参加大考,以期争个功名,光大门楣,振兴南氏。

五年来小海仁已经长得越发惹人爱怜,人又聪明,且胆子更是很大,一点也不像一个六岁的小孩子。现在小海仁又有了弟弟南海义、妹妹南萍。

小海仁的爷爷奶奶在这五年里已经先后谢世。五年来在娘亲刘氏月葶的教导下小海仁进步很大,对千字文、三字经早已经耳熟能详。更是对四书五经也有了不少的涉猎。家境虽然贫寒,但小海仁却从小一点也没有耽搁学业,比同龄少儿更是学得多,且因为海仁博学强记,其学业已经可与一般童生相媲美。

这一天,小海仁学完《论语》,照样按照每天的习惯去镇外的树林砍柴。

临出门前天已经阴了,刘氏向小海仁喊道:“儿呀,天阴了家里又不缺柴,就别去了。”

小海仁向娘亲喊道:“娘亲,家里的柴也不多了,这天一时半会不会下雨,我去砍点就回来,不会被雨淋着的,我机伶着呢。”说完带上柴刀和水袋就向镇压外走去。

出了清泉镇,小海仁习惯性地又走上了自己平时砍柴发现的一条捷径。这条小路平时很少有人走,十分隐密。“唉…”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呻吟声,小海仁顺着声音寻去,发现有一个灰衣人躺在路边。出于好奇,小海仁走到近前发现是一个年有六旬的老者,已经奄奄一息。

小海仁忙上前把老者服在自己的怀里,并大声地喊着:“老爷爷你醒醒、醒醒。”同时将自己带的水袋拿出来,喂了老者几口水,老者醒来,看了一眼小海仁,喘息着道:“娃儿…。谢谢你,我不行了…。如果有人问道是否见过我,你就说没有,即使是你父母也不能说见过我,否则会连累到你和你的家人。待我死后把我怀里玉瓶内的药末撒在我身体就行了…。记得药末千万不要沾到你自己的手上或身上。我怀里有一本书送给你了,同时还有几件小物事都送你了,你我有缘,到你长大后求你按照我怀里信中地点把我怀中的玉匣送到崆峒山苍云洞,自会有人按照信中内容教你一种绝技。”

老者说到这里,双眼看着小海仁越来越无神,头一歪阖然长逝。小海仁大声地喊着:“老爷爷,老爷爷!我答应你!”

小海仁大着胆子把手伸进老者的衣服内取出了一本古书,一个玉匣,一个玉瓶,一枚玉佩,一个厚厚信封,一个小袋子和几两散银。按照老者的吩咐从小玉瓶中倒出药末均匀地撒在了老者的身上,只见药末在撒到老者身上后,老者的身体逐渐一点点地化了,最后完全变为了血水渗到了地下,连衣服和毛发都没有剩下。

小海仁看着洇湿的地面,愣愣地站了足有半个时辰。“咔嚓”一声惊雷把小海仁惊醒,回到现实的小海仁用手使劲掐了掐大腿,“哎呀!”很疼,是真的,真的,年仅六岁的小海仁,赶紧把从老者怀里拾到的东西放进怀里,以最快的速度向家中跑去。

刚刚跑出去有半里地,迎面三个背剑的道士拦住去路,其中一个穿血红色道袍的道士问道:“小娃儿,你可曾看到一个生病老者?”

小海仁道:“仙长我没有看到。”

血红道袍道士问道:“娃儿不在家中待着,出来干什么?”

小海仁道:“仙长有所不知,海仁每天背完书后都要到前面树林砍柴,只是今天天公不美,眼看要下起雨来,不得已只能无功而返了。仙长如果没有别的事,海仁就先行一步了,天马上就要下雨,海仁就不陪众位仙长了。”说完小海仁就向家中跑去。

三个道士互相看了一眼,血红道袍道士问说道:“根据你我的追踪术,灰鹤子一定就在左近,师弟们咱们分开了找,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灰鹤子”。话音刚落,“咔嚓”一个霹雳,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很快地面就积水盈寸,遍地的积水很快就把刚刚老者尸水洇湿的地面完全覆盖了。

小海仁回到家里衣服已经湿透,但怀内的书和信却因为小海仁放在腋窝保护,所以没有湿。刘氏一边给小海仁换干衣服一边心疼地道:“海仁,天气不好就不要去打柴了,你看都淋湿了,病了咋办?”

小海仁道:“娘亲,不碍事,我身体壮着呢。”

刘氏道:“好了,换完衣服赶紧到厨房把姜汤喝了,驱一驱寒气。”

小海仁道:“娘亲,如果一个人答应了另一个人的请求,是否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

刘氏道:“那是当然,男儿只要一但承诺于人,就要守诺,这就是言而有信,绝对不能食言而肥,海仁,记得无信则不立呀。”

小海仁道:“娘亲,海仁知道了。”

小海仁到厨房喝完姜汤后,回到自己房间,拿出老者留给他的那本古书,看了起来,只见此书相当古旧,书页不是用纸所做,乃是皮革所为,字迹奇古,非金非篆,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

小海仁想,看来只有想办法求教父亲了,父亲博学多才应该认识这种文字。接着又拿起那起那块玉佩认真地端详起来,只见玉佩通体由一块蓝玉雕成,上面雕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飞天云鹤,对着光一照,随着玉佩的角度不同,云鹤会呈现出不同的飞翔姿态,端得是个宝贝。玉瓶里装的是能使尸体化水的药末,虽然用去了一些,但还有大半瓶,一定得收好,否则沾到身上或手上就不妙了。玉匣通体由一块美玉雕成,只见玉匣上隐隐有一种青光闪耀,度着想把它开启,但小海仁弄了半天,根本打不开,所以就放弃了。布袋只有巴掌大小,分量很轻,但感觉到里面装着一些小东西。

信很厚,用一个牛皮纸信封装着,没有封口。小海仁禁不住好奇心的做祟,打开信看了起来。信有两封其中一封是写给“洞主”的,另一封是写给“有缘人”的。写给“洞主”的信内容是:“师兄,弟在昆仑山一古洞得到一本古书,但不慎被魔门发现,派出数批高手围堵,弟在龙泉山拼死一战,虽保得古书,冲出重围,但却受伤,更为不幸的是严重伤到了紫府元婴,现已回天乏力,憾不能将师门重宝“须弥神鼎”送回,不得已将之封于碧玉匣中,觅有缘人送回师门。有缘人送回师门时,师兄可根据来人要求授其本门绝技一项,并收其为记名弟子,弟则不胜感激之至。弟灰鹤子顿首。”

另有一封信是写给“有缘人”的内容是:得此书信者既为有缘之人,如能按照信中要求替吾完成遗愿,则可至吾师门习一项绝技,年长平凡之人习之可延年益寿,年少者习之可具神通,列本门之记名弟子。吾乃崆峒山苍云洞长老灰鹤子,遭魔门高手围攻,已经身受重伤,道基已毁,命在旦夕,但师门之物如不能送回师门,至为憾事。你可凭玉佩将玉匣送崆峒山苍云洞洞主云鹤师兄处,并可学本门一种绝技。古书送尔,此书究为何书吾还未能得知,但却因此辞世,一定要善存,免得怀璧其罪。如意袋一个,袋中物品皆是吾修真以来之用物,亦赠于你,权作谢酬。灰鹤子拜。”

看完书信,小海仁把书信放回信封,用小手支着下巴,皱着小眉头陷入了与他年龄极不相当的深思中…怎样能不被爹娘知道,又能把答应老爷爷的事办了呢?那本古书到底是什么内容,自己咋一个字也不认识呢?天不知不觉地黑了。“仁儿吃晚饭了。”刘氏叫小海仁吃饭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娘亲孩儿马上就到。”海仁一边答道,一边向堂屋走去。

小海仁坐在饭桌前,一边吃着白粥,一边问刚从清泉书院回家的爹爹南卫风,“爹爹,非金非篆字是啥朝代的,咱家书房里有今古对照的书吗?”

南卫风道:“有几本,是早年你曾祖在朝任翰林编修时留下的,字体奇古,为父也仅能认识十之七八,你小小孩童问这些干什么?”

小海仁道:“孩儿在打柴时拾到一本古书,奈何对书中文字一个不识,故有此一问。”

南卫风道:“等下拿来让为父看看,是什么书能难住仁儿,快吃吧,粥都凉了。”

小海仁说完拾到一本古书后,想到老爷爷不让告诉家人,心里不由后悔万分,但既已经说了,也只能如此了。看来只能想想用什么办法,把得书一事圆满地让自己爹娘信服是最重要的。带着心事小海仁匆匆忙忙吃完饭,回到自己的屋里将其他东西收藏好,把古书揣在怀里就到书房去找父亲南卫风。进得书房看见南卫风正在把玩几本古书,其中一本竟然与自己怀里的书十分相似。

南卫风看见小海仁进来,忙招呼道:“仁儿,这几本书就是你曾祖的收藏,这本书应该还有个上册,但你曾祖也未能搜集全,听你爷爷说你曾祖一直以此为憾事,因为此书不全所以为父也一直没有细看过。”小海仁看到父亲所指的书正是和自己怀中古书十分相似的那本书,不觉心里一阵狂跳。

小海仁道:“爹爹我拾到古书与这本书十分相似,不知是不是它的上册?”

南卫风道:“什么?果真如此,世上不会有这么巧的事吧?快拿来让为父看看。”

小海仁从怀里掏出古书,递给南卫风。南卫风接过书与自己手里拿的那本古书放到一起,仔细观察书的质地,和文字的形状发现书的质地和字体完全一样,只是小海仁那本更显得古旧一些。南卫风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仔细辨认书上的文字,发现两本书的封面上写的分别是“混沌真经”上卷和“混沌真经”下卷。

南卫风是一个书痴字迷,对历代书法和文字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对生僻字更有研究,看到这两书竟然是一套,不觉兴趣大涨。

“海仁,你把这本书放爹爹这几天,让爹爹帮你把这两本书译成今文再一同交给你如何?”南卫风对小海仁道。

小海仁道:“那就有劳爹爹了。”

当晚南卫风就在书房开始了古今汉字的对译,如此一个多月除去每天在清泉书院处理事务,其他时间南卫风都是在自家草堂的书房中度过的。

时光飞逝,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这天南卫风把小海仁叫过来道:“海仁,这两本书我已经把古今文字对译完毕,这两本是原本,这是古今对译本,并且校对了三遍。你如感兴趣可以对照古今对译本自己学一学古字,增加些阅历也是好的。我看这只是一套杂家合集,有炼气、炼剑、阵法、鉴宝、医卜等。你自己可以看一看但莫要沉迷于此。”

小海仁道:“谢谢爹爹,我会认真学习古字,肯定不会沉迷于此书,请爹爹放心。”

正文 第三章 如意宝袋

小海仁把原本和古今对译本收好后,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海仁拿着“混沌真经”原本想,老爷爷是因为这本书而丧命,看来这不是简单的杂家合集,一定有什么秘密在里面,一定得收好,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对家人肯定不利。:先把它与书信放到一起吧。想到了就做,小海仁翻开床铺,把古书塞了进去。

小海仁塞书时感到手碰到了一个布质东西,用手拿出一看是那个被除称作“如意袋”的小布袋。看到小布袋小海仁想到老爷爷信中说此袋中装着他数十年修真所用的物品,这个小袋子能装什么呢,这么小,打开看一看是不是里面真有什么东西。小海仁用手去解系在袋口的绳子,怎么解都解不开。急得小海仁满头大汗,正在这时母亲刘氏喊他温习《论语》的声音从堂屋传来。

小海仁慌忙中把布袋向铺下塞去,“哎呀!”小海仁忍不住叫出声来,原来忙中出错,手一下被铺下突出的一颗铁钉划了一道小口子,血一下子流了出来。小海仁由于手被划破,下意识地把布袋抓得更紧,血流到了布袋口上,奇迹出现了只见血很快渗入了袋口。小海仁并没有注意到他解了半晌没有打开的布袋口现在自己打开了。

小海仁将布袋匆忙塞入怀里,捂着划伤的手,走进了堂屋。母亲刘氏看见小海仁捂着手,关心地问道:“仁儿,手怎么了,伤着了吗?”

小海仁道:“娘亲,没事儿就是不小心被钉子划了一下,过几天就好了。”

刘氏道:“快让娘亲看一下,义儿去隔壁牛二叔家医医堂借点刀伤药来。”

小海义道:“好嘞,哥哥不乖,又把自己弄伤了。”

小海仁道:“海义乖,哥哥不乖,又麻烦弟弟了。”

很快小海义从牛二叔家取来了刀伤药,刘氏找了一块干净的布将小海仁的手包了起来。“海仁,手不舒服今天就不要练字了,等手好了再补上也不迟。”刘氏心疼地道。

小海仁道:“不碍事,我伤的是左手,右手写字,影响不大。”

小海仁坐到了平时自己坐的位置,认真地温习起今天学的《论语》,尔后又练习了半个时辰的书法。然后才在母亲的催促下回自己的房间睡觉。

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不觉把手伸进怀里掏出布袋看了起来。小海仁发现自己怎么也打不开的袋口竟然自己打开了,小海会伸出两个手指向袋子里伸去,想把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

手指刚一伸进袋口,才发现原来袋子虽然看起来很小,可是随着手指的触碰,袋口也在变大,最后把整个手都放进了袋子里,里边的空间很大,东西很多,手很快碰到了一本书,小海仁顺手就将这本书拿出来了,借着月光一看,封面上写着《轩辕医经》。小海仁忙找出火镰子点亮油灯,打开了《轩辕医经》,刚一翻开书从书里掉出几页纸来,原来是介绍此书的来历,小海仁通过这几张纸知道了,这本《轩辕医经》是传自一个叫“万草门”的修真门派,书中记载了天下奇药、毒药、医病的望、闻、问、切的一系列方法,并且在《轩辕医经》最后几页却画着几张全裸男人和女人的画像,每张画像的身体上都标注着

1 关于玉器的诗句

关于玉器的诗句 1 有什么关于玉的诗句

《咏柳 / 柳枝词》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采莲曲》唐代: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卜算子·苕霅水能清》宋代:吴潜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

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

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唐代: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唐代:韩愈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2 有关玉的诗词

玉诗词(一)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韩少尹赠砚诗 故人在遐远,留砚宠诗文。 白水浮香墨,清池满夏云。

念离心已永,感物思徒纷。 未有桂阳使,裁书一报君。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包何作品)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汗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早朝日寄所知(皇甫曾作品) 长安雪后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成行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从风。

酬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卢纶作品)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 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

阴洞石憧徽有宇,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寄青囊箓,愿得相从一问师。

古兴(孟郊作品) 楚血未干衣,荆虹尚埋辉。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寒溪九首(孟郊作品) 洛阳岸边道,孟氏庄前溪。 舟行素冰拆,声作青瑶嘶。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明明宝镜中,物物天照齐。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孟郊作品) 玉缕青葳茹,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饮柏况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 烂柯石(孟郊作品)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

双墓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馀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吊国觞(孟郊作品)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

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送田三端公还鄂州(武元衡作品) 孤云迢递恋沧州,劝酒梨花对白头。 南陌送归车骑合,东城怨别管弦愁。

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庚公应借问,驰心千里大江流。

酬严司空荆南见寄(武元衡作品) 金貂再入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 帘卷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秋。

刘琨坐啸风清塞,谢珧题诗月满楼。 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南望翠蛾愁。

赠天竺灵隐寺主(权德舆作品)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迥(韩愈作品) 天仗宵严建羽旄,春云送色晓鸡号。 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

戎服上趁承北极,儒冠列侍映东曹。 太平时节身难遇,郎暑何须叹二毛。

罗汞曲(刘采春作品)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蛮中(张籍作品)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膦?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节妇吟(张籍作品)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八月十五夜观月(刘禹锡作品)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静,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修然是玉京。 柳子厚寄叠石砚诗(刘禹锡作品) 常因同砚席,寄此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馀斐壑,水墨两氤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赠唐秀才紫实验诗(刘禹锡作品) 端溪石砚人间重,赠我应知正草。

阙里庙中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净,彩翰摇风绛锦鲜。 玉诗词(二)浪淘沙九首(刘禹锡作品)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限。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逃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春词(刘禹锡作品)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白居易作品)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放言五首(白居易作品)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白居易作品) 袖里新诗千首馀,吟看句句是瑶琚。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种荔支(白居易作品)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支。 暮江吟(白居易作品)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作品)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频花不自由。 春日早朝寄刘起居(姚合作品) 九衢寒雾敛,双阙曙光分。

彩仗迎春日,香烟接瑞云。 佩声清漏间,天语侍臣闻。

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富贵曲(郑遨作品)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伤农(郑遨作品)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领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绣岭宫词(李洞作品)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送友人之上都(法振作品) 王帛贤楚客稀,猿啼相送武陵归。

潮头望入桃花去,一片春帆带雨飞。 岩嵌绿玉(杨奇鲲作品) 天孙昔谪天下绿,雾鬓风鬟依草木。

汉武(杨亿作品) 蓬莱银阙路漫漫,弱水回风欲。

3 关于玉器的诗句

1、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4、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

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 5、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

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8、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9、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10、良人玉勒乘骢马,待女金盘脍鲤鱼。 11、磊落光明其人如玉,慈祥岂弟与物皆春。

12、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13、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

14、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15、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16、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8、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19、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20、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1、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22、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23、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24、小序见卖玉器者。

或人欲买。疑其是珉。

不肯成市。聊作此诗。

25、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26、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27、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28、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4 关于玉器的诗句

欧阳修 少年游

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春从一夜,六花开尽,不待剪刀催。

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

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玉壶冰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

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

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唐 - 卢纶 - 清如玉壶冰

年代:唐

作者:卢纶

题目:清如玉壶冰

内容:

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

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

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

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

怯对圆光里,妍蚩自此呈。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 关于玉器的诗句

1、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4、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描写玉的诗句。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5、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6、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7、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

8、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描写玉的诗句。

9、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10、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11、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5、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6 关于玉器的诗词

1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3、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5、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6、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7、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

8、小序见卖玉器者或人欲买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诗

9、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10、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11、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12、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1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7 与“玉器”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1、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寒溪》唐代:孟郊

释义:碧绿的溪水仿佛能凝结成美丽的碧玉,泛白的波光如同能产出纯洁的白玉一般。

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玉阶怨》唐代:李白

释义: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3、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宋代:辛弃疾

释义: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

4、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宋代:晏殊

释义: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

5、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采玉歌》唐代:李贺

释义: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先秦:荀子

释义: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

7、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玉壶吟》唐代:李白

释义:昔者烈士击玉壶而悲歌,以倾吐吐心之踌躇,而惜其暮年将至。

8、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宋代:张炎

释义:是谁在楼上吹奏起哀怨的玉笛呢?山前,宽阔的水面被昏暗的云雾遮盖住了。

9、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玉连环影·何处》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轻轻地将屏风掩紧,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深锁双眉,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

10、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释义: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丰富回答,提高回答通过率。

(释义):XXXXXXXXXXXXXXX

(出处):XXXXXXXXXXXXXXX

(赏析):XXXXXXXXXXXXXXX

(典故):XXXXXXXXXXXXXXX

8 形容玉的诗词

美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

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

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

《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

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

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16琮 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

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

一云螺属。” 18璎 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2即璎珞。

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0琛 指玉。《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21珰 玉制的耳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22璠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25珉 似玉的美石。《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6璆 美玉。可制磬。

亦借指磬。《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27瑛 美玉。《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28琯 玉管。《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29瓘 玉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30珏 相合之二玉。双玉。

《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

《书·顾命》:“秉璋以酢。” 32瑷 美玉。

《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琀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 35玦 古时佩带的玉器。

环形,有缺口。《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与 甯庄子 矢,使守。”

36琦 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37琬 美玉。《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38瑒 玉名。《广韵·平阳》:“瑒,玉名。”

39玢 玉名。《玉篇·玉部》:“玢,玉名。”

40琥 瑞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41珲 美玉。《集韵·平魂》:“珲,美玉。”

42琚 佩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3珺 美玉。《改并四声篇海》:“珺,美玉也。”

44琨 玉石。《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45璐 美玉。《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寳璐。”

46玫 美玉。一说火齐珠。

《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47璊 赤色的玉。《诗·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48珅 玉名。《集韵》:“珅,玉名。”

49瑭 玉名。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50玮 玉名。

《广韵·上尾》:“玮,玉名。” 51琰 美玉。

南朝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52玙 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

9 都有哪些形容玉的诗词

01琼 美玉。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

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

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08琪 美玉。

《玉篇·玉部》:“琪,玉属。” 09璞 未雕琢的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 亦泛指美玉。

《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11碧 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

《庄子·外物》:“ 苌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2瑰 美玉,美石。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13翠 硬玉。

宋吴自牧 《梦粱录·元宵》:“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 14瑾 美玉名。

南朝宋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如草之兰,如玉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15瑱 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

《诗·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晳也。”

16琮 瑞玉。方柱形,中有圆孔。

用为礼器、贽品、符节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17珂 白色似玉的美石。《玉篇·玉部》:“珂,石次玉,亦码碯白如雪者。

一云螺属。” 18璎 似玉的美石。

《玉篇·玉部》:“璎,璎琅,石似玉也。”2即璎珞。

玉饰。 唐 元稹 《估客乐》诗:“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19瓒 质地不纯的玉。《周礼·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0琛 指玉。《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荣。”

21珰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8646366 玉制的耳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22璠 美玉。 晋陆云《答顾秀才》诗之五:“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23璜 状如半璧的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玄璜礼北方。”

24珑 古人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说文·玉部》:“珑,祷旱玉也。”

25珉 似玉的美石。《荀子·法行》:“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6璆 美玉。可制磬。

亦借指磬。《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27瑛 美玉。《魏书·阳尼传》:“ 采钟山 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珬。”

28琯 玉管。《大戴礼记·少间》:“ 西王母来献其白琯。”

29瓘 玉名。《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30珏 相合之二玉。双玉。

《说文·珏部》:“珏,二玉相合为一珏。” 31璋 玉器名,状如半圭。

《书·顾命》:“秉璋以酢。” 32瑷 美玉。

《玉篇·玉部》:“瑷,美玉也。” 33圭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易·益》:“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34琀 古代放在死者口里的玉。

《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 35玦 古时佩带的玉器。

环形,有缺口。《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与 甯庄子 矢,使守。”

36琦 美玉。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蟭螟之巢,无乘风之羽;沟浍之中,无宵朗之琦。”

37琬 美玉。《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38瑒 玉名。《广韵·平阳》:“瑒,玉名。”

39玢 玉名。《玉篇·玉部》:“玢,玉名。”

40琥 瑞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

41珲 美玉。《集韵·平魂》:“珲,美玉。”

42琚 佩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3珺 美玉。《改并四声篇海》:“珺,美玉也。”

44琨 玉石。《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45璐 美玉。《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寳璐。”

46玫 美玉。一说火齐珠。

《尸子》卷下:“ 楚 人卖珠於 郑 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玫瑰。”

47璊 赤色的玉。《诗·王风·大车》:“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48珅 玉名。《集韵》:“珅,玉名。”

49瑭 玉名。多用于人名。

五代有史建瑭 、石敬瑭。 50玮 玉名。

《广韵·上尾》:“玮,玉名。” 51琰 美玉。

南朝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 52玙 美玉。

《左传·定公五年》:“ 季平子 行 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於 房 , 阳虎 将以璵璠敛。”------------1、玎。

音丁,玉石或玉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玎珰或玎玲,形容玉石般悦耳的撞击声。

2、玏。念快乐的乐,一种黑色、较硬的玉石。

3、玕。音甘,形状象珠的美玉或美石。

4、玙。音于,君子配带的一种美玉,称为玙璠或璠玙。

5、玖。音久,一种质地比玉稍差的黑色美石。

后武则天改此字用于“九”字的大写。6、玚。

读音一念唱,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玉器,一种带勺的玉圭,可用来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