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兵退伍的一些歌曲。

老人 0 74

关于老兵退伍的一些歌曲。,第1张

关于老兵退伍的一些歌曲。
导读:1《脱下军装》 "握着我的手,再见吧战友,眼中的泪水为啥还往下流,那是因为惧分离,那是因为不愿意,那是因为铁骨的心,与军营牢牢拴在一起"它的旋律优美,歌词质朴简洁,朗朗上口,亲切感人,深刻反映了离队和留队战友之间那种复杂纠结的情感,让亲身经

1《脱下军装》 

"握着我的手,再见吧战友,眼中的泪水为啥还往下流,那是因为惧分离,那是因为不愿意,那是因为铁骨的心,与军营牢牢拴在一起"它的旋律优美,歌词质朴简洁,朗朗上口,亲切感人,深刻反映了离队和留队战友之间那种复杂纠结的情感,让亲身经历者痛彻心扉,让聆听者潸然泪下。

2 《老兵你要走 》

是一首军营歌曲,表达了作者做战友的想念与不舍之情。

3 《离开部队的那一天》

这首歌,是小曾离别部队时,亲身体验一幕幕难舍难分的告别场景,也许只有当过兵的人才会体会这种感觉,当兵的兄弟之情,这时都已饱含在泪水里了。由此写下了并谱曲了这首歌。97年荣获年度十大金曲奖,98年荣获中央电视台雷剑杯MTV大赛优秀作品奖。

4 《我的老班长》

由小曾、颂今作词,小曾作曲,音乐风格为军歌,军营民谣,收录于专辑《我的老班长》。该歌曲发布后迅速登上全国各大城市电台排行榜,并获得1996年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

5 《咱当兵的人》——首唱:刘斌  

内容:“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这首歌也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6 《送战友》——原唱:刘媛媛。

内容:讲述送战友离开军队,回归故乡的不舍,对于过往一起生活日子的怀念。歌手刘媛媛,苗族,中央民族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常委,曾经两次登上春晚舞台。

7 《战友一场》——演唱:刘和刚  

内容:在军中最亲的人是战友,在军旅时光里,无论新兵和老兵,情谊总是比军龄长,在同甘共苦的日子里,感情也日渐深厚。

8 《战友亲兄弟》——作词:刘苗鑫 杜奇  作曲:杜兴成。

内容:歌颂战友情谊的歌曲。曾获中国首届音乐奖,解放军文艺奖,歌曲在部队唱了30多年,一直被战士喜爱。作曲者杜兴成是著名作曲家、散文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制片厂音乐组组长、中共党员。

扩展资料

军歌分类

军歌通常以下几种:军营民谣、军旅民歌、队列歌曲等。

军营民谣代表歌手:小曾 、老兵 、黄志坚、金波等

军旅民歌代表歌手:阎维文、王宏伟 、刘和刚、吕继宏等

参考资料:

-军歌

《送战友》歌曲原唱是刘媛媛。

《送战友》音乐风格是民歌,歌曲时长3分23秒。刘媛媛1976年6月28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中国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刘媛媛出生在云南的一个苗族家庭,小时候在新疆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乌鲁木齐市的幸福路。从小她就爱好唱歌跳舞,家里来客人,她总要唱上几首歌给客人听。

高中毕业以后,刘媛媛以1992年度全国文艺类考生中文化课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录取。在大学就读期间,她通过努力弥补了自己专业课的薄弱。1996年大学毕业后,刘媛媛进入民族歌舞团,成为一名独唱演员。

刘媛媛的唱歌特点

刘媛媛能够很好地把握好歌曲中的节奏感,使得歌曲有着更加动听的节奏和韵律感。而且她在处理歌曲的节奏时,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让人们感受到她的音乐更多的是属于她自己的感性与情感。不同于一般歌手那种单纯的冷静分析唱法。

刘媛媛的表现力是非常强的,刘媛媛能够很好地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直击人心。当她唱歌时,刘媛媛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和自豪感,这让观众不由得沉迷于她的表演,仿佛与她处于同一个场景中。刘媛媛的表演充满了热情和活力,让人们很容易地沉浸在她演唱的歌曲中。

建军节一般指八一建军节。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定为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节日。在八一建军节的时候,唱歌一定要唱应景的歌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适合八一建军节的歌,欢迎大家借鉴欣赏。

__目录__

适合八一建军节的歌曲

建军节简介

建军节历史来源

适合八一建军节的歌推荐1《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2《农友歌》

3《就义歌》

4《秋收起义歌》

5《工农兵联合起来》

6《井冈山》

7《八月桂花遍地开》

8《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9《遵义城头霞光闪》

10《红星照我去战斗》

11《英雄赞歌》

12《军港之夜》

13《团结就是力量》

14《雷锋,我们的战友》

15《妈妈教我一支歌》

16《送战友》

17《东方红》组曲

18《飞跃大渡河》

19《军中绿花》

20《情深谊长》

21《会师歌》

22《长征》

23《松花江上》

24《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5《解放军进行曲》

26《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7《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28《毛主席光辉》

29《歌唱祖国》

30《游击队歌》

31《到敌人后方去》

32《边区十唱》

33《南泥湾》

34《保卫黄河》

返回目录>>>

建军节简介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它来源于中国国内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领导的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历经千难万险,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为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军队,正在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上奋勇前进,成为中国捍卫和平与发展的钢铁长城。

返回目录>>>

建军节历史来源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南昌起义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中央政府同意这一建议,并决定在红军成立纪念日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员会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及奖励与优待红军战士起见,特决议如下:(一)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并于今年“八一”纪念节授予战旗于红军的各团,同时授予奖章领导南昌暴动的负责同志及红军中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和战斗员。(二)责成内务部人民委员部制定红军家属优待证,发给一切红军战士的家属收执。(三)在区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乡苏维埃政府土地部与内务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乡苏维埃政府下组织优待红军家属委员会,管理优待红军家属的一切事宜。

7月14日,中共中央发布《为“八一”反帝反战争日与红军纪念日告红色战士书》,号召“全体中国的工农劳苦群众武装起来加入红军,拥护我们百战百胜的红军,慰劳我们红军的家属。”同时,要求红军在“新的战争中,提高我们的军事技术,锻炼我们自己,解除敌人的武装,武装我们自己,使我们铁的红军不断的胜利中日益壮大起来。”

南昌起义根据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的指示和决定,中央苏区全面开展纪念“八一”活动。红军各部队加强军政训练,特别是对红军官兵进行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再教育,增强官兵的政治责任感。全国总工会发布文件,号召苏区工人突击赶制3万双布草鞋慰问红军。苏区共青团中央局号召共青团员,积极参加红军和开展慰问红军活动。少共苏区中央局号召青年妇女,突击做10万双草鞋送给红军来纪念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共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闽赣省委、粤赣省委也相继作出布置,要求各县委做好“八一”慰问工作。苏区广大人民在县、区、乡党委和苏维埃政府领导组织下,纷纷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1933年8月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举行阅兵、宣誓、授章、授旗仪式,纪念“八一”节。为防止遭受到国民党军的空袭,活动于17时到19时30分进行。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中共临时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革军委领导和机关部门领导及代表,青年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等各种群众组织的领导与代表,瑞金城附近的部分群众,非受校阅部队代表,受校阅部队,总部直属队,共数万人。

受阅部队由4个有代表性的步兵团组成。即:由原红3军一部编成的,代表“继续井冈山的精神”的红1军团红1师红2团;由原红4军一部编成的,代表“发扬南昌暴动的精神”的红1军团红2师红5团;由原宁都起义部队一部编成的,代表“发扬宁都暴动的精神”的红5军团红13师红37团;由原江西博生县等县地方武装一部编成的,代表“光荣的博生模范师”的红14师红40团。阅兵指挥员由红2师师长徐彦刚担任。阅兵首长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陪阅首长有总参谋长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杨尚昆等。17时,阅兵部队、非受阅部队代表、总部直属队和参观人员入场。17时30分,在军乐队的欢迎曲中,阅兵首长和陪阅首长入场。17时35分,朱总司令和周总政委在陪阅首长陪同下,依次检阅了受阅部队。

17时45分,朱德总司令主持宣誓。全体官兵齐声宣誓:“我们是工农的儿子,愿来当红军,完成苏维埃给我们的光荣的任务,为着工农解放奋斗到底。我们是红色军人,要保证自己和同志们绝对遵守和服从苏维埃的一切法令,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做模范,努力学习政治、军事、爱护工农的利益和自己的武装,使它不遭损失和窃夺。我们是苏维埃柱石,誓以我们血与肉发展民族革命战争,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国民党,保障苏维埃,打倒帝国主义,争取中国解放,武装保护苏维埃完成革命,为社会主义前途斗争。现在敌人正在大举进攻,我们要团结一致,拿着刺刀和枪炮与敌决一死战,拿我们头颅和热血,换得苏维埃新中国。我们为着阶级利益,遵守革命纪律,服从上级命令,如若违犯不遵守,甘受革命纪律制裁,愿听同志指斥。”

接着,朱德总司令宣读中革军委通令,授予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一等“八一”红星奖章;授予王稼祥、刘伯承、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罗瑞卿、彭雪枫等二等“八一”红星奖章;授予王震、杨得志、苏振华、钟赤兵等三等“八一”红星奖章。随后进行授旗仪式。周恩来总政治委员宣读了中革军委通令,决定授予每一个团一面军旗。每团派代表1名、护旗2名,列队统一受旗。

19时,举行分列式。军乐队奏乐,受阅的红2、红5、红37、红40团以团为序,以连为方队,端枪行注目礼,高呼“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正步通过阅兵台。他们高举着军旗,带着从国民党军缴获的各种装备,雄纠纠气昂昂地接受总司令和总政委的检阅,给了苏区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从1933年起,“八一”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在“八一”节期间开展纪念活动,也成了全体军民的光荣传统。

诞生之地折叠编辑本段1927年8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贺龙等指挥下,经过彻夜强攻,一举占领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义后第一次攻城战役的胜利。瑞金,这座赣南山区小城,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返回目录>>>

《驼铃》

演唱:蒋大为

歌词: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辛

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

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

我们再相逢

再相逢

歌手简介:

蒋大为,1947年1月22日生于天津市和平区,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78年,蒋大为去军队慰问演出,演唱了自创的《骏马奔驰保边疆》。1980年,蒋大为凭一曲《红牡丹》成名。1986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被观众熟视。

1989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2009年,“2009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上获得"中非艺术家"称号,被授与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入选人民网评选的“人民喜爱的60位艺术家”,由他作曲并演唱的《说中国》 《和谐家园》两首歌入选中宣部100首爱国歌曲大家唱曲目。

你所说的老兵退伍时必唱歌曲《送战友》其实应为《驼铃》,《驼铃》是军营里表达战友送别之情最经典的一首歌曲,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歌词开头的第一句就是“送战友”,也可能是你对歌名的误解。

歌曲《驼铃》为**《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作词、作曲者为王立平,首唱为吴增华。歌词表达含泪式离别情和期待佳讯情,是浓浓战友情,因而成为部队、公安、甚至同学毕业时首选,影响甚大,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驼铃(歌词)

作词:王立平

作曲:王立平

首唱:吴增华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蒙蒙。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送战友,踏征程。

任重道远多艰险,

洒下一路驼铃声。

山叠嶂,水纵横。

顶风逆水雄心在,

不负人民养育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待到春风传佳讯,

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