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有关船的诗句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5
有关船的诗句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5、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凄。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杜牧《初上船留寄》
6、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有怀》
8、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1、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杜甫《放船》
12、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王昌龄《听流水调子》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6、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1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王之涣《宴词》
1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德诚《船子和尚偈》
2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有关水的诗句
1、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张翥《摸鱼儿送春》
2、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孙光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3、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冯延巳《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4、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李白《郢门秋怀》
5、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6、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7、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8、水外轻阴,做弄得飞云,吹断晴絮。高观国《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9、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10、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高观国《解连环柳》
11、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郑板桥《泜水》
12、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赵显宏《昼夜乐冬》
13、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14、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王建《辽东行》
15、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16、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王闿运《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17、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
18、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张翥《陌上花有怀》
19、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20、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1、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22、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王建《渡辽水》
23、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24、急雨收春,斜风约水。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5、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6、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杨士奇《发淮安》
27、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刘基《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28、溪山掩映,水烟摇曳,几簇渔樵舍。石孝友《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29、水阔山长雁字迟。晏几道《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30、乱云扰扰水潺潺。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31、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顾太清《玉烛新白海棠》
32、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33、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孙惟信《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34、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姚合《庄居野行》
35、寄语石头城下水。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36、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37、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欧阳炯《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38、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39、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洪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40、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41、花易老、烟水无穷。赵昂《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42、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43、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赵时春《原州九日》
44、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柳宗元《饮酒》
45、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46、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47、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48、水园沁碧,骤夜雨飘红,竟空林岛。吴文英《扫花游送春古江村》
49、雁飞不断天连水。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50、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51、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52、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王恽《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53、花不语,水空流。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54、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朱栴《长相思秋眺》
55、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56、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57、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58、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59、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60、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61、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62、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63、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有关梅花的诗句
1、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墨梅》
2、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一萼红盆梅》
3、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
4、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5、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花犯苔梅》
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7、枫林凋翠,寒雁声悲。《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8、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西江月梅花》
9、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岭梅》
10、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梅花落》
11、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懈恋花》
12、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13、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新柳》
14、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5、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早梅》
1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1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18、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如梦令春景》
19、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二首》
20、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1、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朝中措梅》
22、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临江仙探梅》
23、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玄墓看梅》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
25、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题画梅》
26、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踏莎行雪似梅花》
28、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念奴娇梅》
29、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高阳台落梅》
30、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题梅花》
31、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一萼红盆梅》
32、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红梅》
3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杂咏》
34、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35、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36、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解连环怨怀无托》
37、醉烂漫梅花翠云。《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
38、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咏早梅》
39、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生查子重叶梅》
40、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古戍》
41、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
42、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4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早梅》
44、又晴霞惊飞暮管。《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45、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临江仙探梅》
4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47、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菩萨蛮咏梅》
48、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题画墨梅》
49、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三首》
50、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早梅》
51、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武夷山中》
52、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六么令雪残风信》
53、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三首其二》
54、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瑞鹤仙梅》
55、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疏影梅影》
56、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白梅》
57、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元日》
58、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梅花》
59、几时花里闲,看得花枝足。《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6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6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
6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卜算子咏梅》
64、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误佳期闺怨》
65、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咏落梅》
66、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蓦山溪梅》
6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68、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临江仙》
69、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落梅》
70、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生查子重叶梅》
71、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山中雪后》
72、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应诏赋得除夜》
73、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蓦山溪梅》
74、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天香蜡梅》
有关战争的诗句
1、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杨广《纪辽东二首》
2、岁华销尽客心惊。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李白《发白马》
5、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颜延之《阮步兵》
6、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7、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8、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李白《豫章行》
9、息徒兰圃,秣马华山。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10、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11、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12、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汪遵《夷门》
13、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杨广《纪辽东二首》
14、英雄事,曹刘敌。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15、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元稹《田家词》
16、内史调兵惟汉相,春潭通漕笑韦坚。王恽《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17、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8、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杜甫《悲青坂》
19、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20、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1、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2、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3、兵安在?膏锋锷。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4、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元稹《田家词》
25、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26、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7、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范云《效古诗》
28、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张玉娘《从军行》
29、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30、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1、勇趁军声曾汗血。张炎《清平乐平原放马》
32、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33、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李白《豫章行》
34、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35、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36、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37、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8、流磻平皋,垂纶长川。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9、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章孝标《咏弓》
40、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郎士元《送李将军赴定州》
41、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42、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43、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44、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5、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6、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47、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48、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49、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50、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51、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李颀《古塞下曲》
52、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李白《白马篇》
53、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54、嘉彼钓翁,得鱼忘筌。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55、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56、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57、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8、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高适《塞下曲》
59、江城烽火连三月。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60、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何承天《战城南》
61、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姚合《庄居野行》
62、迎头便说兵戈事。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63、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李梦阳《夏城坐雨》
64、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65、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我的爷爷是在1950年出生的。正因如此,他有着中华民族美好的传统。如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爷爷有着一张瓜子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缀在上面。既令人敬畏,又让人有种不可侵犯的权威的感觉。
说他勤劳真不假。他每天下班后总要把妈妈扔在地下室的杂物清理的一干二净,井井有条。邻居的阿姨叔叔们都夸口称赞爷爷勤快,这时,爷爷总是不好意思地笑着,而且,他的值班楼前总是一尘不染,让路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说他任劳任怨也不假。爷爷平时总是为儿女们忙东忙西。有一次,妈妈让爷爷送一袋子面条,因为她不想做饭了,可是天气转眼乌云密布,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正准备告诉爷爷不用来了,忽然门铃响了,爷爷浑身湿透,说:“快吃还热着呢!”我们不仅感动万分。爷爷为了然我们吃上热的食物,骑上车子飞快赶来。
说他俭朴更不假。几件衣服一年到头替换着穿,从没主动提出要新衣服穿,总是妈妈买来后,他才穿上,这一穿又穿几个月。因为这一点,我总是很崇拜爷爷。
爷爷身上的优点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我要像爷爷学习,长大做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今天,我又打电话给爷爷了,听说爷爷现在病了,有点头晕他说。“看对面那几栋楼好像在转。”
保持不了平衡的时候,他紧紧地箍住我哥的手臂,依靠着他。
就像当年他抓住爷爷的手,在黄昏下回家一样。
仍然是两个人,但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当年的小个子,现在变成了大个子。
当年的好汉子,现在变成了老头子。
……
爷爷的手臂很长,这衬得他的身体很小。兴许,当年他也是个强壮的汉子,但今天,他已经成了一个老人,作为爷爷。
他不能再像年轻时一般闯荡了。因为他老了,还因为,他心中有所牵挂。
爷爷已经变得温和。几年前,他还是火爆脾气,喜欢喝烈酒,抽水烟,眉毛间,眼睛里,都是力气。
以前,他会和我说战争故事。“突然,‘砰’的一声,就有兵闯了进来。”那个时候,爷爷在我眼里是个大汉,一双大手掌在空气中胡乱挥舞。
几年后,他只喜欢握住我的手,跟我说文化,说各地风俗。
当我哥和他说打篮球后,他就立刻接上嘴,“中山的人最喜欢打篮球,小榄那些人,老老嫩嫩的都喜欢拿着个球拍来拍去。广东有几处地方的人喜欢打各种球。一个就是中山小榄的篮球,一个就是梅县的足球,还有就是我们台山的排球。打篮球好啊,锻炼身体!”
后来,这段话他说了三遍。爷爷真的变了。
他不再暴躁,或者说,已经没人令他暴躁了。我们一家的移民,一定让爷爷在暗地里抹过泪。我们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这份感情,怎么能说放就放?爷爷一定还念着我们的顽皮,想着能再多见我们一面吧。
可是我们未必能再见了。
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坏,令人担心。 我们刚出来美国,还未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回国。爷爷每天都孤单地呆在屋子里,每天早早地起床,走向洗手间经过我们的房间,看见里面空无一人,一定会有伤感罢?每天孤单地起床,孤单地吃饭,孤单地入睡……热闹不再有了。早上不会再听到我们起床上学的声音,吃饭时不会再看到我们争菜吃的吵闹,晚上也不再有争抢电视频道的气氛,也没有人说“晚安了”……
我们的身影仿佛还在,可是,人呢?
爷爷有时会坐在椅子上发呆。他是在看孙子们的回忆罢,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现在已经不在眼前了。或许,我们当初曾惹人生气,曾让人想过“我们不在的话多好。”可是,当我们真的不在的时候,爷爷,或者说,我们的心就像掉落的叶子,无所倚傍。
想起过往的痕迹,真的快要掉泪了。站在乡下的屋子里,他只觉得,这房子好陌生。每一根柱,每一盏灯,都和以前一样。但是,那时的人已经不在了。有时走到一个地方,他会想,“那个时候,她们在这里打扑克。“那个时候,我她们在这里玩石子。”……如果我们还在,他们会在做什么呢?
我不想爷爷、不想所有亲人老去。我多希望他们能一直在我身边,大家一起快快乐乐。
可是,岁月无情,我的手中留不住一粒沙子。
有些事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即使含着泪,我也要走过这些路。
眼前有点模糊了。
眼前的世界仿佛每一刻都在变。
一样的空气,不一样的时光。
如果我可以回到以前的话,我一定会好好地陪在爷爷身边,不会在让他一个人孤独,不会在让他一个人不会在对爷爷不孝。
可是时光可以回去吗?现在的我,只能等待回中国的时间了,回去后多多地陪在爷爷的身边了!时光真的不能会?
我有一个敬佩的人,是一位老爷爷,虽然只见过面,但是他那爱护环境的行为让我感动至今。
记得这件事情发生在暑期的一天。天气特别热,是吃棒冰的时候。妈妈给了我十多块钱,让我和从广州来的小表妹去冷饮店买棒冰,我极不情愿拉起了小表妹的手,接过钱下楼到了冷饮店,我和小表妹各选了一支棒冰。从营业员手中接过棒冰,我把一支递给表妹。自己剥去另一支棒冰的棒冰纸,随手往地上一扔。这时,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只听见这位老爷爷亲切地对我说:“小朋友,棒冰纸可不能随地乱丢,要讲卫生,应该扔进垃圾箱里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想:只不过是一张小小的纸,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又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是少先队员。于是就勉强弯下腰,拣起棒冰纸往垃圾箱一扔。谁知并没有扔进箱里,它又落到地上,我毫不在意,一手拿着棒冰,一手拉着小表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可是小表妹却站着,一到不动。嘴中还说道:“表姐,你看!”我回头一看,只见那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吃力地弯下了腰,捡起那张我扔的棒冰纸,又慢慢地直起腰来,把棒冰纸扔进了垃圾箱。这时,我的脸刷地红到耳根。我想,我太不应该了。如果世人都像我的话,世界上每个角落垃圾随处可见;如果人人都像老爷爷的话,世界将会更加美好。地球永远是个“蓝色水晶球”。
这位老爷爷我将永远记住,尽管只见过了一面。
我的爷爷快八十岁了,个子不高,有点驼背;他的头发花白,眉毛又长又浓,手脚很粗糙,牙齿掉了许多,安上了一口假牙。 爷爷是农村人,三岁就没了父母,十几岁给别人家打长工,十五岁那年被东家派到崂山,给日本人挖山洞,受尽了苦难。 爷爷很勤快,干活也很利索。每次吃完… 我的爷爷快八十岁了,个子不高,有点驼背;他的头发花白,眉毛又长又浓,手脚很粗糙,牙齿掉了许多,安上了一口假牙。 爷爷是农村人,三岁就没了父母,十几岁给别人家打长工,十五岁那年被东家派到崂山,给日本人挖山洞,受尽了苦难。 爷爷很勤快,干活也很利索。每次吃完饭他都抢着要洗碗,可是怕累着他,哪能让他给洗碗呢?! 爷爷身体很健康,他每天早晨、上午、下午都去锻炼,在健身器上锻炼时连六十岁的人都自叹不如,自从把他接来以后他连感冒都没得过。 爷爷很喜欢聊天,不管认识不认识他都聊。我以为爷爷只和老人聊天,我错了,有一次我看见爷爷正在和一群小孩说话。爷爷很我的学习,只要我一走神,爷爷便会在一旁提醒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成绩,不要向他一样,字也不认识。 以前家里穷,没钱上学,爷爷不识字。知道爷爷不识字以后,我决定教爷爷写字。我先教爷爷写他的名字,爷爷一笔一划的写了,写的不怎么样,对爷爷来说很不错了。看见爷爷写会的名字后高兴的样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衷心的祝愿爷爷幸福健康、快乐长寿。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一位兽医。每次有人家的羊要生小羊的时候,那家主人就会请我爷爷去。我爷爷对待工作非常负责,不管什么时候叫他,他都会立刻赶去。有一次夜已经很深了,我已经一觉醒来。我听到有人在敲门。爷爷马上问:“谁呀?什么事?”当他听说他们家的羊要生小羊的时候,二话没说就要跟着那人走。我立刻说:“爷爷,你今天身体不太好,就不要去了。”爷爷说:“母羊生小羊是不等什么时间的,而且我这一点小病算得了什么。你只管谁你的觉。我去去就会回来再睡觉的!”过了很长时间,我也没有等到爷爷回来。
直到第二天天亮。爷爷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来。我立刻盛了一碗粥给爷爷让他快吃,然后再去睡觉。可是爷爷没有理我,只是径直走到他的房间去倒在床上就呼呼地睡了起来。我想爷爷呀爷爷,你对工作真是够负责任的。我也要像你一样对待学习。
小学没有搬迁前,他每天都会到学校里来接我和妹妹。有几次,由于种田、出去做工作而迟到。我和妹妹就要说他一些闲话。爷爷听了只是笑笑,没有多说话。有时天气突然变冷,爷爷就会立刻拿着衣服送到学校来给我和妹妹两个人穿上。双休日,只要有空,爷爷还会陪我和妹妹去街上玩。
今年春上,他在门的地上搭了一个暖棚,里面种着西红柿、南瓜、丝瓜、东瓜等蔬菜。现在,爷爷每天早上总要到暖棚里要劳动,用瓶子给这一些蔬菜洒一些水,用手拔去一些小草、捉掉一些虫子……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既热爱劳动又关心我们下一代的好爷爷。
给你一些参考参考,这下知道怎么写了吧,别忘 了采纳我哦
好好学习团 为您解答难题
我的爷爷
他生就是一副黝黑黝黑的脸膛,小小的眼睛上方的额头上有一头森林般茂密的白色头发,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一直挺挺的鼻子。在他那茂密的头发后长着挡不住的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包,那包总会被人拿来说笑的话柄。但有很多做手术的机会,他一直说;‘太浪费钱了’或者说;‘这个东西都跟了他五十多年了不想做。’真让人那他没办法。
他有一个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就是爱干活,且干活的时候也喜欢骂人。
他喜欢喝酒,每天早、午、晚,得喝六或八杯。他说这样对身体好。有时他还看报纸、打牌,但他最讨厌的就是赌博了。
他很喜欢小孩子,也很孩子气。我小的时候,他就一直背着我、抱着我、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带我玩。那时候,爸爸妈妈去外地打工,是爷爷拉羊、喂羊用羊奶把我养大的,这也是我喜欢爷爷原因。
为什么我说他很孩子气,因为记的那天晚上,应该是过年吧!我们坐在炕上,爷爷就说给我和奶奶变魔术。说我只要把头埋在被子里,那我钻出来我的瓜子就变多了,我听了他的话把头埋了进去。在我钻出来的时候瓜子的却变多了,但奶奶的瓜子却变少了,我对着爷爷笑了一下,说我也会,不信我变给你看看,爷爷笑着问是吗他躲进被子里,我用他的方法变了一下,结果,房子里充满了我们的笑声。
哎!其实吗?这就是我喜欢的孩子气的爷爷,可爱的爷爷,喜欢骂人的爷爷和顽固的爷爷。
诗人简介: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终随州刺史。据《全唐诗话》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诗多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以五言著称,有《刘随州集》。
论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长卿是唐代“诗国”里的“名家”之一,是中唐前期诗坛的重要诗人。
刘长卿字文房,郡望河间,籍贯宣城,因成长洛阳,故又自称洛阳人。他一生创作了五百余首诗歌。他的诗歌类型众多,且各体皆工。他的五绝,篇篇可诵。五律写得最多,佳作屡现,造诣尤高。五古有盛唐馀风,以此高棅奉他为名家。他的五排,才气横溢,情感真切,除杜甫外,少有人能超过。他自诩为“五言长城”,实是有所恃而言。他的七绝仅三十余首,但名篇甚多。而七律尤为后人所推重,许为中唐之首。七古在诸体中稍弱,然亦有可观者。从中可以看出,他在诗的艺术上造诣颇深,其创作了许多独具艺术个性的诗篇,并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历代诗评家对他的诗也多有赞誉。如皇甫湜在《答李生第二书》中说:“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矣。”卢文弨在《刘随州文集题辞》中也说:“随州诗,……,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擎。”薛雪《一瓢诗话》说:刘随州“得意处竟可与少陵索笑,”这些评论虽不免有溢美失实之处,但从中也可看出他的诗在后世评论家心目中的位置。
通过对刘长卿诗歌的粗浅阅读,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是含蓄蕴藉,兴在象外;二是“工于铸意,巧不伤雅”;三是清冷淡远,细密委婉;四是整赡流畅,工秀炼饰。
一、含蓄蕴藉 兴在象外
唐诗自陈子昂力倡汉魏古风的传统,力主兴寄之后,诗贵含蓄的原则为越来越多的诗人所接受,许多人以此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也有些人对此作了理论上的探讨。戴叔伦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诗式》则更明确提出诗应当“旨冥句中”“情在句外”,这样一种思潮也给刘长卿的创作以很深的影响。
“直而鄙”、“正而质”、“有力而意薄”、“有态而语嫩”⑴的诗歌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作为唐诗名家刘长卿当然力避此陈陋。刘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对景物作细致的描写,但他取于物象,而又不滞于物象,而是从诗内外作认真的追求。“德体内蕴”“风律外彰” (《诗式》)才是他的最终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刘长卿确实写了不少含蓄蕴藉兴在象外的优美诗篇。这些诗篇有如绘的画面,有丰厚的意蕴,使人心旷神怡,能给人带来回味不尽的韵致。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彻上人》两首可谓是此中名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彻上人》)
前者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透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况味。而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归”字用得很妙,有宾至如归之感,日暮途穷,继之以风雪,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是在凄凉中得安乐境”,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这画境是一个“象”,而诗人的“兴”就是画面中寓含不尽的韵味。如题为“宿芙蓉山主人”,但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诗人就是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旅途的艰难,仕途的坎坷,风雪严寒,世态炎凉,而在萧条的山村,白屋人家却保留着这美好的情谊,这才是诗人的“兴”之所在,整篇饱含着含蓄蕴藉的不尽韵味。
后者写山林幽深,夕阳西下时送人的惆怅情境,境界幽远,耐人寻味。“苍苍”是色调,苍苍翠竹,使人不由产生翠竹如海的联想,“杳杳”是声音,杳杳钟声,深山寺院的那份清幽,对于读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下,在一个黄昏,诗人送灵彻上人远行,那份静寂,那份孤清,值得读者可以细细寻味。“带”字的活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动感。灵彻上人在诗人和读者的心中,似乎走在不尽的夕阳当中。最后一句写的是灵彻越走越远了,只有青山陪伴着诗人守着那份清幽。前两句主要是静写,后两句静中有动,而这其中的动也有静的画面。竹林,寺院,钟声,斜阳,僧人,青山,构成一幅无比美妙的图画。从中,我们远远地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但这韵味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下子很难说出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用心良苦。这就需要读者细细去品味诗中的含蓄蕴藉。诗人的“兴”就是诗人通过对一个如绘的山水画面的营建,表现出云闲飘逸的闲适的感受,使读者心灵在“夕阳送友图”中得到澄澈虚空。这两首诗写得含蓄空灵,启人深思。
作者:远山狼 2005-9-14 09:15 回复此发言
--------------------------------------------------------------------------------
2 论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长卿的诗得风人之旨,做到了含蓄蕴藉,兴在象外。这一特点,前人多有论述。所谓“刘长卿得骚人之旨,专主情景” (《吟谱》,见《唐诗癸签》)“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以此求之,则成句有余味不尽之妙矣” (方东树《昭味詹言》),它的五律“清辞妙句,令人一唱三叹” (宋荦《漫堂说诗》)。
刘长卿是擅长写景的诗人。他写景时,不是胶着于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诗多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读者不局限于诗歌形象本身,使得他的诗更深远隽永。所谓说其“专注情景”,是说他在处理情与景的关系上,得诗的三昧,高人一筹。他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也不是孤立的抒情,而是能够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从而达到“含不尽之意如在象外”,在诗的意境中饱含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读之,则得其神理于形象中,正如严羽所说的“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⑵这种含而不露的诗,特别耐人玩味与咀嚼。比如《送方外上人》诗,就是兴在象外的诗篇。如: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写方外上人孤云野鹤,飘然世外,远离人间,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味的气息。虽着墨不多,但形象丰富,含蓄蕴藉。
总而言之,刘长卿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使其诗“兴在象外”,从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外,如“暮帆千里思,秋夜一猿啼”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功名满青史,祠庙惟苍苔” (《归沛道中晚泊留侯城》)等等,感情含蓄,境界深远,实有一唱三叹之妙。
二、“工于铸意 巧不伤雅”
“工于铸意,巧不伤雅,犹有前辈体段也”这是清代沈德潜对刘长卿诗的评价,他相当准确地概括了刘长卿在诗歌意境提炼方面的特色与成就。
中国文学历来重“意”。“意”是艺术的中心,而“象”“言”都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如“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 (《周易略例·明象》)。到了唐代,陈子昂力倡“兴寄”之后,“意”成为了诗歌的中心。诚如今人赵昌平所说的“在唐诗的艺术思维中,先于语词的营构,有一个取境立意,—即以意为主,对芜杂的外物取舍组合的过程。它使原始形象形成一定的,有立体性间架的景象。”⑶
刘长卿的诗歌也是沿着这样的一条路走下去的。他注重意境的取舍和提炼,并把它当作诗歌艺术思维的核心。他通过物象的选择,情景的设置,画面的布局,色彩的调和,情感的表达等手段,使诗歌的意境能够巧妙而精致地表现出来。他能够熟练地把握客观事物,用白描把它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使得主观感情的表达更加顺畅。他在客观事物和主观感情上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那灵动的生动画面和他的真情实感达到了恰到好处的默契。诗在他手里成为一幅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
刘长卿的诗之所以被称为“工于铸意,巧不伤雅”,在于他对于感情脉络的了悟,语言的巧妙运用。同时,他的诗能够做到以情写景、借景抒情,而且其情景的配合极为工巧,二者浑然一体,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送别诗是刘长卿诗集中出现较多的类型。其送别诗也最能够充分表现他取境立意的工巧。他的送别诗大多写离愁别绪,基调伤感。但由于它情深意切,又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环境气氛及人物动作,能够把惜别时复杂微妙难以捕捉的各种感情细致有序地表达出来,使得他的送别诗构思精巧,匠心独运,感情真挚,意境谐和,从而具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被胡应麟称为“ 中唐妙唱”的《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诗薮》内编卷五):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此诗感慨深沉,写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凉,其对友人感情之真挚,恐怕只有经过战乱流离颠沛之后才能深刻感受到。青春早逝,白首重逢。今又言别,何时再逢。谁又能知?
作者:远山狼 2005-9-14 09:15 回复此发言
--------------------------------------------------------------------------------
3 论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又如《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此诗起笔就用一个“望”字,将送别时长江两岸的壮阔景象摄入诗中。江水烟水,天上飞鸟,岸边青山,汀洲白苹,这几组景物都烘托出诗人寂寞惆怅的心情,同时诗人又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对此作进一步渲染,下一篇又将眼前景物移开,借助想象,写友人征帆远去后在落日中观赏湖上春色的境界;最后,又折回到送别现场,写自己伫立汀洲,怅望苹花的惆怅孤寂的形象。全篇情景交融,回环跌宕,首尾呼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再如《使还七里濑上逢薛承规赴江西贬官》,这也是其送别诗中铸意工巧的诗篇之一:
迁客归人醉晚寒,孤舟暂泊子陵滩。怜君更去三千里,落日秋山江上看。
诗中写诗人使还将归偶遇故友,重逢又将远别的凄离感情。前两句交待了时间地点。这是何等的凄凉。一个是迁客,一个是归人,又是“晚”,又是“寒”,又是“孤舟”,又是“暂泊”,无处不显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氛围。他们只能是借酒浇愁以摆脱惆怅愁苦的心情。后两句是抒情,写友人别后,以后再也不能相聚了,只能在夕阳下江上共看萧瑟的秋山。他们的愁苦,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思念都一一跃然纸上。诗人的想象在不断跳跃,画面也随之跳跃不已。诗中画面阴郁感伤,但无疑是一幅生动的别开一面的送友图。这首诗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总而言之,刘长卿的送别诗追求一种意脉完整意蕴深远的境界。他的送别诗情深意切,铸意巧妙精致,但又不流于纤细卑弱,用力精工却又无斧凿之痕。他的送别诗能够摆脱旧套,并时有翻新,少了一般送别诗的应酬客套之言,而多了一份自然亲切之情,感情真挚自然,意境清新阔大,从而达到了以景寓目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
刘长卿擅长写怀古咏史诗。而且这些诗是最能充分表现诗人用心铸意,构思巧妙的艺术特点。由于诗人一生坎坷,屡遭挫折,所以他的一些怀古咏史之作写得诗意盎然,感伤迷离,情韵悠远。如《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寞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全篇笔意沉着,音节浏亮,用典入妙,属对精工,情景悲凉萧瑟,既写了贾谊的不幸遭遇,也抒发了自己的凄凉悲愤的感情,有力的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当时,像《铜雀台》《王昭君歌》《南楚怀古》《孙权故城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等篇,都通过缅怀历史,反照现实,怀古伤今,寄慨遥远。而《登余干古县城》咏唐初迁移县治后逐渐废弃的旧县城。其中,用“秋草”“夜鸟”“平沙”“落日”等意象,点染出一幅空旷而荒寂的古城日落图,渲染出一种无比孤寂的气氛,以及一切都缺乏生气的氛围。诗人对于沧海桑田,人事变幻的深沉感慨融于景中,引人沉思不已。
在刘长卿的作品中,那些直接描写安史之乱及其后景象的诗篇蕴含着诗人感时伤乱的真实感情。这些构思巧妙的诗篇,迅速而鲜明地勾勒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随着时势的不断恶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诗人痛心疾首,他胸中积聚的愤慨只有在诗中才能激荡起来。诗人是善于写时代的离乱和感伤的。他把哀时怨乱的情绪真实地表现出来。他的感时伤乱,充满了时代的忧郁,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也是他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他写这方面的诗很多,比较著名的《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写安史乱后情况尤为逼真: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诗人写百战之后社会残破,蓬蒿遍野,满目疮痍,令人感伤凄离。其中“幽州白日寒”一句,用日光的阴冷慑人,形容北方的荒凉破落,用意巧妙,贴切精工,浑成天然,笔力苍劲。全诗渗透着诗人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全诗凝重沉郁,近似杜甫诗风,是其铸意力作。
作者:远山狼 2005-9-14 09:15 回复此发言
--------------------------------------------------------------------------------
4 论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又如《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全诗构思巧妙,诗人通过新年抒怀,写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吐婉辞委,属对精工。特别是“老至”一联,构思新巧而又不失浑重,有意在言外之妙。所以沈德潜说:“巧句。别在盛唐,正在此种。” (《唐诗别裁》)
另外如《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单父》,《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吴中闻潼关失守奉寄淮南萧判官》等篇,揭露了安史叛军骄横残暴,斥责朝廷腐败无能,军队无所作为,讴歌广大人民奋勇抗敌的精神,表明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三、清冷淡远 细密委婉
刘长卿的诗名得益于他的山水诗。虽然他的山水诗中也有“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移使鄂州次见阳馆怀旧居》),“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岳阳楼中望洞庭湖》),“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清明后登城远眺》)等阔大境界,也有如“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等苍凉豪赡风格,但他的这类诗其实并不多,即便是以上的诗句,也由于雄浑不足,而且其中内蕴感情也不深,显得有心无力。意上都只是他想象驰骋的一面,终未能成为他诗歌的主流。
刘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贬谪,皆自取之”⑷由于性格的原因,他的仕途坎坷,屡遭挫折,一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以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的心情是阴暗的。在这时,他就往往使用“清”“冷”的色调。如在刘诗中经常出现的“秋水”“寒雁”等物象。同时,他在行走江南中又深交了许多佛道上的朋友,一方面,他并未最终放弃“仕进”,另一方面,他又不时向往隐逸飘然世外的生活,这样,他在写给一些“出世”的朋友的诗中,“淡”“远”的美学追求就不断出现。自大历开始,诗人的诗歌内容越来越狭窄,与此同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也越来越深入到内部。这样,他们在诗歌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描写的“细密”,刘长卿当然不例外,甚至可以说,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刘长卿是个扛大旗者,引领着时代“潮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诗人的思想表达不可能太过张扬,他们只能委婉曲折地说出来。在这样狭仄的环境下,诗人仍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实属不易。刘长卿善于运用贴切精工、凝练自然,清冷淡远而又谐美流畅的语言,而且往往是借景抒清或融情入景;感情真挚,哀而不怨;造意清新妙致,思虑幽远细密。所以,卢文弨在指出“随州诗,固不及浣花翁之博大精深”的同时,又指出刘诗“含情悱恻,吐辞委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⑸这可谓深中肯綮。因此,刘长卿的诗歌在许多方面表现为清冷淡远细密委婉的艺术特色。
在刘长卿的笔下经常出现的是那些衰飒,萧条的景物。他善于用白描来塑造一个“清冷淡远”的艺术世界。他的白描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他善用淡素的笔触,在不经意中点染出一幅幅清冷淡远,凄凉孤寂的画图。比如“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寒潭映日月,秋雨上青苔”“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众岭猿啸立,空江人语响”“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等等,诗人让这些寒山落日,秋雨苍苔,孤云落日,空林旧垒,孤雁哀猿,替他倾诉人生的凄楚,前途的黯淡,或者宣扬超生绝俗,忘却世事的禅理。
如以上所举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彻上人》,既是其“含蓄蕴藉,兴在象外”的代表作品,也是其表现“清冷淡远”的典范之作。以上两篇更是其白描中的精品,其表现细微,清冷淡远,语言平白如话,情韵悠远,组成了一幅幅色彩谐美,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幅,画中又能见到诗人的行动、个性与心境,这就是其白描技巧的高超了。像这样运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其“清冷淡远”美学追求的句子诗篇确实不少。
作者:远山狼 2005-9-14 09:15 回复此发言
--------------------------------------------------------------------------------
5 论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长卿由于仕途不顺,心情难得晴朗,暗淡的心绪使出现在他诗中的景物都披上了一层凄清阴冷的色调。如以下的句子:“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润上春衣冷,声连暮角愁”“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沉”“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等等,像这样的诗句在刘长卿的诗集中不胜枚举。像以下《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篇最能表现其“清冷”的艺术特色: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诗人通过对“荒村”“返照”“落叶”“古路”“寒山”“野桥”“雨”“涧水”“白云”等物象的描写,写出了他碧涧别墅的清冷,然后又通过“乱纷纷”的落叶,古路的“无行客”,“独见君”的一点安慰,还有雨断野桥的描写,都能从侧面描写其居住地的清冷氛围,写出诗人凄凉暗淡的心境,从而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故友来访的惊喜之情。
淡远的意境和心情是刘长卿在其创作后期所孜孜以求的一种状态。他希望自己能够从混乱的时代黑暗的官场中彻底解脱出来,所以,在他后来的一些作品中,这种“淡远”一直绵绵不断在其诗中涌现出来。他的“淡远”和“清冷”的美学追求,是使他的诗名能在后来传之久远的主要原因。其淡闲悠远的句子很多,如以下:“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棹发空江响,城孤落日晖”“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春风吴草绿,古木剡山深”“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风寒未度水,日暮更看山”“日暮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等等,通过以上这么多句子,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美学追求他用力甚深。他不是属于那种有“句”没“篇”的诗人,他在整首诗方面所表现的“淡远”同样十分出色,如以下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对“莓苔” “履痕” “白云” “静渚” “春草” “闲门” “松色” “溪花”等意象的精心塑造使读者远远就感到一种闲淡的氛围。随着诗人想象的跳跃意脉的流动,读者也如诗人一样,走在那清新幽雅的山中,面对着这近乎远离人间的山中景色,忘却了世间的喧嚣烦恼。世界在诗人的笔下完全澄澈清灵。读者同诗人一样,都感受到禅机在不经意中了悟于心的悠远境界。刘长卿这首诗心境闲淡境界悠远,达到了“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的诗歌创作中的高深境界,不愧为刘诗中的名篇。
细密委婉是大历诗人的共同特色。但刘长卿较之其他诗人其特色更明显。在刘长卿的早期作品中,虽不乏慷慨悲怆,如其五古《从军六首》,七古《疲兵篇》等边塞诗,但随着时势的恶化,仕途的曲折,其在描写方面变得从细处着眼,注重描写中的密度。而在诗歌表达方面,特别是贬谪南巴后,其康慨之气顿衰,而哀怨之音陡增,显示出委婉的特点。
刘长卿的白描名声显著,这跟他敏锐的观察力有很大的关系。而敏锐观察力对其描写事物的细处大有帮助。刘长卿的咏物诗是其诗歌细密特色的最主要体现者。而这其中尤其是《龙门八咏》、《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和《湘中纪行十首》,特别是后者。如:赤沙湖“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花石潭“水色淡如空,山光复相映”;石围峰“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浮石濑“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横龙渡“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云母溪“白发渐皎镜,清光媚渊沦”;洞山阳“空谷无处径,深山少落晖”;秋云岭“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斑竹岩“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湘妃庙“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刘长卿能够捉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从细处着眼,把事物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且又能把握事物的神韵所在,所以,在对事物的具体描写中,他做到了形神俱备,韵远情长,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诗句对仗工整,并且都显示出一种清雅苍秀的韵致,耐人回味无穷。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在1950年出生的。正因如此,他有着中华民族美好的传统。如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爷爷有着一张瓜子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缀在上面。既令人敬畏,又让人有种不可侵犯的权威的感觉。
说他勤劳真不假。他每天下班后总要把妈妈扔在地下室的杂物清理的一干二净,井井有条。邻居的阿姨叔叔们都夸口称赞爷爷勤快,这时,爷爷总是不好意思地笑着,而且,他的值班楼前总是一尘不染,让路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说他任劳任怨也不假。爷爷平时总是为儿女们忙东忙西。有一次,妈妈让爷爷送一袋子面条,因为她不想做饭了,可是天气转眼乌云密布,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正准备告诉爷爷不用来了,忽然门铃响了,爷爷浑身湿透,说:“快吃还热着呢!”我们不仅感动万分。爷爷为了然我们吃上热的食物,骑上车子飞快赶来。
说他俭朴更不假。几件衣服一年到头替换着穿,从没主动提出要新衣服穿,总是妈妈买来后,他才穿上,这一穿又穿几个月。因为这一点,我总是很崇拜爷爷。
爷爷身上的优点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我要像爷爷学习,长大做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今天,我又打电话给爷爷了,听说爷爷现在病了,有点头晕他说。“看对面那几栋楼好像在转。”
保持不了平衡的时候,他紧紧地箍住我哥的手臂,依靠着他。
就像当年他抓住爷爷的手,在黄昏下回家一样。
仍然是两个人,但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当年的小个子,现在变成了大个子。
当年的好汉子,现在变成了老头子。
……
爷爷的手臂很长,这衬得他的身体很小。兴许,当年他也是个强壮的汉子,但今天,他已经成了一个老人,作为爷爷。
他不能再像年轻时一般闯荡了。因为他老了,还因为,他心中有所牵挂。
爷爷已经变得温和。几年前,他还是火爆脾气,喜欢喝烈酒,抽水烟,眉毛间,眼睛里,都是力气。
以前,他会和我说战争故事。“突然,‘砰’的一声,就有兵闯了进来。”那个时候,爷爷在我眼里是个大汉,一双大手掌在空气中胡乱挥舞。
几年后,他只喜欢握住我的手,跟我说文化,说各地风俗。
当我哥和他说打篮球后,他就立刻接上嘴,“中山的人最喜欢打篮球,小榄那些人,老老嫩嫩的都喜欢拿着个球拍来拍去。广东有几处地方的人喜欢打各种球。一个就是中山小榄的篮球,一个就是梅县的足球,还有就是我们台山的排球。打篮球好啊,锻炼身体!”
后来,这段话他说了三遍。爷爷真的变了。
他不再暴躁,或者说,已经没人令他暴躁了。我们一家的移民,一定让爷爷在暗地里抹过泪。我们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这份感情,怎么能说放就放?爷爷一定还念着我们的顽皮,想着能再多见我们一面吧。
可是我们未必能再见了。
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坏,令人担心。 我们刚出来美国,还未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回国。爷爷每天都孤单地呆在屋子里,每天早早地起床,走向洗手间经过我们的房间,看见里面空无一人,一定会有伤感罢?每天孤单地起床,孤单地吃饭,孤单地入睡……热闹不再有了。早上不会再听到我们起床上学的声音,吃饭时不会再看到我们争菜吃的吵闹,晚上也不再有争抢电视频道的气氛,也没有人说“晚安了”……
我们的身影仿佛还在,可是,人呢?
爷爷有时会坐在椅子上发呆。他是在看孙子们的回忆罢,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现在已经不在眼前了。或许,我们当初曾惹人生气,曾让人想过“我们不在的话多好。”可是,当我们真的不在的时候,爷爷,或者说,我们的心就像掉落的叶子,无所倚傍。
想起过往的痕迹,真的快要掉泪了。站在乡下的屋子里,他只觉得,这房子好陌生。每一根柱,每一盏灯,都和以前一样。但是,那时的人已经不在了。有时走到一个地方,他会想,“那个时候,她们在这里打扑克。“那个时候,我她们在这里玩石子。”……如果我们还在,他们会在做什么呢?
我不想爷爷、不想所有亲人老去。我多希望他们能一直在我身边,大家一起快快乐乐。
可是,岁月无情,我的手中留不住一粒沙子。
有些事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即使含着泪,我也要走过这些路。
眼前有点模糊了。
眼前的世界仿佛每一刻都在变。
一样的空气,不一样的时光。
如果我可以回到以前的话,我一定会好好地陪在爷爷身边,不会在让他一个人孤独,不会在让他一个人不会在对爷爷不孝。
可是时光可以回去吗?现在的我,只能等待回中国的时间了,回去后多多地陪在爷爷的身边了!时光真的不能会?
我有一个敬佩的人,是一位老爷爷,虽然只见过面,但是他那爱护环境的行为让我感动至今。
记得这件事情发生在暑期的一天。天气特别热,是吃棒冰的时候。妈妈给了我十多块钱,让我和从广州来的小表妹去冷饮店买棒冰,我极不情愿拉起了小表妹的手,接过钱下楼到了冷饮店,我和小表妹各选了一支棒冰。从营业员手中接过棒冰,我把一支递给表妹。自己剥去另一支棒冰的棒冰纸,随手往地上一扔。这时,走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只听见这位老爷爷亲切地对我说:“小朋友,棒冰纸可不能随地乱丢,要讲卫生,应该扔进垃圾箱里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想:只不过是一张小小的纸,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又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是少先队员。于是就勉强弯下腰,拣起棒冰纸往垃圾箱一扔。谁知并没有扔进箱里,它又落到地上,我毫不在意,一手拿着棒冰,一手拉着小表妹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可是小表妹却站着,一到不动。嘴中还说道:“表姐,你看!”我回头一看,只见那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吃力地弯下了腰,捡起那张我扔的棒冰纸,又慢慢地直起腰来,把棒冰纸扔进了垃圾箱。这时,我的脸刷地红到耳根。我想,我太不应该了。如果世人都像我的话,世界上每个角落垃圾随处可见;如果人人都像老爷爷的话,世界将会更加美好。地球永远是个“蓝色水晶球”。
这位老爷爷我将永远记住,尽管只见过了一面。
我的爷爷快八十岁了,个子不高,有点驼背;他的头发花白,眉毛又长又浓,手脚很粗糙,牙齿掉了许多,安上了一口假牙。 爷爷是农村人,三岁就没了父母,十几岁给别人家打长工,十五岁那年被东家派到崂山,给日本人挖山洞,受尽了苦难。 爷爷很勤快,干活也很利索。每次吃完… 我的爷爷快八十岁了,个子不高,有点驼背;他的头发花白,眉毛又长又浓,手脚很粗糙,牙齿掉了许多,安上了一口假牙。 爷爷是农村人,三岁就没了父母,十几岁给别人家打长工,十五岁那年被东家派到崂山,给日本人挖山洞,受尽了苦难。 爷爷很勤快,干活也很利索。每次吃完饭他都抢着要洗碗,可是怕累着他,哪能让他给洗碗呢?! 爷爷身体很健康,他每天早晨、上午、下午都去锻炼,在健身器上锻炼时连六十岁的人都自叹不如,自从把他接来以后他连感冒都没得过。 爷爷很喜欢聊天,不管认识不认识他都聊。我以为爷爷只和老人聊天,我错了,有一次我看见爷爷正在和一群小孩说话。爷爷很我的学习,只要我一走神,爷爷便会在一旁提醒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成绩,不要向他一样,字也不认识。 以前家里穷,没钱上学,爷爷不识字。知道爷爷不识字以后,我决定教爷爷写字。我先教爷爷写他的名字,爷爷一笔一划的写了,写的不怎么样,对爷爷来说很不错了。看见爷爷写会的名字后高兴的样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衷心的祝愿爷爷幸福健康、快乐长寿。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一位兽医。每次有人家的羊要生小羊的时候,那家主人就会请我爷爷去。我爷爷对待工作非常负责,不管什么时候叫他,他都会立刻赶去。有一次夜已经很深了,我已经一觉醒来。我听到有人在敲门。爷爷马上问:“谁呀?什么事?”当他听说他们家的羊要生小羊的时候,二话没说就要跟着那人走。我立刻说:“爷爷,你今天身体不太好,就不要去了。”爷爷说:“母羊生小羊是不等什么时间的,而且我这一点小病算得了什么。你只管谁你的觉。我去去就会回来再睡觉的!”过了很长时间,我也没有等到爷爷回来。
直到第二天天亮。爷爷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来。我立刻盛了一碗粥给爷爷让他快吃,然后再去睡觉。可是爷爷没有理我,只是径直走到他的房间去倒在床上就呼呼地睡了起来。我想爷爷呀爷爷,你对工作真是够负责任的。我也要像你一样对待学习。
小学没有搬迁前,他每天都会到学校里来接我和妹妹。有几次,由于种田、出去做工作而迟到。我和妹妹就要说他一些闲话。爷爷听了只是笑笑,没有多说话。有时天气突然变冷,爷爷就会立刻拿着衣服送到学校来给我和妹妹两个人穿上。双休日,只要有空,爷爷还会陪我和妹妹去街上玩。
今年春上,他在门的地上搭了一个暖棚,里面种着西红柿、南瓜、丝瓜、东瓜等蔬菜。现在,爷爷每天早上总要到暖棚里要劳动,用瓶子给这一些蔬菜洒一些水,用手拔去一些小草、捉掉一些虫子……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既热爱劳动又关心我们下一代的好爷爷。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