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了多少人?

员工 0 109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了多少人?,第1张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了多少人?
导读: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情况: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员总计为1013万。其中死亡405万人(阵亡占291万人)、受伤累计608万人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情况: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员总计为1013万。其中死亡405万人(阵亡占291万人)、受伤累计608万人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欧非战场约占2\3,欧非战场死亡人员中的1\3是死于纳粹集中营或是被纳粹集体屠杀、虐杀的,占二战中遭交战各方刻意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总数的80%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战后影响——成立联合国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民族独立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两极阵营

①华约阵营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大陆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各国***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②北约阵营

二战后初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

科技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用于制造作战武器的科学技术为和平事业服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说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其实这场战役让人看起来极其有趣,因为好像日本人一边帮助别人,一边被别人强行杀害,所以有网友想问这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日军最后饿死了,但实际上日军当时是有补给的,那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一起分析一下。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

联合舰队:陆军马鹿,帮你上岸对劳资都好。你还想要补给吗?

白清基:该死的藏青色马鹿,就这么把员工送上来,不管他们?巴嘎路!

日本人用后知后觉的观点恢复瓜岛之战,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输。首先,海军在没有告知陆军的情况下修了机场。结果突然被美军迫降,修机场的工程师丢下guystyle跑了。美军占领的机场和跑道已经基本完工,塔台和发电厂也已经建好。对了,还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还有几百箱日本啤酒和一个完好的冷藏加工厂。然后美军喝日本啤酒,吃日本烧烤,看日本人在雨林里啃树皮。

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的消息迅速传回日本,帝国军要反击了!于是大本营下达命令,决定陆军第17军抽调部分兵力,在海军的配合下夺回瓜岛。问题是,美军的登陆兵力是11000人。日本人派出了多少军队?一千个人。那1000日军成功了呢?据相关战报统计,美军有35人阵亡,75人受伤。日军基本全军覆没,仅战场上就留下800多具尸体

就看你能不能赢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从后知后觉的角度来看,海军和陆军应该一起掏老钱,用优势兵力把法师、君主和美军打得粉碎!然而,日本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加油。于是小瓜岛成了日军的墓地。

首先,是海军。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的日本舰队在与美军的战斗中大发脾气,请求支援。结果联合舰队没有信心把主力推上去。山本还在梦想着与马来西亚的另一场海战,如果他赢了,他将与美国谈判。然后发现已经变成了他妈的充油战术,但是已经晚了。

然后军队,用两个字形容:嚣张!在知道岛上美军实力的前提下,只派了6000人上岛。而且因为事件发生的太突然,这些日军是乘坐驱逐舰登岛的,就像之前那群被美军团灭的1000个死鬼一样。驱逐舰能正常登岛吗?自然是做不到的,所以六千鬼子的重炮、车辆、粮食、弹药等重型装备和物资都没带去岛上。这玩意你一个都不带,就当六千个有血有肉的鬼用?

许多天后,第二批登岛的日军指挥官川口伊藤回到第17军司令部报告了这一情况。他如实汇报了司令部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遇到的真实困难,如饥饿、疲惫、地形不利、美军火力强大等。结果,他被指挥官伍佰伊藤愤怒地指责为典型的失败主义者。于是日军装妖,开始了新一轮的加油战术。

指挥官伍佰清基傲慢地说:这完全是为失败找借口。帝国军有什么困难吗?皇军面前有敌人?陆军参谋长少将秋三郎提醒他,我们不应该低估敌人。我们失败了两次。吴轻蔑地问他,你以为不是轻敌吗?吉秋三郎说:至少2师和38师一起去,还有5个野战重炮团参战。白清基咯咯直笑,你这个胆小鬼,然后把他的幕僚送到了保护区。呆在后面,你这个懦夫。看邱参谋长是真的走了,不然他会饿肚子的

登岛后,伍佰轻机瞬间不知所措。海军真是一群只卖不考虑售后的马鹿。把两万多人送上岛后,转身直接走了。物资和后勤想都别想,不行!第一批和第二批提前上岛,没饿死的日军却饿得跟鬼一样,连他的盒饭都被偷了,在荒岛上吃。

本着这件事刻不容缓、速战速决的想法,伍佰轻骑发起了总攻。因为他认为他有2万人,而美军只有1万人。如果兵力翻倍,美军就完蛋了。没想到,美军此时已经增兵到23000人,比日军多3000人。结果,伍佰清基在不知道美军实力的情况下发动了总攻。

经过三天的战争,伍佰清季的总攻没能突破美军的防线。日军吃完干粮不得不撤退,行军途中病死饿死的不计其数。回到营地后,我们清点人数,死伤3000人。在美国方面,据说只有80人伤亡

军队不行。这取决于海军的表现。海军没有遭受损失,但他们没有在圣克鲁斯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和隆格的海战中打退美军。问题是美军占领了岛上的机场,拥有空中优势,彻底切断了岛上日军的补给。白乌旗和他的一万多鬼子兵饿得半死。

日军大本营得知消息后,强迫海军向岛上日军运送物资。问题是事先没有计划。供应品怎么能如此匆忙地送来呢?于是天才的日本人想到了把它扔进铁桶里。把所有的药品、弹药、粮食都放进桶里,然后装进去。让军马鹿去海里钓鱼。

第一次,10艘日军船只投掷1500个铁桶进行补给,但只有不到400个被瓜岛日军捡走,其余大部分被美军击沉。

第二次,日军派出十一艘驱逐舰运送。在船只到达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前,他们被美国空军和海军击退。海军生气了,想骂娘!

第三次,十艘驱逐舰偷偷丢了1200多铁桶物资,驻岛部队派人下海捡了200多。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当舰队返回时,它被美国潜艇部队发现,受到鱼雷攻击,一艘驱逐舰被击沉。包括船长和水手在内的100多人游到岛上陪伍佰清基挨饿。

日本是个穷国,每次白送人头都不是问题,所以海军提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建议:撤吧!伍佰清治听到这些后很生气。你们海军马鹿还有荣誉感吗?帝国军如何撤退?继续战斗!

海军的指挥官在这个村子里快疯了,所以他也要和军队一起疯。他还帮助运输两个师进入瓜岛,准备另一次总攻。问题是美军不是木桩。还向岛上运送了两个步兵师和大量物资。双方实力都比美军强。美国军方高层人物哈尔西和尼米兹也访问了瓜达尔卡纳尔岛。

至于最后战争的结果,就不说了。简而言之,伍佰轻机彻底死了。日本海军调动了二十多艘驱逐舰在岛上迎击军队。岛上很多人身体虚弱,连爬上驱逐舰上的绳梯的力气都没有,只好由驱逐舰上的水兵用绑带拖到船上。海滩上有上百个奄奄一息的伤病员,无法运送到船上,只好留下手榴弹让他们自杀。

据美军战后统计,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日军阵亡14000余人。9000多人因伤死亡或下落不明,总计死亡近2万人,1000多人被俘。

战后,第17集团军司令伍佰清基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军队死了5000多人,15000人死于饥饿或疾病。他绝望地试图自杀,但被阻止了。然而,何棣

一般来说,日军都会饿死。主要是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后勤,总觉得一锤子就能把美军打死。结果我们每次都以卵击石。陆续增兵之后,就成了加油战术。新部队每次上岛都没带够给养!后来我饿极了,就向岛上要补给。但三次运送后,物资有3700多桶,只找到700桶左右。对于岛上两万多名官兵来说,这点补给根本不够填饱肚子。所以日军的进攻往往会戛然而止,我们不得不在进攻中途休息,因为我们饿得一次冲锋都攻不到那么远。

另外,日本海军对护航不够重视。据相关统计,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潜艇击沉盟军商船约90万吨,而美国潜艇击沉日本舰船500多万吨!本来日美实力相差很大,在战损上也有数倍的差距。可以说日本是被美国的军需品活活打死的。

《战场》 (Battleground)1949

导演:威廉·A·韦尔曼 (William·A·Wellman)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 (Bastogne)发生遭遇战的故事。当时,德军元帅冯德伦斯特企图在欧洲的西部战线进行最后一次大反扑,不料在巴斯涅镇被美国空降步兵师奋勇阻截下来。德军包围小镇,胁逼美军投降,但美军宁死不屈,终于获得最后胜利。此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来饰演片中要角,编剧刻划个性鲜明,导演韦尔曼也拍得细腻,因此能生动地重现战时气氛。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云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透过杰出的摄影更加强了戏剧张力。压轴的战争场面处理得十分紧凑刺激,堪称一流的战役**。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斯皮尔伯格其实在此之前拍过好几部战争片,包括:《1941》、《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辛德拉的名单》等,似乎他对二战历史始终情有独钟。此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在这一天的进攻中,盟军总部发放阵亡通知单的工作人员发现:一家姓赖恩的有三兄弟都阵亡了,只剩小儿子瑞恩仍在欧洲大陆作战,万一也死了就会全家绝后。盟军司令马歇尔(Marshall)将军得知此情况,立刻下令派遣汤姆·汉克斯率领的一支小分队去法国战场搜救他。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美国**协会则将其定为“极度渲染战争暴力片”。不过,许多二战老兵对影片却给予极高评价,称它是“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长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中途岛战役》(Midway)1976

导演:杰克·斯米特 (Jack Smight)

第二次世界大战分为东西方两大战场,好莱坞拍了很多以西方战线为背景的战争片,但是发生在东方战线的影片拍得很少,这部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战争片算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片的剧情焦点是美国与日本海军对垒的中途岛战役。在当年的一批同类**之中,以传统战争片风格处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编导刻意加入美国将军之子爱上日本女孩的通俗剧情节也相对比较平庸,但超级明星阵容却可以令今天的观众重睹上一代巨星风采,而海战的场面也实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据美联社报道,该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至少4335人。 这个统计数字包括9名在军事行动中遇难的军队文职人员。据军方统计的数据,至少有3466名军事人员,都是在敌对行动中死亡。 美联社统计的数字,比美国国防部2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更新的数字少2人。 除美国外,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的有如下国家的驻军:英国,死亡人数179人;意大利,33人;波兰,21人;乌克兰,18人;保加利亚,13人;西班牙,11人。

二战的美军伤亡数字为107万,其中死亡40万(包括战斗死亡29万,非战斗死亡11万)

美国军队在二战欧洲战区,美国陆军地面部队战斗阵亡141088名,美国陆军航空队战斗阵亡36461名,美国陆军共战斗阵亡177549名。与德国作战,美国海军战斗阵亡5781名,美国本土被袭击阵亡12名美国海军士兵,美国海军共战斗阵亡5793名。美国海岸警卫队战斗阵亡246名。与德国作战,美国军队共战斗阵亡183588名。

美国军队在二战太平洋战区,美国陆军地面部队战斗阵亡41592名,美国陆军航空队战斗阵亡15694名,美国陆军共战斗阵亡57286名。与日本作战,美国海军战斗阵亡31157名。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斗阵亡19733名。美国海岸警卫队战斗阵亡328名。与日本作战,美国军队共战斗阵亡108504名。

以上只是战斗阵亡,并不包括非战斗阵亡,加上非战斗阵亡,与德国作战,美军阵亡25万1千。与日本作战,美军阵亡15万6千。

《拯救大兵瑞恩》是斯皮尔伯格导演在拍摄的经典战争**,这部**堪称战争片的里程碑,并且在第71届奥斯卡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音效,音效剪辑,最佳摄影等4项大奖,成为那一届奥卡斯金像奖的最大赢家,直至今日豆瓣评分89TOP排名70,依然成为战争片中的经典。

这部**之所以能成为战争片的经典之作,主要是他跟之前所有的战争片类型不同,它以独树一帜的手法战时战争的残酷与悲凉,也从以前的大场面诠释战争的惨烈到局部展示具体人物在战争中的无助与渺小,如果说感动的点我觉得有三点。

第一点我觉得就是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跟以往描绘二战的**不同,《拯救大兵瑞恩》上来就是一段遭遇战,这段遭遇战导演采用了大量的手持镜头对准个体人物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示的人物百态,有惶恐有害怕有鲜血有喊叫,然后这里声音效果起到了很大作用各种飞机的轰鸣,炮弹的炸裂,冲锋的喊声,子弹打穿肉体的声音,求救的呼喊声,大量声音混合,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这场伟大而又惨烈的战役。根据后来很多采访说这段诺曼底登录的拍摄最真实也最能还原二战的惨烈程度,所以导演以最真实的摄影手法配合完美的道具跟声效还原了一个接近真实战争的场景,而正是这样的场面让观众看到了人类在战争面前的无助与渺小,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第二点就是几位营救小队人员的死去,8个人在战场救一个人,在功力角度去衡量这个问题明显是不合理的,而这人问题确确实实发生了,所以可以说这里面弘扬得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呢,人人平等,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敬每个人的人格都值得守护,哪怕最后只救了一个人,米勒队长也是笑着死去,不仅仅是完成了任务,因为他守护了另一个人的生命,小队一共8个人最终只活下四个人,**把每个人的性格塑造的都和鲜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可是最令人难过的就是他们死去后都成了一座座丰碑埋在草地上皆然相同,博爱却严谨的队长米勒,身经百战爱兵如子的中士霍瓦斯,百发百中屡战奇功的狙击手杰克森,不苟言笑壮汉卡帕佐,倔强的聪明的犹太人梅丽士,还有恪尽职守的士兵瑞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最终变成了草地上的十字架,虽然翻译官柯本活着,不过我想说,胆小的人在战争中可能活下来,不过只有勇敢的人才会获得胜利,那些死去的勇士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第三点就是导演意外的刻画了一个柯本这样的毫无用处的翻译官形象,它一无是处,从未上过战场,却对战争有着理想主义的精神,没开战之前他说战争可能对他是有好处的一件事,最终呢学林淋得事实告诉他战争不需要滥竽充数的人,需要的是勇者,他的心慈手软直接导致了战友的去世,可是柯本这个形象不就是普罗大众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换成柯本有勇气对最后的战俘开那一枪吗?导演用一个普通的胆小懦弱的人侧面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许更加可以让观众有代入感,就是这种代入感更令人无力的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