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家属过世单位可以给慰问金吗

员工 0 90

职工家属过世单位可以给慰问金吗,第1张

职工家属过世单位可以给慰问金吗
导读:法律主观:职工公婆去世,单位可以去慰问。法律并没有对单位是否需要在职工亲属去世时表示慰问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单位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慰问。但是职工家属去世的,可以享有丧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仍需要支付工资。看公司制度规定,填费用审批单就可以的,写

法律主观:

职工公婆去世,单位可以去慰问。法律并没有对单位是否需要在职工亲属去世时表示慰问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单位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慰问。但是职工家属去世的,可以享有丧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仍需要支付工资。

看公司制度规定,填费用审批单就可以的,写清什么原因。

账面可以入:营业外支出—职工抚恤金

如果公司文件有规定,也可算作是员工福利的一种,要么就入:管理费用—职工抚恤金。

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抚恤金是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抚慰(抚慰包括精神抚慰和物质抚慰等)和经济补偿。享受抚恤金的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死者的直系亲属,二是这些亲属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扶养。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014年9月29日,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10月1日起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2018年8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我国抚恤金主要有两种:

一为伤残抚恤金,发放对象为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职工等;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恢复劳动力或死亡时止。

二为死亡抚恤金,发放对象是革命烈士、因公牺牲人的家属。公民依法获得政府发给的抚恤金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工人、职员因工死亡时,按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人数,每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至受供养人失去受供养的条件为止。

此外,我国还规定有革命伤残军人抚恤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费,国家工作人员伤亡、病故抚恤金等

:抚恤金

法律分析:直系亲属死后单位给的钱称为慰问金。

慰问金的使用:(1)困难(员)职工或有重大贡献的人由上级派送的奖金。(2)也指企业年终根据功劳给予额外奖赏。(3)慰问金也多指看望离退休职工或某一特定群体(弱势、特殊贡献)时,发放的钱财表示。如离退休慰问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慰问金、双拥慰问金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职工父母去世,工会可以给可以给予不超过2000元的慰问金。

工会会员直系亲属,指会员本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去世时,可以给予不超过1000元的慰问金。如果是因为工伤死亡的赔偿就不一样。

工伤死亡应当赔偿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分析:关于职工直系亲属去世慰问金的标准,不同的城市的规定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慰问金会高一点,需要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同时还要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来判断,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1、职工直系亲属去世慰问金标准的相关规定如下:

(1)非因公是没有的。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2、关于一次性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标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需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父母去世,子女单位有丧葬费补助。遗属领取丧葬费需要带死者的遗体火化证明,遗属和死者关系的证明或证件(一般为户口薄或结婚证),交给死者原单位人事部门,原单位会为遗属到当地人事局工资管理部门或社保局填表盖章送批。

      一、遗属补助费由什么部门发放

      由单位发放。

      1、职工去世后,由其符合供养的直系亲属向逝者原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2、单位初审,根据有关政策填写《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呈报表》,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签署意见并附遗属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等书面材料报送组织人事部劳资福利科;

      3、组织人事部对上报表格、书面材料进行审核和审批;

      4、对符合供养条件的遗属确定供养标准后通知财务处执行;

      5、享受供养的遗属去世后,应即时通知劳资福利科;

      6、享受供养的遗属每年必须向劳资福利科提供当地派出所出据的本人生存证明(每年2月28日前)或遗属已年满18周岁仍在继续学习(不包括军队院校)的证明(每年7月31日前),否则停发其遗属生活困难补助。

      二、丧葬费可以打到子女卡里吗

      丧葬费可以打到子女卡里。丧葬费一般打到死者近亲属的卡里,经协商丧葬费可以打到子女的卡里。

      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由原工作单位支付。丧葬费一般一个人是不可以领的。丧葬费是由死者的近亲属领取,如果是一个人领取必须有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授权。

      领取丧葬费需要的材料如下:

      1、由殡仪馆出具的“居民死亡殡葬证(即火化证明)”原件或殡葬服务费发票原件。

      2、领取丧葬费《申请书》一份(现场填写)。

      3、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原件。

      4、由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医学死亡证明”原件或复印件(加盖红章)。

      5、属于非正常死亡的,须提供由公安机关出具的“非正常死亡证明”原件。

      6、能证明继承关系的户口本首页和继承人本人页复印件,或结婚证复印件。继承人委托他人办理时,必须出具授权。

      7、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三、离休干部死亡抚恤金多少

      死亡抚恤金如何分配死亡后被追认为烈士的一次性抚恤金为生前月基本工资(离退休费)80个月、因公死亡的可补40个月、因病死亡的可补20个月至于丧葬费,要实行火葬才能领取,具体标准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是一次性补助3个月基本工资(离退休费),包干使用,多不用退少也不补死者的遗属生活困难的可申请补助这个遗属是指死者供养的直系亲属,包括: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在上述范围的人员,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请的,如果是以死者工资或退休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死者死亡30日内符合下面条件之一,才有资格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死者的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3、死者的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4、死者的子女未满16周岁的,或者满16周岁但仍在大中小学就读的;5、死者的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0周岁的;6、死者的子女及其配偶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6周岁的;7、死者的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6周岁的。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第二条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