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钢企购买4000余辆轿车奖励员工,你羡慕了吗?

员工 0 37

江西一钢企购买4000余辆轿车奖励员工,你羡慕了吗?,第1张

江西一钢企购买4000余辆轿车奖励员工,你羡慕了吗?
导读:  首先看到这个新闻的我,直接当场变成了柠檬,先让我们来了解到底是哪个公司这么“壕无人性”,这个新闻出自江西省的方大九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事情的起因经过吧  方大九钢是方大集团下属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方大九钢公

  首先看到这个新闻的我,直接当场变成了柠檬,先让我们来了解到底是哪个公司这么“壕无人性”,这个新闻出自江西省的方大九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事情的起因经过吧

  方大九钢是方大集团下属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方大九钢公司年产550万吨左右方大公司多年来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管理为保证,以品质求发展的精神,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优秀劳动奖,全国优秀民营企业科技奖,以及江西省名牌产品等各种奖项,在在岗工人达到两万余人,规模很大,正确的企业精神让九钢用了六年的时间从亏损10亿元变成了盈利超过47亿元的公司

  针对于这次九钢一次性购买4116台汽车在10月1号的时候奖励员工,每人一台车,总价值5亿元,现场的汽车照片也是非常的壮观,在10月1号的当天,九钢举行了“祝福祖国感恩党,喜迎轿车奔小康”的轿车发放仪式,据了解是因为该企业连续五年达到预定利润目标,所以说这个结果是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出来的,成功的果实会跟员工一起分享,那现场的气氛自然是不用说的,每个员工脸上都挂满了笑容要是我自己的话,估计能直接咧着嘴笑出来,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九钢第一次“壕无人性”了,在之前过年的时候,同样也上演了一次别人家的公司之前过年的时候九钢发年终奖的时候在工厂里面现金直接堆成了“钱山”,在职的员工每人6万元年终奖,退休的员工每人2000元,这个年终奖又是别人家的公司

  在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不管是公司还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公司奖励员工,那员工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去工作,为企业或者是公司去创造更大的利润,所以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有了很不错的利润,企业与员工之间一起享受利润,这才是最好的关系,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走得更长远,发展的更稳定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别说年终奖是车了,就是有没有年终奖都是个问题,而据企业的负责人称,车只是年终奖的一部分,这是额外奖励给40名优秀员工的,其他员工还有不同程度的年终奖,老王我真是“默默无语两眼泪”,如果送的只是普通轿车,心理还平衡些,据说送的还是高级轿车,40辆总价值超过了1500万,可见这40位优秀员工是真的优秀。

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40名获奖的优秀员工里,竟然有三分之一是80后,这让我这个坐在屏幕前码字的80后无地自容,人家因为一份工作买了车,可我却连一台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都没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但话说回来,一家企业可以随意地拿出价值1500万的高档轿车送给优秀员工们,那就意味着这家企业比较重视员工的福利,也证明了企业是处于盈利状态的,而企业之所以盈利,除却拥有核心技术之外,必然是给企业贡献了足够的力量,让企业赚到了钱,企业才会这么重视员工。

根据职场的惯例来看,这种企业一般都是实企,其企业实力必然非常雄厚,估计这种奖励员工的行为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虽然企业与员工是互惠互利的、是双向选择的,但这家企业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剥削员工,反而在每年的年底搞一些回馈员工的活动,在这种企业里工作的员工都会自发的为企业奉献、为企业着想,如果企业的业务量固定、员工的工作效率足够高、工作质量足够好,一年多赚的可不仅仅是1个1500万那么少,真的有些佩服这家企业的决策者。

其实在我看来,这也只是个别企业的个别做法,大多数企业是不会给员工发这种福利的,顶多就是针对某一位或几位员工进行一定的奖励,而这家企业也是一样,这些优秀员工必然是给公司创造了数倍于车辆的价值,或者说为企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企业才会奖励这些人一人一台高级轿车。像我之前工作的那几家单位,虽说有年终奖,但年终奖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发放的,而且想要拿到年终奖,必须业绩考核合格、绩效考核合格,平时迟到、早退的次数不能超过多少次才可以,反正就是不能顺顺利利的拿到年终奖,而80%的同事都会被以各种理由扣除一部分,能够拿到全部年终奖50%以上的人都比较少。

拿我呆过的企业与山东这家企业相比,企业管理者的格局大的不是一点半点,虽然企业是逐利的,但看人家的做法, 哪怕没有获得轿车,心里也是极其佩服的。

作者 | 潘文凯

编辑| Jane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0年2月2日下午17时,天下着细雨,阴冷潮湿裹挟着南方的冬天。江铃福特模具设计科技术员李勇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电话是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汽车)智能装备中心项目开发科负责人打来的。对方语气急促地告诉他,刚接到一项紧急任务,190件福特全顺V362救护车项目侧围内板(左)MWB的激光切割编程及调试,确保2月3日一早交付项目使用。

此前,为支持福特全顺V348救护车项目,这位负责零件激光切割编程及调试的技术员已连续工作32小时——这是江铃汽车第一批支援武汉的负压救护车赶制项目——按照他当时的主观意愿,最好是赶紧回家冲个澡,再补上一觉。

但一想到自己手里的工件早一点交付,救护车就能早一天到达抗疫核心区,医护人员就能得到更周全的保护,病人就能得到更及时的救治,李勇深吸一口气,对着手机沉稳地吐出几个字:“一定完成任务。”

回到工位,调整座椅,打开电脑,李勇又开始新一轮程序编制:调试-加工-再调试-再加工。十几个小时后,双眼通红的他准时交付工件。

全部起因源于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1月20日晚9时30分,当83岁高龄但精神瞿铄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将新冠肺炎疫情确定人传人这一消息昭告天下后,一场艰难的举国战役就此打响。两天后,武汉宣布封城。

江铃汽车是福特汽车与江铃集团的合资公司。作为国内救护车行业最大生产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参与者,江铃集团在国内救护车市场所占份额达60%。而江铃汽车基于福特全顺改装而成的负压救护车,已完全取代同类进口产品,这使得江铃汽车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成为首批支援力量之一。

在江铃汽车制造基地,像福特全顺V348、福特全顺V362这样的项目代号,最终都指向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引发的紧急救护物资需求。而像李勇这样的加班加点,不舍昼夜,也已经成为非常时期江铃汽车员工们的常态。

他们唯一的对手是时间。

01.

紧急任务

专业医护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负压救护车急需!

因疫情而激增的物资需求和存量间的巨大差异,让医疗物资的匮乏程度近乎于战时水平,各医院和医护人员不得不直接面向公众发起物资征集,让这场全民裹挟其中的抗疫之战又多了些悲壮色彩。

一直持续关注中国疫情,参与赈灾的福特中国非常清楚,仅仅捐赠物资还远远不够,如何深度参与并解决问题,则成为更实际也更有价值意义的选择。

除第一时间和福特全球总部联系,在全球范围内紧急调配资源,采购医用口罩等医疗物资外,福特中国另一项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短期内紧急协调负压救护车的生产。

疫情爆发后,工信部第一时间摸排具有生产负压救护车能力的汽车制造商,最终统计出来的数字只有六七家,同时下达一期共200辆生产任务。作为国内最大救护车生产企业,江铃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与普通救护车不同,负压救护车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同时负压将车内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舱内还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消毒灯确保病菌彻底消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因此,负压救护车再度成为2003年SARS疫情后,安全隔离和转运新冠病患的主力担当。

一般来说,生产和交付一辆负压救护车,需要经过基型车生产和改装两大环节。具体而言,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把常规型福特全顺车制造出来,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改装过程包含发泡保温处理、医疗设备安装、负压设施安装等。

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0天。但由于疫情紧急,时间就是生命,工信部给各汽车制造商下达的命令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工期缩短至10天,这对每个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1月27日,接到紧急任务后,福特中国及其合资企业江铃汽车管理层与江铃集团改装厂紧急召开电话会议。

时值中国传统春节期间,要在备件存货少和供应商停产等诸多困难下,完成这么多紧急生产任务,首先要对生产能力和项目进度进行科学评估。包括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总成、零部件的模具开发及制作等,在明显短板或困难面前找到替代方案和解决办法。

经过可行性论证后,江铃汽车立即组织干部员工提前复工。任务被层层分解,其中包括催化剂支架等5个总成零件各600套的生产任务落到江铃汽车智能装备中心项目开发科工程师尹方身上,他要对此进行生产组织协调、技术方案确定、工艺流程制定以及质量控制。

尹方一头扎进紧急任务中。白天他协调生产,讨论技术方案,晚上他抓紧时间制定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案。春节假期工厂没有通勤车,他每天要骑电动车往返40公里上下班,有时甚至就在办公室里休息,以便第二天继续投入紧张工作中。

接到负压救护车零件加工任务后,有很多江铃汽车员工主动请战,申请到一线生产。模具设计工程师万帅就是其中之一,他承担了负压救护车催化剂支架零件的大部分模具设计任务。

万帅将有8个月身孕的爱人交与父母照顾,连夜设计简易模具,1月27日白天接到任务,当晚凌晨3点多完成出图,后期模具加工过程中24小时在现场支持,最终赶在2月2日凌晨完成模具调试。

在各方协同和日以继夜的高效运作之下,1月29日,第一辆负压监护型救护下线。2月1日,首批两辆负压监护型救护车先期抵达武汉。2月3日,18辆负压监护型救护车驰援武汉,支持火神山医院的病人转运。2月4日,两辆负压监护型救护车发往黄冈。

帮宁工作室了解到,截至2月13日,已有超过100辆福特全顺负压救护车驰援武汉、黄冈等疫情核心城市。救护车订单数量已超过3000辆。

02.

从武汉到黄冈

值得一提的是,2月4日发往黄冈的两辆负压监护型救护车,是在不影响武汉订单的情况下加紧赶制出来的。

在紧急赶制驰援武汉负压救护车任务过程中,福特中国发现,值得关注的远远不止武汉。

在湖北省境内,黄冈距武汉78公里,高铁最快27分钟就可到达,可以说是武汉的卫星城。官方数据显示,因为春节和疫情影响,约有500万人离开武汉。自1月1日至26日,黄冈接收了武汉1656%的迁出人口,与孝感一起成为接收武汉输出人员最多的两地。

现实情况是,地方医疗资源在投入比例和绝对值等多方面的欠缺,让这些地方的疫情防控非常不乐观。自1月23日起,包括黄冈市中心医院在内的20多家湖北省医院相继单独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捐赠,主要包括N95口罩等常规医疗物资。对于负压救护车这种专业设备,县市级城市配备情况自然更不理想。

截至2月12日的数据显示,黄冈确诊新冠肺炎2177例(丁香园与人民日报联合发布数据),死亡人数达58人,是除武汉外全国疫情最严重和死亡人数最高的地方。

黄冈的动态情况,牵扯着远在万里之遥的吴畏的心。吴畏供职于福特汽车美国总部研发部门,是黄冈英山人,挥之不去的故乡情节使他一直记挂着家乡。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吴畏一直为家乡日渐严重的疫情担忧。

经与黄冈市政府取得联系后,吴畏得知当地急需负压救护车。通过福特汽车内部信息分享,吴畏了解到江铃汽车正在为武汉赶制这种专业救护车。

吴畏马上通过福特汽车总部同事向福特中国发出求助信息:“黄冈情况也很紧急,武汉是缺,黄冈是没有,某种程度上,黄冈医护人员面临风险更大,能不能也帮帮他们?”

福特中国看到请求信息后,立即与熟知湖北各地疫情的江铃汽车总经理王文军沟通,决定根据实际需求的紧急程度,灵活调整物资支援计划。继完成全国第一批交付武汉20辆负压救护车后,优先向黄冈交付两辆负压救护车。

考虑到黄冈医护人员安全保障刻不容缓,为避免中间车辆转交而造成的流程冗长、时间延误等问题,福特中国和江铃汽车决定,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直接运送车辆至目的地。

2月3日上午,两辆救护车通过铁路专列运抵武汉;翌日下午,送至黄冈市中心医院大门口。面对黄冈医护人员的感谢,王文军说:“我们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你们做了一点事情“。

03.

抗疫行动路线

从加速处理武汉特急订单,到为爱驰援黄冈,这些不过是福特中国抗疫行动路线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缩影和片段。

1月22日凌晨,武汉市政府经过紧急讨论后宣布封城。这一泰山骤崩于前的态势,让福特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及其管理团队意识到,事情在朝着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福特中国管理团队迅速作出决策: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福特中国及其各合资企业,需要快速投入对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去。同时,也需要将中国情况汇总给福特汽车总部,以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福特汽车美国总部以CEO为首,组建了紧急小组,确保全球资源对中国团队的及时支持。”帮宁工作室从福特中国了解到,因为疫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陈)安宁总和管理层每天定时开会,和相关团队负责人一一确认对业务的影响,并保持与全球总部电话沟通。”

福特中国很清楚,无论是基于商业的现实考量,还是基于人道主义的社会责任,他们都必须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场经营层面,中国市场正处于持续改善中。相关财报显示,福特汽车在中国高端市场份额趋于稳定,“产品330计划”将在2020年和2021年发力。

商业背后是每个个体的付出与努力。福特汽车在中国涉及11个整车及动力总成制造工厂,加上合资公司共有3万多名员工。如果算上上下游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这个数字会更大。

“我们组建了一支专门团队,密切关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状况,根据国家和地区相关部门对疫情的最新指示,采取相应计划和行动。”福特中国员工告诉帮宁工作室。

福特汽车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一直有口皆碑。比如长期以来与相关政府部门及NGO组织密切合作,再比如进入中国20余年,福特基金资助金额已累计达18亿美元。

这次也不例外。在武汉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福特中国根据武汉及全国其他省市疫情实际需要立即展开行动,或捐赠医疗物资,或提供技术支持。

与福特汽车总部联系,紧急调配资源采购口罩等医疗物资,采购部、物流部、人力资源、市场部紧密配合,实现跨国界、跨时区的快速响应和联动。

针对湖北地区开通客户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

协调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捐赠200万元。

联手江铃汽车,紧急赶制负压救护车辆,对外捐赠10辆。 

联手Ford Fund共捐助价值100万元医疗物资。 

除从物资和资金上给予驰援外,福特中国没有忘记对经销商和员工的关怀。经销商方面,其全国销售服务机构(NDSD)对商务政策进行调整,取消2月销售目标,减轻因疫情所带来的经营压力。

此外,福特中国还与福特金融合作,对2月经销商所提车辆和现有库存车辆提供免息(湖北地区经销商)或降息支持(非湖北地区经销商降息1%),加速经销商返利支持,并为经销商提供疫情防护指导等。

员工关爱方面,福特中国HR团队在疫情前期就组成紧急小组,每天几乎保持18小时运转,确保情绪稳定,确保身体健康,确保公司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为最大限度降低员工感染风险,福特中国延长春节假期,要求员工在家远程办公,并为需要现场办公的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支持。

福特品牌有着117年的悠久历史,经受住了一战、二战、多次经济危机等人类历史上数不清的挫折和逆流。1995年,福特中国成立,先后投资江铃汽车、合资长安汽车,始终扎根中国,深入参与中国的建设、发展和崛起,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早已血浓于水。

今天,面对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他们选择了一起面对,选择了同舟共济,选择了倾力捐助,选择了共渡难关。

他们还用福特中国25年及福特品牌117年的经历,生动地告诉人们,应该对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战争充满信心。阳光终会驱散黑暗,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山东乐陵一企业的40名优秀员工每人领到一辆高级轿车,据了解这40辆车总价值约1,500万元。这40名获奖的员工中,近1/3是80后,据该企业总经理曹建邦介绍,这些汽车只是年终奖的一部分。还有年终奖金及其他奖品,网友看到很羡慕,纷纷表示又是别人家的老板。这些员工拿着汽车钥匙十分激动。

这样的奖励机制会让员工更加有归属感。阿云曾说过,员工离职无非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钱没有到位,第2个是心委屈了,而企业这样的奖励机制会让员工的付出有收获。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提高效益,经常对员工压榨和剥削,不仅苛扣员工的工资,而且根本就不会发任何的年终奖,这也是导致员工经常离职跳槽的原因,而企业的这种做法,更能留住那些优秀的员工。

企业的奖励机制为鼓励员工更加上进努力。现在很多企业吃大锅饭,不管你是勤奋还是偷懒,不管你是有成果还是没成果,最终拿的钱都是一样的,这也会打击很多人的积极性在职场中变得更加的懒散和不认真,让那些优秀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奖励,这样才会激发更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企业效益,也希望企业一定要舍得付出,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企业的奖励机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我们都知道一个福利好的企业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应聘,一个经常克扣员工工资的企业是留不住那些优秀人才的,如果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奖励机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也会让企业拥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这样的企业在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在市场上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