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汪金福、宋振远、邓卫华)2007年岁末,记者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一)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 资料:宁夏红寺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汪金福、宋振远、邓卫华)2007年岁末,记者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一)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
资料:宁夏红寺堡第二小学学生在上课,该校移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10月30日摄)。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事件〕2007年1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免除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将普遍减轻。不仅如此,今年政府还启动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并增加财政拨款140多亿元完善国家助学体系。
〔点评〕我国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收费教育”后,终于彻底向全国农村孩子敞开“免费之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得民心。
(二)2亿多城镇居民受惠医保,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11月6日,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在展示哈尔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材料。自11月1日起,《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凡具有哈尔滨市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不论患病与否,都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婴儿出生28天即可参保、老人参保不设年龄上限。居民参保后,可以享受低廉的住院起付费用标准。(新华社记者 吕优摄)
〔事件〕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
〔点评〕三大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变得不再遥远。按照规划,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首批79个城市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十一五”末,我国将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保,梦想的阳光正逐渐照进老百姓的现实生活。
(三)逾2000万农民纳入低保,城乡一体化再提速
〔事件〕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7年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
〔点评〕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结构”鸿沟被抹平,城乡一体化再次提速。除了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一些地方还逐步提高了农村低保的标准,并形成了以农村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物权法施行,有恒产者有恒心
〔事件〕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这部在立法过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明确界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财富阳光。
〔点评〕国外有句谚语:私人的茅草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物权法的施行对中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课题。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将不能随意实施征收、征地等行为,一旦当事人对行政权的行使发生异议,还应当配以司法救济。物权观念的传播与普及,将为政府依法行政奠定扎实基础。
(五)“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百姓进入理财新时代
〔事件〕10月中下旬,党的十七大召开,顺应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时代趋势,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点评〕让更多的家庭学会理财,拥有财产性收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会结构趋于“橄榄形”的合理分布,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2007年快速发展的股市给了人们关于财产性收入最直观的感受。随着股市从大牛市转向震荡调整,中国百姓对于如何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还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考量。
(六)廉租房“高调”推出,低收入群体有望“住有所居”
10月12日,租到廉租房的银川市部分城市低保户在入住仪式上。当日,银川市又有60户城市低保家庭拿到廉租住房钥匙。目前,银川市廉租住房保障面已经覆盖1605户城市低保户。 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资料)
〔事件〕8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其中廉租房被摆在了显要位置。按照这一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而到“十一五”末,全国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围要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点评〕廉租房被如此“高调”推出,既体现了低收入群体对“住有所居”的要求,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建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决心,同时也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效举措。
(七)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政府频出调控之手
〔事件〕今年,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食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人们特别是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压力。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前11个月CPI累计上涨4.6%,预计全年物价将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为调控肉价,中央财政增加约18亿元,用于补助城镇低保户和大中专困难学生。国家同时加大扶持生猪养殖户,仅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等,各级财政就增加支出48亿多元。
〔点评〕一年来,“肉价”引出的民生问题就一直没有走出百姓和政府的视野。补贴困难群体需求,让政府的归政府;动用经济杠杆调控市场,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应该看到,此轮物价上涨有其复杂性,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需要防止的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应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八)“劝辞风潮”起波澜,劳动合同法梳理劳资关系
〔事件〕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随后在北京、广东等地发生一些企业与工龄较长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事件,最终形成一股“劝辞风潮”。而引发这股风潮的深层原因,正是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
〔点评〕这部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有关专家表示,劳动合同法将逐步改变中国不少企业“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促使企业建立融洽的劳动关系和人才保留体系。
(九)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催生“生态文明”新理念
〔事件〕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席卷了江苏无锡,罪魁祸首是太湖蓝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高增长的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经济高速成长之痛。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中国将在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违法排污者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并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频频动用财税杠杆,调控“两高一资”行业,遏制资源过度开发畸形出口,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投资反弹。
〔点评〕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新概念,将节能减排从行为实践推向了文明建设的高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双双下降,留给国人对青山绿水更多的畅想和期待。
(十)调整休假制度引发全民关注,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
〔事件〕12月1日,面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实施,将原有的“五一”7天假期缩短为3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期。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休闲。
〔点评〕休假制度的调整,可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既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假日制度,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创造力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同时又兼顾了交通、食宿等公共资源现实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原有“黄金周”长假安排的一种合理化改进。
中国大部分地区大雪
2008年四月11日 为了分
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等级的暴雪预警: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维持阴雨雪天气。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雪灾已波及14个省份,约7786万人口受灾,因灾死亡24人。
记者在雪灾一线采访时看到,各地干部群众正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应对这场罕见的灾害。大雪中的种种场景牵动人心。
供电:超高压线上谱写生命赞歌
极端天气对电力供应造成重大影响。电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已达4099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7%,已有17个省份拉闸限电。
持续降雪使武汉变成了一座“冰城”,而这里的群众正面临着11年来最严重的“电荒”。湖北正处枯水期,水力发电量大幅下降。火电机组因缺煤停机。再加上恶劣天气导致用电负荷增加,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事故频发。
由于这些传统较暖地区缺少防冻准备,大雪之下,线路跳闸、高压线基塔变形倾倒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变电站全停或部分停运。目前数万名电网员工日夜奋战在抗冰抢险一线,组织除雪除冰,抢修受损设施。
记者在贵州、湖南等地电力冻害现场看到的景象令人心惊:高压线上的冰层坚硬如铁、光滑如玻璃,电线覆冰后有成人大腿般粗,超高压变电站被冻成了“水晶宫”。雨雪交加中,电线上不仅雪霜结冰,而且下雨时边刮风边结冰。高压线除冰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导线冰冻出现的大幅度舞动将产生“共振”效应,足以拉倒几十吨重的钢塔,险情随时可能发生。此时上塔除冰,脚下的电线,实际上是条“生死线”。
26日中午1时许,湖南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三位工人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正在与1500多位同事一道,参加西电东送动脉——500千伏“复沙一线”的抢修。突然,三座铁塔相继倾倒,这三位工人从50多米高处坠下,以身殉职。
明知有危险,却不怕艰辛和牺牲,以血肉之躯抗御自然灾害。这三位英雄工人的事迹,令无数人动容。
救济: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同样让人挂心的是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时近春节,今年的“送温暖”活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最关键的是,要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手上。
持续大雪,造成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上万农民断水、断电,村民吃米要靠手把稻谷搓成大米,用水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水井取水,生活面临缺米危机。
记者在玉屏县亚鱼乡看到,雪灾以来,全乡50多位干部蹲点10多天,24小时值班,一天也不放假。干部用肩扛着两台柴油打米机走村串户,为农民打米服务,所有干部扛着大米、肉、菜挨家挨户送,保障受困农民不挨饿受冻。
在安徽省岳西县,这几天,一辆车身上写有“民政救灾”字样的吉普车,一直在积雪结冰的路面上艰难爬行。每遇到民宅,车子就停下来,县民政领导直奔屋里,询问这户人家是否缺衣少粮。有问题,当即协调有关方面紧急解决。
截至27日11时,安徽全省受灾人口上升至600万人,244万人转移安置。目前有466万名干部深入灾区查核灾情,已发放雪灾救济款1740万元、救济粮252万斤。截至27日10时,湖北全省受灾人口达到10236万人,因灾直接死亡7人。截至1月28日10时,湖南全省已有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291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10人。江西省受灾人口已升至818万人,因灾死亡13人,有22万多人紧急转移。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27日傍晚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安徽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
抗灾措施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警报
中央气象台28日18时发布的暴雪橙色警报显示,预计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湖南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其中,湖南中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另外,贵州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广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全国总工会:1000万元帮扶受灾职工
全国总工会2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工在抗击冰雪灾害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服务,为因冰雪灾害造成困难的职工排忧解难。同时,向灾区紧急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受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救助。
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利用工会帮扶平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积极协助铁路、交通等部门对滞留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职工和农民工做好疏导与安抚工作,确保滞留的职工和农民工不挨饿、不受冻,确保他们平安返乡。
商务部:保障市场供应不断档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房爱卿28日说,我国出现大面积降雨降雪后,市场供应受到一定影响,但市场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包括粮食、猪肉及其他副食品在内的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
“我们还备有紧急预案,如果恶劣天气持续下去,将组织企业利用大豆、黑豆发豆芽,或组织企业到东北、西北采购圆葱、土豆等产品,来保证市场供应。”房爱卿说。
发改委:采取措施保障成品油供应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介绍,为妥善应对近来部分地区恶劣天气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发展改革委近日要求各地及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企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春节前后鲜活农产品等重要生活物资及生产资料运输用油。
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供应监测,确保重点用油,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城市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等成品油供应。
电监会: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影响
电监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到影响:“除非局部地区可能因雨雪灾情造成电力设施损坏、电网运行受阻,从而形成停电情况,从供应和保障能力的角度看,百姓生活用电可以确保无虞。”
电监会负责人表示,针对严峻形势,电监会和电力企业已全部启动相关应急方案,全力保证对重要部门、重要场所、重要用户的供电,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电。
十六大,十七大的召开,科索沃战争,中国大使馆被炸,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北京申奥成功,神舟五,六号升空,嫦娥一号升空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汪金福、宋振远、邓卫华)2007年岁末,记者梳理出这一年影响民生的大事。从这些民生变化,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改革的脉搏、发展的心跳。
(一)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
资料:宁夏红寺堡第二小学学生在上课,该校移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10月30日摄)。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事件〕2007年1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将免除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将普遍减轻。不仅如此,今年政府还启动了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并增加财政拨款140多亿元完善国家助学体系。
〔点评〕我国义务教育在经历多年“收费教育”后,终于彻底向全国农村孩子敞开“免费之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得民心。
(二)2亿多城镇居民受惠医保,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11月6日,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在展示哈尔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材料。自11月1日起,《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凡具有哈尔滨市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不论患病与否,都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婴儿出生28天即可参保、老人参保不设年龄上限。居民参保后,可以享受低廉的住院起付费用标准。(新华社记者 吕优摄)
〔事件〕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
〔点评〕三大制度构成中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变得不再遥远。按照规划,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首批79个城市参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十一五”末,我国将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保,梦想的阳光正逐渐照进老百姓的现实生活。
(三)逾2000万农民纳入低保,城乡一体化再提速
〔事件〕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7年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
〔点评〕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结构”鸿沟被抹平,城乡一体化再次提速。除了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一些地方还逐步提高了农村低保的标准,并形成了以农村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物权法施行,有恒产者有恒心
〔事件〕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这部在立法过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明确界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财富阳光。
〔点评〕国外有句谚语:私人的茅草屋,“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物权法的施行对中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课题。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将不能随意实施征收、征地等行为,一旦当事人对行政权的行使发生异议,还应当配以司法救济。物权观念的传播与普及,将为政府依法行政奠定扎实基础。
(五)“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百姓进入理财新时代
〔事件〕10月中下旬,党的十七大召开,顺应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时代趋势,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点评〕让更多的家庭学会理财,拥有财产性收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会结构趋于“橄榄形”的合理分布,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2007年快速发展的股市给了人们关于财产性收入最直观的感受。随着股市从大牛市转向震荡调整,中国百姓对于如何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还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考量。
(六)廉租房“高调”推出,低收入群体有望“住有所居”
10月12日,租到廉租房的银川市部分城市低保户在入住仪式上。当日,银川市又有60户城市低保家庭拿到廉租住房钥匙。目前,银川市廉租住房保障面已经覆盖1605户城市低保户。 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资料)
〔事件〕8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其中廉租房被摆在了显要位置。按照这一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而到“十一五”末,全国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围要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点评〕廉租房被如此“高调”推出,既体现了低收入群体对“住有所居”的要求,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建立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决心,同时也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效举措。
(七)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政府频出调控之手
〔事件〕今年,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食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人们特别是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压力。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前11个月CPI累计上涨4.6%,预计全年物价将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为调控肉价,中央财政增加约18亿元,用于补助城镇低保户和大中专困难学生。国家同时加大扶持生猪养殖户,仅实施能繁母猪补贴等,各级财政就增加支出48亿多元。
〔点评〕一年来,“肉价”引出的民生问题就一直没有走出百姓和政府的视野。补贴困难群体需求,让政府的归政府;动用经济杠杆调控市场,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应该看到,此轮物价上涨有其复杂性,部分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需要防止的是,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应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八)“劝辞风潮”起波澜,劳动合同法梳理劳资关系
〔事件〕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随后在北京、广东等地发生一些企业与工龄较长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事件,最终形成一股“劝辞风潮”。而引发这股风潮的深层原因,正是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
〔点评〕这部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有关专家表示,劳动合同法将逐步改变中国不少企业“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促使企业建立融洽的劳动关系和人才保留体系。
(九)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催生“生态文明”新理念
〔事件〕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席卷了江苏无锡,罪魁祸首是太湖蓝藻。随后,滇池、巢湖蓝藻也相继暴发,高增长的中国进入“水污染密集暴发阶段”,凸显经济高速成长之痛。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中国将在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违法排污者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并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频频动用财税杠杆,调控“两高一资”行业,遏制资源过度开发畸形出口,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投资反弹。
〔点评〕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新概念,将节能减排从行为实践推向了文明建设的高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双双下降,留给国人对青山绿水更多的畅想和期待。
(十)调整休假制度引发全民关注,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
〔事件〕12月1日,面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实施,将原有的“五一”7天假期缩短为3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期。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休闲。
〔点评〕休假制度的调整,可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既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假日制度,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创造力和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同时又兼顾了交通、食宿等公共资源现实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原有“黄金周”长假安排的一种合理化改进。
中国大部分地区大雪
2008年四月11日 为了分
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等级的暴雪预警:未来三天,南方大部地区仍将维持阴雨雪天气。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雪灾已波及14个省份,约7786万人口受灾,因灾死亡24人。
记者在雪灾一线采访时看到,各地干部群众正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应对这场罕见的灾害。大雪中的种种场景牵动人心。
供电:超高压线上谱写生命赞歌
极端天气对电力供应造成重大影响。电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被迫关停的发电机组已达4099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的7%,已有17个省份拉闸限电。
持续降雪使武汉变成了一座“冰城”,而这里的群众正面临着11年来最严重的“电荒”。湖北正处枯水期,水力发电量大幅下降。火电机组因缺煤停机。再加上恶劣天气导致用电负荷增加,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事故频发。
由于这些传统较暖地区缺少防冻准备,大雪之下,线路跳闸、高压线基塔变形倾倒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变电站全停或部分停运。目前数万名电网员工日夜奋战在抗冰抢险一线,组织除雪除冰,抢修受损设施。
记者在贵州、湖南等地电力冻害现场看到的景象令人心惊:高压线上的冰层坚硬如铁、光滑如玻璃,电线覆冰后有成人大腿般粗,超高压变电站被冻成了“水晶宫”。雨雪交加中,电线上不仅雪霜结冰,而且下雨时边刮风边结冰。高压线除冰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导线冰冻出现的大幅度舞动将产生“共振”效应,足以拉倒几十吨重的钢塔,险情随时可能发生。此时上塔除冰,脚下的电线,实际上是条“生死线”。
26日中午1时许,湖南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三位工人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正在与1500多位同事一道,参加西电东送动脉——500千伏“复沙一线”的抢修。突然,三座铁塔相继倾倒,这三位工人从50多米高处坠下,以身殉职。
明知有危险,却不怕艰辛和牺牲,以血肉之躯抗御自然灾害。这三位英雄工人的事迹,令无数人动容。
救济: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同样让人挂心的是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时近春节,今年的“送温暖”活动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最关键的是,要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手上。
持续大雪,造成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上万农民断水、断电,村民吃米要靠手把稻谷搓成大米,用水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水井取水,生活面临缺米危机。
记者在玉屏县亚鱼乡看到,雪灾以来,全乡50多位干部蹲点10多天,24小时值班,一天也不放假。干部用肩扛着两台柴油打米机走村串户,为农民打米服务,所有干部扛着大米、肉、菜挨家挨户送,保障受困农民不挨饿受冻。
在安徽省岳西县,这几天,一辆车身上写有“民政救灾”字样的吉普车,一直在积雪结冰的路面上艰难爬行。每遇到民宅,车子就停下来,县民政领导直奔屋里,询问这户人家是否缺衣少粮。有问题,当即协调有关方面紧急解决。
截至27日11时,安徽全省受灾人口上升至600万人,244万人转移安置。目前有466万名干部深入灾区查核灾情,已发放雪灾救济款1740万元、救济粮252万斤。截至27日10时,湖北全省受灾人口达到10236万人,因灾直接死亡7人。截至1月28日10时,湖南全省已有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291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死亡10人。江西省受灾人口已升至818万人,因灾死亡13人,有22万多人紧急转移。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27日傍晚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安徽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
抗灾措施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警报
中央气象台28日18时发布的暴雪橙色警报显示,预计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湖南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其中,湖南中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另外,贵州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广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全国总工会:1000万元帮扶受灾职工
全国总工会28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工在抗击冰雪灾害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服务,为因冰雪灾害造成困难的职工排忧解难。同时,向灾区紧急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受灾职工和农民工帮扶救助。
通知要求,灾区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利用工会帮扶平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积极协助铁路、交通等部门对滞留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职工和农民工做好疏导与安抚工作,确保滞留的职工和农民工不挨饿、不受冻,确保他们平安返乡。
商务部:保障市场供应不断档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房爱卿28日说,我国出现大面积降雨降雪后,市场供应受到一定影响,但市场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包括粮食、猪肉及其他副食品在内的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
“我们还备有紧急预案,如果恶劣天气持续下去,将组织企业利用大豆、黑豆发豆芽,或组织企业到东北、西北采购圆葱、土豆等产品,来保证市场供应。”房爱卿说。
发改委:采取措施保障成品油供应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介绍,为妥善应对近来部分地区恶劣天气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发展改革委近日要求各地及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企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春节前后鲜活农产品等重要生活物资及生产资料运输用油。
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供应监测,确保重点用油,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城市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等成品油供应。
电监会: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影响
电监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居民生活用电不会受到影响:“除非局部地区可能因雨雪灾情造成电力设施损坏、电网运行受阻,从而形成停电情况,从供应和保障能力的角度看,百姓生活用电可以确保无虞。”
电监会负责人表示,针对严峻形势,电监会和电力企业已全部启动相关应急方案,全力保证对重要部门、重要场所、重要用户的供电,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电。
十六大,十七大的召开,科索沃战争,中国大使馆被炸,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北京申奥成功,神舟五,六号升空,嫦娥一号升空
我是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单位性质怎么写?
看你们单位是属于国有还是私有企业!一般你写企业就OK了。明确知道属于国有或者私有可以写国企和私企
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别过来,说好的刚进来三年每年都涨工资,结果第三年屁都没有,现在二建考过了,考后稽核的时候结果发通知说不给盖章了,真是日了狗了
保定京电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只能说一般般吧
西域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西域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是2005-08-11在陕西省西安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办科技三路58号汇豪国际广场B 座3幢1单元15层11501号。
西域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程式码/注册号是9165010277895143XT,企业法人曹大林,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西域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承包22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水利水电机电装置安装工程施工;电力通讯网路技术及通讯光缆工程施工;电力工程设计、咨询;电力设施承装类二级、承修类二级、承试类二级;劳务分包;机械装置租赁;电气装置的执行维护、维修;房屋出租,施工劳务,市场管理(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销售:电力装置,建材。(依法须经审批的专案,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检视西域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更多资讯和资讯。
辽阳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非常不好!去哪工作你就知道后悔了。我有几个同学在这个单位工作过,这个公司在招聘会一看公司名字,以为是电业局的企业呢,事实上和电业局没有一点关系,以前是属于电业局,现在属于个人了,公司非常差,中层领导高层领导没素质,员工之间勾心斗角,招聘去的实习学生当廉价劳动力,干电业局的工程,把实习生当农民工用,开着实习的钱,到最后你不干了,公司便宜了,继续招聘,我们学校多少同学都去工作过,最后都辞职了。这是我同学亲身经历过,以上的回答句句属实,希望辽阳的学弟学妹们谨慎考虑。望采纳!
四川成蜀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电力行业前景不错。企业挺正规的,国家一级企业,民营电建单位里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做为新人,个人感觉如果没有关系背景去一家大的国企永远看不到前途的工作,还不如去这样的民营单位靠自己本事打拼一片天地且能快速的成长和提高自己。
中网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是个什么公司,什么来头什么性质中网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属于民营企业;大型一级资质的电力施工企业,主要承建各种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变电站、小区配电工程。
中网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目前拥有员工68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60人,具有国家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火电装置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装备齐全。可承建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厂、输电线路工程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型别的电力器材、铁塔加工安装等业务。截止2011年12月,公司承建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线路近600条,总长度5500公里,建成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42座,专案遍布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缅甸、澳大利亚、坦尚尼亚等国家。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定向优良率、优良品质率均为100%。
重庆宇蓝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重庆宇蓝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4月1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销售:高低压电器、电力装置、仪器仪表等。
法定代表人:陈艳
成立时间:2011-04-12
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221000021425
企业型别: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庆市长寿区长寿路90号4幢
四川华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怎么样?简介:四川华源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1日,是一家从事送变电工程的专业分包公司。员工总数1000余人。其中,有职称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20人,特种作业人员450人,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人员30人。已建立起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和施工队伍,并拥有精良的施工机具。自公司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为主体,以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诚信经营、建优良工程为宗旨。公司着力构建“诚信、和谐的企业文化。推崇“团结、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
目前,公司已与安徽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江苏省送变电工程公司、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吉林送变电工程公司、湖南送变电建设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叁年来分包承建过世界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1000kV晋南荆线、世界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800kV云广线以及其他国内电压等级为750kV、500kV重要电力工程。
我公司在2008年的抗冰抢险工程中,投入20余支施工队伍在湖南、广东、浙江参加抗冰抢险任务,获得多家单位好评。连续四年被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评为优秀分包商,2009年被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定为战略分包商,2011年被四川省建设厅评为建设领域诚信守法示范单位。
联 系 人:孙先生
电 话:(0551)3857122
行动电话:15156021295
传 真:(0551)3857122
法定代表人:何攀
成立日期:2006-12-21
注册资本:4068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四川省
统一社会信用程式码:91511681795839327M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建筑业
公司型别: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英文名:Sichuan Huayuan 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四川省华蓥市清溪东路6-2号
经营范围: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架线、混凝土作业、钢筋作业、铁附件安装、脚手架搭设作业,房屋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凭相关资质许可证经营);机械装置租赁;销售:建筑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电缆。(依法须经批准的专案,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温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有没有招电工你最好在58同城上释出个简历,把你的资讯写清楚,会有招聘人给你联络的
陆国智同志教导我们说
1、正式员工(指直接与送变电总公司签合同的)待遇,试用期在机关一般月薪是1200元左右,转正之后月薪是2000元左右,定岗之后月薪是3200元左右(年底有奖金2万左右)。下到现场的话,一般试用期是3000元每月,转正之后4500元每月,定岗之后7500元每月,都是按年平均算啊。如果提拔到项目总工,一个月可以开到10000-13000元。
2、送变电公司,一般送电是主业,是比较受重视的,也有利于将来在公司内部的发展,更快的进入领导的视野。送电和变电一样,需要常年在外施工,送电的线路跨度一般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点多面广,比较辛苦;变电就是建变电站,工程确定后,就固定在一个地方,受外界接触不像送电那么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权衡选择吧。
2008年春节晚会上抗雪灾的诗
(一)
雪,
你在我们即将过年的这个月里,
无休止地下起来了。
你本是美丽的化身,你营造的景象
本是天地奇观,
然而,在这年关,面对五十年一遇的你,
有多少人还想把你欣赏?
你成了魔鬼,我们看到你面目狰狞,
露出獠牙,在空中狂舞,
在你的覆盖下,世界是多么的刺眼。
你与低温、坚冰、冻雨一起狼狈为奸,
你们吞噬着我们的温暖,
阻断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压塌了许多输电铁塔,
冻爆了维持我们生命的水管。
(二)
雪,
你为什么下在我们回家的路上?
又为什么没有停止的迹象?
我们千里迢迢在外打了一年的工,
风雨中日夜排队买了票,如今
却因为你被堵在车站、公路。
我们寒冷,就只有相互依靠;
我们饥饿,但血汗钱怎舍得多花一分?
而寒冷和饥饿又有何谓?
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回到久别的家中,
见到年迈的父母,见到年幼的儿女,
他们正在翘首企盼。
可是好几天来,望望家的方向茫茫一片,
我们双眉紧锁,愁肠万千。
雪啊,
你是下在了我们的心头呀!
(三)
我是一名警察,
险情就是命令。
风雪中正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公路上,车辆堵成了长龙,
我得去疏导交通,伸出援手。
有车抛锚了,来,让我帮忙推一把;
困在路上的司机、旅客朋友,
让我给你们送上一壶热水。
漫漫寒夜,我们在用警灯
托起整个城市的光明。
我成了雪人,我要与这风雪斗一斗!
我是一名战士,
人民正在遭难,抢险救灾的责任
重于泰山。我们的将军来到一线指挥,
我们挥锹铲除路面的积雪、冰层,
脸上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汗水。
野战帐篷里,热汽腾腾,
我们在给路上的人们蒸馒头,熬热粥。
寒风刺骨,疲惫不堪,
但我们一心只想赶快把
棉衣、棉被、食品、药品给灾区人民
送去!
我是一名电力职工,
输电线路、高架铁塔经受不住
积雪、冰冻的重压,倒塌了,断裂了,
全城停电,十万火急,
我们步履艰难,爬上高山抢修,
攀登铁塔除冰保电,随时
准备以身殉职,
我们的五名战友在抗击冰雪中
壮烈而去。
我是一名车站、高速公路附近的百姓,
天寒地冰,被困在车站、公路上的人们,都是
我的兄弟姐妹。
我煮好了姜汤,烧了热饭,
给他们送去。
我吃的一点苦比起他们所受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能为战胜这场雪灾尽一点微薄之力,
我无怨无悔。
(四)
“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春节”,
“通路、保电、安民”,
爱心可以融冰,
总理两度来到我们身边,
来到车站,来到车厢里,
来到农贸市场,来到烈士家属跟前,
把他的沉甸甸的暖暖的关怀亲自
带给我们。
总书记穿上我们的工作服下到矿井,
鼓舞我们多产电煤。
坚持!奉献!决战!
我们风雪同舟,众志成城,一定
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
2008抗雪灾交警先进事迹材料
1月26、27、28日,罕见的大雪席卷了苏州大地,迫使沿江高速、京沪、苏昆太高速公路相继封闭,大量的车辆一下涌入204国道,太仓204国道交通压力顿时陡增。雪情就是命令。太仓交巡警大队180余名交警、300余名交通辅警,听到被堵的消息后,不论是在值班还是在家休息,也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过半百的,都第一时间赶到了工作岗位204国道、338、339省道。他们不畏暴雪冰冻,心系群众,始终冲在第一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
雪中“拚命三郎”
杨建明,沙溪中队指导员,已经连续3天站在道路上疏导交通没有回家的他,不知道他喊话喊了多少次,只知道他来回不停地在太仓市204国道杨林塘大桥、直塘大桥之间奔波着,嗓子喊哑了。特别是29日、30日的两天晚上气温下降,路上出现严重冰冻,为了让车辆经过桥梁、坡道、弯道、环形路口时不发生交通事故,他就是这样一手拿着话筒喊着,一手指挥着。
面对雪灾,交警把心都交给了被困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在他们的背后,却有着一份来自警嫂的沉甸甸的牵挂。29日晚上,当杨建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车上吃点方便面时,小舅子流着泪打电话告诉他,岳父癌症晚期住院已快不行,问他能否去医院见老人最后一面,他回答不能。因为他知道,只要脱离一会,车子就会积压很多,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回家,他硬是没有回去。事后,他妻子对教导员沈艳萍说:“这一夜,是我人生当中最漫长最难熬的一夜,丈夫在外执勤,可我老爸想让他去见最后一面,但他舍小家为大家,我怎能抱怨?”
“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南通司机刘明激动地对城厢中队民警胡昊说。
30日凌晨2时25分,当民警胡昊在204国道苏昆太高速公路出口处指挥交通时,一名驾驶员急忙跑过来气喘地说:“民警同志,赶紧帮帮我吧,车子滑到了沟边上,我车上拉的是鸡,要是出现了意外,我这趟就全赔了!”胡昊急忙让辅警小张指挥,他就和驾驶员跑了过去。
危难之中显身手
原来,由于气温低,路面结了冰,这名驾驶员在行驶过程途中跟车太近,一个急刹车,车辆90度大转弯,车头到了沟边。
胡昊迅速叫来其他民警,帮他把车倒到安全地带,告诉他冰雪行车注意事项,要求他打开双闪灯,保持100米以上车距,慎用刹车。在警车带领下,该车安全驶出了太仓。
就在临别时,刘明突然把车停了下来,走到胡昊身边,惭愧地说:“我原来经常跑这条路,对交警管得太严一直有点偏见。这回我明白了,出门在外,行车安全还是靠你们交警。交警同志,真诚地感谢你!”
----------------------------------------------------
2008年抗雪灾的感人事迹
哭以身殉职的电力职工
1月26日下午1时,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的送电线路工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同志在望城县桥驿镇力田村沙坪变电站实施高压电线除冰作业时,因铁塔坍塌而壮烈牺牲。1月28日湖南省政府正式追认为他们为革命烈士,共青团湖南省委追授他们为“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标兵”。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在湖南长沙看望他们的家属时,动情地说:“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读到这则报道,我不禁潸然泪下!那可是三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的生命啊!
今年元月,黔湘鄂赣皖苏浙等省遭遇50年一遇的冰灾。持续多日的冻雨,长达半月的覆冰,平地积冰赢寸。处在高山峻岭风口的电杆铁塔,既要受到几近半尺的覆冰之压,又要受到前后长达几百米、数条结冰后重达十多吨的钢芯铝绞线和钢绞线之拉,纵然是钢筋铁骨,也难以承载。为了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输送,只有尽快清除覆冰。在这艰难危急的关头,三位同志志愿参加公司组织的抗冰灾保供电抢险队,奔赴抗冰抢险的第一线。在登上铁塔除冰的过程中,由于罗海文所在的那基已不堪重负的铁塔轰然坍塌,罗长明、周景华所在的铁塔也随之坍塌。罗海文当场以身殉职,罗长明、周景华坠地重伤不治身亡。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电力职工对社会的承诺!正如温总理所说“三位烈士都是人民的好儿子!他们是为抢修电网而牺牲的,是为人民的利益牺牲的!湖南电网的战友职工忘不了他们,湖南省全体人民忘不了他们,全国人民忘不了他们!”其实,全国的电力职工有何尝会忘不了他们——他们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湖南的好青年、不愧为电力企业的好职工。
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你们一路走好。你们放心,在你们倒下的地方,将屹立起更加坚实的铁塔——那就是你们永久的丰碑!
---------------------------------------------------
武和平:在抗击雪灾中已有两位民警殉职
近期,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数十年未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给灾区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公安部1月28日启动“抗击雨雪灾害信息协调机制”,收集掌握铁路、交通、民航和各受灾地区的灾情、道路交通情况。为更好地向人民群众介绍受灾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回答网民关心的问题,2008年2月2日9时,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保畅通保平安”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新华网北京2月2日消息:2008年2月2日9时,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保畅通保平安”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在访谈中,武和平说抗击雪灾中已经有两位民警献出了生命,感人的事迹举不胜举。
武和平说,公安民警也是人民子弟警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不怕困难,不怕危险,顶风冒雪站在最前方,体现了我们这支队伍的风貌。
武和平说,压力比较大的广东目前统计情况是出动了40万人次的警力,光广州火车站每天就有5500名警力在执勤,各种力量加起来有1万多人,主要是防止拥挤踩踏,并且要保证向群众输送衣物。我们的民警也打破界限,和很多相关部门携手完成了很多业务,包括广州的民警,向滞留在火车站的旅客们捐助物资就达到了百万件。按箱统计矿泉水就达到了3万多,为群众解困27万人次,不少民警过度劳累,长时间执勤出现感冒、昏厥的情况很多。
1月31日,贵州有很多民警由于摔倒手臂粉碎性骨折,参加整个行动的巡逻警察、刑事警察、户籍警察等都到了岗位,包括后勤人员也都上了前线。其中贵州疏导被困车辆已经达到了10万多人(包括司乘人员和旅客),解救了在雪中被困的群众20万人次。湖南公安厅有一个副厅长叫阳红光,26日晚上八点钟用自己的巡逻车将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从高速公路的拥堵路段紧急送到了医院,当时气温很低,为抢救孩子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还有交警总队的领导率领了京珠高速公路的紧急救援小分队,带着救灾物资送到京珠高速公路受堵的群众手里。
在抗击雪灾中我们现在已经有两位民警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一位是合肥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二大队的民警张新民,今年已经51岁了,由于路面巡逻力量紧张,他主动报名到一线执勤,23号这一天他连续工作了5个半小时,在合徐高速公路执勤的时候因为交通事故殉职了。从元月10号到23号,这段时间中他仅仅只在14号换休了一天,有七天他连续从晚上11点工作到第二天晚上6点才下路,有一天晚上他因为发现有一个车辆尾灯没亮,就在路上一直蹲守了好几个小时。
元月21号贵州省台江县的一个执勤民警,59岁了,叫欧光权,连续工作26小时候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他们那个偏远的地方这样的信息现在才送到了我们手里。
为了鼓舞士气,在前方,我们的部领导和17个工作组在一线慰问民警,同时公安部也向一线发出了慰问电,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网民朋友们对广大公安民警、武警官兵的关心和厚爱,同时,我们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做好慰问、宣传、鼓舞的工作。同时我们也组织好救灾物资,针对一线民警防寒装备缺乏的情况,公安部紧急调拨专项资金达到1460万元,消防局向基层消防部门拨出的两千万资金,总数达到了3400多万,重点补充了贵州、安徽、湖南等七省公安机关,以及15个灾区的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根据受灾地区公安机关的需求,我们连夜为江西、湖南、广西调运了很多物资,为发电不足地方调运了发电机80台,为贵州调运了搜索灯,为广西调运了大量的毛毯,现在物资已经运抵了。
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南方雪灾损失62亿 。
湖南:30万人被大雪围困 武汉:小白菜每斤3.5元
贵州:18个县曾完全停电 安徽:积雪最深50厘米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
罗长明 男,1975年生于涟源市白马镇,1992年5月聘为省送变电建设公司送电线路架设合同工。
罗海文 男,1974年生于涟源市白马镇,1992年5月聘为省送变电建设公司送电线路架设合同工。
周景华 男,1972年生于新邵县潭溪镇,1992年5月聘为省送变电建设公司送电线路架设合同工。
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同志是湖南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员工。2008年1月26日,他们冒着严寒,不顾危险,在长沙电厂——沙坪变电站500千伏输电线路上进行人工除冰。因41号、43号、44号铁塔不堪冰雪重负,相继发生坍塌,正在43号铁塔上进行人工除冰作业的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同志不幸从高空坠落,壮烈牺牲。1月28日,三位同志被省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