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五一了,过年过节怎么给员工发福利?要比较走心的

员工 0 35

又到五一了,过年过节怎么给员工发福利?要比较走心的,第1张

又到五一了,过年过节怎么给员工发福利?要比较走心的
导读: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节日福利主要包含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妇女节、五一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这些节日。不论是国企、外企还是民企对以上春节、中秋、端午这3大节日都是相对比较看重,认为在这些传统节日发放员工节日礼品,可以有效地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节日福利主要包含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妇女节、五一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这些节日。不论是国企、外企还是民企对以上春节、中秋、端午这3大节日都是相对比较看重,认为在这些传统节日发放员工节日礼品,可以有效地向员工传达企业的关爱。于是,每到过年过节,HR们都在为员工节日礼品发什么,怎么发而烦恼和忙碌。

有些人认为现在节日福利发放实物礼品实在太老套了,已经跟不上时代与时俱进的步伐了。

实物礼品虽然传统老套,但仪式感强,节日氛围浓,依然是企业最青睐的福利发放形式。每到节日,那种大包小包将企业发放的节日礼品带回家的骄傲和自豪感,是卡券类福利无法取代的。这种美丽的负担,虽然会给员工运输礼品带来困扰,但同样也会让员工从感官上更直接的体会到企业发放福利的冲击。就像自从现代企业将工资发放形式以银行转账取代发放现金后,员工拿到工资时数钱的快感及对自己一个月辛苦付出的回报感也会随之消失或减弱。

目前企业发放实物礼品的节日主要还是集中在3个传统节日(春节、中秋、端午),发放的实物礼品也主要是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新年的年货礼包,这些富有节日特色的商品。如果只是因为感觉老套就摒弃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企业、对员工、对社会都并非是明智之举。如果只是需要“与时俱进”,企业也可以为员工提供定制化的节日礼包,顺带标上自己企业的logo,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帮助推广自身企业文化,一举两得。当然,除了这些应节礼品外,企业发放的实物礼品还会涉及到:食品坚果零食、家纺家居、生鲜水果、厨具收纳、蛋糕甜品鲜花、生活家电、粮油干货腊味、箱包皮具、运动保健、美妆个人护理等等,范围之广包含到生活方方面面,礼品琳琅满目。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重传统的民族,对于传统节日的信奉也已经深深刻入我们的灵魂与血脉。所以企业如果想要为员工建立一个大家庭的概念,必须尊重中国人的文化,顺应中华民族的传统,保留多年来发放实物年节礼品的习惯。相信短期内,卡券类礼品是无法取代实物礼品作为企业发放员工节日礼品的主流地位。

留不住。公司是通过劳动力换去报酬的地方,家是除工作之外的避湾港,不追求利益。

不管公司多推崇所谓的家文化,都是没有办法代替家的。家对每个人而言是心灵上的归宿。在外打拼多年,回家过年是每个人的共识。所以想要在过年,以家文化留住员工,这是不现实的。

公司的家文化主要指

“家文化”主要包括:“坚持”、“自我”、“互助”、“创新”。

企业“家文化”可以这样理解:没有“坚持”,企业人的意志将非常脆弱,团队的执行能力大打折扣,铁铸的军团也会成为“败军”;没有“自我”,企业人就会缺乏个性,团队无异于被禁锢的竹萎;

没有“互助”,个人能力再强大,团队也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创新”,企业人都墨守成规,培养出的团队也会是一群庸才的集合。

“家文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家”的文化,指的是产生于家庭关系基础之上的伦理规范和价值标准,延伸到企业里视为主流文化或核心价值观。

“家文化”就是老板要员工把公司当成家的文化。

举一个例子

这是一家主营蔬果食品生产的企业,生产活动全年无休,存续时间超过10年了。工厂有500多号生产工人,年龄多在45岁以上,工作年限超过5年的都占8成多的比例,超过8年的有半数之多。企业工人工资实行计件工作制,工作时间从上午9:00一直到凌晨2:00前后,除去用餐和休息时间,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很是辛苦。为了保证订单生产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工厂配有食堂和宿舍,管吃管住。

该企业老板是一个海归硕士,谈及文化言必称“家文化”并深以为傲,说“我们这些工人吃住都在一起,多年的老感情了,聚在一起干活开心,像个大家庭一样”、“工人们也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撵他都不走”、“我们企业文化就是‘家文化’”。同时了解到,工厂所有人员,无论是普通工人还是管理人员,谁家有婚丧嫁娶了,公司都有额度不同的红包慰问;还有一月一次的员工生日会,节日聚餐团拜、发红包等活动。仪式感十足的各种活动,便于大家感受到组织温暖,情感交融。

然而,工人工资虽然是计件制,但差不多是当地最低标准了,且没有加班费,没有社保、公积金等福利。显而易见,企业老板就要求员工尤其是工人把公司当成家一样,潜意识里就是“给我好好干活就行”。

十年间,该公司业绩一直增长,订单生产稳定,可保证工人收入。

但是,当公司业绩增长无法持续时,发现“家文化”不灵了。年轻一些的熟练工因为工资高被其他工厂挖走了,关于劳动纠纷也明显增多了,追要加班费的多了,甚至还有对簿公堂的事件发生了。老板就纳闷了:我们不是“家文化”吗?工人们怎么不把这里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