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你的意思是4000工资就该骑单车走路上下班? 时代变了, 汽车 也逐渐从财富表现方式变成了最原始的本质:代步交通工具! 那么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只要养得起,工资多少就没那么重要了,没必要存着老观念觉得工资低就认为不应该买车开车[微笑] 当然了
你的意思是4000工资就该骑单车走路上下班?
时代变了, 汽车 也逐渐从财富表现方式变成了最原始的本质:代步交通工具!
那么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只要养得起,工资多少就没那么重要了,没必要存着老观念觉得工资低就认为不应该买车开车[微笑]
当然了, 社会 上确实存在一些人工资仅够温饱,却贷款买豪车的,对于这些人,理性看待,不针对不轻视,做好自己就够了。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社会 是复杂的,面对复杂情况,理性思考,然后吸取他人经验教训,让自己过得更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以前扣了5险1金后到手就4000,去公司停车费每天10元,其实离我家不远,就2公里多点,骑车15分钟吧,开车8分钟
公交车没有直达
想着有车放着不开干嘛呢!开车舒服多了!为什么不呢?
我不到4000,上班路程6分钟,每天开车上班,怎么了? 汽车 不过是交通工具,遮风避雨很方便。还防晒[呲牙][呲牙][呲牙]
如果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单单是4000元工资的话,开车上班还是算了吧。消费不了。 每年养车费用: 交强险960,三责险不计免赔:500,停车费:45012= 5400, 保养: 500,洗车:300,油费:12600=7200,总计: 14,860元。每年养车至少是15万元。。我们在来看,工资每月4000,每年是: 48万元。 48万 - 15=33万元。那么如此一来,生活必定过的捉襟见肘。心态当然是崩溃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
要说什么心态?!
我觉得吧,他们应该是属于哪种自豪,非常有成就感心态吧,必竞怎么说也是有车一族了,从此以后他们不用再去挤公交车了,反正工资发完还了车贷留个一千几百块钱先花着,到时候花完了还有信用卡,借花呗以及各种信用产品可以救急。
人生苦短,活得洒脱一点对他们来说足够了。
不知道这么回答,你是否满意?!
谢谢!!
逼不得已的心态
目前的工作是不可能辞职的,但是上班路途遥远,从一个郊区到另外一个郊区,来回五六十公里,开车的话需要三十到四十分钟,坐公交车需要一个半小时,所以只能开车上下班。车是家里给的,自己负责加油还有日常的保养等
按照现在的油价来说,我一个月的油费要七八百所以想尽办法省点油费,从这个月开始给自己试行五百块钱一个月的油费每周五加120元的油看能不能正常地运行,除了上班平常能不开车出门就不开车出门,天气不热就不开空调把窗户放下来吹自然风,然后加油的话看哪里有优惠去哪里加优惠个几块钱也是钱。
也想过换车,换省油点的小小部的飞度之类的或者是换电车,不奈何自己手里没钱,不敢轻易说换。
看个人需求,一个月2000也得开车上班,我有朋友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开不开车和收入没有关系,和和硬件需求有关系
我一个月工资四千多接近5000每天开车上班,路程不长单边5公里,还有房贷生活,还有孩子,你说我怎么过的。存就不要想了。持平就算很好了。
你问这么问题,本身心态就有问题,4000块钱开车有什么问题吗?车子就是个代步工具
这个得看别人家庭情况啊,万一别人是个拆二代呢?家庭条件好呢?现在国产车这么便宜,买个车有时候方便,合着你的意思4000块不配开车呗[鄙视]
笼车运输的话,托运汽车4000公里运费应该在4800-6000范围左右。
大家都可能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汽车托运都是固定的按里程计算,一公里固定多少钱,其实汽车托运公司不是这样计费的。
因为会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价格的浮动,比如从成都到呼和浩特的费用为2400元,但是从呼和浩特回成都的话价格就会贵一些,因为呼和浩特发车量小,板车可能都装不满,成本就会高一些。所以价格也会相对高一些。
其实汽车托运价格就是由三部分构成:
一、基本费用
汽车托运途中所产生的油费、过路费、司机费用等基本费用,不同地区可能一些费用也有差别
二、车型费用
车型越大,占用板车托运空间就相对越大,所以会针对较大车型收取一定车型加价。
三、保险费用
车辆运输保险就是在途中如果发生意外,可以报保险理赔。
扩展资料:
托运汽车基础运价为笼车费、油费、过路费、司机费用、部分地区空返费用。
1、由于各个季节,各个地区的发车辆不同托运价格也会进行相应调整。
2、托运车辆的距离长短,公里数,发车难易程度。
3、托运车辆的体积,超出普通私家小轿车很多的大型SUV等需要占用一个半到两个车位,价格会按照车位来计算。
4、如果您车辆价值超出托运公司所上保险的额度,您可以选择自行追加投保。
5、需要门到门服务,接车送车,会收取额外费用。
数据显示,上汽通用别克E5单月交付3722辆,看似不多,但放在整个纯电SUV销量排行榜中,别克E5也能排在前十,在它前面的是则是小鹏G6。
如果前面加个定语,那么别克E5就是纯电中大型SUV销量排名第一的车型。我们走访别克终端发现,别的电动车都在降价,但别克E5是没有一分钱优惠的。
啥情况?新能源时代合资品牌的电动车,不是被新势力和自主品牌按在地上摩擦吗?怎么会出现别克E5这样的“另类”?
一分钱优惠没有,提车送地毯
别克E5上市以后,网友的评价是:别克太狠了,一台续航600公里,车身接近5米,配置齐全的中大型电动SUV,才卖20万元出头。而且E5是正儿八经的奥特能纯电平台打造,血统纯正,这个价格比那些动辄喊30万的新势力造车产品,实在太多了。
对比同级的飞凡R7和比亚迪唐EV等车型,别克E5在轴距上更有优势,以往自主品牌对抗合资都喜欢“以大打小”,但别克E5是反过来了。
就现场实车体验来看,别克E5在乘坐空间上的确不错,奥特能平台的优点,就是压缩机械空间、在乘员空间布局做了很大的优化。而且它后排地板不会因为布置电池而被抬高,保证了后排乘客更为舒展的乘坐体验,像E5这样的主打家用的电动SUV,这点很重要。
座椅座垫足够长,腿部支撑非常到位 ,也较为柔软,应用了一种防水防汗的特别面料。后排中间座垫有网友吐槽凸起,实际你坐上去倒还行,当然没两边座位那么舒服了。
内饰布局沿用了凯迪拉克锐歌的那一套,30英寸的6K曲面大屏,看起来科技感还是挺足的,在门板、中控等细节处理做工都很到位。科技感方面一直是美系车的强项,沿用在电车上也能保持先前水准。
啥都满意,就是价格比较坚挺,销售表示目前别克E5是没有优惠的,下订到官方APP或小程序看看有什么积分权益可送,店里可以给提车用户赠送一个地毯。
2089万起,真香?
面对国内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很多合资产品都选择降价应对。譬如ID3在国内卖的太便宜,引起德国消费者的不满,欧洲卖4万欧元的ID3,中国消费者只需要16万欧元就能买到。
那么别克E5到底值不值2089万起呢?
申请了试驾,刚上手还是很容易的,另外找空调按钮调整后视镜也方便,不会像那些新势力对着屏幕戳半天。整体驾驶感受,E5开起来很别克:保持了燃油车一般的稳重和舒适。有网友反映它胎噪比较大,但在快速路跑到90km/h感觉还不错,动力调校不会太窜,但超车什么的还是很轻松的。
方向盘转向手感力度较为适中,开起来比较自如,没有大SUV那种笨重的感觉。后视镜比较大,还有360,倒车也比较轻松。销售说,目前试驾车还没升级,OTA后这车还能在低速行驶、转弯等自动打开360,体验赶得上很多国产电动车了。
开了一圈,随车的一名客户反馈:很不错,值!
在绝对价格面前,所有车的优点都将放大。20万出头的别克E5,跑起来也有高端电动SUV的质感,你看看20万的价格你去买一台新势力电动车,能买到啥?
别克E5的续航有两种,一种是545公里,一种是620公里,店里下订545公里版本车型会比较快提车,620公里的则要等一到两周。
销售表示,别克E5对首任非营运车主,终身质保。说实话,今天这个探店,其实最引起小编注意的是这句话。能承诺终身质保的品牌,在保证完善的供应链支持的同时,还要有强大的产品性能,以及稳定的质量。
从产品力上看,别克E5或许还有短板,但20万出头的价格会让它在市场里抢的一个定价权,就像过去的特斯拉一样,Model 3卖什么价格,同级对手不能比特斯拉高。
或许20万出头的别克E5,谈不上很强的定价权,但后面新势力再推新车时,定价都得参考别克E5:一台中大型纯电SUV就该卖20万起,谁还敢轻易卖30万?
N点评:
别克E5凭能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无非做对了三件事:第一,这台车不花里胡哨。第二,这台车品质可靠。第三,价格实在。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短期内掌握了主动权,但如果合资品牌都是别克、大众这种打法,自主品牌的压力也会倍增。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别克E5这样的产品出现,也是极好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Nice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通用汽车在2005年以后经营陷入低迷,陆续出售在日本的五十铃汽车、铃木、富士重工业等公司的持股。
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提出申请破产保护。6月29日通用汽车宣布将退出新联合汽车公司,声明表示,把NUMMI股份移交到老“GM”。
媒体表示,这形同通用汽车解除与丰田汽车长达25年的合作关系。
丰田当天发表声明,对此表示很遗憾。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针对NUMMI资本处理问题,丰田与通用汽车将于7月进行交涉。
该厂在产的唯一一款通用车型是蒡蒂克 Vibe,根据之前通用宣布的计划,这款车将在8月停产。丰田则制造花冠轿车和Tacoma小型皮卡。
丰田方面也有重大变动,高层干部进行了大幅度调整。6月23日,丰田汽车宣布,前副社长丰田章男被任命为新一任社长,前社长渡边捷昭升任为副会长。52岁的丰田章男是丰田公司已故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孙子,曾经担任过北美和中国事务的专务董事。
7月10日,通用汽车完成资产出售的交易,大量的工厂、资金、知识产权等资产都已经出售给一家由美国政府掌控的新通用公司。一位资深的公司破产专家表示,这样庞大的集团公司仅用40天就能成功脱离破产保护是历史上最快的。
重生后的新通用在很多方面都会同破产前的通用保持一致: 新通用大部分高管还是原班人马;新通用标志仍将保留原来蓝色底正方形图案,配以银色GM字母,尽管为了显示新通用未来更注重环保和节能的形象,蓝色变成绿色的想法曾被讨论过,但最终仍确定保留原标志图案。
美国财政部向“新通用”注资600亿美元,联邦政府将因此持有其60%股权。另外,汽车工人联合会持股175%,加拿大政府持股约12%,公司债权人预计持股10%。根据美国政府的计划,“新通用”可望在2010年初实现上市。
7月10日晚,“新通用”首席执行官韩德胜在底特律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公司新战略。
新通用将承担480亿美元债务,同时获得通用汽车的优质资产,如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通用品牌,以及包括中国业务在内的通用汽车的海外业务。新通用汽车公司价值630亿至730亿美元。
“新通用”首席执行官韩德胜
新通用将重点打造其目前4个核心品牌的新形象,这4个品牌分别是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通用品牌。通用汽车将把重点放在把宣传重点放在单独的品牌上,而不是打响整个通用的品牌效应。
新通用的员工人数将大大降低,通用汽车将裁减4000名白领员工,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将消减35%,从1300人减至845人。因此,“新通用”在美国的员工人数将降至88万,全球员工人数为235万。
新通用将拥有更低的劳动成本,此前,通用汽车工人的工资远远高于国际同行水平,而新公司将和汽车工人工会签订新合同,工人工资有望降至日本丰田公司工人的工资水平。
就在同一天,7月10日丰田汽车公司发表声明,就双方合资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办的NUMMI工厂的前途表示“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不得不正式研究清算资产的问题”。
报道说,NUMMI工厂的产量约占丰田北美总产量的20%,拥有约4500名员工,2008年生产小型车“卡罗拉”等约27万辆。丰田方面希望维持目前各出资50%的合作关系。
8月20日《京华时报》报道:丰田和通用正式宣布了其在美国合资公司的死刑——按照双方的协议,到明年三月份,这个存在了25年,曾经作为丰田进入美国市场跳板的合资工厂将关闭,通用在此生产的庞蒂亚克Vibe旅行车在这个月底全面停产,丰田生产的数款车型将转移到其北美的其他工厂生产。
2010年3月8日,丰田美国公司称,将为关闭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支付约25亿美元的费用,主要是支付员工的薪水。这项决定在2009年8月就已作出,当时决定在2010年3月底之前关闭。
丰田表示,25亿美元是给正式工人和小时工提供额外的薪水,这些工人仍将继续为NUMMI工作直至4月1日,届时丰田与NUMMI的生产合同将结束。丰田还会与NUMMI及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商谈,该补偿员工多少薪水。
2010年12月2日,国外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公司已向通用汽车破产财团提出诉讼,要求原通用汽车公司支付7380万美元违约金,以补偿通用关闭双方所组建的新联合汽车制造厂所造成的损失。丰田汽车在诉讼文件中表示,关闭该工厂所造成的各项费用比预期的要高。同时,该合资工厂也向通用汽车提起诉讼,要求赔偿365亿美元,以弥补工厂解散带来的损失。
2010 年,特斯拉用4200万美元收购了NUMMI工厂,其中还包括了4700名训练有素的工人和2000名支持的供应商人员。
这张照片是2010年4月1日上午NUMMI工厂生产完最后一辆卡罗拉之后停业关门时的情景。将生产现场留下的最后一辆卡罗拉生产装配结束之后装配线停了下来,这辆汽车被运往日本放在了丰田汽车的展馆里。4月1日上午结束了最后的生产后,员工们开车回家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鸣响了汽车喇叭。
2010 年,特斯拉用4200万美元收购了NUMMI工厂,其中还包括了4700名训练有素的工人和2000名支持的供应商人员。
“特斯拉工厂有效地利用了硅谷的核心工程人才、传统汽车工程人才和卓有成效的丰田生产系统的理想组合。新的特斯拉工厂将为我们提供很大的成长空间。”
弗里蒙特工厂距离特斯拉的帕洛阿尔托总部非常近。这样的位置意味着特斯拉能够雇用硅谷的一流工程师。距离相近也保证了工程、制造及公司的其他部门之间能形成一个严密的反馈机制。
二十一
2010年,特斯拉开始在英国、日本、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销售右舵的Roadster,并在北美推出“以租代购”业务。
同时,特斯拉还与各大汽车公司开展合作,或者制造电力驱动系统,或者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例如为奔驰Smart和A级车提供电池模块,帮助丰田开发电动版RAV4,并提供电池组。
2015年5月21日,特斯拉宣布与丰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丰田汽车以5000万美元购买特斯拉股份。马斯克请来丰田负责工厂建设的吉尔伯特·帕辛,吉尔伯特说:马斯克说“他需要一间全世界最棒的工厂,要有全世界最棒的员工,要生产全世界最棒的汽车。我问他车间在哪里?他说你自己去找。我又问他员工在哪里?他还是说你自己去找。”
有人认为,丰田借此机会轻易甩掉了一个大包袱,而特斯拉有点冒傻气,因为改造工厂可能是一个吞噬资金的无底洞。但是马斯克很满意,因为毕竟弗里蒙特工厂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厂之一,而弗里蒙特工厂的位置太好了,离特斯拉总部非常近。
新浪科技记者参观Model S工厂的报道:特斯拉车身的金属部分97%使用了铝合金,因为轻量化可以让它的电动机效率更高。冲压机器把切割后的薄铝合金金属板冲压成Model S所需的各种形状厚度的零部件。这台巨大的冲压机器有四组,多层薄铝合金板材通过机器人手臂在四组机器里依次冲压传递,就能生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金属零件。
各个冲压完成的组件接着会交由机器人进行连接,特斯拉工作人员说工厂至少有150个机器人。连接的第一个步骤是把部分钢制的底盘和连接件焊接起来。而后是整个车身的焊接,车身有14个大的组件组成,按照不同的工作区域连接起来。
车身焊接完成就会送去另外的车间进行喷漆,喷漆结束后就进入了最后的整车组装阶段。
特斯拉的动力总成——电动机以及后轮的刹车盘,从底部装入车身。
《The Verge》报道:超级工厂的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可以对外开放的,但是松下租赁的那一部分(在这里电池原材料被投入、提炼,并最终转化为为Model 3和能源存储产品供电的电池)受到严密的保护,不允许拍照或者录像。
它是工厂中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部分之一,参观者只能看到非常少的员工通过小的有机玻璃窗户来巡视电池生产线。
弗里蒙特还不是特斯拉“标准”的工厂。
2014 年 7 月 31 日,在对北美和亚洲大约 100 个区域进行综合考察后,特斯拉最终与松下达成历史性合作,在美国内华达州建设超级工厂 Giga 1。特斯拉与松下原计划共同投资50亿美元在Giga1上,但截至2018年底,Giga1的投资额达到了60亿美元,超出预期。Giga1占地达1360万平方英尺,大大超过弗里蒙特工厂。
据外媒报道,松下计划2021年提高特斯拉电池的产能,预计投资将超过1亿美元。这笔投资将用于特斯拉美国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第14条生产线,这将提高10%的产能,达到每年39GWh。这是该工厂自2017年开业以来首次扩容。松下也在对上述工厂所生产的电池进行升级。
完成后,这个超级工厂将成为世界上占地面积第一、体积第二的建筑。
马斯克解释说:Giga 1 代表了大规模电池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Giga 1 不仅能够满足 Model 3 的电池需求,还为更广泛的各种储能应用成本的降低创造了条件。
Giga 1 被设计为一个高度自动化的、集成的系统未来将在世界各地复制;Giga 1 设计高度灵活,可适应能源存储化学品和组件的迭代;Giga 1 是可扩展的,支持随着需求的增长进一步追加设备资本投入推动产能增长。
Giga 1 是一家纯电动工厂,不直接消耗任何化石燃料(天然气或石油)。特斯拉通过一个 70 MW 的太阳能屋顶和太阳能地面装置的组合,实现 100% 的可持续能源供给。该太阳能屋顶阵列比目前最大的屋顶太阳能系统大 7 倍。此外,纯电动工厂在零碳排放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效率。建筑供暖的很大一部分是由生产过程中回收的余热提供的。
Giga 1 的闭环供水系统使用六种不同的处理系统,有效地再循环约 150 万升水。与标准流程相比,淡水使用量减少了 80%。
特斯拉 CTO施特劳贝尔:我们将 Giga 1 视为公司打造的最大产品,所以产品研发过程中学到的所有知识将与 Giga 3 工厂建设团队共享,以实现投入不到一半的支出建设同等产能规模的工厂。
纽约的GigaFactory2与特斯拉的造电动车业务关系不算大,其主营业务是储能设备,主要是生产名为“Solar Roof”的建筑用覆盖式太阳能电池板,特斯拉致力于给全世界提供清洁的太阳能电力。
在中国上海的Giga 3 的投资额为 20 亿美元,设计产能为 50 万辆/年。“可复制、快速迭代、可扩展”的产品思维,这是 Giga 3 与 Giga 1 一致的部分。
Giga 3 之于 Giga 1 的第二个差异化,是工程基建能力的巨大差异。
在 Giga 1 破土动工五年后,到今天 Giga 1 的完成度只有 30%,事实上自 2017 年 5 月后,工厂实体建设进度再没有重大更新。
而Giga 3只花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建成投产,2019年1月7日,工厂正式开工,占地86万平米。10 月 17 日,开始生产 Model 3。12月30日上午,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首批特斯拉 Model 3电动汽车在上海进行交付,并在今年形成15万辆的产能。
2019年11月,马斯克宣布将在柏林建造公司的第四座超级工厂Giga factory 4,主要针对欧洲市场。特斯拉公司计划向Giga4投资40亿欧元(约合44亿美元),每年生产15万辆汽车。Giga4的首条生产线将生产SUV车型Model Y,最快从2021年开始生产。
对于欧洲市场,一开始,马斯克有意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或曾考虑建立Giga4。但受英国退欧影响,马斯克最终选择了德国柏林。马斯克认为,一方面,英国退出欧盟的决定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太大”,无法在该国建立欧洲电池工厂;另一方面,德国工程技术非常杰出。另外,马斯克还透露将在柏林创建一个工程和设计中心,因为柏林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艺术。随着 Model 3 产能的增长,产能可以提升至 35 GWh/年。
根据EVsales数据,2019年1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79万辆,同比降低4%,但依然是有史以来第三好成绩,这种年末翘尾的市场表现也促成了全年销量实现了同比10%的增长,达到近221万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也从2018年21%提升至2019年的25%。
从不同动力类型车型来看,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份额在2019年提升了5%,达到74%,其中12月的市场占比更是达到了81%。这是2011年以来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最高的表现,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中国市场和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冲高。
2019年10月23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开始生产Model 3;在上海临港自由贸易区独资建设的这座工厂,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汽车,建成后是特斯拉在美国以外最大的制造工厂。
特斯拉宣布柏林工厂将在GVZ柏林-奥斯特弗莱恩布林克工业园区旁边的一块300公顷的土地上进行建造。这是特斯拉在欧洲的首家欧洲工厂和设计中心,新工厂将生产电池、动力总成和Model Y车型。特斯拉将为德国工厂投资40亿欧元(约合312亿元人民币),新工厂占地面积大约相当于420个足球场,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该工厂规划年产能50万辆,可以提供10000个就业机会。
为了解决产能问题,特斯拉已经开始筹建下一座超级工厂,厂址将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和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当中的一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参考]酒店求职简历模板范文1000字](/pic/[参考]酒店求职简历模板范文1000字.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