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本专栏由十一个真实发生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的成长故事组成,每个成年人在毕业后都要完成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困境,有迷茫,但在辛酸苦楚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离圣诞还有些日子,公司门口张灯结彩,立着一颗挂
本专栏由十一个真实发生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的成长故事组成,每个成年人在毕业后都要完成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蜕变,在这个过程中,有困境,有迷茫,但在辛酸苦楚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离圣诞还有些日子,公司门口张灯结彩,立着一颗挂满星星的圣诞树。我正在工位上忙碌,忽然接到人事张蕊的消息:“有时间吗我们聊聊。”
我揣着几分紧张,跟着她进了旁边的小会议室。随后,另一个人事也进来了。张蕊率先开口:“我之前听说你会写文章平时还有什么爱好吗”
我斟酌着词句,心里竖起三分警惕。寒暄几句,她们切入了正题:“爱好广泛对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公司最近有一定的人员变动。虽然很不舍,但年会上,老板也说起过公司的271法则(前20%是优秀员工,中间70%是普通员工,后10%是落后员工),我们是要末位淘汰的。副总希望你在元旦之前离职。”
说出这话时,张蕊露出尴尬和无奈的笑。三天前公司年会,她还笑盈盈地夸我裙子好看。没想到才过了几天,谈话的内容已经天翻地覆。
往前倒半年,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天的场景。
2018年秋招,我被宣讲会上所说的丰厚福利吸引,拿到offer后,就和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签下了三方协议。2019年3月实习,准备7月初正式入职。
我被分配到广告部门的海外应用组,导师是一名资深产品经理,30岁出头,对我的要求很高。实习半个月的时候,她带我出外勤去了一趟陆家嘴,参加谷歌的产品出海活动。
过去在影视剧里才能看到的,上海最繁荣的地段,终于被我亲眼目睹。从环球金融中心66层的宴会大厅朝下望去,我好像看见未来风生水起的职场生活。
当初签offer时,公司给了一个工资区间,说正式入职后工资根据实习期表现定,所以大家实习期都拼命表现,一般八点后才下班走人。
每天,我们都在猜转正后能拿多少钱,以为起码有8k,而我觉得我的项目组好,学校又是211,说不定可以拿到9k。
工作不易,福利待遇却足以弥补辛劳。首先,公司为实习生安排了8人间住宿,加班有补贴,晚上10点后打车可以报销,周末在公司待满三小时,也能拿到加班费。
三八妇女节的时候,老板给每个女员工都发了200元红包,连实习生也有份。公司给女员工放了半天假,组织我们去泡温泉。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泡室内温泉,穿着日式浴衣,走在暖和的木地板上,我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心底的喜悦抵达峰值。
图 | 温泉浴所
两周后,公司组织新员工春游团建,老员工带我们去滴水湖自助烧烤。又过了一周,项目组内去看了一场**。那段日子,公司每月都有生日会,节日有礼品卡和红包,办公室里每天都有水果,我吃到了之前从来没吃过的西梅。
有些瞬间,我隐约感觉,在这座超级都市的扎根之路,已经迈下了第一步。
7月初,我正式入职。本以为辛苦工作就一定能拿到高工资,没想到入职后,公司给每个人的薪酬都是区间内最低。
公司整体的福利也被削减,周末的最低加班时长变成4小时,在末班地铁停运后打车才可以报销,水果零食也变成了两三天一次。
公司号称扁平化管理,没有明显的分工和阶级,很多人在项目组之间来回转岗。最初,我应聘的是测试工程师,公司安排的岗位却是运营,而我的工作不光是运营,测试、产品助理可以说除了敲代码和管钱,什么都要做。这样一来,很多工作变成了虎头蛇尾,半路终止。
原本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六,实际上到了六点,公司一片安静,灯光下,大家仍然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脑屏幕。大部分人的下班时间都在七点半之后,我自然也不例外。
有段时间为了赶一个项目,我几乎每天都是八点以后下班,单程通勤时间50分钟,到家之后,早就过了九点。
搬离实习生的宿舍后,为了省钱,我和同事合租了一间老房子。便宜,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厨房在楼道里,马桶没有盖,满是发黑的污垢,洗手间的门也坏了一扇。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想把生活过得好一点。
我买了刷子和洁厕灵,把马桶刷得干干净净;又跟室友一起,用电线把坏掉的推拉门和好的那扇捆在一起,防止它倒下来。公司园区的食堂太贵,我们买好各种厨具,每天做好饭带去公司,甚至还买了一个便宜的小烤箱。
有一个周五,我下班后心血来潮,去超市买了黄油、低筋面粉和芝士,忙到半夜,看着教程做出了几块仙豆糕。
时间一晃到了9月,公司安排应届生的转正答辩。不巧的是,我被安排在最后一个。答辩前两天,同期入职的一个研究生忽然在微信上找我,第一句话就是:“我裸辞了,明天就开始找工作。”
我惊讶地问起原因,他语气忿忿不平:“我周末来公司打卡,结果被张蕊约谈,说加班费是给加班的人,不是给划水的人。那行,老子不干了!”
我心里羡慕,却不敢跟着这么横。他学历更高,也有人脉帮忙介绍面试机会;部门不同,简历也更拿得出手。而我没这么厚的底子,只能牢牢抓住眼前这根浮木。
整个9月,时不时就能听到哪个应届生答辩没过,被辞退或者被延期的消息,大家人心惶惶。有个男生,本科是学电子商务的,原本应聘的是市场部,最终被调去做安卓开发,他学了三个月,进展缓慢,被理所当然地淘汰了。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转正,连着两周辗转难眠,烦躁不堪。由于害怕被末位淘汰,我在公司待的时间越来越长,答辩PPT也改了好多遍。偶尔在下班的路上,抬头看着月亮,我会在心里祈祷:我真的很想留在这座城市,请让我好运吧。
最终,转正答辩顺利通过。我作为一个新人,正式步入了职场大军。那天晚上回家途中,路边有人开着小卡车卖榴莲,每斤比超市里便宜几块,我和室友一咬牙拼了一个,回去后在饭桌旁吃完了它。
室友说:“自从老王(她的导师)跳槽之后,我就成了我们组唯一的产品,还得同时负责项目的进度。我一个应届生,根本就没有经验,每次做不好就要被说能力不行。”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有导师在,我倒是不用担心独挑大梁;然而公司资源有限,我的第一款产品只分了一个开发人员给我,很多功能无法实现,数据也不理想。每周周会上组长都会提,希望我能想想办法,可我想到的办法,根本无法实现。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她说:“没事,只要一个月有这么一次开心的时候,我还是能撑下去。”
我咬了一口榴莲,拍拍她的肩膀,说:“咱们肯定会越过越好。”
图 | 出租屋的厕所
10月底,我在微博上领养了一只猫,取名奶糖。从此,照顾好奶糖,成为我心头沉甸甸的责任。我甚至考虑等年后加薪,就换一间贵点、好点的房子,让奶糖也舒服些。
生活的转折往往猝不及防。人事提出辞退这件事之后,我瞬间一片混乱,在微博没少看过赔偿攻略,但从未想过,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我身上。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说:“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如果要辞退我,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
张蕊飞快打断了我:“是,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你,所以公司愿意给你N+1的工资补偿。”
我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但我知道,必须尽快终止这场对话,回去再查查资料。我想了一会儿,提出公司应该再把之前说好的年底双薪支付给我,果然被她们拒绝,于是我提出,既然暂时无法达成统一,那就过两天再谈。
下班后,我去询问新媒体写作时认识的一个律师,她说明天帮我问问同事。第二天午休,我跑到公司楼下的园区湖边,给律师姐姐打了个电话。
她说:“下次跟人事谈话一定要手机录音,并且咬死了你不是过错方,他们是非法辞退。如果公司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他们该赔偿你N+1个月的工资;如果按非法辞退,他们应该赔偿你2N个月的工资。你入职已经满半年的话,怎么算都应该至少赔你两个月工资。”
我把这段话牢牢记在心里。电话挂断后,我在湖边站了一会儿,那天上海特别冷,风里还带着一点毛毛细雨。
我回到办公室,身边的同事吃完饭,已经趴在桌上睡了,而我毫无困意,反复在心里揣摩着说辞,等待第二次谈话。
接下来,我度过了工作中最难熬的两天。离职已成定局,组长不再给我分配新的工作任务。我将之前做过的东西打包上传到网盘后,便无事可做,但害怕被公司抓住错处,我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打开应用商店浏览别人的产品。
圣诞节过后,两位人事再次找到我,问我考虑得怎么样。我把心里演练过无数遍的说辞讲出来,张蕊笑了:“你可能误会了什么吧。你的入职时间是7月2号,到现在还没满6个月呢,这个N,我们只能给你按05算。”
我没料到还有这一出,顿时愣在原地,忽然明白,他们为什么希望我元旦前走人,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差,公司不但不用为我缴纳一月份的五险一金,还能少赔我半个月的工资。
“不过呢,考虑到确实快过年了,加上你们应届生过渡比较困难,公司还是很照顾你们的。”张蕊说:“上次说的年底双薪,经过协商,决定多给你半个月工资。”
我猜到,这就是公司打一棒给个甜枣的做法,目的就是让我快点走人。随后,她们拿出一份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协议,上面详细写着赔偿金额、工资结算截止日期以及五险一金缴纳截止日期,而最后一条,则是让我承诺放弃一切追诉和劳动仲裁的权利。我不确定这份协议中是否有陷阱,便提出第二天再签字。
之前,公司已经陆陆续续有应届生被辞退,当初校招进来的40人,如今只剩20个出头。当晚,我在微信上询问几个之前被辞的同事,协议是否有问题,顺便得知了他们的近况。
大部分应届生被辞退后没有再找到工作。实习期和我关系不错的小宋,原本是应聘产品的,却被调去做了技术开发,同样没能度过试用期。
我曾在朋友圈刷到一条小宋发布的转租消息,问过后,才知道她写代码能力不够,产品又没有工作经验,离开公司后迟迟找不到工作,房租都交不起了,不得已,只好将房间转租出去,搬去和上海的闺蜜挤一挤。
同样,11月被辞的小樊也在上海找了大半个月工作。由于她内部转岗经历混乱,只有一家月薪6k还单休的公司愿意聘请她做运营。于是她先回了家,打算年后再来上海。
小樊的父母之前跟亲戚夸下海口,说她在上海找到了好工作。如今她被辞退,父母觉得丢人,不许她在家待着,小樊只能暂住在姑姑家。
我心有戚戚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小樊得知我被辞退,非常惊讶:“公司连211毕业的也不要吗”
我苦笑:“毕业之后,区区一个211能顶什么用公司今年解散了好几个项目组,形势惨淡,辞退应届生恐怕是成本最低的了。”
图 | 奶糖
第二天,确认条款没有问题,我在协议书上签了名。交接完手里的工作,当天下午就收拾东西离开了公司。
离开前,导师找我谈话,告诉我公司平台有限,留下不一定是好事,走也不一定是坏事。她说:“我教你的东西你牢牢记着,以后不管做什么都是能用上的。”随后,张蕊又找到我,发给我一份简历模板和面试注意事项,还亲自教我简历上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应该怎么写。
我说了好几遍谢谢。还是那间小会议室,灯光淌在她的脸上。张蕊说:“去年,你们是我一个一个招进来的,现在又要我一个一个把你们送走,我心里真的挺难过的。但这是公司的决定,我也没办法。”
我点头表示理解。之前网易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在市场大潮中,无人百分百安全,我很清楚这一点,但总觉得只要足够努力,厄运就不会降临。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我的桌面上摆了很多东西:挂耳咖啡,红茶包,绿茶,代餐粉和膳食纤维粉,水杯、餐具、抱枕和小毯子,还有一盆绿植。收拾东西的时候,旁边关系还不错的同事不时看我几眼,我找她要了两个袋子装东西,她压低声音问我:“这么快就走吗”
我小声回答:“是啊,公司希望我元旦前就办完手续。”
退掉大大小小的公司群,拎着大包小包离开公司,在钉钉上完成最后一次打卡。再打开时,我的账号已经被踢出了公司团队。
以前看电视剧,那些被公司辞退的员工抱着箱子走在大街上,总显得很凄凉。等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我才发现,心里更多的只有茫然。
我按照人事的指点写好简历,投了几家待遇还不错的公司,但一条面试通知都没收到。我心知肚明,年末本就不好找工作,再加上我作为应届生,工作经验不足,无人问津再正常不过。
公司通知我离职时,春运回家的票早就买好,如今也没法再提前走。好在我写过一些新媒体文章,这下便干脆缩在家里,安安心心写稿赚取房租。
不用早起上班,再加上写文章的灵感总是在深夜迸发,我的作息被完全打乱。每天凌晨四五点睡,中午十二点才起床。比起之前那些繁琐而无效的工作,写作能带给我一丝成就感。接连一周全职写作后,我重新思考起自己未来的方向。
以前,我总觉得“北漂”“沪漂”这样的词很遥远,真正做过一段时间的“沪漂”后,才明白异乡漂泊的种种不易。也怪我运气不好,正赶上公司的下滑期。
某天晚上,我和高中舍友视频聊天。她在家乡一家国企做财务,年底繁忙,但平时闲得要命,生活很安逸。她劝我:“家里生活成本这么低,要不你回家租个房子全职写作好了。”
我早就考虑过这条路,但心里总有几分不甘。这样急匆匆地从上海逃离,总有种还没打仗就认输的挫败感。我说:“走一步看一步吧,年后再来上海找工作试试,三四月份不是应聘季吗”
她说:“这样也好。”
挂断视频后,我去洗漱,奶糖跳上桌面,在键盘上踩来踩去,文档中留下了一长串乱七八糟的字符。我叼着牙刷抱它上床,把那些乱码一一删掉。人生里也有只跳来跳去的猫,忽然留下一串乱码。我无法删掉它们,只能向下续写了。
这个不要记在心上,老板和你只是雇佣关系,你走了,他也没有损失,老板不会在乎你,我们是 社会 底层的小强。你也许会失落,但是没有任何意义。
有几年时间,原公司老板多次提及对经销商控制管理的懊恼,甚至破口大骂经销商就是王八蛋,有奶便是娘之类的话。隔了一年,公司调整了销售模式,老板又不断向员工灌输经销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我们公司的兄弟姐妹。前后转变之大令员工乍舌。
老板的思维多变在职场中很常见,你能不断为老板创造利润,那就是优秀的员工,当你不能持续贡献价值,那你就是要被淘汰的不好的员工。
干了十几年被辞退,说明你已跟不上公司发展干了十几年仍然被辞退,可能曾经很优秀,也可能被老板关注,但是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很多老员工跟不上节奏的问题。
既然已经无法为公司创造利益,甚至还可能拖团队后腿,老板巴不得快点将这类员工辞退。
老板没有义务为辞退员工送别,这很现实于情于理来说,老板对员工应该有关怀,比如之前公司曾有对满10年员工的特别奖励。这是针对还有的价值可贡献,跟上公司发展步伐的员工。
对将要辞退的员工来说,老板并没有义务,要针对这些人做出什么动作。除非曾经有巨大贡献和突出成绩,老板不作出姿态会对其他员工有不利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老板给辞退员工送别才符合对利益的追求原则。
理清位置关系,就不再心理失衡其实,老员工有失落情绪可以理解,毕竟在一个企业付出十几年很不容易。
但是职场中无过不代表有功,十几年的付出不代表你就应该享有特别待遇。毕竟说到底,员工与老板的关系就是对立的,两个位置能否协调的连接在一起的关键是利益,一旦失去利益连接,其他的关系,也就不再牢靠。
总之,十几年的老员工被辞退从 情感 上应该得到公司的尊重,但这不是必要程序。想要获得更多尊重,不断精进并贡献自己的价值,才是职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对于这种情况真的不要太玻璃心,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无论是老板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原因,都不要想太多。但工作十几年被辞退,若是公司经济型裁员,那不能怪你,但如果是你个人问题,也就不能怪老板不表示。老板又不是你亲戚家人,你想要他表示什么呢?该发的工资发了,该缴的社保交了,老板的义务尽到了,一场交易而已,也就没啥了! 至于额外的表示,愿意给,那是老板的情分,不愿意给,也是老板的本分!更何况是被辞退的!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会说得比较直白,可能会让人 情感 上不适,但这就是现实,不得不面对!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出现在老板和员工自身两个方面,如果说出来对你造成二次打击,那得见谅,真的心要放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行了。
虽然员工工作十几年,但对公司没有关键价值,甚至还有负面价值,所以辞职或辞退都不影响!你工作了十几年,真正算得上工作经验的可能只有一年!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可能很多员工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多年,成为了公司元老级的前辈员工,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认为新员工都不行,认为公司离开自己就会受到影响。
一、这里可以直白地说:公司里有80%的员工,做的工作对公司有贡献,但没有核心价值,这种贡献和机器人没有太多区别。
举个例子,在组装电子产品外壳时,需要通过打螺丝,或者摁卡扣的方式。有的员工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十几年,非常熟练,因此每每都骄傲地向新员工说:你看看你们做事情这么慢!但现实状况是,一个新员工只要连续做1-2个星期就能达到他的速度。那大家说这十几年的工作年限,对老板来说有什么关键价值?更多的只是 情感 上的!
实际上,包括一些公司的文职岗位员工,也是一样,动不动就说自己有5年工作经验,能力强等等!实际上他5年做的事情,一个出入 社会 的人一年就能学会。
这些机械式的工作,注定是廉价的,说白了,只是这些岗位暂时还没有很好的机器人自动化方案罢了。看到这里,你还觉得你十几年的重复工作很有意义吗?
再拿公司的文职岗位来说,经常有人炫耀,看我做的表格、ppt格式多漂亮,而现在呢?直接系统生成表格,ppt都是套模版修改,因为老板也聪明了,表格、ppt是用来传达工作数据内容的,应该把时间花在这里,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化妆美观上。
所以,工作十几年的员工,和工作两三年的员工并没有什么区别,那剩余的就是看和老板的 情感 了!
二、自以为老员工,但却不断地给新员工传递负能量,这种能做十几年,已是老板最大的表示!
有一种老员工,可能从工作第三年开始,就一直各种抱怨公司这个不行、哪个不行,动不动就说”要不是怎们么样我早就离职了“,要么就说“昨晚今年,我打算辞职了”。结果把其他员工说走了,把新员工说走了,自己做了十几年还没走!这就反应出什么问题?说明这个人是真的不行,不但能力一般,人品还有问题。
这样的老员工能做十几年,若不是老板忍着,能做这么久?这恐怕就是老板最大的表示了!
还有一种老员工,做事也积极,做事结果也不错,但就是喜欢抱怨,甚至会挑唆部门关系,占着自己是老员工,和领导顶,说同事坏话。认为自己资历最老,不把年轻的领导放在眼里,带头不配合等等。这种员工,老板巴不得早点走。但老板就碍于 情感 和面子,不会主动这样做,因此真的到了不得不辞退的时候,老板心里是巴不得的!这种情况下,你还想要老板表示什么?
一些有关键价值或有 情感 的员工,一般老板还是会惦记的,但不是所有!如果说以上情况是员工自身的问题,那么这里就要说说老板的问题,老板也有好老板,这里说个例子。
记得公司里有一个一线的员工,做了13年了,生产线上基本哪个工位他都做得非常熟练,几次也想提他做生产线的管理者,但他都拒绝,说只要把这些基本事情做好就行,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做管理,也不想去做。这个员工是个很开朗的人,为人处事非常不做,又与世无争,每月拿那么多钱就行。后来,他孩子在老家上高中,他要回去陪读,因此不得不辞职,按理说个人原因辞职,啥都没有,更何况是1000多人工厂里的一个一线工人。但老板主动的额外给他5万元,当然,这个不叫经济补偿,记得当时叫的是“长期贡献奖”,并且表示等他孩子考上大学后,继续来公司上班。
实际上,这个员工如果仅仅从工作内容上来说,对于公司也并没有产生关键价值,但他的日常表现和公司的 情感 ,比一般的员工要好,给公司带来的是积极正面的信息,所以即便是他自己辞职,老板也会表示的。
当然,不排除一些老板的人品真的是不怎样的,就想着如何算计员工,从员工身上扣一点钱下来。别说表示表示了,巴不得连离职工资都不想发,但这种老板自有天收。
大部分老板还是处于中性观点的,也就是说该发的工资肯定发给你,该有的福利也会让你享受,但你离职后,要不要表示,则要看老板的心情。
总的来说,做了十几年被辞退,确实会很难受,但老板表不表示,都不要太在意了!
你觉得老板跟你没感情,你干了十几年自己要走了,连个话都没有。老板还觉得你做人不行,给你那么多工资了也留不住你。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说各的都有理。
一般能做到很大老板的,往往都把感情跟雇佣关系分得很清楚。你在老板那里上班,老板给你发工资,两不相欠。你走了,老板给你留句话,算是热情。不留一句话也没什么,反正都要走了,何必在乎一句话呢?
我觉得大多数的 社会 底层往往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想法。往往会觉得别人对他没有感情,往往会认为自己给人家当牛做马做了这么久了走了,人家多少应该说句话。殊不知对于老板来说,一个普通员工的离职对老板来说几乎在心里已经惊不起什么涟漪。
离职走人,本质上就是解除劳动关系,我怀疑就是你不在我这干活,我不给你发工资,没句话也很正常啊。
1、看公司的规模、老员工的职级。
如果公司很大,而这个老员工的职级又比较低,跟老板隔着好多层,那么一般走了也就走了,不会惊动老板,老板没有表示也是正常的。
或者平时公司该表示的都表示了,比如发5年贡献奖,10年贡献奖等等,现在走了就按正常程序走吧,老板不会额外再表示。
2、看老板个人风格。
有的老板比较重感情。一个公司的 历史 很少有超过70年的,在公司干十几年的员工应该是凤毛麟角,跟上上下下的人,包括老板应该很熟了。这个员工被辞退,只要不是犯错误,老板一定会有所表示。
有的老板就是纯粹的商人,重利不重情。老员工走了,说不定可以招一个工资更低,更能加班的年轻人。
3、看老员工自己,既然题目里提到了“被辞退”,那就要问题原因了。
有的人是自己主动离职,这比较可惜,但如果被辞退,那要么是犯了错误,要么是能力与岗位不匹配,要么是老板进行“清洗”。
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好事。老板避而不见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去表示呢?
许多事情得一分为二的看,是工作了十几年?还是努力工作了十几年?
1:我们知道,有些员工哪怕是干了一辈子,只是工作了几十年。尤其是现在,人工费越来越高,很多人只看到工资这一块。其他方面的隐形费用,不比工资低,所以用一个人工,他的成本应该是工资的两倍。所以很多人,那怕是在企业干了一辈子,产生的都是负价值。像这样的员工,你该感谢的是老板,老板给了你工作机会,老板给你养家糊口的工资。离开时老板不见你,没有跟你说一句话,也是应该的。
2:从上述问题看,干了十几年,还是个统计,可想而知,应该是个不追求进步的人。现在企业经营非常困难,老板是要的是能干的人才,人才是免费的。老板投资搞企业,他的目的是盈利的,所以去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企业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希望大家要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想想,而不是一味的去谴责企业家。
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被辞退,老板什么表示都没有,很正常啊!甭说员工被辞退,即便是员工正常退休或者离职,难不成老板都要有所表示?提出这个问答,无非是想说,老板应该有所表示。其实,不是老板无情。实在是,老板根本就没有必要有所表示。
一、何为辞退?
所谓辞退,百度有关条文发现,辞退员工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违纪辞退,企业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企业规章制度,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员工,依法强行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行政处理措施。另外一种辞退,指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情况,依据国家安置富余人员的政策规定解除与员工劳动关系的一种措施。
二、为什么被辞退?
看完上述条款,需要提出几个疑问。如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员工属于正常辞退,那单位里就不可能仅仅十几年的员工被辞退,而是一大批员工,不管工龄多少年,大家都要被辞退,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仅仅是这位工作十几年的所谓老员工被辞退。如此看来,这位老员工并不是被正常辞退,而是违反了企业劳动纪律或者规章制度。如果是这样的话,作为企业老板有必要有所表示吗?一旦表示,老板是不是在助纣为虐?反过来,被辞退员工还好意思要求老板有所表示?
三、正常辞退就应该有所表示吗?
当企业推行内部改革,实施精减人员的政策后,一大批员工面临被精减辞退的命运,作为企业来说,自然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给予补偿,那是企业行为,还轮不到老板个人出面吧。何况,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被辞退并不是正常辞退。
当然,工作十几年的员工被辞退,不管什么原因,如果自己觉得委屈,认为企业应该有所表示,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者法律渠道解决。但就目前情况看,提请老板有所表示的希望很渺茫。
老板当然不会有任何表示了,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司为了不给员工任何经济补偿金,都会用各种方式逼迫员工主动辞职,从而来达到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目的,老板想的是如何减少自己的开支,缩减成本,怎么可能主动给你经济补偿金呢?所以如果公司违法辞退,你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和你说啥,辞职了,就赶紧走,听那些虚伪的问候有什么意思。
这个真没必要去想,企业的人,来了走,走了来,天天如此,老板天天过问这个,还工作不了。
辞职了,换个地,工资一样不少,一切都好。
早该走了
员工被企业解雇的事每天都在发生。这意味着每个打工的人一辈子都会有这样的概率,甚至从未发生过这种事。至于为什么被解雇,在企业层面上只能有理由。今天,以多年人力资源实践经验为基础,梳理了几个,供上班族参考。
不遵守公司规则
我们经常说,入职不到三个月,不要对公司的制度体系产生怀疑,入职不到一年,不要对公司文化提出建议。任何时候,你进入公司,都要遵守公司的规则,通过正常途径满足你认为不合理的事情的反馈。抄近路走后门,最终坑的是你自己。
领导行骗
这个话题很重,但偶尔会发生,也属于比较恶劣的纠纷事件,一般会到法律层面。当事人往往是老职员,甚至一度是好的优秀职员。后来,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与自己的领导发生对立,领导决定解雇它,带来职员自己的“委屈”,延年益寿衰亡,要打公司和这家公司。这种情况对法律说得比较合适。也就是说,支持保护员工的权利。
主动减员
这是公司本身的行为,通常与市长/市场变化相关,导致经营不善或主动变革等,尤其是部分大企业,通过裁员方式降低成本,使公司能够继续生存。公司的主动裁员一般都是大量的。包括很多优秀的职员在内,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情况。这种情况面广,正常情况下会根据劳动法进行补偿,个别公司可能会超出法律规定的水平。如果合法,当然不会存在权益。
不能创造价值,能制造问题
我们说现在是团队作战的时代。所以我们要融入团队。因为团队作战并不总是适合你,创造价值。因为有些人在不能创造价值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的能力,会给团队带来一些麻烦。
屡教不改,领导受不了
能成为***的人当然有一定的包容性,也有自我管理这种情绪能力,不能因为一件事解雇一名员工。所以大部分员工被解雇是因为各种事情的累积,在领导再也忍受不了的时候伤害了凶手。因此,上班族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工作行为,特别是失误。
与领导作对,使上级失去尊严
没有一个***喜欢和下属作对。即使有包容的***,面对下属的反抗时,内心也会变得非常难受,将这笔账牢牢记录下来。一旦在某个时候,在某些事情上失去了领导的全部安全感,尊严被严重侵犯的时候,自然会因对那个人的痛苦而解雇杀手。
不能出结果,又变得松懈了
不是所有企业都雇人是功利的。考虑到不想冒犯,有些***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工作业绩不好的人也可以养一会儿。我不会告诉你马上消灭它。但是,如果这些人做事马马虎虎,松松垮垮,就没有业绩,多少飞蛾的案子也完成了,这样的人一定会成为领导想解雇的对象。
由于人员的重复,公司减少了人,提高了效率
这种情况可能与员工个人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公司的经营发展问题或市场遇到萧条时,老板可能想降低员工效率,大量处理部分员工。公司大量裁员也不能把职员全部赶走,而是按照实力的先后顺序处理,所以实力仍然是职员工作的铁饭碗。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