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开出员工待遇

员工 0 58

马化腾开出员工待遇,第1张

马化腾开出员工待遇
导读:以腾讯为例,腾讯标准薪资是14薪,但是通常能拿到 16-20薪。年终奖看部门盈利情况,一般是 3个月。腾讯员工职级分为14级,9级到11级的员工居多,10级年薪就在50-75万了,以及15-50万的腾讯股票,可以说待遇是非常不错的。我国互联

以腾讯为例,腾讯标准薪资是14薪,但是通常能拿到 16-20薪。

年终奖看部门盈利情况,一般是 3个月。腾讯员工职级分为14级,9级到11级的员工居多,10级年薪就在50-75万了,以及15-50万的腾讯股票,可以说待遇是非常不错的。

我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有志于从事互联网工作,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数学、物理等专业学子,均可大显身手。互联网+涉及各个行业,未来IT方

10月09日讯

  今年刚好是腾讯成立10年周年。短短10年时间,腾讯从当初五个年轻人花几百万元人民币注册的小公司,成长为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得益于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种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扩张模式

  《福布斯》杂志9月9日公布了全球互联网富豪排行榜,全球33名富豪上榜,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以14亿美元净资产排名第22位。

  第二天,腾讯公关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公司办公楼的电梯里遇到了马化腾,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对此,马化腾只是淡淡地一笑。

  将刘炽平任命为腾讯公司总裁,并于2007年3月,再次将其提升为腾讯公司的执行董事之后,有一段时间马化腾很少在公司里露面。今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腾讯公司的员工得以更多地看到他们的“小马哥”了。

  “他到公司来主要是参加一些公司战略层面上的会议。他将自己定位为腾讯产品的‘首席体验官’,经常也会谈一些使用产品后的感受。”腾讯公司公关部员工宋介绍,“至于他本人,看不出来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吧,对人依旧是像邻家大哥一样亲切。”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今年刚好是腾讯成立10年周年。短短10年时间,腾讯已经从当初五个年轻人花几百万元人民币注册的小公司,成长为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得益于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种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扩张模式。

  差点卖掉QQ

  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因特网普及之前,一些网迷已经在慧多网上体会到了上网冲浪的乐趣。马化腾大学时代就开始迷恋慧多网,是中国大陆最早的网民之一。

  通过早期的互联网,马化腾结识了很多“网虫”朋友,其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了叱咤互联网江湖的风云人物,例如网易的丁磊、金山的求伯君。马化腾有一次提到丁磊时说:“当年和丁磊一起喝啤酒的时候,我们还是打工仔,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丁磊后来的成功给了我很大启发,只要去做,就有可能成功。”

  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大学同学张志东等五人,在深圳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基于上网聊天的兴趣,马化腾和他的同事们开发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时通讯工具——QQ

  不过这个后来风靡全国,并为腾讯公司创造出巨大财富的聊天工具,当时并没有给腾讯带来多大喜悦,因为当时国内也有好几家公司开发出了同类的软件,如PICQ、CICQ等中文即时通信软件,但都没有打开市场,用户也不多,更没有人看好马化腾的QQ

  也许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开发的产品没有市场的无奈之举,也许是研究了市场之后高明的营销举措,在1999年上半年的某一天,马化腾忽然决定,将QQ软件挂在了网上,供网民们免费下载使用。

  凭借其简洁、实用的风格,青春化的设计,免费下载的QQ首先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在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然后QQ又以校园为中心,在白领人群中快速传播。面对小企鹅的强大功势,PICQ、CICQ等竞争对手变得不堪一击,纷纷败下阵来。

  然而,QQ用户数呈几何基数增长,注册人数大量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当时每月每台服务器几千元钱的托管费,就让弱小的腾讯公司直不起腰来,更不要说购买新的服务器了。

  当时的腾讯苦不堪言,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却挣不到钱,国内的投资商也不认可用腾讯试图用“注册用户数”来融资的想法。

  据一位腾讯的老员工回忆,最困难的时候,腾讯的几个创始人每天晚上都会聚在一起吃晚餐,吃得很简单,主要目的是利用这段时间来讨论公司的发展。席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争吵。马化腾从不参与争吵,但有时候说话也非常尖酸刻薄。争执的最后结果是把QQ卖掉。

  “当年卖QQ的时候,我们先后跟四家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ICP) 谈判,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出价又偏低。”马化腾回忆,“这让我非常犹豫。”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国外大量的风险投资开始关注互联网这个新兴的行业,互联网投资炙手可热。马化腾的老网友丁磊创办的门户网站网易,从国外融到了大笔的资金。消息传来,马化腾很受鼓舞,他下决心留下OQ这个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孩子”,并且把它抚养长大。

  马化腾再次走上了四处融资的道路,他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风险投资,几经周折之后,马化腾找到了美国IDG和香港盈科数码。2000年年初,这两家公司决定一共给腾讯投资220万美元,然后各拿走了腾讯公司20%的股份。

  拿到风险投资之后,解决了关键性的生存问题。消息传来之后,大家又跳又叫,腾讯小小的办公室刹那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花瓣式扩张

  腾讯探寻即时通讯工具的盈利模式,是从网络广告开始的。在2000年7月一版新推出的QQ聊天软件中,一个广告条被塞在了QQ聊天的消息接收端当中。

  尽管当时腾讯的网络广告销售开展得还不错,但对于每天新增几十万的QQ注册用户,一个月之内就要新增加两台服务器的投入而言,那点网络广告收入显得微不足道。

  2001年年初,中国移动公司推出了“移动梦网”服务。在那一刻,中国移动肯定没有预料到,它的这一个创新,会拯救一大批互联网公司。腾讯就属于这批被拯救的互联网公司。

  当时,腾讯拥有接近一亿的注册用户,而且这些用户中很多人有大量的消费需求,但腾讯却苦于没有收费的渠道。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电信运营商分二成、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分八成),就像一根及时的救命稻草,拯救了当时仍在生死挣扎的腾讯。

  腾讯开通了移动QQ业务,发展收费会员,并针对收费会员开展更多的增值服务。一时间,腾讯成了移动梦网的骨干,最多的时候,腾讯占据了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七成的业务份额。

  到2001年底,腾讯终于实现了正现金流。2002年,腾讯的净利润是144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0倍之多;2003年,腾讯净利润为338亿人民币,比2002年又增长了近一倍。

  到了2004年,腾讯不仅摆脱了生存之忧,而且形成了三大块业务收入来源: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电信增值收入以及网络广告的收入。这三项收入来源持续大幅度攀升,让腾讯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2004年6月16日,腾讯控股(0700HK)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挂牌交易,上市保荐人为大名鼎鼎的国际投行高盛集团。当时,马化腾表示,腾讯在互联网领域仍然处在圈地阶段,还远没有到收获的阶段。

  接下来,腾讯利用通过资本市场融得的资金,迅速实现了“花瓣式扩张”,推出QQCOM门户网站、QQ邮箱、自主开发大型网络游戏、互联网搜索 (soso)和个人电子商务网站(paipai)等,腾讯开始涉及几乎所有互联网的应用领域,难怪有人惊呼:“腾讯已经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对手!”但马化腾认为,腾讯所有已经增加和将要增加的业务,都是基于腾讯公司已有的用户优势而采取的市场行为。

  随着腾讯完成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其盈利能力逐年提高,腾讯继续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股价节节攀升。到2006年年底,腾讯的股票市值已经大于“网易+新浪+搜狐”三大门户网站市值的总和。2008年,腾讯的总市值超过了100亿美元。

  学习华为

  作为广东潮州人,马化腾有很长一段时间将自己的老同乡李嘉诚作为偶像。李嘉诚白手起家,从推销员做起,最后成为华人首富的故事,时时激励着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去创业,并且坚持不懈,将企业做大做强。

  但自从创业之后,特别是企业做大之后,马化腾更强调向任正非学习,向华为学习。腾讯和高科技大企业华为、中兴,同在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老大哥的经验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借鉴他们的经营管理经验也就成为必然。

  2005年年底,腾讯当时已经拥有了30多个业务部门,员工超过了3000人。这时候,马化腾发现,公司的日常管理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于是,腾讯借鉴华为等企业的经验,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公司架构调整。

  腾讯公司的架构调整之后,将不断增设的新业务部门归类细分为8大系统,其中,根据业务体系划分出四个业务系统:无线业务、互联网业务、娱乐业务、网络媒体业务;另外,根据公司日常运转划分出四个支持系统:运营支持、平台研发、行政等职能系统、企业发展系统。与此同时,腾讯还效仿华为、中兴等企业,建立起了新的薪酬体制。

  这些调整,帮助腾讯完成一个小企业向中型科技企业的跨越。马化腾后来回忆,“通过公司架构的调整,腾讯的体制机制逐步适应了中型企业的发展要求,在整体构建上已经具备了继续向上冲刺的可能性。”

  马化腾并不否认腾讯管理体系中有很多内容是从华为等企业学来的。在腾讯公司的外部猎头计划中,华为、中兴两家公司的员工也是重点目标。任正非也是白手起家,也曾经带领企业实现过10年增长1000倍的超强业绩。任正非制订企业战略的思路、对企业内部组织的创新、对智力价值的承认,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先河,也为马化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而低调、务实始终是马化腾和任正非等值得学习的前辈们的共同特点。

  马化腾凭什么成功?

  腾讯摆脱生存危机,进入全面扩张阶段之后,所走过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遭遇危机,马化腾曾经多次受到消费者的公开指责。

  例如,腾讯曾经让QQ用户可以挂机晒太阳、晒月亮来提高等级,被外界指责为浪费能源;QQ游戏曾经被指责涉嫌开设网上赌场;

  2005年下半年,腾讯还爆出过“QQ秀整人风波”,只要花费2Q币,就可以把别人的QQ秀变成驴子,当然也可以把别人砍死,然后用绳子把他的脑袋挂起来。这项收费服务一推出,立刻就遭到了网上网下的一片谴责之声。

  消费者的不满和非议,给马化腾敲响了警钟。马化腾将腾讯内部一些用户体验不佳的互联网服务,称为“红色”业务。马化腾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指出,这些‘红色’业务给腾讯带来的影响难以估量,他对腾讯存在的问题感到痛心疾首,无地自容。他提醒员工立即警醒,全力以赴解决用户的不满,消除‘红色’业务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2006年,腾讯公司架构调整完成,管理进一步完善之后,公司曾经推出的“红色”业务不但都得到了整改,而且没有出现新的“红色”业务,对于腾讯的负面评论也日渐减少。

  马化腾开始致力于将腾讯打造成为受人尊重和注重社会责任的互联网企业。2006年11月,腾讯申请成立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基金会的名义开展了援建希望小学、救助贫困儿童等活动。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腾讯一次性向四川灾区捐款超过2000万元。

  一位长期研究腾讯的互联网业内人士认为,马化腾之所以能够成功,从其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马化腾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当初做即时通讯,根本就找不到盈利点,没办法挣钱,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马化腾坚持了下来。他可能动摇过,但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据说,当年在腾讯最艰难的时刻,在为QQ融资的过程中,马化腾做了两次腰椎手术。手术后,马化腾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笔记本电脑工作的。

  其次,马化腾具有严谨的经营企业的作风,这种严谨似乎与生俱来。马化腾知道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企业应该作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他是一个制定企业战略的高手,并愿意自己带头,以身作则,去执行既定的战略。

  第三,马化腾做人也非常严谨,即便是在各种富豪榜上,他的个人财富不断增加,排名不断跳跃上升,马化腾也从不张扬,关于马化腾私生活的报道非常少,更没有和他个人有关的负面新闻。关于马化腾的报道都和工作有关,马化腾专注于工作,而工作也回馈他乐趣和荣誉。

  也许腾讯并不完美,小企鹅QQ也不完美,但马化腾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却几近完美。马化腾成了很多创业者的偶像,成了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时代英雄。

马化腾原名麻花疼

他是在深圳那边的广场上摆摊卖麻花的

他不会做天津大麻花,他就把麻花一个个穿在一起

然后油炸,做的麻花又在上面抹上一岑糖精

大家都很讨厌这个卖麻花的

并且有很多人不让他卖麻花

于是这麻花疼开始了从事网络行业,可是他不会很多东西,于是他就学以前做麻花那样抄袭别人

一是就抄袭MSN做qq,企鹅这一形象是从他冬天在街上卖麻花,穿的很厚,围着红围巾所以他就像企鹅,从此他叫马化腾,腾讯是从他的名字而来

于是这QQ行业越来越大,一直抄袭,(很多行业被抄袭后就破了产,大家又开始骂麻花疼,叫做狗R的TX)

 说到马化腾,我相信每个网民都不会陌生,QQ的创始人,很多互联网创业者,都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偶像,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像马化腾一样成功的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用4根电话线当起了“站长”

 马陈术夫妇告诉记者,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爱好,直到马化腾大学毕业在润迅公司做软件工程师后家里虽然连音响都还没有,不过却有5部电话和8台电脑。那时,真正的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但儿子却已经迷上网络,初上慧多网就让他体验到网络的乐趣。半年后马化腾投资5万元在家里搞了4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了慧多网深圳站站长,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声名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

 马陈术半开玩笑地说,那时候装一部电话要4000多元初装费,幸好当时女儿和几个亲戚在电话公司工作,可以半价申请安装,后来他就叫女儿和亲戚为他们申请了4部半价电话,供马化腾上网用。这时,马陈术指着黄惠卿说:“其实,‘马站’能出名也有她的一份功劳,那时马化腾一出差就要母亲帮他管理网站,每次临出门前都要写一张字条给母亲,告诉母亲一旦有网友打电话来说网络不通,就按照字条上的步骤排除故障,确保网络通畅。”正是因为有了家人支持,马化腾还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BBS站长大会。

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从工程师到腾讯“教父”

 腾讯98年10月成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开发和销售“BP机寻呼系统”,后来发现市场饱和,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 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即时聊天工具ICQ,他“嗅”到里面潜藏的巨大发展前景。 顶着其他股东的压力,执意开发QICQ,当时的原话是“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员”

 随着QICQ用户不断增加,公司的经费却逐日减少。 到99年10月,也就是公司运营一年后,公司帐上只有1万多元,马化腾想了很多办法,也求助国外的风投公司进行融资,最终在几个月的努力下拿到了200万美金的“救命钱”。 如果马化腾当时没有坚持保住QQ这个“复制品”,他可能依旧是那个蹲在深圳一角的“蚁族”,腾讯也可能只是一家随时倒闭的“危房”。 成功总是不会来的太容易,不考验你对梦想的忠贞,又怎么能轻易让你得到梦想的馈赠

 马化腾在融资过程中,做了两次腰椎手术。 第二次手术后,是平躺在床上,高举着手提电脑办公的,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 “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在创业期间不幸的东西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办法。 ”

 十年如一日的创业激情

 “我们不缺进来的用户,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才是我们的重点,口碑是可以通过优秀的产品体验累积起来的”这是在腾讯内部培训时,马化腾对参加培训员工说的话

 从中国网民必备的QQ,再到五星级产品QQ邮箱,再到现在让三大移动运营商头痛的微信,腾讯的产品大多能令用户粘合度极高,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关,他对腾讯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全都是非常熟悉。 在腾讯内部,产品经理们都把他当做不可多得的产品测评师,认为他做过这么多优秀产品,如果能给自己的产品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种十年如一日的激情,也对中国创业文化产生了影响。 中国从来不缺激情,不缺豪迈,也不缺一夜成功的故事,可是,永远在执着的坚持耕耘,是很罕见的

 马化腾后来曾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定运气,其实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事实上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的。 成功路不会一直畅顺,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顶峰

 有梦想还需要坚持,小伙伴们,继续加油努力吧!

马化腾短篇励志故事:创业的第一桶金

 马陈术夫妇说,马化腾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成绩总是在前五名,他也渐渐地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体会到了乐趣,很爱“玩”的他既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同时又经常干一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的管理员哭笑不得。马陈术告诉记者,马化腾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大学的毕业设计。1993 年毕业前夕,他设计了一个“股票分析系统”,不久有个公司看中了这个软件,就问他多少钱才肯卖,但当时马化腾和家人都不知道这软件值多少钱,就让对方出价。后来,对方给了马化腾5万元,这一下可把马化腾乐坏了,马陈术还专门找了个朋友帮忙将钱提回家。

 尝到甜头的马化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与同学合作开发了“股票接收系统”,他负责设计软件,另外一人负责硬件。由于使用这个装置,用户利用电视实时查看股票行情,市场销路十分好,最高的时候一台卖到2000多元,这又让马化腾赚了几万元,直到后来与马化腾合作的同学出国,他们才停止制售“股票接收机”,说到这里马陈术夫妇都显得十分自豪。“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一手提袋配件呢!”马陈术高兴地补充道。

 1994年,马化腾将开发软件赚的10万元投入到股市中,并在深发展每股只有6元多的时候买进。随着股价的大涨,马化腾的10万变成了70万,这使他很快拥有百万资金,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每年春节的初七初八,是绝大多数企业正式上班的日子。这头一天上班了,按照传统习俗啊,老板要给自己的员工发红包,也就是所谓的“开工利是”。这个传统节目呢,其实很多企业都有了,不过要论起规模和视觉效果来,腾讯公司一年一度的开工领红包的场面肯定是最壮观的一个。

今年是农历戊戌狗年,狗年讲究的就是一个“旺”字,所以,今年呢,腾讯的工作人员特地在腾讯大厦下面的广场排队等待区位置,设置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由排队领红包的员工组成的大大的“旺”字。

再来看一下全景图啊,几千人排队围绕着腾讯大厦,那绝对是里三层外三层啊。不过看得出,虽然人数众多,但却井然有序,毕竟腾讯这个上班第一天领开工利是的传统节目,已经玩了快20年了,大家驾轻就熟。

腾讯员工们排这么长队,当然不仅仅是希望拿到寓意好兆头的开工利是红包,恐怕能够跟大老板马化腾近距离面对面见一见,并亲耳听马化腾说一声“新年快乐”,才是更大的念想吧。

据说呢,老板们需要站在各自的办公室门口,亲自给每一位员工发红包,说一句“新年快乐”。哈哈,如今腾讯可是超级大公司了,这么多的员工,恐怕够马化腾站一阵子的了。

大家也看到前面那张排队全景图了,这场面,跟春季期间火车站广场那是一样一样的。所以呢,如果不想排太长时间的队伍,想早一点拿到红包,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早点来排队!啰,上图这几位就是来的最早的几位了。

再来一张特写哈,这位还背着大背包的男员工,就是今年第一个到达腾讯大厦领红包现场的人了。据说,这哥们是3点下的飞机,然后就直奔腾讯大厦来排队了,3点多到现场,天都还没有亮呢!!!

当然了,既然人数这么多,排队时间肯定短不了,如果你又实在不是那种春节假期刚过就能早起的人,对不起,那只能拼体力了。不过这位妹子很有天赋,这不,直接随身带着小板凳过来了,机智如她,嘿嘿。

当然,无论多久,最终,每位员工都会拿到自己的红包了。PO个照,晒一晒,那是必须的。

除了大老板们传统的纸质红包,既然是腾讯嘛,肯定少不了还会玩一玩微信的面对面红包了。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各个部门老大们出血了,哈哈。

最后啊,遗留一个问题:马化腾发给员工的红包金额到底是多少呢?

送给员工要求性能强的手机肯定是商务手机范畴选择,那么可选的范围就比较小了,价位5000元左右的预算肯定是需要的,小编推荐目前手持的华为荣耀Magic4Pro。荣耀Magic4 Pro外观自带很强的商务属性,有气质,高大上。小编使用后的最大感受是:性价比高,运行流畅,拍照强悍,颜值手感俱佳!

荣耀Magic4Pro

12+512G,价格5000元

外观方面

首先是外观方面,荣耀Magic4 Pro延续了系列高端商务的定位,在外观上自然也是偏商务风的设计。背面“缪斯之眼”的摄像头部分配合正面的四曲面屏幕,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高级。机身侧面,荣耀Magic4 Pro延续了单侧按键的设计,音量电源键都配置在右侧。

屏幕方面

屏幕方面,荣耀Magic4 Pro采用了一块681英寸大小、2848x1312分辨率、屏占比为9356%的四曲面屏。支持120Hz刷新率 360Hz触控采样率。背光方面采用了1920 Hz高频PWM调光。从实际来看,这块屏幕表现明亮通透,观感上佳。

硬件方面

荣耀Magic4 Pro采用了全新一代骁龙8 SoC,4nm芯片工艺、Arm v9架构、最新一代 Adreno 730 GPU、最新一代高通AI引擎以及高通18bit ISP,是目前理论性能最为强劲的SoC之一。

影像方面

荣耀Magic4 Pro的广角主摄像头采用了23mm焦距的索尼5000万像素IMX766传感器,拥有1/156英寸大底感光传感器。超广角为5000万像素,f/22光圈,支持微距功能。长焦则为64000万像素潜望式,f/35光圈。荣耀Magic4 Pro作为硕果仅存保留潜望式长焦的机型,可见荣耀对于影像的重视程度。

续航方面

有线充电方面,荣耀为Magic4 Pro支持100W快充,实测可以在30分钟将手机电量由0充满。

荣耀Magic4 Pro和荣耀Magic3 Pro对照:

处理器对比

荣耀Magic4 Pro搭载的是骁龙8 Gen1芯片,支持8GB+256GB存储规格,荣耀Magic3 Pro搭载的骁龙888 Plus处理器,两者之间的跑分差距在20万分左右,但双方的游戏帧率表现大同小异。

不过,骁龙8 Gen1用的是4nm工艺制程打造,散热表现要比骁龙888 plus来得更好,而散热和续航又是挂钩的,荣耀Magic4 Pro综合性能和功耗表现占优。

影像对比

荣耀Magic4 pro保留家族式的镜头语言,采用缪斯之眼设计,当中间摄像头变成了潜望长焦,呈现出一定的对称美感。参数方面,荣耀Magic4 Pro支持5000万主摄镜头,5000万超广角和6400万长焦镜头,最高支持100倍数码变焦。

荣耀Magic3 Pro这边,主摄索尼IMX766,像素高达5000万像素,6400万黑白镜头和1300万广角、6400万潜望结构镜头,数码变焦倍数也达到了100倍,综合拍摄能力不会输给新款太多。

续航对比

荣耀Magic4 Pro的做法是提升快充效率,支持100w有线充电和100w无线充电,内置4600mAh容量电池。

荣耀Magic3 Pro采用的是66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内置4600mAh容量,在电池容量一致的情况下,有理由相信荣耀Magic4 Pro的续航会更好,毕竟搭载了LTPO屏技术。

综合数据来看,荣耀Magic4 Pro各方面都提升了很多,是值得推荐的一款高性价比手机。

总结:荣耀Magic4 Pro作为一款商务属性很浓的旗舰手机,做到了我们对它期待的面面俱到:设计做工、屏幕表现、性能发挥、影像能力都很出色,是商务赠送的理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