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班吗?多大合适?

孩子 0 56

该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班吗?多大合适?,第1张

该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班吗?多大合适?
导读:请确定这是否真的是他的兴趣,并了解这兴趣是否足够吸引他肯去兴趣班,可以让他先试上一节,学校不允许试上的,留意他在幼儿园上课的热情程度,有些孩子有兴趣但不喜欢上课的沉闷的,而且,也要考虑经济因素吧,毕竟这些兴趣班收费都颇高的,在未确实儿子喜欢

请确定这是否真的是他的兴趣,并了解这兴趣是否足够吸引他肯去兴趣班,可以让他先试上一节,学校不允许试上的,留意他在幼儿园上课的热情程度,有些孩子有兴趣但不喜欢上课的沉闷的,而且,也要考虑经济因素吧,毕竟这些兴趣班收费都颇高的,在未确实儿子喜欢的前提下,贸然送去只会给压力他,并且浪费啊,都说是课外兴趣班,兴趣时间都要考虑,在当今社会,金钱更为前提考虑因素。

下面就让这3个过来人告诉你,每年给孩子报兴趣班砸的钱,到底花对了吗?

1“爸爸,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我未来一定会不行呢?你以前不是说过,只有不断努力的人,未来才能取得成绩吗?”

表姐家的孩子图图今天开始上小学一年级,自从上学以来,他们班级里的同学就会在周末学习各种兴趣班,学舞蹈、画画、弹琴、演讲等等,感觉很多时候好像在互相攀比一样,只有图图从小并没有报什么兴趣班。

因为表姐觉得在兴趣爱好方面,应该采取个人意愿原则,如果孩子想学,父母绝对不会干预,如果孩子不想学,父母也不会强迫,毕竟是兴趣爱好,但现在学校里的孩子争先恐后地报兴趣班,也让父母心理有些紧迫感。

一天放学,图图爸爸对图图说,“班级里的很多同学都报了兴趣班,从他们从小的努力来看,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会让他们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图图要不要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努力勤奋呢?

图图却这样回答爸爸,“我没有任何兴趣,我只喜欢写作,你怎么就觉得我以后肯定会输给别人呢,你不是常说终身拥有学习能力的人,就不会被社会淘汰吗?”

图图的话让夫妻俩哑口无言,图图从小就特别喜欢写作,经常看一些课外读物,并且语文成绩在班上也名列前茅,是班级里出了名的“小作家”。

现在的家长总是害怕孩子从小就输给别人,所以拼命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这样的培养方式,真的对孩子有利吗?

2“这都是为她好,她长大就知道感激我了!”

闺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五岁的时候,就给他报了三个兴趣班,每天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玩游戏时间、睡觉时间,周末的时间挤得满满的,还总是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这都是为你好,以后不多学点东西能行吗?现在竞争这么激烈。”

其实,闺蜜家的孩子对我说过,他喜欢以后制造玩具的工作,虽然只是孩子的一句玩笑话而已,但能听出来,对于妈妈报的各种兴趣班,他根本都不感冒。

培养孩子不能像车间流水线一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去培养,这种一贯性的培养对于孩子未来也必能起到什么作用,而且容易成为学习的机器。

3“我根本不喜欢弹钢琴,我喜欢画画!”

单位里的组长家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弹钢琴,小小年纪就弹得一手好曲子,这就让同事张姐按耐不住了,非得拉自己的女儿学钢琴,说是看人家弹得多好,我们也得跟着学。

当女儿到了钢琴班时却对老师说,“我只喜欢画画,根本不想弹钢琴”,让老师也觉得非常尴尬。

报班的初衷是让家长去挖掘孩子的兴趣,从而帮助他找到人生的正确发展方向,或是多一门技能,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什么都去学,如果孩子成为了学习的机器,也未必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有所帮助,容易变得一成不变、缺乏灵活性。

不如从小培养孩子坚毅的性格、良好的品行,和不断学习、发奋图强的精神,然后再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比盲目报班要好得多。

而且作为家长,也不要一味地只让孩子去学习,学习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活出生命的价值,对于孩子来说也有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

? 每到周末、假期,家长们都忙于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有些孩子甚至放假比上学还忙,各种兴趣班应接不暇,像赶场一样,整个周末或假期被排得满满的。

?当然好!因为参加兴趣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还可以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凡事有个度,过了就不好。

上兴趣班,首先是孩子要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就失去了上兴趣班的意义。所以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并且征求孩子的意愿,绝对不能强迫。其次,上的兴趣班的数目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两个。“教之道,贵以专。”让孩子专注发展一两个兴趣就很不错了。周末、假期是孩子休息的时间,如果上的兴趣班太多,就变成了任务,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那么选择什麽样兴趣班为好呢?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往往一项合适的业余爱好,可以把孩子带入一个新的天地,对孩子的成长、视野的开阔,性格的形成,素质的提高,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唱歌跳舞的孩子,性格可能会变得更加开朗;学习音乐、诗歌朗诵的孩子可能会更有内涵和气质;学习棋类的孩子可能会更加沉稳;爱好体育的孩子可能更加具有活力,学习奥数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动脑筋。。

如果娃不喜欢奥数等学科类兴趣班,就不要勉强去,但是培养她的才艺,比如乐器,绘画,烘焙,乐高积木等,我觉得很有必要,除此之外,在家里要培养她阅读的兴趣,使她肚里有货,这些都是给她自信的资本

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尤其面对第一个孩子时,我们都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

从小各种兴趣班,先让孩子体验,只要孩子不反感,就会毫不犹豫给孩子报。但结果怎样呢?

幼儿园开始就上英语课,可是上小学之后发现,英语成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从小就学围棋,发现学了五六年围棋,段位还没有小学阶段才开始学了一两年的棋友高;从小学画画,发现画出来的作品水平还没有刚学了半学期素描的中学生画的好……

是孩子学的不好吗?还是开始的年龄段决定了孩子与孩子间的差距呢?我认为这取决于学的科目,偏向于运动类项目当然是越早越好了,如舞蹈、武术、跆拳道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形体运动的科目,即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形体,早点开始有优势。

但一些益智类的科目,不太适合太早启蒙,因为人的大脑发展是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的,甚至过早开发孩子的大脑可能并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可能会造成过度的负担。

当我们满怀希望地要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兴趣,时间和金钱都投入进去,已然成为不可收回的沉没成本时,心里总有些五味杂陈。

所以,当有邻居或者朋友问,该多大给孩子报兴趣班时,我一般都会说益智类项目不用太早,因为孩子心智发育急不得,什么年龄学什么知识,是要遵循人发展的自然规律的。

想想,孩子们其实也很难,家长们以爱之名,却给本来无忧无虑的孩子增添了很多他们的年龄所不能或者不愿承受之重。

家长们盲目跟风,被各种机构忽悠,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的同时,还变相地掠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时光。

给孩子报班,与其说为孩子好,不如说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自以为是,或者家长的心理满足感,家长们总觉得自己小时候没有条件学的技能,一定要让孩子学,那不是孩子需要,是家长需要。

给孩子报班一定要慎重,钱花了可以再挣,但孩子们的童年时光逝去了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尊重孩子,智慧的父母会给孩子一个轻松无忧的童年,让他们在该玩的年纪玩,该学的年纪学,才可能培养一个健康的少年。

说到这,很多农村父母,表面上好像没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样的教育资源,实际上却还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对于报兴趣班,其实仔细思考一下,还是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与其给不懂事的小盆友报一些不符合年龄的兴趣班,不如给自己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家长不成长,孩子没希望,家长不学习,孩子们难进步。

争取做一个可以引领孩子不断成长的家长才是王道。至于孩子兴趣班的选择,要听取和尊重当事人的意见,毕竟,孩子的人生,需要他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