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帮忙带孩子,你上班怎么送孩子上学的?

孩子 0 56

没人帮忙带孩子,你上班怎么送孩子上学的?,第1张

没人帮忙带孩子,你上班怎么送孩子上学的?
导读:小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很多在家带了几年孩子的妈妈也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空闲的时间,这时候很多妈妈们都会考虑是否要重新上班的问题。毕竟孩子上小学之后妈妈们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自己也就想要继续回去上班,还能多赚一分钱来补贴家用。但想要正常上班,妈妈

小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很多在家带了几年孩子的妈妈也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空闲的时间,这时候很多妈妈们都会考虑是否要重新上班的问题。毕竟孩子上小学之后妈妈们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自己也就想要继续回去上班,还能多赚一分钱来补贴家用。

但想要正常上班,妈妈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孩子上下学接送的问题,有的妈妈上班之后就有了固定的工作时间,孩子上下学的接送问题就变得棘手。那么,请问那些没有人帮忙带孩子的人,你上班工作的时候都是怎么来处理孩子上小学接送上的问题?

其实,在送孩子上学这件事情上,时间点还是比较能协调上的,因为现在孩子的小学上学时间基本都是在7~8点这个时间段,而我们工作上班的时间一般都是在8点半~9点之间。所以,妈妈们早上就完全能够先送完孩子上学然后再去上班,在这时间上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而最难处理的就莫过于孩子下午放学的时间,很多小学的放学时间在下午4点半~5点之间,而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妈妈都还处于上班的时间,最早的下班时间也要在5点半左右。所以,想要去接送孩子,就需要天天提前请假下班,这对于妈妈的工作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对于解决孩子接送的问题,小编认识到的一些家长们的处理方式和方向,就有以下这几种常见的方法,有需求的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看看有没有符合条件的解决办法:

1、看学校是否有延时放学服务

最近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出方案之中,就提出了学校延时放学的工作内容,在孩子下午5点放学之后,还需要增加2个小时的延时时间,在这期间主要就是让老师课后辅导和亦或者文体活动。这样,孩子的放学时间就能够推迟到晚上7点钟,妈妈们也就能够实现下班后再去学校接孩子。

2、看学校是否有校车接送服务

有的地方学校是有校车接送服务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上学距离比较远的学生来说,学校会特地设置路线让孩子坐校车上学。有条件的妈妈也可以让孩子坐校车上下学,但上下车的地点比较固定,所以会更适合一些接送点离家近,孩子比较独立能够自己回家的妈妈选择。

3、寻找一些课后托管班帮忙接孩子

在孩子学校的附近,都会有一些为了满足家长接送需求而设立的课后托管班,报名缴费后会有指定的人负责好孩子放学的接送问题,孩子到了托管班会有人负责照顾。家长们可以继续上班,到了约定的时间再去托管班接自己的孩子回家即可。

4、选择时间灵活性更高的工作

妈妈们想要在上班工作的同时能够满足自己接送孩子的需求,同时还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那么妈妈们在挑选工作的时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出发,挑选一些时间上更能和自己孩子时间契合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其实大部分都是以零散的兼职或者个体户的店面工作为主。

这些工作虽然工资比较低,并且福利上也没有正规公司的那么完善,但好在时间上是比较的灵活自由的。兼职工作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避开孩子上下学的时间来安排工作,而在一些店面工作的时候,个体户的老板也都比较好说话,通情理,愿意去满足妈妈们的需求。

本是一个充溢浪漫气息的日子,汶川发作了举国悲哀的大地震,69227名同胞在这一灾难事情中不幸罹难。这期间发作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事情:撑开双臂将学生护在身下的谭千秋教师,救下13名学生后英勇殉职的严蓉教师,为了解救学生献出26岁珍贵生命的袁文婷教师……他们都是足以让我们永远铭刻的民族英雄!但是同样是教师,有人却成为了世人鄙弃的对象。

就在全世界同胞为汶川人民感到担忧的时分,一个北大毕业叫做范美忠的教员知名了,可是他出的名并不是美名,而是背上了被人诅咒的恶名。13年过去,范美忠现状如何?

地震发作的一霎时,范美忠正在教室给学生上课,起初他还以为是小地震,还劝学生稍安勿躁。没想到接下来等到的是教室的地动山摇,范美忠想都没想,扔下课本就往外面跑去,把课堂上的一切学生都抛在了脑后。

之后他便有了“范跑跑”这个称谓,这还不算,最令人愤慨的是10天之后他发表了一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子,居然理直气壮地说:他只会为了本人的女儿牺牲,哪怕是本人的母亲,在那样的状况下他也会弃之不顾!由于成年人太重了,他抱不动!

很快这篇文章就在网上惹起了轩然大波,在考究孝道的中国,无数网友被他刺痛了神经,大家一边倒地骂他冷血无情。之后不久,范美忠便被所在学校解职了,最终成为了一名自在职业者。失去了工作的他,并没有像网友们想得那样,会生活的贫穷而潦倒,正相反他的生活反而愈加自在和滋养。

原来在2015年范美忠成立了本人的补习班,前来补课的学生还为数不少。很多网友感到惊讶:既然这名教师人品这么差,为啥还有那么多的学生家长追着他补课?范美忠可是名不虚传的北大学霸生,抛开人品不说,他对高考出题的把握非常尖锐,教学质量相当不错。

还有局部学生家长反映说:范教师的教学办法同其他的教师完整不同,他会侧重于锻炼学生,面对问题做多方面的考虑,从而让学生彻底控制学问点的精华,这是很多只会“授之以鱼”的教师完整做不到的。

此外,在教课之余范美忠还会写些文章,偶然进来做一些讲座,这都是不菲的收入。没过多久他又生了一个儿子,有了一儿一女的他把一切精神都放在了教育孩子上面。

简直每一天的方案都布置得满满当当:周一去公司做学术参谋,周二培训《庄子》,周三上网课,周六给学生补课,其他时间则陪家人做饭、逛公园、看**、外出活动,能够看得出来范美忠的生活未受丝毫影响。

“范跑跑”之所以被人指指点点,就是由于他在风险的时分所做出的反响,有人说他太过于自私,竟然能够弃本人的学生于不顾,只顾着本人一个人逃命。教师这个职业是巨大的,他的行为玷污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因而这些网友觉得当初学校正他的解职处置,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决议。

但是还有一局部网友以为,固然范美忠的行为不值得倡导,但是并没有做什么违规的事情。毕竟地震是天灾,很多人都对此一筹莫展,他也只是一个教师一个普通人而已。危殆时辰想要保全本人的性命,固然自私但是也并没有做错。有一名网友这样评价道:

其实就是人的本能,一霎时人的反响,有次我家房间电灯泡爆炸,我直接跑出房门口,我儿子在叫我,才想起两岁的儿子还在床上,我跟我儿子说对不起。人一遇险,头脑全是空白的。

曾经也有人问过范美忠,后来有没有为本人曾经的行为而感到懊悔。他安然答复说:没有!哪怕事情再次重演的话,他依然会那样选择!对此胡侃教育不做过多评价,但当时范教师假如能叫上学生一同跑,会不会更适宜一些?

关于汶川地震丢下学生单独逃窜,连母亲都不愿意救的“范跑跑”,你是怎样看的?你支持哪一种观念?假如是你,你当时会如何选择?

张米亚:展翅天使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的张米亚老师写下的一句歌词。在地震中,正是他的“一对翅膀”,护卫着两名学生安全脱险。因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最后不得不含泪将之锯掉,救出孩子。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谭千秋:双臂护生

“我会牢记你那永恒的瞬间。你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5月16日上午,湖南大学师生举行追思会,悼念他们引以自豪的78级校友谭千秋。

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让校友们“永远记住的姿势”是“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郑发富:为学生推开死神

面对危险,他本有逃生的可能,然而在危急时刻,他所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学生的安全。5月12日,四川安县花荄镇初中教师郑发富为疏散、抢救学生而被倒塌的围墙砸中。经全力抢救无效,郑发富老师不幸以身殉职,年仅42岁。

被营救的几个学生哭泣着说:“郑老师是为了救我们才牺牲的。在围墙即将倒塌的千钧一发之际,他用力推开了我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倒塌的围墙。”

杜正香:用身体为孩子挡横梁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杨树兰老师正在学校的宿舍午休。当她跑到操场上时,正好看见同事杜正香老师一把将送小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不停摆动的教学楼……

5月14日10时,解放军官兵发现了她——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

肖明清:一心护孩子

地震发生时,都江堰龙池镇南岳中心小学6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约200名孩子正在教室。孩子们乱成一团。这时,校长肖明清第一个冲进学前班教室,把孩子们连背带抱地营救出教学楼。距教学楼不到10米的教师宿舍楼在强震中倒塌,肖校长的妻子汤老师被掩埋……

地震后,肖明清整整两天都呆在学校,忙着安顿孩子们。他的妻子就被掩埋在距学校不到10米远的地方,可是没人见到这个高瘦的汉子流泪,只是蹲在掩埋妻子的废墟前抽了整整一夜的烟……

杨文友:忍痛扔下妻子救学生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在灾情发生时,中学教学楼严重开裂,小学教学地基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教师宿舍楼全部坍塌,副校长杨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楼中。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杨校长组织教师全力抢救疏散学生,800名中小学生和幼儿无一伤亡。妥善安置师生之后,杨文友才强忍着悲痛,找来救援人员对妻子进行挖掘抢救,却没能抢回妻子的生命。

王敏:为救学生受重伤

在地动山尧山崩地裂的那一刻,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黄坝驿乡中心小学王敏老师好像忘了自己两岁的孩子还在数步之遥的门房里,用瘦弱娇小的身躯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护送出险境。

当她把最后两名因害怕不敢跑出来的学生护在身下冲出教室的一刹那,飞落的砖瓦重重地砸在她的头上。她眼前一黑,倒在了血泊中。校长和同事冒死把她救出来时,她依然将两名学生紧紧护在身下。经全力救治医生抢回了她的生命。苏醒后,她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学生怎么样了?”

周汝兰:四进四出救孩子

周汝兰是彭州市红岩镇中心小学小学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被临时抽调到幼儿园上课。地震发生时,正在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周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先后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孩子,直到全班52名孩子成功脱离危险。

吴忠洪:为学生放弃生的希望

5月12日下午,四川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吴忠洪引领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本来已经到达安全地带的吴老师又冲进教学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他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向丽:献出年轻的生命

5月14日早上,救援官兵从德阳什邡市龙居中心小学废墟中刨出了一个震撼的情景:三名孩子在一位大人的身旁,大人伸出手紧紧地护着孩子,头被垮塌的水泥板削掉了一半。经过幸存师生仔细辨认,这位大人就是他们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张辉兵: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地震发生时,德阳什邡市红白镇小学张辉兵老师正在二楼的讲台上,距离房门只有一步之遥。张老师用双手撑开房门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外推。等同学们跑出一楼后,整幢教学楼塌了下来,张老师却倒在了房门之下。

汤宏:双臂各夹着一个孩子

地震发生时,德阳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语文老师汤宏在一楼上课。他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夹着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汤宏在瓦砾中丧生,但被他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获救。 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1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一,地震瞬间老师拽出最后一个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岁的都江堰新建小学谢老师在一片废墟中,扒出了装有学生联络方式的U盘。“5·12”地震使这个小学遭遇巨大不幸,数百名学生被埋在倒塌的楼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学里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家长不敢回忆倒塌场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时,距离灾难发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于市区中心的新建小学时,通往校舍的那条泥泞小路格外显眼,**的湿土插着一幅油画。画里是洁白的小花。走进校舍,空气中有股异味刺鼻。这是生命曾经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进原来的校舍,正对着大门的四层教学楼只残留约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场很大,还有篮球架。能够想象,在灾难骤然来临前,这里曾经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如今,只有几个家长还回到学校看看。他们不太敢详细描述教学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儿身入险境的场面。

新建小学共有学生600多人。经现场初步清点,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有近400人。不过,地震发生时,学校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这是一个奇迹。

危险瞬间教师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区,通讯仍时断时续。辗转之间,终于找到了负责新建小学特殊教育班的老师谢罡。后者今年31岁,有个8岁的男娃。在他的教师生涯中,有15年给了这些智障生和聋哑学生。

“地震发生时,盲哑班正在教学楼旁边一栋平房上课。”谢罡回忆,正是这样增加了学生脱险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楼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学生有时间逃生。”他说,当时自己一转身,背后的教学楼就垮了,“很快!”

学校老师见状,赶紧让学生出来。其中智障生问题很大。谢罡还记得最后一个智障生小马脱险的场面。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小马还坐在教室里。“那时有个老师大叫,小马,赶紧出来。”

不过,小马还是没有反应。谢罡就冲进去,一把把小马拽了出来。地震后,为了保护幸存的学生,老师们自发围成了一个圆圈。

在一片废墟中,“圆心”是学生,外围是老师。情况一稳定,聋哑学生和智障生的家长被告知,带孩子们回家吧。有几个没有家长接的,老师们护送他们去了各自的亲戚家。

为方便重逢,废墟里挖资料

接下来几天,谢罡和其他老师们一直在新建小学的废墟里寻找,日日夜夜。男老师24小时日夜待命,女老师则要求每天固定时间集合,应对突发事件。

昨天上午,谢罡又去了一趟学校。在一片废墟中,他扒出了一个U盘。那里存着他的一些个人资料,还包括所有特教学生的****。

谢罡说,虽说学生们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区里,找到他们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那么,今后新建小学重建后,师生彼此的“重逢”就会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个老师都这么想。”谢罡说。

二,北川县委办楼坍塌3名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川县县长称,该县许多干部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北川抗震救灾总指挥、绵阳市委副书记易杰介绍,北川有1万余人在地震中丧生,向外转移灾民1万多人,尚有数百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县城里,有近4000人的救援队正在展开救援。北川中学附近区域及县城救援现场的移动通信信号已经恢复,大大方便了各级指挥和救援机构的通讯。

北川县公安局折损2/3

北川县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至今还压在河边那座垮塌的房屋里。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立即投入前线指挥中心。

事发当天,北川县中队看守所有42名战士、35名服刑人员瞬间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几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战士和武警北川县中队的司务长李远志一起,将有生命危险的25名服刑人员迅速向外地输送。沿途见到受伤的群众,他们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众,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获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厅公布,原本拥有144人的北川县公安局,仅幸存47人,他们大多都失去了亲人。

3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昨天下午5时13分,北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周凯被成功解救出来,与张周凯同时获救的还有北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北川县综治办主任崔代全,此时距地震发生已近75小时。

地震发生后,5层高的北川县委办公大楼瞬间整体坍塌,张周凯和数十名同事被压在了废墟中。

昨天下午1时40分,救援人员在县委办公楼废墟搜索的时候,听见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马上通过细小的缝隙将一些水和食物塞进去,并确认了现场有3名幸存者。

经过4个小时的救援,17时13分,张周凯等3人被成功救出。现场的医护人员检查发现,3人均没有重伤,身体状况较好。

被解救上来的3人裤子几乎全被撕裂,不过除了满身尘土和一些轻微外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重伤, 思维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说话。“我们一直在积极自救!”李贵川说,12日下午1时30分时,他和崔代全到张周凯4楼的办公室商量事情,地震发生后,因为办公室是整体倾斜,他们3人被一块较大的预制板遮挡了一下。

被掩埋后,3人随即开始自救。“我们一直在不断扒土,3个人就到了一起,扒着扒着摸到了饮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贵川说,在纯净水喝完之后,“我们就喝尿,还是继续扒, 听见有人走过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总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泪

作者:挖范文 更新时间:2008-5-16 8:45:12

被压在废墟下的300多名学生很危险,在一次营救失败后,温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10时20分,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5月15日 《广州日报》)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深为温总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动。

温总理,抗震救灾的一线总指挥,一位年届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奔波,甚至急得亲自动手救人。摔倒了、爬起来,手臂受伤出血也不让医生包扎,而是让医生去抢救受伤灾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倘若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哪一个儿女不为之揪心?!

从灾情发生的那一天起,温总理便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指挥抗震、救灾、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一位在现场的记者通过QQ发出即时报道称:“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其实,不是温总理不坚强,而是心系人民的总理为眼前的灾难而心痛,这是热爱人民的好总理此时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险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我们看到在抗震救灾最严峻的时刻,各路救援队伍,克服千难万险,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震区已有6万多人被救出。我们感受到了抗震救灾的勇气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国人民不会被这一重大灾情所吓倒,更不会被眼前出现的悲情所摧垮。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们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灾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灾区战士“三过家门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妈,不要哭了!还有我嘛!”14日晚上,从重庆赶回家的大一学生宋辉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砾上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距离地震发生近3天后,宋辉第一次和失去联系的母亲见了面。

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完全改变了这里的模样。宋辉的家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间房都没有剩下。”宋辉父亲工作的矿山所在地“两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亲至今生死不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地震的宋辉,从学校赶回家寻找自己的父母。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消息,刘海健、何涛、窦丰昌、吴波、陈鑫欣、陆勇报道

14日6时30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宋辉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震后3天无法联系

7时50分,宋辉坐上了从重庆北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宋辉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同学,他们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灾区。

14日11时50分,宋辉到达了成都市火车站。火车站广场上热闹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宋辉没有停留,连忙赶到了昭觉寺汽车站,买到了去四川省德阳市的大巴车票。这是宋辉回家必须要经过的一站,到了德阳市后,他才能再转车去绵竹市。

在等车的时候,宋辉吃了一点东西。车站里了聚集了大量从各地赶回四川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亲人是否安全,看看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13时40分,宋辉赶到了德阳市长途汽车站,同样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备赶回家的人。赶到德阳的宋辉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亲人已经被接到德阳市的黄许镇,他又准备赶往黄许。

傍晚时分,在黄许国家粮食储备库内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着搭帐篷,宋辉83岁的老奶奶刚刚被接到了这里。在这里,宋辉得到了家人进一步的消息,母亲仍然守在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家里。

19时,宋辉决定要赶回家,奶奶叮嘱了他一句,“记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从德阳市往绵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灾情不断呈现在宋辉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严重。“我心情挺紧张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父亲没有任何消息

晚21时,宋辉终于到了自己的家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宋辉的家位于村里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辉一家人外,宋辉父亲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家族的大家庭。

谁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辉离家上学仅3个月后,他再次回来时,家已经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宋辉踩着一片瓦砾进入家,整个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间房都没有剩下。

母亲突然听到了宋辉的喊声,有些慌张地踩着砖块跑了过来,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在此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连三天宋辉和母亲都没有对方的消息,而此时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由于地震,宋辉的父亲宋彦忠工作的地点清平乡的磷矿所在地“两个山峰已经撞在了一起”,宋彦忠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几个亲戚看来,宋彦忠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我们只是不敢当着她老婆的面说,怕她伤心。”

五,17岁男孩废墟中挖掘30多小时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档案

马志成,17岁

地点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医院的患者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17岁的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地震发生当天,家住彭州市银广沟的他跟随家人到汶川走亲戚,在亲戚家中,灾难发生了。

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个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处时,被压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亲人发现,他被埋在了废墟中。

亲人们的呼喊很快引来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惊恐之中,人们迅速开始用手刨挖,据说天上当时下着暴雨,马志成亲戚家的房屋在山脚下,刚挖开一点,山上的泥沙就不断被雨水冲刷下来。

人们在雨中挖了30多个小时,雨越下越大,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强行将马志成的亲人拖离现场。

5个小时后,雨水渐弱,人们再次返回现场,却惊讶地发现——马志成已经自己爬出了废墟,躺在了泥水中。据马志成自己说,被掩埋后,房梁虽然压住了他,但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一直不断地用手挖,最后竟然爬了出来。在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感觉再也没有了力气,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后估算,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个小时。

马志成出来时,武警官兵已经徒步翻山越岭赶到了汶川。当地已经没有条件对马志成进行医疗救治,人们决定将他抬到就近有条件的地方治疗。沿途53名官兵接力,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地奔跑,期间又经历了数次余震,马志成终于被抬了出来,送到了最近的一个医院,最后被送到了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医院。

看着马志成,很多医护人员都流泪了,面对每一个被送来的患者我们都不能不动容,必须全力以赴救助他们

      我个人认为是不能代替的。

      和小区小朋友玩只是让孩子学会和小朋友如何相处,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而早教中心是以开拓思维为主,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如果每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只会让孩子内敛,害怕与家人之外的人接触,如果每天带孩子去和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相处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大方的性格。

     

      我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大概三岁吧,我带他去大学的操场去玩耍,他看到那些大哥哥们在踢足球,他也想玩,就对我说,妈妈我也想踢足球。我就说那你自己主动的去给大哥哥说你也想玩。

      我没想到他真的过去主动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哥哥也很乐意带他一起踢足球,他也很大方的和他们一起玩耍,而且很开心。

     当时我真的觉得孩子很棒,也从那以后我就培养他的主动性,也确实他现在很容易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性格也变的特别的活泼开朗。

     但和小区小朋友玩耍也只是锻炼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当然不排除可以在别的都小朋友身上学到一些好的东西。

      而早教中心不单单只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而且早教中心还有知识的学习,它与传统的教育不一样,主要是锻炼孩子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这是和小区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不到的一面。比如说早教中心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他不是让你一门心思的去学习英语,而是让你边玩边去学习所玩的东西用英语怎么表达。

      另外早教中心还有蒙氏数学,这门课程是可以开发小孩的智力,还有创新思维课程,这门课程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还有美食制作课程,手工制作课程等等,这些都能丰富孩子的成长过程。

      我孩子上小班放暑假的时候,由于暑假放假没人带他,我就让他上了一个月的早教中心,早教中心的课程结束后,不管是在礼貌方面还是知识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园开学后,他的老师们也都说上了早教中心变的更懂事了,学习方面也进步了许多。

      如果说这一个月让孩子就和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那么孩子这个月确实很开心,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但是在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就会缺失了。

    

      毕竟家长的教育和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存在着差异的,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说,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贫富差距导致的,而是教育的差距,就是这个道理。

      让孩子读早教中心,和让孩子和小区小朋友一起玩,这并不冲突,两者是可以相结合的,也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