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15部值得孩子与家长一起看的高分纪录片!

孩子 0 71

干货 |15部值得孩子与家长一起看的高分纪录片!,第1张

干货 |15部值得孩子与家长一起看的高分纪录片
导读: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朋友,都有被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的经历,有些问题没有逻辑和道理,父母懒得回答,而有些问题却是父母真的也回答不上来。 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合适的纪录片不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开阔孩子眼界,提升孩子的思想高度

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朋友,都有被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的经历,有些问题没有逻辑和道理,父母懒得回答,而有些问题却是父母真的也回答不上来。

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合适的纪录片不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开阔孩子眼界,提升孩子的思想高度。

下面这部纪录片分为 自然、科学、人文 三部分,都值得父母与孩子一起观看!如果您感兴趣,就赶紧码住吧!

1、《王朝》

BBC神级纪录片、2018评分最高纪录剧集NO1

讲述西非黑猩猩,南极洲帝企鹅,肯尼亚狮子,非洲杂色狼,印度老虎,这五大濒危动物家族所面临着强敌环伺的家族危机,和因环境改变和人类活动带来的生存危机。

让孩子了解动物世界里的残酷竞争与亲子温情。

需要注意的是,捕猎情节中有少量略微血腥的画面,家长需要衡量孩子的接受度。

(示例:较为血腥的画面)

2、《地球脉动》

惊艳世人,难以超越的经典纪录片

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我们一辈子可能都不能看到的动物和不会到达的景象。

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镜头以上帝的视角审视着地球,把各种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

给小孩从小感受这恢弘的场景,他的内心也会成长得很大气吧。

3、《隐秘王国》

美国科幻大片既视感,也是一部小生命们的励志**

让孩子发现小生物们的强大生命力。

采用了美国大片拍摄手法的BBC纪录片,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做壁纸,画面精妙绝伦,配上气势恢宏的音乐,完全就像是伟大的人物传记。

幼年丧母的小象鼩

推着粪球不断前进的蜣螂

离家出走的小食蝗鼠

隐秘王国里的小小生物,虽然生活充满危机和艰难,却因它们的坚韧不拔而变得格外精彩。

4、《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2019纪录片封神之作

一集的60分钟里,你可以惊叹于地球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能感受到动物生命中的荒诞、温情、搞笑、恐惧、悲伤、愤怒、希望……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热爱我们的星球,这一部必看!

5、《航拍中国 第一季》

专属中国的壮美与感动

像鸟儿一样,冲上云霄,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四季轮转的天地,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怎么能不去看清她!

1、《像乌鸦一样思考》

让孩子学会自己找出答案

这一部纪录片是日本NHK教育频道专门给孩子制作的科学启蒙纪录片,每集10分钟,一共20集。

比如观察杯子的影子

比如观察零食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还有萌萌哒简笔画小人德德尼翁带你做思考实验

这里面的“乌鸦思考法”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 而从小培养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小朋友们极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2、《美丽化学》

中国人制作的最酷的化学科学类传播作品

《美丽化学》将我们从乏味实验室和白大褂的世界带入了色彩斑斓的奇妙世界,把印象中需要死记硬背的化学知识,变成了美妙的艺术。

如果您的孩子正在或即将要学化学,一定要给他看这个,它一定也不会抗拒这样神奇的化学魅力。

3、《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史上最好玩的科普片

人为什么会放屁?感冒是咋回事儿?宇宙从何而来?没有地外生命?春夏秋冬为什么一直按顺序交替?……如果孩子问你这些问题,回答不上来怎么办?

那就与孩子一起来看这部不怎么正经的纪录片吧!绝对能满足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

4、《电的故事》

让孩子发现科学的乐趣的纪录片

通过物理学家和著名事件,讲述电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强烈推荐大家和孩子们一起看。

5、《宇宙时空之旅》

可以当教科书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既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又能够形象乃至是煽情地激发出普通人对于科学的崇敬,而且它所展现出的科学精神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超越了影片视觉效果给人的震撼。

这是一部能满足了孩子对宇宙好奇心的纪录片。

1、《翻山涉水上学路》

同一个世界里的小孩,生活有什么不同?

这部系列片来自最边缘地区的学校孩子们,它带领观众们踏上一次前往一些最不可能抵达的目的地的旅程,在那里,学生们在幸存的生命和对知识的渴望之间,穿越那些狭窄的小道。

我们要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理所应当,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力。

2、《古埃及的瑰宝》

解析地球上最早的古文明

通过30部非凡的杰作讲述古埃及艺术的故事。以时间线为轴,以30件艺术品为点,让人对古埃及的艺术历史演变有了一个印象。

如果你喜欢埃及,想去埃及旅游,看过这部纪录片,埃及在你眼中一定会更加生动。

3、《河西走廊》

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以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从汉代开始直至今天。

河西走廊是 知式旅行 的 爆款路线 ,也正是因为它是一个联通中外古今的重要存在。

孩子每每走河西走廊,不仅能了解国家经略的重要性,还能提升思想的高度和看待事物的宏观角度。

4、《艺术创世纪》

艺术启蒙必看!

孩子们也许会好奇,艺术是怎么来的?我们的祖先最初是怎么想到画画的?……

这部纪录片就通过回顾历史,从人体、图画、影像等五个主题探索了人类艺术的起源。

5、《如果国宝会说话》

 “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很适合作为孩子闲暇时候的趣味“读物”。

如果您想让孩子想了解历史,看见更大更神奇的世界,在我们没办法抵达时,纪录片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山村犹有读书声》这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记录了法国奥弗涅地区的山村里,一所小学宁静的生活。这是个“单班”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这所学校如同与世隔绝一般,静静走过春夏秋冬,老师和孩子们读书、学习、玩耍,用平淡的言语带他们认知眼前的繁华世界。这是一部套用法国影评界的话讲“简单得令人眼前豁然一亮”的影片,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法国北部静谧的村庄里,一起感受这份纯真和美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且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我们精心为各位家长推荐了10部值得一看的教育类纪录片(文末送上免费观看链接),希望家长们从中看到别人的同时也观察到自己。

01

《家风》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

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央视纪录片《家风》,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讲述中国著名家族的家风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与责任感。

02

《关键的七岁》

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这个转变的年龄段发生在7岁,这个时候,不仅仅孩子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内在也在转变。

如果两者变化都非常大,孩子没有很好的适应,那么就会产生一些偏激的行为。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去了解一下,7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会有发生哪些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这部纪录片《关键的7岁》,让父母们很好地解密了7岁孩子的成长密码。

03

《人生第一次》

《人生第一次》可谓是2020年开年纪录片口碑大作。片中讲述了万千普通中国人,一生中12个普通的“第一次”: 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结婚、进城、买房、相守、退休、养老、告别。

这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次”串联起来,凑成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平凡而又特别的一生。

04

《零零后》

《零零后》系列共五集,分别是《爱的方程式》、《时光若倒流》、《成长单行道》、《一一的世界》、《朋友这件事》。

纪录片绘制出一幅中国教育的真实画卷:不同个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为不同的人,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

教育是一场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心理战争,影片关于个性与制度、应试与素质、留守与留学、青春期与亲子关系、独生子女与二胎政策等教育话题将连接每个家庭。这是关于一群中国零零后孩子的成长故事,也是关于中国未来的寓言。

05

《极有可能成功》

2017年度国内最火的一部纪录片,莫过于《极有可能成功)。

这部影片于2015年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节——圣丹斯国际**节上展出。

被业界誉为“迄今为止,关于学校题材最好的纪录片”;

获得了24个国际影展奖项;

在全世界超过2300次公映;

《美国独立**专刊》("Film Threat")甚至评论它为“这部**,应该是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比尔盖茨造访HTH时说,“这是每个美国孩子都向往的创新学校”。

纪录片讲述了一所美国加州的高中,一帮普通的孩子,一群富有激情的老师,敢于打破124年的教育体制,将学校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纪录片中的这所学校通过设计展示小组项目进行学习,也就是当下流行的PBL(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式学习,打破学科的边界,又讲究深度和统整。

06

《镜子》

本片是我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纪录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07

《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中美印,三国教育大比拼!在这部纪录片名字中所包含的“两百万分钟”,其实是指一名美国学生高中四年的校园时光,这段时间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走向。

就在如此重要的时期里,同龄的印度孩子、中国孩子又将如何分配时间他们对未来有何规划和想象最后又是否能够如愿这部看似轻松诙谐的纪录片,却揭开了颇为残酷的真相。

08

《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

一提起中国的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模式,无论国内国外,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数学很强”、“很会考试”、“填鸭式课堂”,和与之相对应的“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丹麦,这个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亦是安徒生童话和乐高积木品牌的诞生地,他们的教育体系,也充满了自由有爱的气息。

2013年,丹麦人就向中国人发起了一次“挑战”,在纪录片《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里,让两国的初三学生,展开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PK。没想到,结果令很多人吃惊

09

《盗火者》

这部纪录片采访众多的第一线教师、专家、家长、学子,以鲜活的事件、人物、观点切入,从十个维度揭示了教育困境和改革痛点:《重回人的语文》《呵护童年》《天梯》《守望乡村》《大学大学》《在路上》《课堂风暴》《寻找马小平》《学在民间》《公民》,每集30分钟。

10

《穷哥哥富弟弟》

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记录了这样的一对兄弟:

兄弟俩出生在同一个家庭,直到成年前,都一直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朝夕相处。

按理说,家境出身完全相同的两兄弟,人生轨迹应该不会相差太大。

事实却相反:哥哥成为了千万富翁,弟弟住在街边的拖车里。

不禁让人反思: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生?

在现代心理学中,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经历怎样的事,选择何种生活,得到怎样的结果,其实大部分早已被悄悄“决定”。

这个被决定的部分,它是你潜意识最深处的真正欲望,是你内心最原始的冲动,是你,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称之为——“人生底色”。

造成《富哥哥穷弟弟》两个人命运差异的根源,不是运气,不是外在条件,甚至不是个人资质,正是从童年就形成的人生底色。

第25集。

《领袖》是由江西省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由石伟执导,邵钧林编剧,王霙、温峥嵘、侯祥玲、夏天、郭广平、洪涛等主演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该剧选取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动荡最激烈、斗争最尖锐、变化最深刻的转折阶段,聚焦遵义会议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的奋斗历程。 

该剧于2014年10月8日在贵州卫视上星播出,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同步播出。

遵义会议之前,历届党的***大多听命于共产国际,主张“城市中心论”。六届四中全会,王明(王笑龙饰)、博古(曾昂饰)等人进入中央委员会。此后,博古请来了李德(佛乐克饰),把教条主义推向顶峰,不仅丢失了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中央苏区,而且把党和军队引到了灭亡的边缘。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拷问,使得党的领导集体在独立思考中开始了对领路人的认识和选择。

周恩来(郭广平饰)主动检讨自己,张闻天(侯祥玲饰)、王稼祥(杨轶然饰)选择自我扬弃,他们共同推举了毛泽东(王霙饰)。

1、翻山涉水上学路

讲述了不同国家偏远地区孩子艰难的求学之路。求学路上,他们可能会被沙尘暴卷走,被河水淹死,被鳄鱼吃掉、坠下悬崖等;光上学他们就用尽了全部力气,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

2、小小少年

纪录片跟踪拍摄了“痴迷”于自然、科技、艺术、运动等不同领域天赋异禀的孩子,记录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成长故事。当一个孩子痴迷于一件事,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和创造力?在人生初期绽放天赋,又会如何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这些孩子,他们都在各自钟爱的事物上做到极致、年轻的身躯下都隐藏着如巨人般丰盈的灵魂。

3、前进吧!少年

“渺小生命,越波澜不惊,越无法看轻”。纪录片讲述5个贫困乡村的少年,即便遭遇生活的困苦与学习的挫折,却依然顽强地拼搏,追寻人生的价值。他们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凭借自身的勇气和坚持一步步向前,改变生活,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