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他们有赶着去上班的,有赶着送小孩上学的,一片繁忙的的景象。这一句话是《乡下人家仿写城市人家》作文的一句话。城市的马路车水马龙,路上的行人都形色勿勿,有的赶着上班,有的忙着送孩子去上学,一幅繁忙的景象。傍晚的马路就悠闲多了,有散步的老人,有溜
他们有赶着去上班的,有赶着送小孩上学的,一片繁忙的的景象。这一句话是《乡下人家仿写城市人家》作文的一句话。城市的马路车水马龙,路上的行人都形色勿勿,有的赶着上班,有的忙着送孩子去上学,一幅繁忙的景象。傍晚的马路就悠闲多了,有散步的老人,有溜狗的年轻人,还有玩耍的孩童。
在学校执勤站岗发朋友圈:
1、我们就是学校的家长,我们每天站岗执勤,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孩子,每天去安全的上学!
2、这就是为了孩子所做出的贡献,家长站岗执勤,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享受到一份安全的童年,给他所有的圆满交代!
3、孩子就是我们全部的,希望孩子就是我们未来所有的动力,家长站岗之行,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份圆满的安排!
4、为学校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保孩子一份平安。
5、终于提到到安保员的辛苦了,站了一天岗确实很辛苦。
近日,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为学生开通进校的绿色通道。将近400米长的通道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位家长执勤,绿色通道所在的马路上,没有一辆机动车在行驶,让5200多名学生上学路上有了安全保障。(1月5日《齐鲁晚报》)
随着近年来我国私家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多,一些紧邻公路的中小学校门口经受着交通拥挤、秩序混乱的考验,特别是每天学生上下学时,人多车多,学生安全状况十分堪忧。这不仅威胁学生安全,牵动家长神经,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也给学生遵纪守法文明守规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开辟校门口“有形”的“绿色通道”。一是交警部门在上下学时间段,增派警力,在学校门口设立专人专岗,加大对校门口周边区域的值勤力度,确保人、车有序通行。针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家长反映较强烈的路段,及时划定斑马线,设置减速带、安全提示牌和隔离护栏。也可以设立“学生专用通道”,在一定的时间内仅允许学生通行。二是教师、家长轮流值勤,协助城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对上下学时校门口主要路段的管理,禁止占道设摊。三是各班级可“错时放学”,避免家长接送学生时人流、车流过于集中。四是家长引导孩子徒步或乘公交车上下学,家长也可送孩子到校门口即走。五是强化学生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平时多练习走人行道、斑马线,不乱横穿马路,掌握应对校门口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技能。
除了“有形”的绿色通道,开辟校门口“无形”的“绿色通道”也很重要。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明确责任,科学管理,在地方或国家层面上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政府相关部门对校门口交通安全秩序应承担的责任,改变出了问题学校一家担责的现状。更要对其他政府相关部门对校门口交通秩序安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让这项工作真正进入科学化、常态化的轨道。
总之,若想彻底破解校门口交通安全秩序问题,必须同时做好校门口交通通道具体的规划管理和提高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的认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虚”“实”结合全面推进。
有好多次陈先生都问我:你为什么坚持每天自己送儿子去幼儿园呢?我看你也挺累的,早上时间又紧张。让我妈来送不是也一样嘛
其实我何尝不想多睡会儿,但是每天早上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是养成一些作息习惯的黄金时间,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偷懒。
这之后陈先生也就不问我了,但是我公公婆婆还是纳闷:你早上起来弄好了我们来接也一样的,你管你上班去,孩子我们送到幼儿园,这路上没多少时间能做什么呢?
我就来告诉你们,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的每个早晨,可以做些什么:
06:30 am
每天我固定在这个时间起床(预计孩子读小学了要提早到6点)
06:30-06:50 am
20分钟做瑜伽,这已经是12年的习惯了
06:50 am
我叫醒孩子的方法是放音乐,音乐不要太刺耳,然后拉开窗帘
儿子这个时候一般就会醒了,然后他会在床上躺一会儿
06:50-07:00 am
在儿子躺在床上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去洗漱、化妆
07:00-07:10 am
如果儿子没起床,我会轻轻揉一下他耳朵和手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天(夏天基本孩子就会自己起来了)
因为现在天气冷,他起来后会有点小情绪的,这很正常。我不会说什么,因为他很快就会自己平复情绪的(主要是他肯定会着急先去一下厕所)。然后自己穿衣服裤子,把被子翻个身。
07:10-07:20 am
儿子会自己刷牙洗脸,也包括自己拧毛巾,洗完脸把面池擦干、把牙刷牙膏归位。
这个时间段我会用来自己去换衣服,整理一下包。
07:20-07:25 am
儿子会去自己叠被子穿外套、叠好睡衣。然后我帮他一起抬着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头。
07:25-07:35 am
这个时间我是留给儿子自己玩的(有时候也留给他拖沓用)
在上述事情已经做完的情况下,他有时候会在画板上画两笔,有时候会去玩一会儿乐高。我利用这个时间去发早上的新闻(就是工作上需要发的微信)
注意:上面所有的习惯,都是从2岁开始循序渐进培养的,一直到3岁半基本养成,遇到季节转换或特殊情况的时候再灵活调整。
此外,有两点是隐含的习惯问题:
1我一般不太在意孩子偶尔的小感冒,也不会一有点不舒服就给孩子吃药,更不允许找借口不去幼儿园。
2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就会让儿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
3偶尔会发现突然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慢慢把孩子引到愿意去幼儿园的想法上去
如果让老人送孩子上学,很多习惯基本是难以养成的,甚至是会被纵容坏的。
07:35 am
出门时我会让儿子丢垃圾,并且不断示范给他看:出大门的时候先看左右车辆,不能横冲直撞的原因。
现在这个季节,丢完垃圾后我会和儿子一起跑步到吃早饭的地方。家里距离早餐店基本是两个50米。运动能帮助人身体暖和起来,而且小子自己也很乐意这样跑一跑。
在这个过程中,是教会孩子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规则和突发情况应变的好时机。我注意到过很多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学校的路上,要么是抱和背,要么是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或者家里距离远的父母会开车送过来。这些其实都是破坏习惯的,也剥夺了孩子肢体活动的权利。
07:45 am
我会让儿子自己去点餐,这是鼓励孩子和不同的陌生人沟通的好机会,也是教孩子清点零钱的好时机。可以先给他硬币,然后换成5块钱纸币,再换成10块钱纸币,然后是20、50、100
点餐完之后,让孩子自己拿着小票去找座位、拿餐具、给服务员小票。然后我们说好在早餐上来之前玩一会儿游戏(比如:用桌子上的写着座位数字的夹子来做数学游戏)
08:00 am
早餐时间一般就是15分钟,根据不同月龄用餐时间相应增减。
08:00-08:10 am
吃完早饭去幼儿园的路上,别小看这10分钟,能跟孩子互动的内容可多了。下面我就例举一些我平时的做法:
1唱儿歌
中文儿歌或英语儿歌都唱,看孩子自己喜欢唱什么或听什么
一般这段路可以把1首儿歌唱3遍
2聊天
什么都可以聊。聊幼儿园的朋友、幼儿园里的老师、幼儿园里做的游戏
3讲故事
主要是帮孩子回忆幼儿园讲过的故事、在家里讲过的故事、睡前故事
4互动
如果孩子某一天不想说话,就安静地走到幼儿园即可
孩子跟你讲话,就算没听懂也要把孩子的话耐心仔细听完,并且要给予回应
5告别
当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今天你会几点下班、几点去接他,或者是今天有事需要加班要晚回来,或者是需要出差可能几天后回到家等等(自从换好工作以后,晚上加班和周末出差的情况基本是没有了的)
08:20 am
送完孩子后,我去坐公交车上班,一般路上需要50分钟,我们公司是9:30 am上班
所以说,能不能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父母的上班时间,公司距离家的时间。在这个基础满足的前提下,剩下的不过就是愿不愿意早一点起来、愿不愿意合理安排时间送孩子了。
从早上6点半到8点,看似1个半小时,父母的时间确实紧张,但是真的能带给孩子很多宝贵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习惯!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