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医有医神、酒有酒神。所谓“神”就是受人崇拜、敬仰、爱戴的人。 九爷嗜酒如命,酒瓶从不离身,整天喝的醉熏熏,飘飘欲仙,像山里的雾,像一条闲散的狗,在村子的犄角旮旯里晃悠。村子里的人都管他叫:酒爷。他听见也只是耷拉着脑袋
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医有医神、酒有酒神。所谓“神”就是受人崇拜、敬仰、爱戴的人。
九爷嗜酒如命,酒瓶从不离身,整天喝的醉熏熏,飘飘欲仙,像山里的雾,像一条闲散的狗,在村子的犄角旮旯里晃悠。村子里的人都管他叫:酒爷。他听见也只是耷拉着脑袋,身体前后晃荡着,手里拎着个酒瓶,眼神里透露鄙夷和厌倦的目光,嘴里喷着浓郁的酒气,夹杂着口里的烟味,气味像泥沟子里的污水,嘿嘿地笑着说:“酒爷也是爷,只要有酒喝,你们爱咋叫,无所谓。”说着话,又对着酒瓶喝上几口,流出的酒渍沾着嘴上白色的胡子,用槁枯的手指抹了抹,又用舌头去舔手指上残留的星点烈酒。喝着,喝着,就醉卧在地上,不省人事。村子里没有人去搀扶他,把他当作是一条熟睡的狗。
九爷喝了几十年的酒,也醉了几十年。村子里的人都习惯了,麻木了。就连村子里的猫呀,狗呀,都像避瘟神一样,只要看见他的影子,都躲得远远的。九爷走到那里,刺鼻的酒气就弥漫在那里。
听村子里的`人说,酒爷过去不喝酒。三十多年前,一起交通事故,他的老婆和女儿都归了西,从那时起,他天天借酒消愁,一直喝到现在,六十多岁的糟老头,人也越喝越瘦,越喝越缩,孱弱得像一只病猫;凹陷的眼睛,像村里的枯井;干枯的手,像一片随时会飘落的树叶。
天亮了,公鸡站在他身边使劲地打着鸣。他揉了揉眼角的眼屎,摞了摞身体,“嘘”地一声,把公鸡赶跑。捡起地上的酒瓶,摇了摇,看了看,“嘿”还剩一点,可以再喝上两口,自言自语地又喝上了酒。
趔趔趄趄刚走到李婶家的门口,碰巧看见李婶的十岁丫头出门上学,上去摸了一下她的脸,笑眯眯地说:“真俊呀!”丫头吓得大声喊叫:“娘,快来呀,酒爷欺负我。”
李婶怒气冲冲从院里走出,手里拿着大竹帚,拼命地往酒爷身上抽打。他不躲,也不还手,脸上,手上被竹条子刮出一道道血口子,血从皮肤里向外渗透。打了半宿,她见此情形才收手,瞪着他说:“酒鬼,下次再看见你欺负我家丫头,我打折你的腿!”
村子里的许多人在围观,大家用手指着,用谩骂的语言,用石子羞辱他好一阵子,才悻悻地散去。他像具僵尸一样,慢慢地走到大树底下,席地而坐。一手拎着空酒瓶,一手遮着眼睛,斜歪着脑袋,看着天上刺眼的太阳,眼里喷着血。树上的一只鸟,拉下一坨鸟粪,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的头上,他惨淡地一笑,用脏兮兮的手抹了一下:“今天的运气真好!”
冬天到了,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天上下着大雪。小卖部的张婶刚从集市上进货走到村西,正巧遇见酒爷哆哆嗦嗦从他家门口出来,上前打招呼:“酒爷,很长时间没见你到我的小卖部买酒喝,怎么,戒了?”他没搭话,从怀里拿出酒瓶在她眼前晃了一下,又揣进了怀里。“我说呢,酒爷不喝酒,太阳西边升。”张婶话里有话地说了一句,嘲弄着走远了。
雪覆盖着村子,白皑皑一片。村子里的人都围在炉前取暖。
“快来人呀!救命啦!”大家伙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呼喊,声音是从村西方向传来,不约而同往村西跑去。很远看见一个身影正在水里救人。赶到岸边一看,李婶的丫头和张婶的儿子,全身湿透,冻得上牙咬着下咬,浑身颤抖。大人们赶紧脱掉外衣包裹住孩子。
“你俩谁救得?”有人急促地询问。俩个孩子都同时说道:“是酒爷。”用手指着水里。
水面很平静,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几个青壮年小伙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终于把酒爷从水中打捞上来。他像一蹲雕像,双手紧紧地抱在胸前,大家用力掰开他的双手,从他鼓囊囊的怀里掏出一个酒瓶,酒瓶是空的,里面有一张卷着的纸,纸的外边似乎写着字。打开瓶盖倒出一看,是一张相片,是酒爷一家子三十多年前的全家照。相片反面写着一段话:孩子她娘,女儿啊!近段时间常在梦中梦见你们娘俩,你们劝我不能再喝了,我听你们的话,把全家福放进空酒瓶里,搁在怀里,你俩可以监督我戒酒,咱们天天可以在一起。梦见你们对我微笑,很久没人对我这样了,我真高兴。前一阵子看见李婶的丫头,就想起了我的丫头,摸了那丫头的脸,让村子里的人见笑了,给你娘俩丢了脸,真想你们啊!岸上的哭声比呼呼的北风还要大。风带着哭声在村子里越飘越远。
村子里的山岗上,几棵光秃秃的树立着,树梢上的空鸟巢被雪覆盖。酒爷的坟旁摆满了酒,全村人都围在坟头周围。俩个孩子,俩个女人跪在坟前。
“爷爷,爷爷。”俩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俩女人不停地用手拍地捶胸,“邦邦邦”地叩着响头。有一位年长的老人说:“酒爷心里苦呀!没人理解他呀!几十年里,心里头都装着大家,他是大英雄,是咱们的酒神。”说着话,带头跪了下来。大家都跟着一个个跪了下来。在忏悔,在祈祷……
坟地上插着的白色灵旗“呼啦啦”地响着,风越刮越大,雪越积越厚,山岗子上全白了,二百多号村民都低下了头……
一个穿得西装笔挺的男人,却每天穿梭在饭馆、酒店等地方,见到有人端着酒杯他就上前夺走,顺便把人家未开封的酒也砸掉。男人这个举动让很多人疑惑不解,称其“神经病”。
然而就是这个旁人眼中“神经兮兮”的人,曾经却是“中原第一酒神”。他一次能喝7斤酒,在酒桌上喝死过8个人。因为嗜酒丢了工作,5次被父母送到精神病院,老婆孩子也离他而去。
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做出改变,成为了“中国反酒第一人”?
酒量极佳,春风得意
“你们放我出去!我没病,我不就是爱喝酒吗?我有什么病!”这个大喊大叫的男人名叫张政,他因为太过喜爱喝酒,已经第5次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可即使是进了5次精神病院,张政依然没有成功戒酒,反而越发憎恨父母。
他觉得自己就是爱喝酒了一点儿,不伤天也不害理,父母凭什么这样做,当初明明是他们让自己学着喝酒的。张政毕竟是一个成年男子,真要挣扎起来几个医生合力也制不住他。
没办法,医生们只能趁着张政不注意偷偷给他打一针镇静剂,可是他们改变不了张政的想法。看到这种情况,张政母亲崩溃了。她不停地捶打着张政的父亲,嘴里还埋怨道:“都怪你!本来好端端的小孩,你非要为了充面子让他学喝酒。现在好了吧?人都喝坏了,我的儿哟!”
张政父亲听到张政母亲的指责,却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他捂住自己的双眼,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张政父亲也后悔啊,早知道儿子会变成这样,当初说什么也不会让他沾酒。
张政的父亲是一名中医,酒量不太好。在张政14岁那年,张政父亲面对着旁人递过来的酒,感觉自己实在喝不下,于是他心血来潮,让张政帮自己挡酒。他推了旁边坐着的张政一把,说:“儿子,跟叔叔们喝一杯!”
听了父亲的话后,张政想都没想,接过别人敬给自己父亲的酒一饮而尽。张政的这个举动赢来了周围一片喝彩的声音。“哎呦真厉害啊,年少有为!”,“这小孩这么能喝,一看就是能成大事的人!”、“老张,这小孩真有你年轻时候的风采啊!”
一席话不仅夸了张政还夸了张政的父亲,让父子俩听的是心花怒放。自那以后,张政父亲就常常让张政和别人喝上两杯。不过张政的父亲有分寸,他知道张政是个小孩,所以每次都不会让张政喝太多酒,浅酌两杯即可。
但这时的张政却逐渐不能自控,他已经爱上了酒的滋味。张政的酒量越来越大,一口气干好几瓶白酒都不带喘气的,父母给他的零花钱基本都被他偷偷用来买酒了。这时的张政虽然嗜酒,却不敢让父母知道,只敢偷偷地喝几口,所以他此时并没有喝到影响生活的地步。
张政只会在学业紧张的时候喝上两口缓解缓解,或者遇到难题时喝上两口放松放松。可自从考上大学之后,张政就开始肆无忌惮了。因为住校的原因,他再也不用躲着父母偷偷买酒喝了。张政爱上了这种潇洒的感觉。
他天天呼朋唤友,吆喝着大家一起去校外喝酒。那时候的张政又年轻又爱喝酒,身上带着一股子豪爽的气息,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他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虽然身处在男生众多的警校里面,亦能从中脱颖而出。就在这时,有一个女生爱上了张政,开始倒追他。
她就是张政后来的妻子。张政的妻子长得很漂亮。没追多久,张政就被她打动,两人正式确认了恋爱关系。张政在大学期间虽然隐隐有嗜酒的苗头,但是尚能克制自己。他在校期间的成绩不错,毕业后就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张政和妻子也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两人没多久就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成家、立业两件事都被张政完成了,张政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妥妥的“人生赢家”。然而张政却开始放任自己,他沉迷在酒的世界中。最后不仅工作没了,朋友没了,老婆孩子也弃他而去。
嗜酒如命,亲人都遭罪
“喝!咱哥几个好久不见了,可得好好喝一回!”张政举着酒杯,说什么都要酒桌上的人一一和自己碰杯,还要将杯中的酒喝得一滴不剩。张政实在太能喝了,他周围基本没有一个人能喝过他。
许多人和张政喝完酒之后都上吐下泻的,很多人甚至因此进了医院。唯有张政跟没事人一样,将酒当白开水喝。张政不仅和朋友喝酒爱劝酒,和家人喝酒他也劝。有一次,张政和自己的妻子一块回妻子家看望老人。
可张政去了之后就拉着老丈人开始拼酒。老丈人年纪大了,哪能这么喝啊?张政妻子急了,在旁边不停地劝,不过张政压根不听。到最后张政喝满意了才放下酒杯。之后两人离开。
可两人前脚刚到家,妻子母亲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哭得泣不成声。她说张政的老丈人晕过去了,怎么喊都喊不醒,让他们赶紧带着去医院看看。本来以为把老丈人都喝住院了,张政怎么着也会收敛一点儿。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张政依然我行我素,七八天不吃一口饭可以,但是一天不喝上七八斤酒不行。张政还因此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为张政是一名人民警察,工作中免不了要审问犯人。
但是在审问犯人前,张政居然还要喝上几斤酒,不然他就浑身哆嗦,说话不流畅,字也写不好。不仅如此,张政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下了班的张政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
他和妻子、女儿之间越来越没有交流,有时候一星期都说不上几句话。此时的张政的心中除了酒之外,别的什么都装不下,甚至连女儿的命他都不放在心上。张政自诩酒量好,总是无视交通规则酒后开车,载着女儿时也不收敛。
有一次,张政带着女儿去参加聚会,在聚会上张政一通乱喝,喝完还执意要自己开车带女儿回家。结果车到半路没油跑不动了。如果是清醒状态下的张政,肯定早早地就会发现车快没油,并且在途中找个加油站给车加加油。
但是酒精麻痹下的张政只知道闷头往前开,等车彻底没油了,他和女儿也被困在了半路。这时的张政嘴里还嘟囔着:“怎么不会跑了?什么破车。”接着他不知道在想什么,竟然松开安全带,把座椅放平,就要躺在那儿睡觉。
女儿在后座睁着大大的眼睛,不知道爸爸要做什么,她看着睡眼惺忪的张政,问他:“爸爸,我们怎么不走了啊。”张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女儿的话,而后一激灵,想起来两人还没到家。他眯着眼看了看前面有亮光,想起来那是一片工地。
于是指着亮光处对女儿说:“走,当然走。但是现在咱们的车跑不动了,女儿你去那儿喊人来帮忙。”说罢他头一歪,就呼呼大睡起来。张政女儿看了看烂醉如泥的爸爸,只能打开车门按照爸爸的指示去喊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政感觉自己睡得好好的,突然就被人扇了一巴掌。他一睁眼,就看到一个60岁左右的民工牵着他的女儿。那民工看到张政醒了,气不过又给他两巴掌,骂道:“你真是个畜生啊!让这么小的孩子自己上高速!”
这时的张政才知道,那个看着就在眼前的工地其实离他们还有一公里多,并且要穿过高速才能到达。张政酒瞬间吓醒了,心中一阵后怕,他紧紧抱着女儿,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欣喜。张政这时也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回去之后,他没敢将发生的事情告诉妻子。可张政也只是害怕了那么几天而已,过后他又开始成斤成斤的酗酒。又一次酒后开车带着女儿时,张政出了车祸,女儿也被磕了一脑袋血,这件事成了张政和妻子离婚的导火索。
最终醒悟,成功戒酒
张政嗜酒如命,一天不喝酒就浑身难受,张政的女儿感觉自己就没坐过清醒爸爸开的车。有一次,张政像往常一样酒后驾车,开车时手抖得厉害,控制不住将车开得越来越快,等他看到前面有绿化带的时候已经晚了。
张政直直地冲着绿化带撞了上去。等他回神时,车头已经撞扁了,车玻璃也碎了很多,女儿更是受到冲击晕了过去。张政快吓死了,他眼泪唰的下来,颤抖着手拨打了急救电话。
女儿住院的消息很快被妻子知道了。张政妻子赶到医院对着张政就是一顿臭骂,边骂边哭。出了车祸,张政酒驾的事情自然也被单位知道了。身为一个人民警察竟然知法犯法,做出这样违法的行为。
张政不出意外地被开除了。其实,在张政被开除前就有同事提醒过他少喝点儿酒,说像他这样喝下去迟早会误事。然而张政不听,反而觉得同事是在扫他的兴,不给他面子。
张政声称自己就爱喝酒,酒是他的命,别人喝自己敬的酒是看得起自己。然而他却忘了,他自己能不要命的喝酒,别人可不像他一样也能这么喝。好多次他递过去的酒别人已经不想喝了,张政却还坚持着“是兄弟就干了”、“你是不是看不起我”、“给政哥一个面子”之类的话。
在张政的逼迫下,被敬酒的人只能接过他递的酒。酒桌上的张政曾喝死过8个人。导致张政的朋友们后来一听到他请自己喝酒,都跟接到了什么“催命符”似的连连拒绝。女儿跟着他出车祸、单位将他辞退,都没有换来张政的醒悟。
他还是不要命的喝酒。张政妻子再也忍受不了,趁着张政不在家,将他藏在家中的酒瓶统统砸碎,把酒倒进了洗手池里。等张政回到家时,只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
他还笑着问妻子:“今天用酒炖什么好吃的了?”接着一句“这么香”还没说出来,张政就看到了破碎的酒瓶子们。张政目眦欲裂,痛心不已,他扬起手就要给妻子一巴掌。
然而这个举动更加寒了妻子的心,她大吼:“这个家是要被你喝散了!张政你就和酒过一辈子吧!咱俩离婚!”张政扬起的手僵在了半空,回过神时,妻子已经带着女儿离开自己,只推过来一纸离婚协议书。工作没了、家没了、朋友没了。
张政笑了笑,又去楼下买了几箱酒,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还有酒陪着自己。张政的父母看到他这样,心如刀绞,张政的父亲更是悔的扇了自己好几个巴掌。他们将张政5次送往精神病院,然而却换不来张政的一丝改变。
到最后,张政的父亲似乎都不想再管他。他将张政喊回家,给张政准备了好几箱酒,并告诉他随便喝,以后再也不会限制他,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张政听了之后大喜过望,压根没看到父亲说话时沉重的表情,打开一瓶酒就“吨吨吨”的灌起来。
张政这一次真的喝了个爽,一口气喝到天黑才罢休,喝完他瘫在沙发上倒头就睡。可是等张政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关到了一间洁白的房子里。他大惊失色,以为自己又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大喊着“放我出去”。
后来张政知道了,这里不是精神病院,而是戒酒中心,他不戒掉酒的话是不会放他走的。张政听了差点儿直接发疯:不让他喝酒,跟要他的命有什么区别?可是张政没有别的选择,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
张政只能慢慢熬,每天他都觉得自己快死了,可第二天一睁眼,他就发现没酒自己也能活。再后来,张政收到了父亲送来的信。父亲在信中不仅向他道歉说不该让小时候的他喝酒,还求他戒酒,做回之前优秀的自己。看到那句“求求你”,没怎么哭过的张政忍不住痛哭流涕,发誓痛改前非。
结语
张政在戒酒中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仅自己不喝酒了,还劝别人戒酒。在大街小巷看到喝酒的人,张政就会上前夺过他们的酒杯。他这样突兀的行为常常被人骂,有时候还会被揍。但是张政乐呵呵的,觉得自己能劝几个是几个。他也从“中原第一酒神”变成了“中国反酒第一人”。
对于张政曾经嗜酒如命的行为,你有什么评价?你赞成他后来这种夺人酒杯的反酒方式吗?
拜年初一到初十分别去谁家?初一走舅家,初二走姑家,初三走娘家,初四,五,,,,初十,,,到十五走朋友。走亲戚也是分先后的 ,不以地理位置的远近为主, 而是按照备份的先后,大体的顺序应该是外甥走姥姥家 ,女儿带女婿回娘家 ,然后就是大伯, 叔叔 ,姑姑 ,阿姨, 哥 姐家里,除非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这些都要走到,具体的顺序是 ,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 ,祝福长辈福寿安康 ,万事如意 !
我们这里的习惯是初一给本家的长辈去拜年。初一早晨,不论除夕春节联欢晚会看多晚、睡多晚,都不能睡懒觉,要梳洗打扮好,漂漂亮亮,精精神神去给长辈拜年。各家的小辈会聚在一起组成一个拜年的队伍。进门的第一句就是问爷爷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