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一、自产产品1以自产产品作为礼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当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当期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非货币性薪酬金额。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实际发放时:借记“
一、自产产品
1以自产产品作为礼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当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当期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非货币性薪酬金额。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实际发放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意,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要先扣除个人负担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扣除后的余额才是实发工资。(下同)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个人承担)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二、外购产品
1购入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企业以外购的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职工薪酬的金额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实际发放给职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三、发放购物卡
向员工发放购物卡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卡
注:以购物卡发放福利,购卡时取得不征税普通发票,实际消费时无法取得发票,以其他能够证明业务发生的凭证入账。会计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均不作收入,但需并入工资薪金扣缴个人所得税。
发放时: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现金
如果某人的奖金 工资超过个所税扣除标准的话,应计提该员工的应交个人所得税:
借: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XX员工)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所税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福利费 下个月再发工资的时候
应该向该员工扣除掉上个月已经代扣代缴的个所税: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XX员工)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员工福利作为”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计提,可以直接计入费用,一般看作”管理费用“入账。
1、计提职工福利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2、发放员工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
一、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1、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2、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3、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4、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
问题一:职工福利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职工福利费(按人员所在部门入账)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开支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问题二:据实列支时企业福利费如何记账? 据实列支下,企业职工福利费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直接列支成本、费用:这种核算方式适合于福利费开支金额不大的中、小企业。因为,企业发生的福利费直接列支成本、费用相比原按照工资总额的比例计提而言,会引起企业每月成本、费用的波动,而这对福利费开支较大的企业而言,会引起业绩的较 动;
(二)根据往年福利费的实际开支情况确定当年提取比例:这种核算方式适合于福利费开支金额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但是企业应注意的是当年确定的提取比例不再是14%的税法扣除比例。
有人认为:第一种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据实列支”,第二种处理方式是一种预提方式,是一种间接的“据实列支”,它是根据企业历年来福利费的实际开支情况确定当年提取比例,显然,当年计提比例是一种会计估计,并非当年职工福利费实际发生的比例,企业需要在年末对职工福利费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调整,若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小于预提的职工福利费,企业应当将多提的职工福利费冲回;若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大于预提的职工福利费,企业应当将补提少计职工福利费。如何冲回多提的职工福利费或补提少计职工福利费呢?
该文对多提职工福利费冲回的账务处理进行了举例说明。
例 某公司2008年6月,当月应发工资50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15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6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00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90万元;建造厂房人员工资60万元;内部研究开发部门人员工资40万元。
公司根据2007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经计算2007年全年实际发生的福利费与工资总额的比重4%,企业将该比例作为2008年福利费的提取比例,职工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
应计入生产成本的福利费金额=150×4%=6(万元)
应计入制造费用的福利费金额=60×4%=24(万元)
应计入管理费用的福利费金额=100×4%=4(万元)
应计入销售费用的福利费金额=90×4%=36(万元)
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福利费金额=60×4%=24(万元)
应计入研发支出的福利费金额=40×4%=16(万元)
1月末职工福利费的处理
借:生产成本 60000
制造费用 24000
管理费用 40000
销售费用 36000
在建工程 24000
研发支出 1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200000
2年末职工福利费的处理
例某公司2008年12月31日,累计发生的福利费支出为2450000元,已累计提取的福利费2850000元,少计提400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400000
贷:管理费用 400000
上述账务处理中,企业将多提的职工福利费全部冲减了“管理费用”,显然不正确,影响当期损益,因为:在建工程人员、研发人员按工资总额多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冲减“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生产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按工资总额多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摊,然后在产成品与销售成本之间分摊。也许有人认为:这样账务处理太繁琐,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直接冲减“管理费用”。我们认为:如果多提职工福利费的金额不大,属“非重要事>>
问题三:新会计准则中,福利费不再计提,那么发生福利费支出怎么做账?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福利费不用提取了,发生的福利费支出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即: 1、发生福利支出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现金等 2、月末分配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问题四:想问福利费怎么记帐。 是下面哪个方法 新准则取消了原“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会计科目、增设“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福利费通常据实列支,不存在余额的问题,企业也可以先提后用。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弧薪酬-职工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库存现金
问题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用应该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贷方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借方按职工的岗位分别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
问题六:计提福利费如何作记帐凭证 福利费并不是不让计提,发生的福利费支出在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中归集,再根据具体事项分担到成本、费用中。1、发生福利费支出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现金(银行存款等)2、分配福利费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福利费贷:龚付职工薪酬-福利费中
问题七:请教:没有发票的福利费怎么入账 可用盖公章的说明文件代替
问题八:福利费应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如果你单位执行了新会计准则:
(1)发给员工过节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互福利
贷:库存现金
(2)月末,要进行分配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问题九:福利费怎么做账 计提是不在计提了,发给职工的500块可以直接做: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现金
不用交个税
一、给公司职工购买的手机、服装先作为劳保用品入库,再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
1、购进后入库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2、发放时,一次性结转成本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二、说明
1、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其特点是单位价值较低,或使用期限相对于固定资产较短,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基本不变。低值易耗品通过“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
2、税法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包括企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故手机、服装可以列入职工福利费开支。
(1)计提职工福利费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职工福利费
(2)发生福利支出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等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