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学生们向老师送上诚挚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但最近出现了家长拒绝给老师送礼,被要求退群的不良作风。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要不要给老师送礼,怎么送礼,成了一件纠结的事情。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老师过教师节,家长过“焦虑日”。(据钱江晚报)
对此,柳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不良作风的请客送礼行为。对于教师节送礼,一些一厢情愿、自作主张的做法,未必是“拍马屁”,反而可能弄巧成拙,不仅违反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规定,也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志于教育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被平等对待,而家长给老师送礼会侵蚀纯洁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导致校园内攀比送礼之风。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琦曾这样比喻师生关系。“学校像水,师生却像鱼,行动像游泳。大鱼领着,小鱼跟着,它们游。”回过头来看,老师总是站在时代最需要他们的地方。陶行知一生致力于研究教育理论,改革乡村教育,探索济世讲和的教育途径;在国家危难之际,朱自清、闻一多等众多学者云集国立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10年来,涌现出“人民教育家”宇易、魏兴华、高铭暄、“七一奖章”获得者张贵梅、“时代楷模”李保国、黄大年、陈丽群等一大批重要教师。自古以来,师生关系就是一种举足轻重的社会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悉心教导可能会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对于教师来说,“三尺讲台”有着光荣的使命。正是在这种相互关心和奉献中,文明得以延续,价值观得以传播。水的体积不厚,船就弱。一代又一代教师支撑的教育体系,是我们宝贵的社会财富。以“师德”重塑社会风尚,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社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未来才会大有可为。
教育是百年大计的基础。教育计划,以教师为本。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发文强调,庆祝教师节要避免形式主义。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在节日期间营造喜庆、祥和、感人、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还要进一步营造平日尊师重教的风尚,落实惠师政策,推广强师措施。今天,向教师致敬,就是要在一线教师受到误解和指责的时候,分清是非,把尊师重教的口号落实到生活保障、社会声望等方面,解除他们的困惑和烦恼,让广大教师安心、热情、舒心、平静。
对于学生来说,一张贺卡其实就够了。因为教师节本身就是想表达一种对老师辛苦付出的感谢,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家长要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爱就够了!对于相关机构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惠师政策,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政策,提升各级教师的积极性和幸福感。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教师对所有人都很重要,也只能由所有人来教。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
把教师节定为“感恩节”,是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在此,祝每一位老师幸福健康。在育人的道路上,师德的芬芳永远飘远,久久在米卡!
上游新闻评论员康蕾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