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诞生于1935年的捷豹,曾经是英国最拿得出手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直到2008年由于经营不善,处在濒临破产的状态,这时候印度的塔塔集团抛出橄榄枝,算是稍微挽回颓势。其实早在2004年捷豹就已进军中国汽车市场,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其品牌影响力与雷克
诞生于1935年的捷豹,曾经是英国最拿得出手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直到2008年由于经营不善,处在濒临破产的状态,这时候印度的塔塔集团抛出橄榄枝,算是稍微挽回颓势。其实早在2004年捷豹就已进军中国汽车市场,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其品牌影响力与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旗鼓相当。
捷豹XFL是捷豹整个品牌中为数不多的中大型轿车,与宝马5系、奥迪A6L和奔驰E级定位相同。想当年, XFL凭借着舒适奢华的品牌调性,以及超长的轴距表现,受到不少成功人士的追捧。
近日我们参考了乘联会此前发布的汽车销量数据,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XFL在10月份仅仅售出了483辆,甚至不及大众辉昂(1271辆)。最近几个月中,XFL月销量也始终没有突破1000台。其实在惊叹之余,XFL的市场表现也属情理之中,BBA终究还是占据着豪华轿车市场的“大头”,剩下的那点份额,还需要与其他众多二线豪华品牌竞争。
销量可以说是一款车型在市场上的直接反馈,它往往代表着消费者的认可程度。那么捷豹XFL为何从此前能与BBA掰手腕,到如今不温不火的局面的?
单从产品方面来看,其实XFL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整个座舱的氛围,都可以达到了豪华轿车该有的水准。当然,本身这种表在的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价,不过XFL所营造出的气场感依旧很强烈。
我们先来看看外观部分,XFL在经过一次大的改款后,整个车身少了些沉稳的味道,反之则增加了许多运动化的元素。中网的样式继续采用家族化的风格,尺寸不算特别夸张,周围有银色饰条来提升层次感。
大灯组的样式与老款车型区别不大,好在部分高配车型是提供了LED远近灯,一些低配车型继续采用疝气光源。另外,它还配备的有大灯清洗装置,虽然这个配置在当前稍微有点鸡肋,平时使用的频率并不会很高,不过在一些老款的豪华车上还是很常见的。
车身尺寸方面,XFL长宽高分别为5093mm1880mm1456mm,轴距达到了3100mm。车尾的设计有点太过于传统了,稍微欠缺时尚感。尾箱处有配备贯穿式的镀铬饰条,将两侧的尾灯连接在一起,达到提升视觉宽度的效果。
内饰部分,在当前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与路虎的很多车型布局风格很接近。中控配备的有102英寸的触控液晶屏,内嵌在中控面板上,操作起来非常容易上手。另外,XFL除了最入门的版本外,其余车型是提供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这让整个车内的科技氛围有了很好的提升。
XFL全系标配了真皮材质的座椅,并且支持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像座椅加热、通风这样的舒适性配置在部分高配车型中有,乘坐起来的感受还是很舒适的。
动力部分,XFL搭载的是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它是分为三种调节版本。其中P200车型最大功率为200Ps,峰值扭矩320Nm;P250车型最大功率为250Ps,峰值扭矩365Nm;P300车型最大功率达到了300Ps,峰值扭矩400Nm。传动系统,与之匹配的是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小结:如果单从配置方面来讲,捷豹XFL的表现非常出色,比如全系标配被动行人保护、主动刹车,以及四种驾驶模式等等。在同价位的车型中,XFL的竞争力并不弱。不过考虑到如今豪华汽车市场的血腥程度,像捷豹这样并非主流之选的品牌,确实生存环境有点艰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在随着国和国之间的交往是比较密切的,而且人们在有空闲的时间都会选择到国外旅行。现在也有非常多的外国人会来到中国看一看,同样的也有一些中国人会往外跑,在国外定居或者是结婚生子。
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的生活习惯以及观念的不同,有时候也会闹出一些笑话。就像之前一位印度土豪到中国之后就说出了这样一句很雷人的话,他说:中国果然很贫穷,家里居然连摩托车都没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的许多家庭家中都是没有摩托车的,取代它们的是电动车或者是小汽车。现在许多家庭都是拥有小汽车的,因为小汽车的价格并不会很昂贵,而且在中国来说有一辆小汽车也是比较方便的,所以就不会想着说要买一辆摩托车。
但是印度这个国家就不一样了,印度几乎每一户人家都会买一辆摩托车。他们觉得从印度的交通情况来看,拥有一辆摩托车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印度现在有许多人是买不起私家车的,所以摩托车就成为了大马路上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
印度人是非常喜欢骑摩托车的,他们觉得摩托车很拉风,而且在印度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才能购买摩托车,所以他们也觉得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于是这位印度富豪来到中国之后才会觉得中国人是贫穷的,家中居然没有摩托车
当然中国人就哭笑不得了,说我们没有摩托车,但是我们每一户人家都有私家车,这样子就不能说我们贫穷了吧。印度人的摩托车也是非常奇幻,在一些电视上或者是亲自到印度的朋友,就会发现他们的摩托车上可以坐非常多的人。
中国现在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限制骑摩托车了,因为骑摩托车对于空气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现在已经被电动车取而代之了。但是印度却还是始终坚持使用摩托车,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路况原因。因此由于两国的交通情况不同,所以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误解
说到印度,大家总会想着其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古文明,其有着许多值得参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泰姬陵就是一个充满艺术色彩的景点,也是游客的必打卡景点之一,但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却只是印度的一个村庄。
印度旁遮普邦的贾朗达尔,印度的"土豪"村庄。虽然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没有大的工业制造,但这里的居民却几乎都有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咋一听大家可能会误会成这是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但其实是居民自家屋顶上以飞机外形为塔身打造的水塔。
水塔的由来源于人们对村庄外的世界的渴望,因而但凡有人去到外面的世界后再次回到村庄,都会在自家楼顶上用飞机模型的方式象征自己外出的那一段经历。从高处望去,倒也争辉以为这里的楼顶集合成了一个飞机场。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加上人们的辛勤耕耘,这片土地为当地人创造出了财富,而印度的粮仓正是旁遮普邦,这里的收入也是全国的榜首,从村庄里随处可见的小洋楼便可得知。飞机模型有大有小,这也侧面反映了修造者的财富能力的大小。飞机模型俨然将这里打造成了飞机小镇,不少人奔着这些模型前来旅游,村庄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
除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飞机模型,这里的人文风俗也很特别。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地男性的装束,出于信仰的坚持,他们不论哪个季节,严寒也好,酷暑也罢,头巾不可摘。而且头发胡子也是可以让它们任凭生长,不用定期处理的。而头巾又是从娃娃时候就要盘上,因此每天出门前花在打理头发上的时间是相当多的。小伙伴们,想不想来这个飞机村看一下呢?
2月中,多家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商业巨头塔塔计划收购电商平台 BigBasket 68%的股份,如果收购成功,新成立的企业将成为印度最大的食品和杂货电商平台。
BigBasket 是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但它的前身却诞生于二十多年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创立在线杂货零售商店的想法就在几个创始人脑海中生根了。不过这些热血中年的电商路走得并不顺,他们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历经磨难,最后还是以破产告终。不过,这些早年间的磨砺也帮助后来的 BigBasket 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999年,6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男人合伙建立了印度第一家线上零售平台 Fabmartcom,它比后来声名显赫的印度电商平台 Flipkart 足足早成立了8年。
最初,Fabmart 只卖音乐光盘,后来渐渐把品类扩展到了书籍、玩具、电脑、珠宝、手表和食品等杂货。当时,印度的互联网还没普及,在线支付也几乎不可能,Fabmart 的生意做得非常艰难。
雪上加霜的是,2001-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也冲击了 Fabmart,无奈之下,公司只能开设一家名为 Fabmall 的实体零售店。
两年后,Fabmall 和另一家零售店 Trinethra Super Retail 合并成立了新公司。合并后的公司又在2006年被印度 Aditya Birla 集团收购,截至收购前,Fabmall 的合资公司共有约150家线下门店。
而在线上转线下的四年间,有五位创始人相继离开了公司,唯有号称“印度电商之父”的 Vaitheeswaran K 孤注一掷,希望重振 Fabmartcom,他甚至收购了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电商公司 Indiaplazacom 用以补充 Fabmart 的业务。但各种努力都没有奏效,2013年,Fabmart 还是破产了。
Fabmart 无疑是个失败的项目,但它有一点很成功,就是教会了创始人们生意的本质和逻辑。2011年,Fabmart 六位早期创始人中的四位又聚到一起,外加新人 Abhinay Choudhari,共同创办了 BigBasket。
和刚问世就遭遇互联网泡沫破裂的 Fabmart 相比,BigBasket 显然更加幸运,在那时,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正在开启,无限的新机遇正在向它招手。
BigBasket 不负众望,10年之后,它成为了印度领先的在线杂货零售平台,并得到了阿里、Trifecta Capital、Bessemer Venture 和 Mirae Asset 等公司的投资。2020年6月,BigBasket 全年销售额为10亿美元,平台上一共售出了18万种商品,日订单量达30万单。
今年2月,市值1060亿美元的印度塔塔集团宣布以13亿美元收购 BigBasket 68%的股权,BigBasket 又实现了一次跨越。
BigBasket 与塔塔集团联手后,将成为印度在线杂货零售领域最强的玩家之一。据咨询公司 RedSeer 今年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印度在线零售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240亿美元的规模,而在2019年,这个数字只有18亿美元。
在电商行业,尤其是食杂电商这个细分领域,BigBasket 一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ZopNow、PepperTap、LocalBanya 等竞争对手相继退场,只有 Grofers 存活了下来。而当巨头们意识到印度零售市场的巨大潜力后,亚马逊、信实、Flipkart 和 Swiggy 等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进军这一领域。
虽然竞争极其激烈,但 BigBasket 还是成功保持了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公司有大量的现金储备,二是较之后来者,BigBasket 有能力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Fabmart 的失败让这几位创始人意识到,想要在众多线上零售平台中脱颖而出,资本投入非常关键,印度这个人口大国的零售市场异常复杂,而且供应链非常脆弱,建设基础设施、占领市场一定需要大笔投入。因此,BigBasket 在每一轮融资过程中都在争取单次大量融资,2012年3月,BigBasket 完成1000万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为 Ascent Capital,这是当时印度市场上最大规模的单笔 A 轮融资。
BigBasket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enon 在2016年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当时一心想着融资,因为我们深知这份依赖规模经济的事业不可能单靠自有资金做大。要么你从第一天起就不断扩张,要么你就永远止步不前,然后被淘汰。”
早期,BigBasket 在从批发商、零售商和果蔬市场处采购商品的同时,也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对库存有绝对管控能力的供应链体系,BigBasket 还重资建立了冷库网络和冷链车队。
凭借着对库存的绝对控制,BigBasket 能够直接从农民和厂家手中直采新鲜果蔬、包装食品和其他杂货,这提升了公司的毛利水平。
研究机构 Forrester 高级分析师 Satish Meena 表示,BigBasket 早就意识到了库存导向、自营物流的重要性,依赖第三方供应商做物流其实非常危险。
Meena 说:“库存导向帮助 BigBasket 提高了订单完成率,因为他们比那些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平台拥有更多的产品种类,可以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而这样的高效同时帮他们带来了更多新用户。”
“它靠带给顾客最好的体验来留住顾客,而不是给予低价补贴和折扣。” Meena 补充道。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BigBasket 也得到了更多风投的注资,这些钱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能力。5年时间里,BigBasket 的 GMV 从400万美元迅速增加到了2亿美元,用户数量也达到了400万。
在 BigBasket 达到了理想规模而且拥有足够大的用户群之后,它就开始摸索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了。
当然这里面不乏失败的尝试,比如,该公司在2016年尝试推出了名为 BBExpress 的“一个半小时送达”配送服务,不过这个业务只维持了三年,虽然业务失败了,但 BigBasket 并没有放弃对新业务线的 探索 。
为了提高公司整体的毛利水平,BigBasket 先后创建了自己的谷物、豆类和果蔬品牌,然后启动了 To B 业务 HoReCa,开始向 Kirana 等零售店以及各个酒店、餐厅销售这些产品。
2018年,BigBasket 收购了自动售货机初创企业 Kwik24,并推出一款名为 BBInstant 的新售货机,让客户可以自行通过其应用程序在社区和办公室买到食品。同年,BigBasket 收购了一家物流行业初创公司 Morning Cart,正式进军“当天达”送货业务。
自成立以来,BigBasket 一直在培养用户以周为单位进行采买的消费习惯, BigBasket 经研究发现,有计划的集中采购占据了家庭消费的大头,一旦用户能够习惯在 BigBasket 平台上完成每周的集中采购,那么平台也就能持续稳定地获得大笔收入。推出“当天达”业务后,BigBasket 具备了配送用户大单采购的能力,这会进一步增加客户黏性、稳定市场份额。
为了实现“当天达”,公司创造了线下零售店+仓库共同存货的方式,在单个仓库中囤积了多达5000种产品以完成日常订单。
“当天达”的成本与之前的 BB Express (一个半小时送达)成本接近,但二者使用场景不同,人们使用 BB Express 往往是为了急用某种产品,客单价极低,而“当天达”广泛应用在家庭采购中,客单价较高,这样来看,单位物流成本下,“当天达”带来的收益显然更高。
通过重资产建设物流系统、开发新业务、聚焦用户体验,BigBasket 的零售帝国已经初见雏形。分析师 Meena 认为,BigBasket 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成熟的、面向高收入家庭和高净值的服务网络。塔塔集团在此时选择收购 BigBasket 的大多数股权,正好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进入高端消费场的途径,这次收购也许最终能够帮助塔塔建立起服务各个收入群体的电商网络。
不过也应该看到的是,有百年 历史 的传统企业塔塔和新生的 BigBasket 在文化、管理模式上都存在巨大差异,收购完成后,二者是否能顺利磨合,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