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 让爱回家 格兰仕让员工欢度幸福年

员工 0 66

关爱留守 让爱回家 格兰仕让员工欢度幸福年,第1张

关爱留守 让爱回家 格兰仕员工欢度幸福年
导读:2月1日,腊月廿七。清晨6点多,格兰仕员工就拎着大包小包汇集到公司门口,搭乘集团统一安排的爱心接送班车。忙碌了一年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格兰仕人今天陆续踏上返乡过年的路。安排专车接送回家过年的外地员工,是格兰仕已经传承了数十年的文化传统。今年,

2月1日,腊月廿七。清晨6点多,格兰仕员工就拎着大包小包汇集到公司门口,搭乘集团统一安排的爱心接送班车。忙碌了一年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格兰仕人今天陆续踏上返乡过年的路。

安排专车接送回家过年的外地员工,是格兰仕已经传承了数十年的文化传统。今年,格兰仕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安排欢送班车数十班次,解决春运出行难的问题。据透露,格兰仕还将在员工节后返工高峰时,到广州机场、火车站、各大汽车客运站提供接车服务。

2月1日一大早,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携各大制造公司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来到员工回家欢送仪式现场,对广大员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请员工把企业的祝福、问候带回家,并送上新春大礼包。

2018年,格兰仕创业40周年,国内和海外市场双双发力,打开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格兰仕也通过各种鼓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措施,不断增加一线员工的收入水平,其中有不少生产一线员工的月收入超过了7000元。

据了解,格兰仕集团2018年提出奋斗红利的倡导,很多一线的员工,通过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月收入超过管理人员。2019年,格兰仕进一步明确鼓励高收入。梁昭贤表示,格兰仕崇尚劳动光荣,更崇尚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体现价值。

已经有41年发展历史的格兰仕,向来崇尚以人为本,将“人是格兰仕的第一资本”作为发展的信条。

今年,将有上千格兰仕员工留厂过年,格兰仕集团在顺德总部、中山几大厂区精心布置,让每一位留守的员工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此前,格兰仕还将为退休职工举办了团年宴,几百名老一辈格兰仕人回到了奋斗了几十年的地方,共叙往日情谊。

对员工的关怀,也体现在日常的各个细节中。实际上,为了让员工“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格兰仕在日常硬件设施的打造上也下足了功夫。在格兰仕厂区内,健身房、羽毛球场、图书馆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并且向全体员工免费开放,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而面对2万多名员工,格兰仕厂区内更是设置了医务室、服务站、休闲室等,让员工工作、生活都没有后顾之忧,充分享受“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

该企业是考虑到员工有看房换房的相关需求,于是贴心的推出看房假期,希望让员工在租房看房的时候拥有更好的选择和决定。

由于许多人在三四月份都拥有换房和买房的相关需求,而该企业的相关员工较少,因此该老板实行这种决定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相关合法利益。我个人非常赞同该公司的决定,也希望其他的公司也向各位领导学习,在员工的日常假期以及生活关怀方面给予更多的照顾。

一: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称。上海一企业领导考虑到,三四月份会是一些员工换房购房的高峰时期。为了保障员工在这期间的看房权益。该企业贴心的给员工设置了两天的看房假期,有需要的员工可以向公司进行申请。该公司的贴心举动一经媒体报道赢得了许多人的热烈看好和支持。

二:由于许多人的看房时间短,在租房后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相关问题。

过年以后,许多人都会在三四月份重新进入企业,进行相应的工作和劳动。租房就成了许多打工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由于许多人在租房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交流,导致很多人在租房时会出现室友纠纷,房租上涨,以及房屋环境不好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会对员工本身产生干扰,对于公司的发展以及相关工作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我个人非常赞同该企业的相关做法。

我认为该企业的领导是非常关心相关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的。许多在外地进行工作的上班族,往往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在租房上面踩了很多的坑和问题。企业的此番做法,也是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房源的查看和选择。保证自己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能够专心下去,这也是为了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

2021年2月1日,央视网发布视频评论近期发生的几件热议事件。白岩松针对“为父奔丧遭辞退”一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称希望能等到这家公司可以发自内心的道歉,然后反思并在未来改正这样的做法,否则就应该是员工们纷纷辞退这家公司才对。

1月25日,词条“因父去世请假8天未获批强行休假被辞”登顶热搜,一时间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公司的行为实在是没有人文关怀,应该重罚。

据上海二中院通报,被辞退的员工王某在2020年1月6日向单位请假8天,说自己的父亲生了重病想回家探望一下。第二天,因为请假未被批准,王某只得赶回上海,可在回程途中,王某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

王某再次向主管请假,并告知了自己目前的情况,而主管则告诉他安心回家,好好料理父亲的后事。于是王某返回了安徽老家,之后几天公司也没再联系他。

2020年1月14日,王某从老家回到上海,并于次日回到公司上班。但在当月月底,公司却以累计旷工已到3天为由辞退了他。

这让王某难以接受,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对方支付赔偿金。仲裁委要求该公司支付相关赔偿75万元,该公司不服又反将王某告到法院。

涉事公司认为,按照公司制度,王某累计旷工已经超过3天,他们有权辞退王某,并且不用支付任何赔偿。

但法院认为,王某请假当日,公司未及时审批,所以6日那天不应该算作旷工,并且除去法定的3天丧假以及往返路程时间,王某实际只请假2天,属于合理范畴,判处该公司履行仲裁判决。

公司不服继续上诉,他们认为王某主观上有旷工意识,也无法提供其父亲去世的相关证明,请假缘由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而且超出法定丧假期的请假要求,公司有权作不批假。

随后,上海二中院驳回该公司上诉,维持原判。法院认为,王某实际9天没上班,但其中包括了3天法定休假,3天员工固定休息日,并且该公司在1月7日已经准许休假,王某1月6日当天没有到岗是公司未及时审批造成的,所以不应该认定为旷工。

上海二中院还在判决书中提及,王某为父奔丧请假,是人之常情,公司应该以同理心去体谅王某的行为,要抱有宽容心。

事件发酵后,最高法发布文章评论此事,称此事不应只看重规章制度,公司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做出合情合理的决定,用人单位切记反应过度。

新华社也表示,该公司的做法令人心寒,刻薄处事不是正确之道。员工父亲离世,这对于该员工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公司非但不理解,还用所谓的规章制度压榨员工,显得太过不近人情,这种不良现象绝对不能放任为之。

就像白岩松说的那样,该公司如此对待员工,确实是急需改进,希望他们能尽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王某表达出自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