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公司人事档案怎么处理?

员工 0 82

员工辞职公司人事档案怎么处理?,第1张

员工辞职公司人事档案怎么处理?
导读:《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部门。按照规定,传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第(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部门。按照规定,传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第(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

第(三)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

第(四)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逾期一个月转出单位未收到回执应及时催问,以防丢失。

扩展资料

党组织关系

离职后去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话,党组织关系转到工作单位党支部,否则最好转回户籍地村(居)委会党支部。为方便说明,下面以转回村委会为例:

办理流程:

1、先与村委会党支部沟通,就说想把党组织关系转回村里,征得村支部同意接收,然后要向村里问清楚村党支部的全称,就是村支部公章上面的名字。

2、回原单位找负责党组织关系的同事给你开介绍信,会让你提供村支部名字、姓名、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3、介绍信是一级一级的开的,需要依次去好几个地方开好几张介绍信。

-人事档案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一、 人事档案资料收集要健全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对人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要健全,基础资料收集是很基础但又不能轻视的工作,它是员工在企业中能否获得发展的重要依据。能否做好员工档案的管理,也是检验一名HR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这些资料应该包括:

基本个人信息:姓名、学历、专业、年龄、籍贯、过往工作经历等信息;

入职后工号、称职、入职日期、劳动合同、五险一金及薪酬状况等信息;

入职后的培训资料、培训合同等信息;

工作中的奖惩记录、晋升、调职、绩效考核情况等信息。

要确保可以掌握员工从进入公司到现在的整个发展过程,如有没有晋升、奖罚、绩效考核的业绩、受过什么培训等。

二、 简单易操作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想要将纸质资料完全转化为电子资料,仅靠手工录入的方式,不光工作量极大,效率低且容易出错。此时,挑选一款靠谱好用的档案系统,才是企业迈进数字化创新的正确方式。

首先,安全性是第一要点。人事档案既是员工个人的私密信息,同时也是企业的机密资源,一旦泄露会使员工个人和企业的利益受到侵害。

其次,为了减轻工作量,电子档案的建立要更加高效快捷。所以,档案系统的功能是否足够强大,能否帮助我们快速建立电子档案,也将成为我们关注的要点,这就是“好用”的重要性。

一款好用的电子档案系统,应该具备智能化和延展性两个特点。智能化是为了解决我们低效的手工录用,能够通过扫描和解析功能,高效地将大量的纸质版档案转化为电子版档案。再者,也能够通过检索功能,快速和精准地查找、调用员工档案。而延展性指的是,系统的功能具备延展性,不仅是当下能够满足纸质资料转换成电子数据的需求,往后也能够建立在线填写资料的表单,为企业全面推行数字化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三、纸质、电子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一般而言,当原始的纸质档案已经转移到电子档案库进行储存,那么这些纸质档案在往后的任何时间进行处理都可以,但正如前面讨论到的安全性问题,如果这些纸质资料需要丢弃,那就要进行妥善的销毁和粉碎,确保信息不会对外泄露。当然,如果这些原始的纸质档案,与企业现有的电子档案不构成重复或者替代的记录,那我们仍需要妥善地储存好这些纸质资料。